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字與硬筆書法 (轉載)

寫好字與硬筆書法 (轉載)

硬筆書法是一種現代漢字書寫藝術。由於它切合實際,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氣息,不僅實用價值大,而且具有欣賞價值,因此,近十年來發展很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它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習和喜愛硬筆書法的人日益增多,如何學習和學好硬筆書法,理論界眾說紛雲,沒有固定和統一的模式。我就自己在這十多年中寫好字和學習硬筆書法談幾點體會和感受,希望對學習硬筆書法的朋友們有所幫助。一、學習硬筆書法首先要寫好字書法是運用意境和靈感,通過對字與特定事物相結合所產生的視覺藝術效果。這種視覺藝術效果,產生的美感,是意境美的流露,「是狀物與抒情的和諧」(陳埂橋《書法的審美特徵》)。而要做到這一點,沒有一個良好的字做基礎是不可能的。談到硬筆書法,現在不少人認為,凡是硬制材料寫的字,都是硬筆書法範疇,其實不完全如此,寫字就是寫字,而「書法」則是寫字的一種升華,一種把寫字視為掙脫「機械」行動的意識表現,學習硬筆書法必須首先學會和寫好字。初學硬筆書法時,由於是自學,我和許多硬筆書法愛好者一樣,高起點、高標準要求自己,認為書法的本身就是努力去寫好字。可不管怎樣努力,在自己大腦中呈現的許多概念,總是一片模糊,不光是字沒有進展,而切越寫越不如從前。這種情況下,我放下筆,只好去忘掉自己硬給自己套上的枷鎖,我開始認為自己可能走上了許多屬家所談及的「彎路」。意識到這一點,我開始注重起從寫字要求的角度來對照和探索,而放棄了用「書法」這樣高、自己又不能全部吸收和理解的標準,這就象沒有根基而硬要建樓房,必然遭到失敗一樣。從理論如手,掌握寫字的基本原理。先後我翻閱了大量的有關歐體、趙體、顏體、王體及現代和當代書法家作品的賞評文章,並從感覺上探索每一種書體的運筆方法、結構排列、體勢等等,按照自己的感覺,我開始學習毛筆字。在寫的過程中,不斷增加了理解和認識,悟出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是:沒有注重基礎的練習。通過毛筆字的練習,將毛筆字的運筆方法,體勢表現運用在硬筆字練習中,對我寫好硬筆字有了很大的推動。這是我在寫好字過程中採用的一種方法,加深理解是促進寫好字的基礎。寫好字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基礎的練習是一個艱苦的認識過程、理解過程。不論學習哪一種書體,我都是從運筆方法--間架結構--體勢表現等等入手,使自己在理解和吸收能力上產生了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也為學習硬筆書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寫好字的「硬」過程和「軟」過程 「我初學書法時,是以臨帖開始,一筆一划,『依樣』畫葫蘆,搞了好一段時間,卻越來越死板,臨得好的,只不過與後來帖上的比較近似些,臨得不好的越看越丑。」(曹立庵論書) 這是一種「硬」過程的例子。不論是學習毛筆字,還是學習硬筆字,都會存在這種「硬」過程,它是通過實踐練習來達到寫好字的目的。而「軟」過程是理解、領會、認識的過程。這兩個過程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習和掌握寫好字的內涵,可怎樣運用這兩個過程,直接影響寫好字的進程和結果。有不少初學者認為「多練而就」,可練了很長一段時間,不但沒有進展,而切連自己原先寫字的習慣也搞亂了,越練越不如以前,這是「硬」過程單一性的結果。這並不是他的功夫不到家,而是他沒有經過「軟」過程造成的結果。沒有理解、領會和認識,而單靠多練、苦練達到寫好字的目的是很困難的。初學書法時,我也走過這樣的「彎路」,認為別人能寫好的字,我也能寫好。這種精神雖然是我在學習硬筆書法過程中的主動力,但在初學時期,精神可取,而不得法。苦練了幾年時間,字形上比原先寫得規矩了一些,但對帖上的運筆方法,間架結構等都還沒有具體的理解,因此僅管一筆一划的練,「依樣畫葫蘆」,收效卻不大。有時雖然與原帖近似了一些,但一擱筆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只得重新練起。許多朋友和我談起「練字」,都有這種感受,有不少還認為自己根本不適合練字。這雖然可悲,但有一定的普遍性。經過「依樣畫葫蘆」,有一段時間我沒有再「練字」,而是靜下來思考,看著字帖研究其運筆方法、間架結構等,力爭在心裡對其形成一種自己能夠理解的模式。用這種模式對自己以前的練字方法、運筆、結構等進行總體的分析。