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珍 -大同觀音堂石胎彩塑造像
觀音堂建在大同城西通往雲岡石窟旅遊專線北側"佛"字灣的一座小山上。現存的建築系順治8年(公元1651年),在舊址重建,後屢加修蕞至今。該寺布局緊湊。戲台、觀音殿、三真殿、台殿樓閣沿中軸線由前至後排列,迭層至高。山門結構為磚卷門洞,門額上書「觀音堂」三字。前院有一座戲台,坐南向北,建造於離地8米高的洞門之上,兩側洞門上有題字,東側書「潮音」,西側書「珞珈」,(潮音洞是觀音現身的地方,而珞珈山形如躺卧的觀音,傳說是觀音到普陀山之前修鍊的地方。)洞下是古代車馬人行之道。戲台與正殿 (觀音殿)之間有腰牆相隔,進入腰門,左右兩側各有鐘鼓樓台和碑廊。
觀音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殿頂為懸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內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胎觀音立像,頭飾花冠直達屋頂。觀音兩側各有2米多高的石胎脅侍立像兩尊。殿內東西兩側佇立著八大明王。壁上還繪有精美壁畫。
後院是一座磚券窯洞與木構樓閣相結合的三真殿,殿外東西兩端各設磚梯樓道可拾級而上。上層即五間木構樓房,正中三間內塑觀音、文殊、普賢像,四壁繪壁畫多幅。
寺前有三龍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雙面照壁,為明代遺物。寺西摩崖上鐫有三米見方的雙鉤「佛」字,據說為遼代遺迹。
女作家冰心在記錄民國二十三年(1935年)八位北京年輕學者文國鼐、雷潔瓊、顧頡剛、鄭振鐸、陳其田、吳文藻、趙澄、冰心一起活動的遊記《平綏沿線旅行記》中,曾兩次提到觀音堂:「1.汽車徐徐的開向武周山,沿途傍武州河而行,河水渾濁洶湧,時見人畜絕流而渡。五里許到觀音堂,是一小廟,廟前有三龍壁,略如城內之九龍壁。2.下午四時又乘汽車回大同。重過觀音堂時陰雲已合,大雨驟至!十五分鐘之後,便又放晴。」
觀音堂雖然遭受了屢次戰火的毀滅與破壞,卻很難得的在一次次的復建與修復中保存至今,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記憶。
慈祥的佛祖仁慈寬恕著芸芸眾生,即使兵荒馬亂,即使風霜雨雪,就算被摧毀,就算被冷落,就算一次一次被推倒,被燒毀,佛依然靜靜守護著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寬恕便是最高的守護。
歷史在不斷前進,那些逝去的,消失的,被毀的珍寶,再也找不回來了,而所有留下的,保存至今的古物,都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和保護。
—
觀
音
堂
外
景
—
觀音堂全景(來源於網路)
觀音堂全景(來源於網路)
洞門,兩側上有題字,東側書「潮音」,西側書「珞珈」
三龍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雙面照壁,為明代遺物
山門結構為磚卷門洞,門額上書「觀音堂」三字
—
觀
音
殿
—
觀音堂造像存在一定爭議,個人片面的認為其6米多高的觀音菩薩雕像及左右脅侍菩薩為遼金作品,下面是大同大學武建亭關於觀音堂的論文,拿來供大家討論,分析。
附:
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考訂
http://www.sxdtdx.edu.cn/ygwh/onews.asp?/293.html
武建亭(山西大同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 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大同觀音堂始建於遼代,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音殿內現存有八尊遼代忿怒雕像,分列於殿內左右兩側,東側從北向南依次為馬頭明王、大笑明王、大輪明王和降三世明王,西側從北向南依次為無能勝明王、大威德明王、不動明王和步擲明王。觀音堂位於雲岡石窟東側,優越的地域環境,使得觀音堂觀音殿內的明王造像在表現手法和彩繪風格上有相似之處。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是雲岡石窟石雕藝術的延續,體現了皇家崇佛思想對民間佛教信仰的影響。
關鍵詞:大同觀音堂 八大明王 雕像 考訂
一、大同觀音堂雕像時代考訂
1.大同觀音堂的歷史沿革
據《大同縣誌》載,大同觀音堂自金重熙年建造後,於遼代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陷西京,觀音堂慘遭破壞。明宣德三年(1428)、萬曆三十五年(1607)重修。清順治六年(1649)「姜鑲兵變」,清兵屠城,寺廟又遭兵火,清順治八年,兵部左侍郎佟養量出資在舊址上重修。其後據記載,清代康熙五十二年、乾隆二十八年、道光二年都曾進行過整修。雖幾經戰火,數次重修,但觀音堂觀音殿內現存雕像保存完好。2003年省、市政府又撥款進行保護性維修和美化綠化,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大同觀音堂碑文考證
大同觀音堂現存有11塊碑文,由於年代久遠,能明顯辨別字跡的碑文已為數不多。據明萬曆三十五年碑文記載:「雲中城西越十五里之遙,有觀音古剎。流傳原地名蛤蟆灣,怪物數擾害其間,民用不寧,道路阻塞。金重熙年之六月又九日,忽大士現丈六金身,偕左右菩薩明王,從秦萬佛洞飛往水門頂山頭,從此妖魔降滅……繇是大眾鳩工立寺」。又據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碑文中載:「西奉遠隅飛來傳雲,降滅妖魔此處,觀世音大慈大悲」。
現觀音堂西側的摩崖上有三米見方的「佛」字石碑,「佛字灣」地名由此得來。「佛」字的由來已無明確的文字記載,就現有資料推斷,在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的碑文中記載:「流傳原地名蛤蟆灣」(以殿內觀音主像背後韋馱天腳下所刻的蛤蟆妖雕像為證),按此,「佛」字石碑是為鎮壓蛤蟆怪物特意刻下,並推斷這一「佛」字也為遼代遺迹。「佛」字石碑所在地原為觀音堂遺迹,後因多次毀於兵火又數次重建,把觀音堂的主體往東遷移,西面只留下這一「佛」字石碑。
