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之醫藥
綜述
中國的醫藥學起源於遠古時期傳說中的神仙。《帝王世系》曰:「伏羲氏……乃嘗百草而制九針。」「岐伯,黃帝之臣也,帝使伯嘗味草木,典主醫病經方,《本草》、《素問》之書咸出焉。」《黃帝內經》一開篇就是黃帝問岐伯,顯示他也參與了中醫的發明,所以書以黃帝命名。
由於傳統的中醫是由位於高層空間的人類所創,他們對於宇宙和人類的認識遠遠高於地球人類,他們有透視人體的功能,並能看到炁的流動。所以直到現代,我們人類也無法詮釋中醫的所有理論,甚至還有許多人對中醫的作用產生懷疑。
在《荷馬史詩》中,眾神可以改變人體的機能,將受重傷的人立即治癒,就是神人受傷後也需要治療,其作者明顯是有透視能力的神人;《聖經》中,耶穌就是一位擁有特殊醫藥技能的神人;在蘇美爾地區出土的有文字的20 000萬多塊泥板中,其中800多塊涉及醫藥內容;《漢謨拉比法典》形成於公元前2100年,共有282條,其中醫事法則有40多條;古埃及埃伯斯紙草書是世界上最早的藥物治療手冊之一,抄於公元前1552年,其中包含700餘種藥物、800餘個處方;在古印度的文獻中,也記錄了大量的醫藥內容。這些醫藥方法和中醫都有著十分相似的地方,與現代西醫理論完全不同。幾乎每個民族神話中的神仙都有奇異的醫藥技能,但只有中國的祖先留下了系統的、完整的醫藥理論。
在我國歷史上,醫通仙道,醫道同源。古之道寄於易,易醫相通,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古之通醫者,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晉代道醫葛洪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所以民間歷來就有「醫道通仙道」、「十道九醫」之說。道家樂生、重生、貴生,認為人生難得,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人生觀。道醫是修仙學道中專門從事醫藥保健的醫務人員。故仙道貴生、利物濟人,救病濟病,歷來就是道教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在社會民間,歷朝歷代都有神醫和仙家出山濟世救人,道教醫學對中國傳統醫學發展是作出過巨大貢獻的。
道醫當中多神仙,不少高道諳醫藥之學。醫神、醫王、葯神、藥王等都為古代的名道醫,如杏林之神仙董奉,懸壺神仙漢壺翁、神醫扁鵲、華佗、醫聖張仲景、藥王菩薩孫思邈、韋慈藏、葯仙呂洞賓等等。據《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中的統計,在東漢時期,道醫占國家整個醫家人數22.2%,魏晉南北朝時佔28.3%,隋唐五代佔20.2%,明代佔了7.2%,東漢至明末佔9.9%。清代以後,道教衰落,道醫所佔比例逐漸縮小。從東漢至明末來看,道醫占國家整個醫家人數的百分之十,這就雄辨地證明了道教醫學流派的客觀存在及其歷史地位。而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及其醫學本來就是紮根於中華民族之中的,雖然「牆內開花牆外香」,但其根還是深扎在牆內的,特別是深深扎在社會民間之中,深受百姓青睞與愛戴。
《山海經》、《楚辭》、《韓非子》、《莊子》、《左傳》等文獻中都記載了有關長生不死、不死葯、真人、神人或仙人等的神話或方術。戰國時期,致力於成仙活動的方仙道流行,行氣、藥餌、寶精三派鼎足而立。漢代部分黃老學者轉向神仙方術,形成了黃老道。《漢書·藝文志》著錄方仙道和黃老道的著作,有房中8家和神仙10家,包括房中、導引、按摩、服餌、黃白朮等方術。王充《論衡·道虛》批判黃老道,列舉了養精愛氣、辟穀、食氣、導引、服食藥物5種方術。有學者將方仙道和黃老道的方術稱為方士醫學。方士醫學以成仙為最高目標,以中醫藥學和巫醫為主要內容,並以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作為理論依託。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以符水為人治病,並教人以悔罪、服藥、存思、取符、誦咒等方式自醫,標誌著道教醫學的正式形成。方士醫學是道教醫學的前身,道教醫學的核心內容是中醫藥學。可以說,道教醫學吸收和融會了中醫藥學的全部內容。歷代道醫以宗教虔誠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進行醫學實踐和理論探索,為中醫藥學作出了巨大貢獻。比如,東晉葛洪最早記載了天花病。梁陶弘景集《養性延命錄》,其內容包括醫論、醫藥以及嗇神、服氣、養形、導引、言語、飲食、房中、反俗、禁忌、祈禱、誦咒、存思諸術,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養生集。其著《本草經集注》在藥物的採集、加工、分類、配伍等方面都有創新。唐代孫思邈,奠定了婦科、兒科發展的初步基礎,發展了養生長壽學。南宋崔嘉彥創立西原脈學,在中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外丹術研製的一些外用藥,至今仍在使用。內丹術促進了我國古代養生術的發展和對人體的研究。我國許多重要的中醫藥學著作,都收錄了大量道教醫方。
中醫學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
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主要特點有:中醫理論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並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並非採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恆動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人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疾病的發生等都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地方區域、晝夜晨昏等)息息相關,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及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其體質特徵和發病規律亦有所區別。因此在診斷、治療同一種疾病時,多注重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並非千篇一律。認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不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影響的。因而從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現象,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多從整體的角度來對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特彆強調「整體觀」。
