你把背過的古詩詞都還給老師了,該怨誰?

上周末,《中國詩詞大會》落下帷幕,這個節目播出僅兩期就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榜,兩個月下來,讓此前已經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撩起的國學熱又火了一把。

比如,網友們發現,咱們現在整天碎碎念的網路用語,原來古人已經都用精確簡練還很美的語言說過啦:

人要是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涸轍遺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

主要看氣質。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方寸淆亂,靈台崩摧。

重要的事說三遍。

一言難盡意,三令作五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天高地闊,欲往觀之。

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盡美盡善,不忍卒觀。

我只想安靜的做一個美男子。

北方有璧人,玉容難自棄。厭彼塵俗眾,絕世而獨立。

我帶著你,你帶著錢。

我執子手,子挈資斧。

給跪了。

膝行而前,以頭搶地。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秀恩愛,死得快。

愛而不藏,自取其亡。

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斯言甚善,余不得贊一詞。

屌絲終有逆襲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其中一些詞句還挺熟悉的?其實,如果你認真看了《中國詩詞大會》,你會發現其中大部分題目里的詩句看著都很「面熟」,節目製作方也說,為了加強普及性,入選的所有詩詞題目,幾乎全部出自中小學課本,涵蓋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各個類別。

比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就是咱們初中時學過的。

這首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是大部分人小學時候就學過的。

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也是熟到不能再熟了,各種「漂」們感受最深的就是下面這句了吧。

此外,《將進酒》、《望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一大波膾炙人口的詩歌紛紛接踵而至,不少觀眾都是邊看邊大呼,「哎這個我小時候也背過的嘛,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你小時候背過的古詩詞,現在都還給老師了呢?

有人說,這是教育方法的問題,應試教育讓現在的孩子們背誦古詩詞,並不是出於興趣,更多是強制的,對詩詞的理解也是按照標準答案里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來硬背,而很少結合詩詞的意境有自己的理解。

上學時最痛恨的幾個字↑↑↑

也有人說,現在咱們太強調英語的學習,全民都熱衷學英語,你聽說過那麼多大學生為過不了英語四六級而憂心焦慮,沒聽說過誰為了背不下來《古詩十九首》而鬱悶的吧?你聽說過社會上有那麼多價格不菲的英語培訓班,還有不管你做的工作會不會用到英語都得考職稱英語,但你沒聽說過能不能漲工資要看你會不會背《唐詩三百首》吧?

還有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沒落,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出生的這代人,對於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能熟記二十四節氣、能說出「三更半夜」背後干支紀法的有幾個呢?不少孩子都是從周杰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里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這是不是太遲了?

其實,要說現在許多年輕人對古詩詞不「感冒」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們思維結構的改變造成的。

在古時候,雖然民間也用白話文,但受教育者是沉積在文言文的語言教學環境中的,天生對文言文的語感熟悉,因此也能明白古詩詞的邏輯。而「五四運動」之後,白話文教育成為主流,文言文比重降低,語言思維結構也隨之改變,如今的人們很難再看懂和接受文言文和古詩詞的語言陳述方式,那麼認為背誦古詩詞是一件「痛苦」的事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人說了,這不還是教育惹的禍嗎?要知道,語言和文化本來就處在不斷的進化和發展中,曾經看起來很美、講究對仗聲律都要十分工整的文言文,如果過分強調格式和形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思想的表達,因此,從唐代韓愈發起提倡散文、反對駢體的「古文運動」開始,一直到「五四運動」前後的文學革命,歷朝歷代推進語言改革和創新的潮流就從來沒斷過。

白話文運動的首倡者胡適撰寫的《白話文學史》1928年出版

一直致力於推廣美學教育的作家和詩人蔣勛就認為,「五四運動」前後之所以要進行文字和語言的改革,是因為「當時的文字和語言形式已經講話到無法滿足人民的情感表達需要了」。所以,文言文的衰落,並不一定就是一些人認為的「退步」,朱自清的《背影》不就是用最簡單最質樸的白話文寫出了最深沉的情感嗎?

其次,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節奏和古人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已經和古代大不相同,人們認為美的意象,對美的理解自然也不同於古代。

唐代的邊塞詩很有名,因為那時有大量文人跟軍隊一起到塞外開疆拓土,一走好幾個月甚至幾年,對山川、河流、荒漠的感受要比現在深刻得多。但試問現在的你,坐飛機三四個小時就能從祖國的最東頭殺到最西頭,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就算是荒野里也會時不時冒出個電線杆子信號塔之類的,你還能寫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句子嗎?你還能感受得到邊塞詩里的蒼茫與遼闊嗎?你還能體會「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心情嗎?

最後,要把年輕人不愛背古詩詞都賴給英語學習,英語也表示有點冤。交通、通訊、網路技術的發達,讓在咱們古詩詞里幾乎沒有多少存在感的「歪果仁」們如今變成了地球村兒里的鄰居,想跟鄰居搭個話互相幫個忙,不學習點人家的語言怎麼能行呢?

再說,英語成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語言也是近兩三百年的事兒,這在漫漫歷史長河裡真心不算長,要知道1066年,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征服英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英語在英國社會,尤其是上流階層基本銷聲匿跡,人們都以講法語為榮。而如今英語的通用,也和英美等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影響力是分不開的。在急需實現現代化的階段,國人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無可厚非。

打鐵還需自身硬,其實,近些年隨著中國日益強大,漢語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增長,在韓國,精通漢語的年輕人非常好找工作;在歐洲,漢語成了許多學校開設的語言選修課之一;在南非,漢語教學以國家法令形式正式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小城市也有了孔子學院,中國傳統文化課程吸引了眾多當地民眾參與。

當然,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說我們不用再拾起那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令人欣喜的是,通過這些電視節目,我們看到,現在有那麼多喜歡古詩詞的人,他們是真正出於興趣,出於熱愛,在熟讀和背誦古詩詞,他們將古詩詞的精髓浸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血液中。

他們的力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拾普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國詩詞大會》第九場里就出現過讓人十分振奮的一幕:

有一道題目,第一次出現了參賽選手和現場答題的百人團全部答對。儘管這道題目很簡單,但現場的主持人和講評嘉賓都激動得不行,這是什麼概念呢?

WIFI環境下或流量土豪們可以戳視頻感受一下,可以拖到16分10秒直接看↓↓↓

最後送一個福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播音藝術家方明朗誦的《春江花月夜》,戳音頻來聽,感受中國古詩詞之美,收好不謝。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4:39 春江花月夜 來自中國之聲

作者:柴婧

推薦閱讀:

古代有哪些描寫離別的詩句?
第1193季【古詩詞備考】人生自有詩意在 且教桃李笑春風
一首詩歌唱哭投資人,敲定融資2000萬,她的理想是做教育家
記憶中的古詩詞,會在某個場景脫口而出

TAG: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