根據觀音堂內重修碑文的記載和對石崖上的「佛」字考證,確定觀音堂內碑文記載內容的真實性,也認訂觀音堂觀音殿內的八大明王為遼1035年遺物。雖然觀音堂幾經戰火,但因雕像均為石雕藝術,不易焚毀,又經多次修復後,保留至今。
二、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名稱考訂
1.八大明王的演變
明王是密教佛、菩薩的一種化身,是佛、菩薩的忿怒像。[1]根據密宗理論,諸佛可顯化為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和教令輪身三種身,明王為佛的教令輪身。所謂教令輪身即菩薩受佛之教令而化現為忿怒威猛之形相,以摧伏淫剛眾生之邪魔,此時為忿怒威猛身形。諸佛三種身的具體配置情況在各經典中各不相同,下文以《大妙金剛經》為例進行闡釋。
(1)八大明王所對應的自性輪身
所謂自性輪身,是諸佛住於自性之法身,即諸佛真身。據《大妙金剛經》所載,「五方如來(自性輪身)中的中央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他們所對應的教令輪身即明王則是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笑明王)、大威德明王」。[2]密藏記中記載,不空成就佛、釋迦牟尼、無量壽佛、彌勒佛所對應的教令輪身分別為步擲明王、無能勝明王、馬頭明王、大輪明王」。
(2)八大明王所對應的正法輪身
所謂正法輪身,即諸佛為教化眾生而顯化為菩薩,以正法度人。據《大妙金剛經》所譯:「爾時十方世界諸大菩薩所謂金剛手菩薩、妙吉祥菩薩、虛空藏菩薩、慈氏菩薩、觀自在菩薩、地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普賢菩薩,為八大菩薩」。[3]八大明王是八大金剛明王之簡稱,又稱八大金剛。《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4]一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二妙吉祥菩薩現作兩臂六足之大威德金剛明王,三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明王,四慈氏菩薩現作大輪金剛明王,五觀自在菩薩現作馬頭金剛明王,六地藏菩薩現作無能勝金剛明王,七除一切菩薩現作不動金剛明王,八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5]
2.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造像名稱確定
據《大妙金剛經》所載,「八大明王系之八大菩薩所示現之八大金剛明王,即:降三世、大威德、大笑、大輪、馬頭、無能勝、不動、步擲。八大菩薩則依次為:金剛手、妙吉祥、虛空藏、慈氏、觀自在、地藏、除蓋障、普賢」。[6]
對照經典圖像,將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的八大明王雕像名稱做一一的對應。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東側由北向南第一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馬頭明王「通身赤色,三面三目,作忿怒形,雙眼上吊,獠牙顯露,頭髮倒豎,頭頂馬頭,兩手合掌,屈食指甲相合,其無名指外叉」[7]等造型特徵有相同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馬頭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西側由北向南第一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無能勝明王「身呈青色,四面四臂,四面皆顰眉瞋怒而有火發,右第一手豎拳,舒食指放在胸前,第二手之中指、無名指壓於拇指上,食指伸直,左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持斧」[8]的造像特徵有相同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無能勝明王」。
據《大妙金剛經》記載,「大笑明王口現大笑形」,同時有史料記載「大笑明王現忿怒像,相貌又似夜叉身」,[9]以上特徵與觀音殿東側由北向南第二尊雕像有相似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大笑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西側由北向南第二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大威德明王「身青黑色,六頭、六臂、六足,其六臂各執器仗,左上手執戟,次下手執弓,次下手執索,右上手執劍,次下手執箭,次下手執棒,身材高大,展現出極忿怒形」[10]等造像特點有相同的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大威德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東側由北向南第三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遍身黃色,右手持一獨股金剛杵,左手持八輻金剛輪」[11]的造像特徵有相似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大輪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西側由北向南第三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不動明王「頂有七髻,左邊一髻黑雲色,赤黃色,童子相貌。