這種模式的產生就是進入「軟」過程,即用理解、領會和認識指導具體的行動--寫字。實踐證明,運用這種方法,我在練字上事半功倍。隨著「軟」過程的不斷深入,對字的模式也不斷加深,就不會再出現前面寫後面忘的現象。「硬」過程和「軟」過程的結合運用,的確給了我許多靈感,這也是我在多年學習書法當中總結出來的。但究竟是先有「軟」過程,還是先有「硬」過程,還是兩者並進,這在每個人的認識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通過實踐來獲得理解和領會,這樣印象更深刻,所謂「臨池十年」得到的模式永遠不會改變。通過實踐我認為:初學者學字,這種「軟」過程應放在首位,只有不斷地加深理解和領會這一先導,才能有效地掌握原帖的靈魂,實踐起來才不至於無目的的瞎畫,少走回頭路。三、從比較中增加自己的悟性 悟性是理解、領會和認識過程中的一種靈性,是對事物的本質不言其表而知其里的意識。許多人認為它深奧,不可測,其實它在思想中的表現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通過理解、領會和認識,在實踐中不斷加深而產生的。它可以說是一種無邊的模式,用這種模式去看問題,會在意識中產生舉一反三的答案,向武學中談及的習武之人悟性強,資質高等等,指的是習武者對武學的意識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出上招,便知下招,一招一式的連貫和發揮有自己的見解,並從中找到一招一式的化解辦法和防止被化解的辦法等等。在書法學習中的悟性也一樣,一筆一划的起落、粗細、輕重、剛柔、疾徐、收頓等等,都能形成一種意識,第一筆起落的同時在意識中安排好第二筆、第三筆乃至整個字筆畫的起落位置,並能通過這些筆畫的編排組合及結體變化表示出一種精神,初學者能求得與原帖相近的效果是最有效的。 要達到或提高自己的悟性,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將自己大腦中形成的這種意識,賦予反覆的練習,反覆和原帖及自己的意識比較,才能不斷地提高。反覆的練習,可以檢驗出自己的意識是否和原帖一樣或是否能真正表現出自己的意識。通過反覆的比較,能看出自己意識中的不足之處,也能從中看到在練習當中脫離意識的弊病,這對初學者來說尤為重要。比較可以看到不足,反覆的比較可以提高認識,我在學習硬筆書法當中主要採取的就是這種方法。我開始學的是毛筆書法,後用毛筆書法的意識習練硬筆書法,將毛筆書法的運筆、行筆、收筆等方法運用在硬筆書法當中,在反覆的研臨練習中,不斷地與原毛筆帖和自己對毛筆書法形成的意識比較,從中認識到:若在毛筆楷書中對筆畫的要求,落、起、行、收、頓等用硬筆來表現,似乎困難了一些,由於硬筆具有細、直,橫豎、粗細變化小的特點,要有粗細圓潤的變化,就得運用毛筆的書寫技法。其方法需要在實踐中反覆練習,加深認識和理解才能掌握,如細筆畫的表現用「提」筆寫,粗筆畫的表現用「按」筆寫,點畫與毛筆的運筆方法相同等等。要求起筆果斷,行筆順暢、自然,不作作。初學時運筆較慢,隨著不斷地練習,不斷地比較,意識的不斷完善,便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運筆也不斷地迅捷、自然、果敢,這也是原帖或自我意識形成的根本要求。悟性的有無和高低,能直接反映出一個人對事物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運用能力和發揮能力。這也是學習硬筆書法的先決條件。在實踐中的反覆比較、反覆練習,調整和糾正自我意識中的誤區和意識障礙,才有可能取得進步。四、寫好字是意境和靈感培養的過程不論是學習毛筆書法,還是學習硬筆書法,都需要意境和靈感。意境是自然感情的流露,靈感是產生意境的基礎,產生靈感的基礎首先是寫好字。一幅好的作品之所以好,就是作者通過筆墨與布白將自己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理解、情感等表現給觀眾。看一幅好的作品,就象讀一首清心、抒情的散文詩。練字的過程是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感受意境的過程,隨著理解的不斷加深,練字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對原帖所流露出的意境、表現手法、技巧等都會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這種認識的不斷加深,一方面可以增強自己對字的結體方式、變化運用、字與字的達配等認識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提高自己對書法藝術的領會能力和鑒賞水平,這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它是通過理解--實踐--再理解--再實踐的反覆習練才能取得的。