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術語

先秦: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狀態,其含義與太一、太極相近。《莊子·天地》:「太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莊子·知北游》:「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白虎通義·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後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緯·乾鑿度》:「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成玄英認為:「太,初始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言其氣廣大,能為萬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孔穎達:「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太易:宇宙形成過程中「未見氣之前」的階段。與《易傳》中的太極,《老子》中的「渾成」含義相近。《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尚書·洪範》五行說:《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它提出了人們所用的五材,以「水」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質、作用,說明其和農業生產有關,但沒有觸及五行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同:和,指不同東西和合和統一;同,指相同東西的簡單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與同作為有差異而又有聯繫的一對範疇提出。《國語·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俾同,盡乃棄矣。」春秋時晏嬰繼承發揮之,認為五味相和,方能成為美羹,進而提出君臣關係應該和而不同:「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而去其否。」(《左傳·昭公二十年》)孔子以和同推及人倫關係,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五行相雜說: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說:「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這句話表達了單一的東西不可能組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史伯還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所謂和,他說:「以他平他謂之和」,即是不同的「實」之和合、統一,所謂「同」,即指相同的實之簡單相加或同一。他反對「去和以取同」,因為「若以同禆同,盡乃棄矣。」另外,史伯還提出了一系列命題,接觸道對立統一的思想,他從「和無味以調口」、「和六律以聰耳」等經驗出發,提出「聲無一聽」,「物無一文」「味無一果」等命題。五行相勝說:春秋時期,五行相雜說向五行相勝說轉化。晉太史史墨說:「火勝金,故弗克。」「水勝火,伐姜則可。」這是認為五行之間有互相制約的關係,而不僅僅滿足於五行之間的差異關係。物生有兩:史墨在回答趙簡子說:「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陪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有貳也。天生季氏,以貳魯侯,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從其勤,民忘矣。雖死於外,其誰矜之?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 強調了事物的矛盾、變動、和矛盾的對立統一。五行相生說:戰國時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識到五行相勝說的不足。孫武提出五行無常勝,墨子提出五行毋常勝。這樣就否定了五行之間單一的制約關係。《墨子·貴義》中已經有青、赤、黃、白、黑的無色排列,這和與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後,《管子》、《呂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說更臻完善。五行生勝說:戰國後期,通過講春秋末期的五行相勝說與戰國初期的五行相生說結合,形成了具有較為完整形態的五行生勝說。鄒衍是五行生勝說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運》、《五德終始說》,就是分別論說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勝的。五行生勝說是先秦五行思想發展的最高階段。其中生意味著互相依賴的關係,勝意味著互相對立的關係,生勝論中已經含有獨立統一思想。氣化:指氣變化生萬物。《大戴禮記·曾子天園》:「陽之專氣為雹,陰之專氣為霰,霰雹者,一氣之化也。」張載則以氣化來說明道,《正蒙·太和》:「由氣化,有道之名。」二程卻認為,氣化並不貫穿宇宙變化的全過程,「萬物之始皆氣化,既形然後以形相禪,有形化;形化長,則氣化漸消」(《遺書》卷五)。明清之際王夫之認為:「氣化者,一陰一陽,動靜之機,品彙之節具焉。」(《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認為:「陰陽五行運行不已,天地之氣化也。」(《孟子字義疏證·性》)氣稟:人生來對氣的稟受。《韓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氣稟焉。」認為氣稟是人的生命來源。《論衡·命義》:「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得貴則貴,得賤則賤。」認為人的生死禍福、貴賤壽夭皆由氣稟決定。宋理學家則認為氣稟形成人的氣質之性,是人性善惡的來源。北宋二程認為:「人生氣稟,理有善惡……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自然也。」「稟得至清之氣者為聖人,稟得至濁之氣者為惡人。」(《遺書》卷二十二上)諸子百家:指先秦至漢初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後用作當時各學派的總稱。戰國時已有「百家」之稱,《荀子·解蔽》:「諸侯異政,百家異說。」