右手執金剛杵,左手執羂索,兩口邊微出少牙,怒眼赤色。右手執金剛杵當心,左手執寶棒,眼微赤」[12]等造像特徵有相同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不動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東側由北向南第四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降三世明王「身為玄黃色,面作忿怒暴惡相,左右第一手結印當心,其餘各手執不同法器」[13]的造像特徵有相同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降三世明王」。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西側由北向南第四尊雕像與《大妙金剛經》中記載的步擲明王「右手持一旋蓋,左手握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光焰」[14]的造像特徵有相同之處。由此確定此雕像名稱為「步擲明王」。
三、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特徵考訂
1.大同觀音堂地域特徵考訂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以西十六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始鑿於北魏,它氣勢雄偉,內容豐富,為今天留下了綿延一公里的世界文化遺產,顯示了北魏帝王對佛教的崇拜與信仰。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崇佛思想風靡整個社會,上起帝王將相,下至百姓,特別是佛教意識中對現實的關懷和願望的實現等方面,成為普通老百姓在遇到旱澇和戰爭等天災人禍時的精神寄託,也使得佛教成為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15]
距雲岡石窟8公里遙的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部分雕像為遼(1035)年所造,這些雕像從造型特徵上屬於民間造像。由於崇佛思想的影響和觀音堂位於雲岡石窟東側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使觀音堂從建造的空間上屬於雲岡石窟造像群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建造的時間上屬於雲岡石窟造像群的一個延續。
2.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塑特徵考訂
大同觀音堂明王雕像群整體為圓雕形式,每尊明王像正面及頭部雕刻細緻,背部雕刻簡單。其中,面部表情真實,眼、鼻、嘴、舌、牙及面部結構細膩。服飾雕刻較為概括,從現存的雕像上可見其服飾規整的雕刻特點。明王雕像的腿腳部位雕刻略顯鬆弛,由於腿腳處的包泥部分已脫落,現可清晰的看到刀刻痕迹。
浮雕按表現的強弱立體度可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大同觀音堂明王雕像群高浮雕手法主要表現在每尊明王像的髮飾雕刻上,除大笑明王外,其餘七尊明王的髮飾均呈火焰狀高高隆起,形成強烈的立體視覺感。淺浮雕與高浮雕相比立體效果較弱,每尊雕像所著的天衣、巾帶、裙和褲都用淺浮雕的手法進行表現,從雕像上看,有衣服包裹身體的感覺,體現出雕像著裝較為輕薄的質感。
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的天衣、巾帶、襯褲皺褶的處理方面都採用淺陰線的雕刻方法,線條剛勁流暢,將八大明王服裝表現的極為真實。
八尊明王雕像的眼球都採用黑色嵌石鑲嵌,起到了很好的「畫龍點睛」作用。
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群,將圓雕、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表現手法進行完美結合,他借鑒了雲岡石窟造像的表現手法,從而展現了大同觀音堂遼代民間石雕造像的風格特點。
3.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后世包泥彩繪特徵考訂
通過實地考察,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為石質雕像,由於多次重修,從現存雕像修補的痕迹中看到,觀音殿內的八尊明王採用後世包泥彩繪的表現方法進行著色,與雲岡石窟第五、六、七、八等窟中所用的彩繪方法大致相同。據資料記載,雲岡石窟第五窟中的主像,包泥彩繪最為典型和精美,其餘雕像都以第五窟為樣本進行繪製。
雲岡石窟後世包泥彩繪的表現手法對大同觀音堂八大明王雕像在色彩的表現方面有極大的影響,原因有三方面:其一,觀音堂距離雲岡石窟較近的地域性優勢,便於觀音堂雕像彩繪表現手法上的學習。其二,雲岡石窟皇家造像特點對民間佛教造像特點的影響。其三,北魏崇佛思想對遼代佛教信仰思想的感染。
四、結語
通過對大同觀音堂碑文資料的考證,認定觀音殿內的八尊忿怒雕像為明王像,他們雖然歷經戰火,又多次重修,卻依然保存著遼代佛教造像的特點。
對照佛教經典《大妙金剛經》的圖像特徵,確定殿內東側由北向南依次為馬頭明王、大笑明王、大輪明王和降三世明王,西側由北向南依次為無能勝明王、大威德明王、不動明王和步擲明王。
大同觀音堂位於雲岡石窟沿線的東側,優越的地域條件,為觀音堂遼代造像的參考提供了便利,成為觀音堂八大明王在造像和彩繪方面的摹本。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的八大明王雕像是雲岡石窟石雕藝術的延續,也體現了皇家崇佛思想對民間佛教信仰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叔迦著. 周叔迦佛學論著集(下)[M]. 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月. P685.
