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闖王只願做宋江
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很多,但是通過農民起義坐上皇位的農民領袖也就劉邦和朱元璋了。他們成功的背景是整個天下大亂,人心思變,他們有自己的目標和政治綱領,並持之以恆的貫徹之。他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並鍛煉自己的統治術,從而使得自身更加強大,在戰勝各路豪強之後,成為開國之君。
與宋江一樣,李自成是被逼上梁山的。一個下崗的小吏,失去生活來源後,最終鋌而走險。但他還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忠君愛國對他有很多的限制,他更想做的是打土豪、打貪官。在即將攻下北京之時,他與崇禎和談,要求崇禎封其為王,他則替崇禎收服叛亂,抗擊滿清。崇禎不願承擔綏靖的名聲,大臣也沒有願意背鍋的,機會稍縱即逝,崇禎也弔死煤山。
有人對李岩提出的不納糧進行質疑,但我認為這是李自成前期成功的原因,他的失敗就來自於進駐北京後的無所作為。李自成沒有做好當皇帝的準備,如此多的勸進表也沒有讓他怦然心動。崇禎的死對其是種震撼,又讓他對未來迷失方向。他把如此多的軍隊放置北京城中是一個重大失誤,將帥官兵們見了這個花花世界也就把持不住了,本來軍紀嚴明的部隊變成了強盜,也就徹底失去了民心。
李自成沒有在攻佔北京的第一時刻進軍山海關是極大的失誤,當勸降不成時,他也徹底失去了機會。本來農民軍能夠勢如破竹,最根本上還在於明朝統治機器的癱瘓,而不在於他的軍隊天下無敵。開倉放糧的政策是不錯,但他沒有用武力去捍衛勝利果實,這遭到了北方地主集團的瘋狂反撲,他任命的地方官也就形同虛設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天命問題。農民領袖一旦成功就成為皇帝,搖身一變成為統治階級的代言人,這才有了所謂的天命。漢族士大夫來教化統治者,完成角色轉變,成立新的王朝。這是大明王朝官員望風披靡的原因,他們背叛了崇禎,想要擁抱闖王,為的就是維護自身利益。但是闖王拒絕了這種獻媚,他與官僚士大夫徹底決裂了。這時候就能看到闖王早已成了孤家寡人,均田在他這裡不是口號,而是理想。但理想太沉重,沒有人與他一起走。闖王沒想做皇帝,他也體會了黃袍加身的苦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也被歷史的波浪掀翻在地。
其實回到明朝的歷史,中國也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出現了我們熟知的美國歷史上得南北分化。中國北方,成為封建勢力大本營,土地兼并嚴重,土豪劣紳勢力強大,中國正在往後退,變成封建化濃厚的國家。大地主們武裝自保,對國家不承擔義務,誰能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擁護誰做他們的領袖。中國的南方工商業發達,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級正在形成,他們開始反對專制,要求自主。他們在政治上結成了東林黨,想要通過政治改革改變國家現狀。但也造成了南北巨大的鴻溝。這些士大夫們只想偏安一隅。這是他們短視的地方,他們放棄了北方,江南則永無寧日,沒有大中國的視野,他們終究會失敗。但他們的抵抗也是最堅決的,嘉定三屠的慘狀還歷歷在目。
滿清的勝利實則加深了中國的封建色彩,暫時調和了中國南北的矛盾。《紅樓夢》算是北方對南方經濟控制的又一番努力。但隨著樓塌了,這種努力歸於沉寂。隨著南方經濟的繼續向前,也隨著外國勢力叩開中國大門,中國南方的色彩更多元了。有民族主義、有買辦勢力,還有維新共和。北方還是走在老路上,義和拳運動是對李自成起義精神的繼承。他們被收買了,也被出賣了。最終,袁世凱的橫空出世緩和了矛盾,但又製造了更多的矛盾。滿清有山西財閥抗衡南方勢力,袁世凱沒有,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
以後來人的角度看,真正重新讓中國南北建立聯繫的就是我們偉大的長征,到達地陝北也是李自成的家鄉。均田賦的口號也是對其精神遺產的繼承。這批共產黨人卻不受封建忠君思想的羈絆,想要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世界。通過自身的努力,他們如李自成一般進入了北京,去北京趕考。他們採取的措施是政治協商,他們爭取的是南方的民族資產階級,有了這一共識,中國實現了統一。這是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邏輯。
李自成的困境不是解決了,而是被拖延了,關鍵點在於角色改變了。中國的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改變了中國的經濟格局。這必然帶來南方的失落。而南方大員們又是何其的多,歷史底蘊又是尤其的深,他們總在盡全力恢復昔日的榮光。共和國的前20年扭轉了中國的經濟格局,形成了全國一盤棋,這是李自成如論如何做不到的,他想要的就是佔據幾個省,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不能做皇帝,只願被招安限制了他的上限。心中無天下,何以安天下?中國的南北對峙長期存在,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只有北方形成經濟上的真正超越,新型的南北關係才能形成,中國也必將強大。曾經的紅樓夢破滅了,或許現在的中國夢能夠實現。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高俅、宋江這種沒有真本事但依靠各種厚黑手段謀得巨大利益的人?
※水滸里宋江對誰最有戒心
※宋江,用這十句話,騙了「丈母娘」、騙了兄弟、騙了所有人
※對「宋江招安也是為兄弟們著想」這一說法做何評價?
※梁山哪個派系令宋江寢食難安?
TAG: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