《莊子·天下》:「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劉歆的《七略》:「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後據此概括為「諸子百家」。性無善惡論:戰國時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論觀點。《孟子·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也。」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還以杞柳為喻:「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北宋王安石以情論性,認為情是可善可惡的,而性則是無善無惡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後善惡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惡言也。」王守仁也認為性無善無惡,「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始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惡的。」還提出「無善無惡是理之靜,有善有惡是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惡,是謂至善。」三名:指正名、倚名和無名。《經法·論》「三名察則盡知情偽而不惑矣。」「正名位而偃」,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倚名法而亂,」名不正則法亂;「強主滅而無名,」剛愎自用,主亡而無名。所以主張正名,「謹守吾正名,毋失吾恆刑,以示後人。」五德:1.五行之德。戰國末期鄒衍指水、火、金、木、土的天然德性。並以五行相生相剋、終而復始的觀點,解釋歷史上王朝的更替。2.五種德性。儒家指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熹注曰:「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輝接於人者也。」《孫子兵法·計篇》指將領具備的五德,分別為智信仁勇嚴。五德終始:亦稱五德轉移,鄒衍創立的關於歷史變化的學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鄒衍「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認為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德性相剋的循環變化,決定著歷史王朝的興替和制度的改變。為我:楊朱政治、倫理學說的核心。《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韓非子·顯學》:「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其特點是「輕物重生」,「不以物累其形」(《淮南子·氾論訓》)。認為天下大利,亦為身外之物,脛之一毛,卻屬己之形體;能尊生,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把道家養生理論推到極端。《列子·楊朱》引其政治主張:「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心術:《管子》篇名,分上下篇,上篇前經後解,下篇與《內業》篇多有重複,為戰國時期稷下學士著作,一說為宋趼、尹文派遺著。所謂「心術」,有雙重含義:既是指心認識道的方法和途徑,又是指君王駕馭、控制群臣的方法。認為「心術者,無為而制竅者也」。「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提出靜因之道的認識方法,強調要排除主觀成見與嗜欲,如實地觀察客觀事物。所論「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乎道」,反映了道法融合的趨勢。精氣:指一種精靈細微的物質。《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管子·內業》:「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還認為精氣「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後來思想家一般把精氣看作是一種構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東西。王充《論衡·論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戴震《原善·緒言下》:「知覺者,其精氣之秀也。」法先王:先秦一種法古的歷史觀點。即要求效法或遵循古代聖明君王的言行或制度。代表性的觀點有:「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見《商君書·更法》);「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也。」(《中庸》)「言必稱堯舜」(《孟子·滕文公上》)等。荀子也批評過惠施、鄧析「不法先王,不是禮義」,批評子思、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荀子·非十二子》)周易:易:1.《周易》的簡稱2.指萬物的本原或根本原則。《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3.《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東漢鄭玄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4.邵雍《觀物外篇》:「神者,易之主也;易者,神之用也。」5.王守仁《傳習錄》下:「良知即是易。」一致百慮:《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唐孔穎達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有百種,必歸於一致也。」開物成務:《易傳》作者謂聖人用《易經》揭示事物的真像、確定事務的方法。《易·繫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唐孔穎達疏:「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程頤《易傳序》:「易……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天尊地卑:語出《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晉韓康伯註:「天尊地卑之義既列,則涉乎萬物貴賤之位明矣。」《易傳》用陰陽、剛柔之相摩、相盪,說明宇宙之發生、變化是天高上、地卑下,以示人事之尊卑貴賤。三材:指天地人,又指天道地道人道。