【2】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百科書·儀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P333.
【3】趙曉梅.中國密教大典[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8月.P623.
【4】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中國佛教藝術[M].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3年9月.
【5】趙曉梅.中國密教大典[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8月.P624.
【6】慈怡.佛光大辭典[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6月.P1732
【7】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P211.
【8】佛教小百科全佛編輯部.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 P218.
【9】佛教小百科全佛編輯部.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P215.
【10】佛教小百科全佛編輯部.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P210.
【11】佛教小百科全佛編輯部.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P255.
【12】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百科書·儀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P201.
【13】佛教小百科全佛編輯部.佛教小百科·佛菩薩的圖像解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P211.
【14】丁福保編譯.佛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12月.P408.
【15】張國剛.佛教與中古民眾的宗教生活[M].台北:馨園文教基金會,1998年10月.
大同觀音堂遼代雕像藝術考
http://www.sxdtdx.edu.cn/ygwh/onews.asp?/494.html
武建亭(山西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研究中心,山西大同 037009)
摘要:大同觀音堂現存十七尊遼代石刻雕像,觀音殿正面為一尊六米多高的觀音菩薩雕像,左右各塑兩尊脅侍菩薩,觀音菩薩前面坐一尊自在觀音,觀音菩薩背後塑一尊韋馱立像。觀音殿左右兩側各塑四尊明王雕像。觀音殿門左右兩側各塑一尊力士像。這十七尊雕像造型生動,神態各異,表現手法靈活,體現了遼代佛教文化的發展,也體現遼代佛教造像的特點。
關鍵詞:大同觀音堂 遼代 造像 雕塑藝術
一、大同觀音堂雕像造型特徵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塑有菩薩雕像、明王雕像、韋馱雕像和力士雕像,雕像造型生動,表情各異,色彩豐富,體現了遼代佛教造像的特點。
1.菩薩雕像造型特徵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共有六尊菩薩雕像,觀音菩薩塑於殿內正中處,是殿內最高的一尊雕像。這尊觀音菩薩面為金色,頭髮呈深藍色,頭戴金色花冠,腦後髮髻上系一條紅色髮帶,髮帶左右對稱,由耳後向兩肩、兩臂外側垂下。面部雕刻端莊圓潤,額頭正中有一白毫,兩眉細而彎,兩眼目視前方,鼻樑高聳,雙唇緊閉,兩耳較長且垂於兩肩。上身著金色披肩,胸前佩戴深紅色瓔珞,兩鎖骨處各系一金色長帶,帶覆於胸前,經兩前臂向下自然飄落。兩前臂曲於胸前,兩手當心結印。腰間系金色腰布,下身著金色羊腸大裙,裙拖地,露出腳。
觀音菩薩兩側各塑兩尊脅侍菩薩,這四尊菩薩像左右兩兩相對。左側第一尊與右側第一尊、左側第二尊與右側第二尊雕像在臉型、著裝、瓔珞樣式方面完全相同。
左側第一尊脅侍菩薩,上身著紅色右袒式袈裟,內著藏藍色僧祗之。面呈金色橢圓形,額間有白毫。眼眉略向上挑,兩眼微睜,直視前方。唇繪紅色且為方形。胸前戴深褐色瓔珞。兩手於胸前結印。袈裟下部色彩脫落,衣紋皺褶以淺陰線雕刻。袈裟下部露裙,裙蓋於腳面。
右側第一尊脅侍菩薩,上身著綠色右袒式袈裟,內著紅色僧祗之。這尊脅侍菩薩頭戴金色花冠,面呈橢圓形。兩臂內曲,兩手當心結印。袈裟下端露綠色裙,裙下露出兩腳。