我在練字過程中,開始的理解是求穩,認為只要把字寫的穩,站的住就可以練好字,結果由於這種模式的影響,我最處寫出的字沉穩,呆板,沒有精神和朝氣,這是由於對字的理解和對原帖的領會過於死板,參雜的「我我意識」過分強烈,沒有充分領會原帖的靈魂,認識到這一點,我首先調整自己的意識,通過大量翻閱、臨摹名家名帖,對各種書體有了新的認識,並悟出不同書體所表現出的具體內涵,如:楷書皆力表現沉穩和莊重;行書表現自由和放縱;草書表現疾徐和狂勁;隸書表現剛柔和多變;篆書表現圓潤和華貴等等。而同一種內容的文字用不同的書體書寫,在表現出的意境也不同,這是由於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特定環境里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靈感所至,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里,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感受和靈感也不相同,因此用書法的形式表現出的意境也不相同,就是用同一種書體書寫,由於變化程度的大小,體勢與布白的各異,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不盡相同。有了這些認識,我才悟出自己以前對書法的理解過於偏擊、單純和不足。「字為心畫」(孫過庭《書譜》)。我所經歷的理解--實踐--再理解--再實踐的過程,是寫好字的過程,只有寫好字,才能對字有充分的理解、領會和認識。有了理解、領會和認識能力,運用這種能力的結果,就是對不同的事物在心裡產生不同的靈感,在心中作畫,通過書法的藝術形成,將這種靈感所表達的意境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也是一幅好的作品在創作中所經歷的過程。有人問我:「怎樣才算寫好字?」,「怎樣才算是理解和領會?」,「怎樣才能看出字裡行間所表達的意境?」。這些是不同層次的問題。字寫到什麼程度才算「好」?這在不同層次當中有不同的答案,初學者以所臨字帖為標準,寫的神、形相近即為好;對入門者來說是如何掌握好字的結體變化和結構表現不同形式;而對書法家來說是如何能通過自己的字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這是對字的理解和領會程度不同所產生的不同「好」的解釋。而對「字」怎樣才算是理解和領會?我們在學習寫字之處,只知道字是許多的點、橫、豎、撇、捺等組成,隨著寫好字願望的產生,開始注意到,這些構成漢字的筆畫,都有自己特定的寫法和不同的作用,而怎樣寫好看,怎樣寫不好看,這就是理解和領會。而對於字裡行間意境的表達,只有這種理解和領會不斷的深入和提高,才能體會到。我們都知道:音樂家是通過音符的節奏變化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我們在欣賞一首樂曲時,情緒會隨著樂曲節奏的變化而產生愉悅、興奮、傷感和悲憤,這就是音樂家通過樂曲節奏的變化流露出的情感被我們接受而產生的效果。書法是一種無聲的藝術,它是靠視覺去理解、去領會、去感受。一幅好的作品,是通過結體、結構、體勢的變化等等手法來表達作者對書寫內容的感受和情感。要認識到這一點,不但需要我們對寫好字過程中的理解和領會不斷提高,而且需要對書法藝術的修養。硬筆書法作為一種書法形式被認識,是近十幾年的事。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我們繼承和發揚傳統,但不能受傳統的束縛,只有不斷地創新,不斷地,開闊自己的思路,傳統才會有所發展。對於硬筆這種書寫工具,要有所發展,主要應該建立在毛筆技法之上,而它所具有的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常用,易掌握的特點,應當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的創造,才符合現在歷史發展的需要。本文所涉及的問題,都是我在學習書法及硬筆技法過程中所產生的體會和感受,原本想列舉一些作品,對具體的問題作具體的分析,但後來覺得自己的見解不甚全面,因此,在成文後將所列舉的作品刪去,只留下了以上的文字。真誠的希望這些文字對硬筆書法愛好者能有所幫助。

收藏 分享
推薦閱讀:

護國大將軍蔡鍔行草書法《王維詩》欣賞
「人物推介」紅馬讀書會名譽會長:著名書法家蔡德生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等多篇 書法收藏
張懷鵬書法作品選
這書法,寫得有味!

TAG:書法 | 硬筆書法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