《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材而兩之。」張載《橫渠易說·說卦》:「易一物而三才備:陰陽氣也,而謂之天;剛柔質也,而謂之地;仁義德也,而謂之人。」2.指形、氣、神。邵雍《觀物外篇》:「神統於心,氣統於腎,形統於首。形氣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八卦:亦稱經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一」和「——」符號,每卦由三爻組成。名稱是: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圖自己畫)《易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兩兩相重而成。八卦起源於原始占卜,《易傳》認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繫辭下》)。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自然現象,每卦又象徵多種事物,並認為乾坤兩卦在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六爻: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畫的基本構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兩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而上,分別標以「初」、「二」、「三」、「四」、「五」、「上」之爻題。上兩爻象天道之陰陽,下兩爻象地道之柔剛,中兩爻象人道之仁義(見《說卦》)。「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易·繫辭上》),謂其變動象徵著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動。爻:1.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有「一」和「--」兩種。「一」是陽爻,爻題中用九表示,「--」是陰爻,爻題中用六表示。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兩卦(六爻)相重可得六十四卦。《易·繫辭下》認為,爻的圖像是仿效天下萬物變化運動的產物,故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唐孔穎達疏:「謂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發動也。」2.指爻辭。《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彖:1.指《彖傳》。孔穎達《易·乾彖》疏:「夫子所作彖辭,統論一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名。」2.指《易經》的卦辭。《易·繫辭上》:「彖者,言乎象者也。」彖,斷也。卦辭依卦象以斷吉凶。孔穎達疏:「彖謂卦下之辭言,說乎一卦之象也。」爻辭:說明《周易》六十四卦中各爻要義的文辭,為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每爻有爻題和爻辭。爻題皆為兩字:一個字表示爻的性質,陽爻用九,陰爻用六,另一個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為初、二、三、四、五、上。如乾卦初爻:「初九:潛龍,勿用。」初九是爻題,「潛龍,勿用」是爻辭。大衍:《周易》蓍筮用語。大,至極,衍,演算。《易·繫辭上》:「大衍之數五十。」王弼註:「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今有人考大衍之數五十後脫去「有五」兩字。《易·繫辭上》稱「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小成:1.指初成八卦。《易·繫辭上》:「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唐孔穎達疏:「小成者,象天地雷風日月山澤於大象略盡,是《易》道小成。」意謂八卦只是初步象徵自然事物,故為小成。引而伸之,成六十四卦,才能象徵萬物。2.指仁義之德。《莊子·齊物論》:「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唐成玄英疏:「小成者,謂仁義之德。」化生:萬物由陰陽二氣之交感而產生、變化的過程。《易·咸彖》:「天地感而萬物化生。」王弼註:「二氣相與乃化生也。」周敦頤《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王夫之《尚書引義·太甲二》:「氣化者化生也。」說明萬物化生就是氣的運動變化。化醇:萬物因陰陽二氣之和會而發生的普遍變化。《易·繫辭下》:「天地氤氳,萬物化醇。」唐孔穎達註:「唯二氣絪縕,共相和會,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清焦循註:「醇與純同,不偏化一物也。」絪縕:同氤氳。原指一種孕育著動蕩和矛盾的混沌狀態。《易·繫辭下》:「天地絪縕,萬物化醇。」朱熹註:「絪縕,交密之狀。」後來被用來指萬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氣的一種運動狀態。張載《正蒙·太和》:「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王夫之註:「絪縕,太和未分之本然。」窮神知化:窮究事物之神妙,認識事物之變化。《易·繫辭下》:「窮神知化,德之盛也。」唐孔穎達疏:「窮極微妙之神,曉知變化之道,乃是聖人德之盛極也。」張載用以指一種排除耳目感覺和人為思慮的內心體驗的功夫。《正蒙·神化》:「神,天德;化,天道」,「《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兩儀:1.指天地。《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唐孔穎達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相對,故曰兩儀,為兩體容儀也。」《周易乾鑿度》:「易始於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2.指陰陽。《太極圖說》:「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參伍:語出《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意謂《易》爻或三或五而變。後則引申為錯綜比驗。《荀子·成相》:「參伍明,謹施賞刑。」唐楊倞註:「參伍猶錯雜也。」《韓非子·揚權》:「參伍比物,事之形也。參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虛。」《淮南子·主術訓》:「事不在法律中,而可以便國佐治,必參伍行之。」繫辭:1.