左側第二尊脅侍菩薩,上身著綠色披肩,披肩飄帶大於兩前臂,並向下自然垂落,內著紅色僧祗之。胸前戴深紅色瓔珞。曲臂向前,兩手於腹前結印。腰間系金色腰布,下身著裙,裙前佩三層呈U字形淺綠色裙帶,裙拖於地,略露腳。
右側第二尊脅侍菩薩,上身所著披肩在樣式和色彩上與它所對的左側第二尊雕像完全相同,內著藏藍色僧祗之,下身除裙為藍色外,其餘部分如著瓔珞、腰布、裙帶在造型樣式和色彩上與左側第二尊雕像完全相同。
觀音菩薩像前坐一尊自在觀音,該雕像頭髮呈深藍色,頭頂處由金色髮帶系一高髮髻,髮帶從腦後向前搭於兩肩。這尊觀音著褒衣博帶式佛裝,與雲岡石窟第五窟主佛的著裝樣式相同。上身袈裟呈淺綠色,內著淺藍色僧祗之,兩肩披大紅色披肩。下身著大紅色裙,裙蓋於兩腿,兩腳露出。左腿豎起並踩於坐台上,右腿盤曲。右手壓左手,兩手放於左膝上。
2.明王雕像造型特徵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共存有八尊立式明王雕像,它們分別為馬頭明王、無能勝明王、大笑明王、大威德明王、大輪明王、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和步擲明王,這八尊雕像面容瞠目結舌,多頭多臂,表情生動可怕。
觀音殿內東側的第一尊雕像為馬頭明王,該像為通身紅棕色、三頭六臂像,像高2.57米,像寬1.08米,像深0.78米,頭高0.49米,肩寬0.43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左右對稱,且等長,後臂長0.34米,前臂長0.33米。中間為第二臂,兩臂等長,後臂長0.56米,前臂長0.31米,第三臂左右兩臂等長,後臂長0.33米,前臂長0.28米。右腿長1.09米,塑於0.04米高的長方形台上。與馬頭明王相對的西側第一尊雕像為無能勝明王,該像身體裸露部位除面部外,其餘部分均為青色,它一面四臂,像高2.45米,像寬0.76米,像深0.76米,頭高0.45米,肩寬0.47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右側後臂長0.41米,前臂長0.30米;左側後臂長0.53,左前臂長0.30米。中間為第二臂,右側後臂長0.36米,右前臂長0.28米;左側後臂長0.38米,左前臂長0.27米。左腿長1.09米,右腿略弓,塑於0.04米高的長方形台上。
觀音殿東側的第二尊雕像為大笑明王,該明王為通身赭色、一面四臂像,此像高2.47米,像寬0.85米,像深0.65米,頭高0.40米,肩寬0.54米。身體兩側為第一臂,兩臂對稱,後臂長0.65米,前臂長0.34米。第二臂左右等長,後臂長0.58,前臂長0.33米。腿長1.08米,塑於0.03米高的台基上。
觀音殿西側第二尊為大威德明王,該雕像為一面四臂、通體深褐色。這尊明王像高2.40米,像寬1.03米,像深0.73米,頭高0.50米,肩寬0.50米。中間為第一臂,右側後臂長0.44米,前臂長0.32米;左側後臂長0.41米,左側前臂長0.33米。第二臂,右側後臂長0.47米,右側前臂長0.30米;左側後臂長0.44米,;左側前臂長0.31米。腿長1.17米,塑於0.03米高的台基上。
大輪明王為殿內東側的第三尊雕像,該像為三面六臂像,像高2.30米,像寬1.30米,像深0.83米,頭高0.35米,肩寬0.48米。右腿長1.07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左右對稱,且等長,後臂長0.59米,前臂長0.31米。中間為第二臂,右側後臂長0.57米,右側前臂長0.30米;左側後臂長0.58米,左側前臂長0.31米。第三臂右側後臂長0.46米,右側前臂長0.33米;左側後臂長0.44米,左側前臂長0.31米。右腿長1.07米,塑於0.02米高的長方形台上。
不動明王為殿內西側第三尊雕像,該像為通身赭色、三頭六臂像,像高2.40米,像寬1.24米,像深0.80米,頭高0.57米,肩寬0.52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左右對稱,且等長,後臂長0.50米,前臂長0.35米。中間為第二臂,兩臂等長,後臂長0.48米,前臂長0.30米。第三臂,右側後臂長0.38米,右側前臂長0.28米;左側後臂長0.42米,左側前臂長0.28米。塑於0.02米高的長方形台上。
觀音殿內東側第四尊雕像為降三世明王,該像為通身玄黃色、三面六臂像,像高2.53米,像寬1.14米,像深0.70米,頭高0.66米,肩寬0.53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左右對稱,且等長,後臂長0.58米,前臂長0.32米。中間為第二臂,兩臂等長,且左右對稱,後臂長0.60米,前臂長0.32米。第三臂左右兩臂等長,後臂長0.43米,前臂長0.30米。塑於0.04米高的長方形台上。