中醫的基礎理論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一、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現代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對立統一規律是「陰陽」的上位屬概念,陰陽則是對立統一的兩個下位種概念。
陰陽是互不相容又緊密聯繫的兩個對立面的一對性態或屬性,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
陰陽的外延相排斥,又相互補,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外延的和或並。
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中的兩個不同性態,屬性的一對哲學或邏輯範疇的概括,就是兩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賴,相互聯繫,又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對並列的種概念。
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由陰陽兩部分組成,凡是劇烈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陰。因而陰陽存在兩個對立面,在陰陽消長和對立統一作用下,在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相互變化中構成世界萬物。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繫。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二、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中以五臟配五行:肝與木、心與火、脾與土、金與肺、水與腎。五臟與五行相生相剋應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和諧相處。如果五臟與五行發生失調,出現太過、不及或反侮,也會致疾病的發生,這對於推斷疾病的好轉和惡變,治療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據。中醫主要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繫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三、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護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在生理上具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功能。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全天下就是一個氣。有了這個氣就運動,就生生不息,就變化不止,沒有這口氣就完了。
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血必須在脈中運行,才能發揮它的生理作用。血在脈中循環運行,內至腑臟,外達皮肉筋骨,不斷對全身各腑臟組織器官起著充分的營養和滋潤作用,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津液是指各腑臟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津和液的性狀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分布於體表皮膚肌肉,並能滲注於血脈,起著滋潤的作用。液性質較稠厚,流動性較小,流注於骨節、腑臟、腦髓等組織,起著濡養的作用。
氣血津液都是機體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而氣血津液又依賴於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氣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
四、臟腑學說,主要是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五、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經絡被定義為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起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六、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根據天文曆法參數用來推算、預測來年的天象、氣候、疾病發生流行的規律,並提供預防、養生的方法。
道醫和中醫
道教素有「重生」之信仰,主張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並看重個體生命的價值,相信經過一定的修鍊,世間的個人可以脫胎換骨、直接超凡入仙。於是道教吸收原始巫祝、神仙方術及先民的養生之道,創立和構造了一個完整的道教養生學體系。這一體系又與祖國傳統醫學的主體——中醫,有著甚為密切的關係,中國自古有「醫、道同源」的說法。