指《繫辭傳》。《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十翼》的兩篇,是對《易經》之通論。「系」有系屬之義,用以說明《易經》的基本義意、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也選擇爻辭十九條。2.指卦辭或爻辭。《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全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又「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意謂《易經》作者在卦爻之下系屬解說之辭。禮記、中庸:正心誠意:儒家倫理理想,指一種內心道德修養。正心,心要端正;誠意,勿自欺。《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唐孔穎達註:「能誠實其意,則心不傾邪也。……意能精誠,故心能正也。」朱熹註:「心者,身之所主也。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勿自欺也。」(《四書章句集注》)誠意:儒家道德修養方法。《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朱熹註:「誠,實也。意者,心之所發也。實其意之所發,欲其一於善而勿自欺也。」王陽明認為誠意是正心的前提,「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提出:「欲誠意,則隨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慾而歸於天理,則良知之在此事者無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誠意工夫。」(《傳習錄》下)王夫之認為:「誠意者必不自欺,而預禁自欺者亦誠意之法。互相為成也。」(《讀四書大全說》卷一)大同:1.《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2.莊子學派認為的忘形骸、忘物我的精神境界。《莊子·在宥》:「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3.每一大類事物的共同性質。《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4.《呂氏春秋·有始覽》用以概括天地萬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小康:《禮記·禮運》:「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一般指禹湯文武周公之治。在道家看來,這種社會雖政教修明,但需禮來約束,不及大同世界,故稱小康。東漢鄭玄註:「康,安也。大道之人以禮於忠信為薄言小安,失之則賊亂將作矣。」天下為公:一種政治理想。古指君位不為一家所私有。《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呂氏春秋·貴公》也有類似思想:「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近代孫中山藉以闡發民權主義,認為「提倡人民的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七情: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感情,泛指人的種種感情和心理狀態。《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認為人的七情是天賦的。《禮記註疏》認為:「七情好惡不定,故云治。」主張聖人以治七情。另,佛教以喜、怒、憂、懼、愛、憎、欲為七情。四德:1.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女子的德行。《周禮·天官·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2.儒家指孝悌忠信。《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3.指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達道:人所共由的準則,有普遍真理的含義。語出《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朱熹註:「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書》所謂五典。孟子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四書章句集注》)達德:儒家指通行於天下的美德。《中庸》:「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鄭玄註:「達者,常行百王所不變也。」(《禮記註疏》)朱熹註:「謂之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四書章句集注》)時中:儒家倫理思想。指立身行事合乎時宜,適乎中道。語出《易·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唐孔穎達疏:「言居蒙之時,人皆願亨,若以亨道行之,於時則得中也。故云時中也。」《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孔穎達疏:「言君子之為中庸容貌,為君子心行而時節其中,謂喜怒不過節也。」意為凡事無過無不及,時時合乎中庸,為君子之德,事事喜怒有節制,乃君子之貌。明誠:儒家倫理思想。《禮記·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朱熹註:「先明乎善,而後能實其善者,賢人之學。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四書章句集注》明德:1.昭彰道德。《書·康誥》:「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左傳·成公二年》:「明德,務崇之謂也。」《易·晉卦·象傳》:「君子以自昭明德。」2.《禮記·大學》則以明德指完美的德性,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作為大學的綱領之一。朱熹註:「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據眾理而應萬事者也。」認為明德是人們天賦本然的善性。學問思辨:儒家的修養方法。指學習、尋問、思考、辨別等過程。《易·乾·文言》提出:「學以問之,思以辨之。」《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簡稱學問思辨。朱熹註:「學問思辨,所以擇善而為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為仁,利而行也。」率性:儒家倫理思想。