與降三世明王相對的步擲明王為三面六臂像,像高2.27米,像寬1.07米,像深0.83米,頭高0.46米,肩寬0.54米。頭部兩側為第一臂,兩臂高舉,右側後臂長0.58米,右側前臂長0.33米。中間為第二臂,右側後臂長0.44米,右側前臂長0.35米;左側後臂長0.48米,左側前臂長0.33米。第三臂,右側後臂長0.41米,右側前臂長0.34米;左側後臂長0.40米,左側前臂長0.32米。右腿長1.18米,塑於0.04米高的長方形台上。
3.韋馱雕像造型特徵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的菩薩背後的韋馱像,頭戴金色武士帽、身披紅褐色鎧甲,背對山門,面朝三真殿而立。腳下有一隻0.42米高的蛤蟆,蛤蟆頭向上,兩腳朝下,塑於韋馱兩小腿處及腳間。蛤蟆身體上的色彩已脫落,但隱約可見金色的痕迹。
4.力士雕像造型特徵
觀音殿門背後兩側各塑一尊力士雕像,它們頭戴金屬頭盔,身著綠色鎧甲,腰間系帶。殿門左側力士腰間系有龍形圖案的佩帶,右側力士腰間系有虎形圖案的佩帶。兩尊力士手中各持一法器,腳上著靴,為武士形象。
二、大同觀音堂造像的演變
大同觀音堂現存遼代雕塑有菩薩、明王、韋馱和力士四種類型,觀音堂是觀察和傾聽眾生疾苦的場所,觀音菩薩在殿堂內成為主要供奉類型,起到教化和普渡眾生的作用。明王在佛法界為消除邪惡而顯化出來的身型。韋馱作為觀音菩薩的守護神,為菩薩守護佛法。力士則是殿堂的守護神,為殿堂內的菩薩和明王護法。每類佛像根據自身在佛教界成道和傳道功能的不同,在殿堂內將觀音菩薩居中,左右塑脅侍菩薩,明王塑於殿堂左右兩側。該殿堂的建造和雕像的塑造與遼代大同地區的政治、文化和歷史背景有著重要的聯繫。
1.雕像造型的自身演變
按密宗的理論,諸佛可顯化為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和教令輪身三種身。所謂自性輪身,是諸佛住於自性之法身,即諸佛真身。所謂正法輪身,即諸佛為教化眾生而顯化為菩薩,以正法度人。所謂教令輪身,即菩薩受佛之教令而化現為忿怒威猛之形相,以摧伏淫剛眾生之邪魔。諸佛三種身的具體配置情況,各經典中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按密宗的理論,諸佛可顯化為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和教令輪身三種身。所謂自性輪身,是諸佛住於自性之法身,即諸佛真身。所謂正法輪身,即諸佛為教化眾生而顯化為菩薩,以正法度人。所謂教令輪身,即菩薩受佛之教令而化現為忿怒威猛之形相,以摧伏淫剛眾生之邪魔,此時忿怒威猛身形即教令輪身。一般所說的明王,就是這種教令輪身。諸佛三種身的具體配置情況,各經典中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據《大妙金剛經》所載,五方如來(自性輪身)中的中央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他們所對應的教令輪身即明王則是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1】又密藏記:不空成就佛、釋迦牟尼、無量壽佛、彌勒佛所對應的教令輪身分別為步擲明王、無能勝明王、馬頭明王、大輪明王。
《大妙金剛經》說:八大菩薩現八大明王,【2】為八大明王的正法輪身。據《大妙金剛經》記:八大菩薩各各現光明輪,各現作八大金剛明王,以如來輪故爾時,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妙吉祥菩薩現作六臂六足金剛明王(大威德明王),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明王,慈氏菩薩現作大輪金剛明王,觀自在菩薩於頂上現作馬頭金剛明王,地藏菩薩現作無能勝金剛明王,除一切蓋障菩薩現作不動金剛明王,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3】
2.觀音殿雕像的布局
觀音殿內現存有17尊雕像,其中正中為一尊高6米多高的觀音立像,立像兩側各塑兩尊高2米多高的脅侍菩薩,觀音立像前坐一尊自在觀音,觀音立像身後塑一尊觀音化身的韋馱將軍雕像,殿內東西兩側為八大明王立像,殿門兩側各塑一尊金剛力士,其殿內布局圖如下:
韋馱 |
||||||
脅侍菩薩 |
脅侍菩薩 |
觀音菩薩 |
脅侍菩薩 |
脅侍菩薩 |
||
無能勝明王 |
馬頭明王 |
|||||
大威德明王 |
自在觀音 |
大笑明王 |
||||
不動明王 |
大輪明王 |
|||||
步擲明王 |
降三世明王 |
|||||
力士 |
殿門 |
力士 |
觀音殿雕像布局圖
3.觀音殿雕像與大同佛教文化的聯繫