道教養生學與中醫有一些共同關注的基本問題。比如,道教養生學最重視的是人的精、氣、神的保養和修鍊;而中醫的基本理論如天人合一觀、陰陽五行說、人體經絡、臟腑、氣血的學說以及臨床實踐,也十分重視人的精、氣、神的平衡與協調。道教養生學和中醫還有諸如心理——社會療法、康復療法、音樂療法、環境療法等許多方法上的共同點。
神仙信仰促使道教醫學發展。按照神仙信仰的說法,仙首先是個體生命的無限延長。假如有這種可能,從邏輯上講,既然是無限延長,那麼在無限延長之前,個體生命理應是健康的、長壽的。在早期道教偏重於修命的時期,信徒們更會這樣認為。比如見到年輕道士步履輕盈,目光炯炯,或年老道士耳聰目明,鶴髮童顏,信徒們則會視為仙風道骨,由衷膜拜。相反,一個面黃肌瘦、疾病纏身、體弱乏力、懨懨無神的道士,誰會相信他一朝沖舉升仙?所以《養性延命錄》闡述說:「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意思是神仙信仰要求貴生,醫藥養生與修仙不可分離。《內觀經》則說:「生明道,道守生,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即以醫藥養生而求仙,以求仙而永生。《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說:「先明臟腑,次說修行。」《丹亭真人廬祖師玄談》說:「病魔不除,仙基難立。」內丹修鍊首先要「築基」。這些都是把醫藥養生作為成仙的準備階段、必要條件或基礎。求仙必貴生,貴生必求醫,道教醫學必然產生。濟世度人是促使道教醫學產生的第二個重要原因。道教倡導齊同慈愛的精神,要求道士以濟世度人為己任。《度人經》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以醫濟世」是濟世度人的方式之一,較容易見效。根據道教的說法,濟世度人不僅是施恩於人,也是積德於己,積德方能成仙。故道經說:「救治百病,愈人疾苦,亦可行仙。」全真教將修鍊自己的心性與身體叫做「真功」,將濟世度人叫做「真行」,說「功行雙全」才能成道。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說「學道之人不可不通」醫藥。丘處機甚至對成吉思汗說:「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葯。」是以道教的濟度思想也要求道士掌握醫藥養生知識。以醫濟世往往造成以醫傳教的客觀效果。一些道士掌握醫藥知識,就是為了以醫傳教。如早期道教黃巾軍的太平道和二張的五斗米道,傳教之初皆以符水為人治病,迅速贏得了大批信眾。
道醫之道
中醫是一門神奇的學問,它以「道」為基礎,與現代人類發展的科技截然不同。中醫的名家都是深諳陰陽、熟知五行之術之人,他們的治病方法主要是從現代科技無法驗證的「精、氣、神」下手。一名真正的中醫,他也應該是一名「道人」。
中醫學是「至道在微,變化無窮」的學問,為醫者必須才高識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廣泛涉獵群書,精研醫術,才能真正領悟醫道。《黃帝內經》將「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列為醫生的過失之一。一代大醫孫思邈一生致力於醫學事業,博覽群書,到了老年仍是手不釋卷,他在《大醫精誠》中諄諄告誡習醫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李時珍出身醫學世家,自幼就勤學苦讀醫書,他憂心於歷代本草謬誤較多,立志編寫新的本草,歷時三十年的艱辛始著成《本草綱目》。醫乃活人之術,醫道不精則會延誤病人的病情,無異於以醫殺人
一個醫德高尚的醫生必定是一位淡泊名利之人。傳統中醫的傳授,師傅對於徒弟的道德修養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孫思邈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醫生只有做到淡泊名利,無為自然,才能在德和術兩方面真正有所建樹。
道家思想對自身生命以及所有生命都十分重視。這種高度重視生命的思想對醫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救死扶傷是醫生的神聖職責,醫生必須重視人的生命,珍視人的生命。《黃帝內經》就明確提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重視人的生命是對醫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醫生要做到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這均源於對人的生命的重視。張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遂潛心醫藥,著成《傷寒雜病論》。孫思邈有感於人命有貴於千金,遂將自己的醫學著作命名曰《千金方》。
熊春錦先生在其《道醫學》一書中,對道醫的本質進行了詳細闡述,揭示了道醫是和現代科學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一個人如果不進行道家的修鍊,不能真正體會到人與宇宙的本質,那他是不可能領悟道醫理論的內涵的。
熊春錦先生將中華醫學從業者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系統掌握修身方法並進行系統性的自我生命再造工程實踐,在此基礎上躋身於醫林者。這類人也可稱為遵循道家思想並進行修鍊者,他們被稱為「神醫」。第二類是掌握部分或單一的內功修鍊方法,長期不輟地堅持內證,擁有較高的道德文化修養,同時在杏林中深研實踐者,這類人可成為「名醫」。第三類是按照標準的「理形科學」單一框架,並且採用西方科學的教學模式,經過系統理論學習而培養的「智能」型中醫師,這一類人為數眾多,被稱為中醫包裝下的西醫。
推薦閱讀:
※胡潤華人富豪榜上的107位醫藥大伽
※保健品騙局越多,這個行業的前景越好
※中華醫藥視頻的欄目特色是什麼?
※醫藥行業新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醫藥新人,如何了解各科室的使用量來估摸科室的潛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