指按照天賦的本性準則行事。《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鄭玄《禮記註疏》:「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謂道。」朱熹認為性即理也,故註:「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四書章句集注》)絜矩:絜,有約束、固執等義;矩,製作方形的工具,引申為法度、規範。《禮記·大學》:「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勿以使下,所惡於下勿以事上……此之謂絜矩之道。」鄭玄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常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朱熹認為:「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旁均齊方正。」王夫之認為:「君子只於天理人情上絜著個均平方正之矩,使一國率而繇之。」儒家八派:亦稱「八儒」,戰國時儒家內部形成的派別。《韓非子·顯學》:「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孟子)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荀子)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論語:九思:《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此章言君子有九眾之事當用心思慮使合禮儀也。」為仁由己:1.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為基礎,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有未見力不足者。」3.在此基礎之上,孔子提出推己及人之原則,表述有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者結合即為儒家「恕」之道。鄉愿:指無節操者。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孟子具體指出其特點:「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言不顧行,行不顧言……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愿也。」(《孟子·盡心下》)朱熹曰:「鄉愿是個無骨肋底人,東倒西擂,東邊去取奉人,西邊去周全人,看人眉頭眼尾,周遮掩蔽,惟恐傷觸了人。」(《朱子語類》卷六十一)克己復禮:儒家的修養方法,《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要求非禮勿視聽言動,以符合禮的要求。南朝梁皇侃疏:「克猶約也,復猶反也,言若能自約儉己身,必反於禮中,則為仁也。」狂狷:狂,志氣激昂;狷,謹厚拘守。《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認為兩者各有所便,不合於中庸之道。朱熹註:「行,道也。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蓋聖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猶可因其志節而激勵裁抑之,以進於道。」朱熹認為狂狷也是耿直忠貞之人,「狂狷是個有骨肋的人」,「狷者雖非中道,然這般人終是有筋骨……直是有節操。」(《朱子語類》卷四十三)忠信:孔子倫理思想。《論語·學而》:「主忠信。」忠指忠肯,積極為人;信指真誠。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人不忠信,則事無皆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故學者必以是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若無忠信,豈復有物乎?」孔子強調忠信,把它作為道德學問的基礎,「忠信,禮之本也。」忠恕:儒家倫理思想。《論語·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註: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而已矣者,竭盡而無餘之辭也。」「忠」要求積極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要求推己及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矣勿施諸人。」忠恕即孔子所說的能近取譬之道,為實行仁的方法。老子:朴:老子指原始自然質樸的存在,即指「道」。《老子·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朴亦無名,稱「無名之朴」,「朴散則為器」,但人們只要守雌,守辱,使常德充足,也能「復歸於朴」。朴還可用來鎮止一切慾望,使人「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絕聖棄知:指棄絕聖賢與智慧。《老子·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否定人為的仁義智慧等,順從自然,使民無知無欲,從而達到大治。莊子認為:「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莊子·胠篋》)韓非從法治角度認為「聖智成群,造言作辭」是國家亂亡的原因。襲明:老子用語,襲:藏。襲明就是內藏的聰明睿智。《老子·二十七章》:「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一說襲為因循義,明,常道,襲明就是因循常道。三寶:1.《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2.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3.道教名詞:「人有三寶三丹田。」另指精氣神內三寶和耳目口外三寶。神器:《老子·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認為國家政權是神秘之物,不可取而為之,有為就要失敗,只有無為方能治國。後世指帝王的統治權為神器。《漢書·敘傳上》:「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李奇註:「帝王賞罰之柄也。」不行而知:不用親身經驗就察知一切。《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牗,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無功:指順應自然而不居功。《老子·三十四章》:「功成而不有」、《老子·七十七章》「功成而不居」。