遼是以契丹族為主的政權。907年,耶律阿保機當選為可汗。阿保機建國的過程,同時也是契丹社會變革和漢化的過程。他任用一些漢人作政治顧問,並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漢族的封建制生產方式。【4】民族的統一與融合,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奠定基礎。隨著遼代政治的穩定和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遼帝王對佛教的態度一代比一代狂熱,。佛教的極盛,對遼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興宗即位後,皈依受戒,鑄造佛像,編刻大藏經,經常讓名僧為自己說法,對僧人給以優厚的待遇,還授給高官。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佛教的政治地位,同時擴大了佛教的進一步影響。遼代統治者的崇佛禮佛政策極大的促進了佛教在民間的發展。自遼中葉以後,佛寺香火鼎盛,信徒遍及全國,從通都大邑到窮鄉僻壤。【5】雖然這一時期社會政治穩定,但人民生活仍存在現實的苦難,為了減少精神的苦難,民間大興寺廟。大同觀音堂正是遼興宗時期建造的廟堂,它成為百姓寄託精神壓力的產物。
遼政權建立後,統一了北方的廣大地區,在各族人民雜居的狀況下,游牧民族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漢族先進的生產方式逐步結合。在遼統治的二百多年中,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畜牧業在契丹族中占首要地位,長期的游牧生活使契丹族人擅長騎馬,也為契丹成為馬背上的民族奠定了基礎。遼代的傳統手工業有造車、馬具、弓箭、漁具、陶瓷、製革等,隨著漢族工匠大批進入契丹地區,絲織業和制瓷業也發展起來,並且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大同觀音堂是在遼興宗時期建造,作為遼代核心地域的大同其佛教造像不僅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上有著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在造像內容上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三、大同觀音堂遼代雕像的造像風格
大同觀音堂遼代雕塑藝術群是在石刻的基礎上進行彩繪,它將圓雕、浮雕、鏤空雕刻和鑲嵌手法相結合,體現了民間佛教造像的藝術特點。
1.遼代大同地區佛教雕像的表現方法
遼代大同地區佛教雕塑藝術作品主要集中在華嚴寺的礴伽教藏殿,殿內雕塑全部為遼代彩塑,它是在泥塑的基礎上進行包泥彩繪。每尊雕像比例勻稱,雕塑面容豐滿圓潤,衣褶稠密。背光或鏤空雕刻或以色彩勾勒,其效果極為精美。彩繪色彩艷麗,是大同現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遼代雕塑藝術群。它雕刻精美,氣勢宏大,是雲岡雕塑藝術的延續,體現了皇家佛教造像藝術在遼代的獨特魅力。
而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始建於1037年,在時間上僅比華嚴寺礴伽教藏殿晚一年,在空間上與雲岡石窟相距8公里,但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卻有很大差異。觀音堂遼代雕像在石刻的基礎上進行包泥彩繪,表現手法較為靈活。據碑文記載,該殿堂是由大眾出資建造,屬於民間造像藝術,因此,在表現風格上較為自由,與皇家造像藝術形成鮮明對比。
2.觀音殿雕像的雕刻方法
通過對大同觀音堂遼代雕像的實地考察,了解這十七尊雕像為整體圓雕石質造像,它們構圖單純、動態鮮明,每尊明王像正面及頭部雕刻細緻,背部雕刻相對簡單。服飾雕刻較為概括。
浮雕按表現的強弱立體度可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大同觀音堂明王雕像群高浮雕主要表現在每尊雕像的髮飾雕刻上,如明王的怒發運用高浮雕的手法表現,菩薩的花冠、天衣、巾帶、裙和褲運用淺浮雕的手法表現。
雕刻與繪畫緊密結合,幾乎各門類的造型藝術中都有「線」的表現。在石雕藝術中,線條始終是造型中的重要手段,人物衣紋的處理方面,體現了線條的功夫和魅力。大同觀音堂石雕造像中部分衣紋的皺褶採用淺陰線雕刻方法,線條剛勁流暢,將雕像服裝表現的極為真實。
在石雕藝術上運用鑲嵌手法,主要集中在雕像眼睛的表現上,將黑色玻璃球鑲嵌在雕像眼珠處,起到了很好的「畫龍點睛」作用,從而使雕像更加生動。
大同觀音堂觀音殿內的十七尊雕像是在石雕的基礎上進行包泥彩繪,與距它幾公里遠的雲岡石窟第五、六、七、八等窟的彩繪雕像在手法上有相似之處。從現存雕像的面部及上肢彩繪脫落處可以看到,這十七尊雕像均為細沙岩石雕刻。面部和上身雕刻細膩;下身,尤其腿部雕刻粗狂,刀痕清晰。雕像包泥較薄,手法細膩,五官及手指等細緻部分清晰可見。