莊子繼承老子思想,《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郭象註:「今順而不助,與至理為一,故無功。」認為聖人應順應自然而不干預,使自己完全合於道。無名:《老子·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但老子認為無名更能體現出道的性質。因為道無形無象,「繩繩不可名」,很難用名稱概念去把握,故「道常無名」,道即為「無名之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莊子繼承之,《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莊子·逍遙遊》:「聖人無名。」無欲:始自老子,《老子·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老子·三十七章》:「無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主張少私寡慾,反對過分享受。莊子認為欲將傷性害德,《莊子·徐無鬼》:「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莊子·馬蹄》主張:「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周敦頤認為無欲是道德修養的準則和成聖人的途徑,《通書·聖學》:「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聞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天門:1.萬物自然出入之門,猶指萬物之本原。《老子·十章》:「天門開闔,能為雌乎?」《莊子·庚桑楚》:「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成玄英疏:「天者,自然之謂也……自然為造物之門戶也。」2.指心或大道。《莊子·天運》:「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成玄英疏:「天門,謂心也;一雲大道也。」盜竽:亦作「盜誇」。《老子·五十三章》:「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竽)。」韓非子進一步發展此思想,《解老》:「竽也者,五聲之長者也。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今大奸作,則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則小盜必和,故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者,是為盜竽矣。」明確把學者、言談者、帶劍者、患御者、商工之民視為國家必須首先加以剪除的禍害。前識:指無根據的猜測。《老子·三十八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始。」《韓非子·解老》:「前識者,無緣而妄意度也。」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不知而言知為前識。」但是王弼《老子注》則認為:「前識者,前人而識也。」長生久視:維持人生或國家統治之長久。《老子·五十九章》把「嗇」作為「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認為這是統治者「重積德」以維持統治長久的根本原則。荀子認為:「孝悌原慤,軥錄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飽食,長生久視以免於刑戮也。」(《荀子·榮辱》)韓非子提出,德和祿是人生之根本,「建於理者,其持祿也久」;「體其道者,其生日長。」(《韓非子·解老》)以「建於理」、「體其道」為「長生久視之道」。《呂氏春秋·重己》則認為,長生久視在於「順生」、「適欲」、「達乎生命之情」,世人「莫不欲長生久視,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穀神:老子用語,道的別稱。谷,山谷,象徵虛空;神,變化莫測之意。《老子·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王弼註:「穀神,谷中央無谷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認為道虛無而又神秘莫測,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一說「谷」同「榖」,西漢河上公註:「谷,養也。」意為道能生養天地萬物,故稱穀神。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前者意為從事於學問則時時增加人的知識和作為;後者意為從事於道就在於時時減少人的知識和作為。《老子·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道是無為而自然的,任何人為都是對於道的破壞,以儒家主益的態度為非,主張時時減損人為所添加的一切,通過「絕學」、「棄知」達到「無為」,恢復自然純樸的本性而「無不為」。為莊子「離形去知」、「坐忘」等學說之濫觴。四大:1.老子用語,指道、天、地、人。《老子·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其中道最根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佛教「四大種」之略稱,亦名「四界」,是構成一切色法的四種基本元素(地水火風)。《俱舍論》卷一稱,純一的堅、濕、煖、動分別為「四大」之屬性,持(保持)、攝(攝集)、熟(成熟)、長(生長)分別為其作用。以其能造作一切色法,稱「能造四大」,被造作之色法,稱「四大所造」。世界萬物和人之身體,均由四大構成,佛教以此說明人身無常、不實、受苦,故後世有四大皆空之說。道法自然:老子對道的性質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註:「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意謂道對外無所法,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存在為法。王弼注則認為:「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謂道以自然為法則。恍惚:「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恍惚超越於感官之知,但是其中有物有象,包含一切。「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周行:每一事物都有有無相生的過程,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是周行。萬物總的過程就是道,道也周行不已,無始無終,「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容,曰大,曰逝,曰遠,曰反。」大因為道是眾妙之門,逝因為事物出於道,其出就是道的逝,遠就是物出於道之後各有生髮變化,反就是事物生長變化之後都復歸於道。從逝到反的過程就是周行。玄同:一種與道混同為一的境界。玄,玄妙深奧;同,齊同,均一。《老子·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認為人只有無知無欲,循應自然,消除是非,才能使自己進入「玄妙齊同」與「道」混為一體的境界,從而認識道與天地萬物。《莊子·胠篋》:「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玄覽:玄,玄冥;覽,觀察,指一種直觀的認識方法。《老子·十章》:「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河上公註:「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物,故謂之玄覽。」具體做法為:「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排除感性經驗、語言概念和慾望的干擾,讓內心寧靜地體驗和直觀萬物。帛書《老子》「覽」作「鑒」,即玄妙的心境。指保持心境的潔凈,便能觀照萬物。玄德:指道的自然無為的性質,《老子·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亦指得道聖人的德性,《老子·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莊子·天地》:「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在《尚書·舜典》中指潛在的不著於外的道德,「玄德升聞,乃命以位。」眾甫:老子指萬物的開端。甫通父,眾甫亦作眾父。《老子·二十一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王弼註:「眾甫,萬物之始也。」言萬物始於道,道為萬物之所宗。沖氣:老子用來指含有陰陽激蕩相互作用的氣。《老子·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文》:「沖,涌搖也。」意為萬物包容著陰陽,陰陽二氣互相作用而形成和氣。一說作盅氣。《說文》:「盅,器虛也。」指一種肉眼看不到的「沖虛之氣」。孟子:性善論:孟子首先提出的一種人性論觀點。《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又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四端擴而充之,就是仁義禮智四德。「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但不否定環境和教育對於道德意識的影響。「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爾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也。」並強調學習和修養在培養善良德性中的作用。四端:亦稱四善端,孟子用語,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端緒。《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認為四端人皆有之,與生俱來,「苟能充之,定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朱熹認為:「蓋四端之未發也,雖寂然不動,而其中自有條理,自有間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外邊才感,中間便應。」(《答陳器之》)陸九淵認為:「近來論學者,言擴而充之須於四端上逐一充,焉有此理……苟此心之存,則此理自明。」四心說:「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四心在孟子又叫做良心和本心,孟子認為人所固有:「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良心本心為「天所與我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大體:與小體相對,指心。《孟子·告子上》:「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東漢趙歧註:「大體心思禮儀,小體縱恣情慾。」朱熹註:「大體,心也;小體,耳目之類也。」孟子還認為:「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不二:1即不貳。指守道無二心。《孟子·盡心上》:「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東漢趙歧註:「貳,二也。仁人之行,一度而已,雖見前人或妖或壽,終無二心,改易其道。」2.指無矛盾和差別。《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之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朱熹註:「不貳,所以誠也。」3.《呂氏春秋》篇名,總結百家之言,主張「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儘力竭能,如出乎一穴。」篇中對諸子學說作簡約概括:「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兼),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仁政:為孟子政治主張,孔子曾提倡禮治和德政,認為:「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孟子繼承孔子思想提出仁政,認為王者行政即「施仁」的過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仁政是王者的仁義之心推己及人的結果,強調以仁義道德為施政的根據。仁政的具體內容有:「夫仁政,必自經界始」,實行井田制,「制民之恆產」,不違農時,「取於民有制」,「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孟子·滕文公上》)。認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民貴君輕:孟子的政治理想,仁政學說的重要方面。《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推薦閱讀:

論韋伯的「理解」(讀書筆記)
真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家?我一個化學博士都坐不住了 | 科技袁人
André Weil(安德列.韋依)的一生(下)
百萬富翁的致富哲學:人人都能成為富翁
信仰與債務——中美巔峰對決的命門

TAG:學術 | 中國 | 哲學 | 中國哲學 | 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