四、大同觀音堂遼代雕像的現存狀況
大同觀音堂自遼重熙六年建造後,於遼代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陷西京,觀音堂慘遭破壞。明代萬曆年間重修。清順治六年(1649)「姜鑲兵變」,清兵屠城,寺廟又遭兵火,清順治八年,兵部左侍郎佟養量出資在舊址上重修。其後據記載,清代康熙五十二年,乾隆二十八年,道光二年都曾進行過整修。殿內石像多為遼代遺物,因此它是契丹人民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2003年省、市政府又撥款進行保護性維修和美化綠化。
現觀音堂觀音殿內所塑的十七尊雕像保存完好,色彩雖有少許脫落,但大都位於雕像的膝部以下。寺內供品擺放整齊,前來參觀的遊客和祭拜者絡繹不絕。
五、結束語
通過對大同觀音堂碑文及歷史相關資料的考證,認定觀音殿內的十七尊雕像為遼代所塑,他們雖然歷經戰火,又多次重修,卻依然體現了遼代民間佛教造像的特點。
大同觀音堂位於雲岡石窟沿線的東側,優越的地域條件,為觀音堂遼代造像的參考提供了便利,成為觀音堂石雕造像群在造像和彩繪方面的摹本。大同觀音堂觀音殿遼代雕像是雲岡石窟石雕藝術的延續,也體現了皇家崇佛思想對民間佛教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百科書·儀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P333.
【2】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中國佛教藝術[M].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3年9月.
【3】趙曉梅.中國密教大典[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8月.P624.
【4】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綱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P2.
【5】劉浦江.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J].佛學研究,1996.P231.
關於觀音堂的始建時間,從現有碑碣和文獻資料記載看有以下五種說法:
其一,觀音堂腰門內西側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吳伯與撰《禮觀音堂序》碑碣文稱:「堂去城十五里,地名蝦蟆石灣。金重熙年間,大士忽現金身,偕左右菩薩明王,來自秦之萬佛洞,住水門頂山頭而降眾魔。尋以地方禱請,移駐山下而堂成矣。」
其二,觀音堂鍾亭碑廊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陳所學撰《雲中城西十五里觀音古剎碑記》說:「雲中城以西越十五里之遙,有觀音古剎流傳,原名蝦蟆石灣,怪物數擾其間,民用不寧,道路阻塞。金重熙年之六月又九日,忽大士現丈六金身,偕左右菩薩明王,從秦萬佛洞飛往水門頭頂山頭,從此妖魔降滅,地方寧謐。父老聚族而議,山勢嶢屼不便修廟貌,請得移平地,便旋像神顯靈異,頓從坦途。繇是大眾鳩工立寺。」
其三,觀音堂腰門左側清順治八年(1651年)欽命總督宣大山西、兵部右侍郎佟養量撰無題碑文記載:「如大同西距十五里蝦蟆灣,舊有觀音菩薩及十大明王像,叩之土人,雲像自秦之萬佛洞飛來,緣此地妖孽為害,隨響而至,祟即寢滅,斯非千萬億化身以聲聞大覺者乎!然廟創於拓跋氏,迄今興廢洊臻而法像猶存,似不能與世推移也,明矣!」
其四,觀音堂鼓亭碑廊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澤撰《重修觀音堂碑記》碑文云:「如雲郡城西十五里觀音堂者,蓋古剎也。剎東灣有石形似蝦蟆,舊傳物曾作祟,居民被擾非一日矣。忽靈感大士發大慈悲,偕諸菩薩十大明王,於金淳熙間,自西秦萬佛洞降臨,現像山巔,妖乃降伏,人民頂感,移像於茲,遂建寺焉。」
其五,清代黎中輔撰《道光大同縣誌》卷五「營建」之「觀音堂」條曰:「觀音堂,在城西十五里佛字灣,遼重熙六年建,明宣德三年修,萬曆三十五年重修,提學副使陳所學記碑存。
以上內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歡迎分享
推薦閱讀:
※影響中國的100本書 - 二十一:《大同書》 - 讀書網
※大同轟動一時的萬達商場掌摑事件之外,劉鑫江歌事件的背後,人性該怎樣呈現?
※有人說,大同人都是雜種!
※大同居然有這麼多本土品牌,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