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期:淺談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下)
作者/陳振聲 ⊙ 編輯/張宏婉
導讀:洪均生,河南禹縣人,拜陳式太極拳家陳發科為師,習拳幾十年,德藝雙馨。1961年,洪均生將從師所學及自己的心得,三易其稿,著成《陳式太極實用拳法》一書,還著有《陳式太極拳》等,武林普遍皆知洪先生為陳發科先生之著名弟子之一。近十幾年來,有洪師之傳人開始正式在媒體上將洪師所傳稱為「洪傳太極拳」,頗讓一些拳友困惑。本文作者贊成「洪傳太極拳」之說,特作此文,以解諸拳友之疑。一家之言,聊作「交流一下心得體會」可也。
淺談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下)
其五,腕平、腰直、襠圓,尾骨有後翻之意。用內在精神氣、外在手眼身的無處不和協,確保了周身氣脈圓通、立身的中正安舒。腕平,氣血才可通達順暢;腰直,才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周身完整一氣;襠圓,方可圓活自如,順應八面;尾閭後翻之意,保證了三關三丹通暢無阻,力由脊發隨意。洪公當年跟我講:「只有尾骨稍有點後翻的意思,才能保證腹部不形成折線,小腹往下自然成小斜面,『氣』才能順利通達,前走『三丹』,後過『三關』。有的太極拳要求,尾骨向前翻,發科公不是這樣教的。觀察兩腿腹股溝處筋的鬆緊適度,就知道,對,還是不對了。」
洪傳太極拳要求任何手法「手腕要放平」,包括勾手動作。其他練習者,要求勾手時,五指捏攏,手腕屈曲。而獨洪公告訴我們,手腕要放平,否則氣血阻於腕部,纏法不能完整傳導至稍節「指尖」。如:「單鞭」動作的右勾手;「摟膝拗步」動作的左勾手,其他動作更是以這樣要求為準則。
太極拳雖屬傳統體育項目,而理精法密,具有完美的藝術形式,又是修身養性增強體質和防身禦敵的最佳方法之一。學者應在鍛煉中,從嚴從難,細找規律。洪公反覆跟學生強調:「拳品高低,實以人品為準。」「拳雖小技,能強身體。眼身步手,規矩莫失。 動靜開合,剛柔曲直。螺旋協調,對立統一。」
其六,對單手圈練法的嚴格規範和對自轉、公轉的提出是前無古人的。關於手的運行,他明確提出,出手時,手領肘,肘領肩轉出;收手時,肩領肘,肘領手收回,細化了古人:「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之說。這一技法的嚴格準確練習,使拳譜云:「退圈容易,進圈難」「筋骨松,皮肉攻,節節貫穿,虛靈在中」,落到了實處。作為太極拳練習的幾種觀念我認為都無可厚非。前一段時日,有人在網上評論「關於閆芳的偽太極推手」一事,我倒認為她們只是為了高興,得到精神方面的滿足需求,在不去損害別人為前提的情況下,又有何不可呢?當她們慢慢失去興趣後,也就不去繼續玩了,也沒人跟她玩了。另外,有很大一個人群只是抱著一種「動則五穀得消,但不宜過勞」的概念,又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那就只練練簡單的太極拳動作,活動一下身體就好,大家一起聽著音樂,喊著口令,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其樂融融不也是一種享受嗎?再有,把比賽,拿金牌做為目的,在動作規範,布局合理,精神飽滿上下功夫,心裡得到極大的滿足,不是也很好嗎?只是,要把太極拳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來繼承,作為高深的武學來研究,那就另當別論了。那就需要去研究不去推、不去拉、不去壓、不去撥,不去用力的太極拳智慧,去研究「粘、黏、連、隨,捨己從人、不頂不抗、步隨身換……」進退纏繞運動的方法了。要研究古聖的典籍,要明師「口傳心授」,要持之以恆,真的好難、好難!!
在套路中,以「雲手」為例,是周身協調纏繞,完成進步動作和手臂雙正手圈的組合;「摟膝拗步」是周身協調纏繞,手臂雙反手圈的組合。「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正體現太極拳的「行氣如九曲之珠,無往而不利」的節節貫穿和「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矛盾統一的道理。
其七,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練習,要求兩手臂在運動過程中,不管向前、向後運轉接化,指尖始終指向對方咽喉的方向。確保手臂「掤勁」不丟,周身得機得勢。並可使來勁巧妙返還彼身,奪其機勢。很多年前,有一位練習太極拳老者,悄悄的跟我說:「過去練楊式拳的衣服袖子很長,往往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裡面的手型,要求屈腕成圓,像個雀尾巴,手心斜向裡面完成「攬雀尾」動作的『掤』手,這是不傳之秘呀!」我且不想評論其說法對否?但,卻從洪公所談中,得到很深的啟示。洪公所傳太極拳法要求「練法即是用法」,是怎麼用就怎麼練,絕無不同之處。指尖始終指向對方咽喉方向,完全與「發勁需沉著松靜專註一方」的拳理一致,指向打點準確,化勁過程中不丟勁的感覺十分良好。太極拳推手中「化打合一處處顯,處處合一世少見」就是告訴我們太極拳高深功夫體現在「打即是化,化即是打」,彼不動我絕不先動,彼若動我必先至的道理,我的意識早就佔盡先機矣!切記,向心力是攻敵必取的地帶;切線方向離心力是化敵發放的樞機。洪傳太極拳的「纏絲勁」既是「內勁」也叫「掤勁」也!之妙、之精細,只可體會而不可言也!
其八,對於「雙重」之病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虛實互為其根,全虛全實為雙重」。指出一身無處不虛實,周身以丹田為中心的纏繞是三百六十度乘三百六十度的旋轉,兩膝的提落,虛實的暗換十分重要。「纏法者,周身兩大纏。左腳至右手,左手至右腳一出一進。」眼球、身體、四肢乃至微小至每一個手指,都在纏繞和節節貫穿的內勁轉換中,完成陰陽互為其根的變化。洪公論:「雙重者,手足實,手化慢,足轉滯,重心偏,招必失,陳拳法,前足虛,襠松沉,後足實。」處處保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不可出現上下、前後、左右、內外,全實、全虛的狀態。糾正了一些人說:「『雙重』是指,重心在兩腿之間」和「雙重是指,兩人推手時出現頂牛現象」的種種說法。太極拳之所難者,周身全方位的精確配合也。
其九,首先提出身體的「隨遇平衡」的道理。大自然中一切物體都在不斷的運動中,動是永恆的,靜卻是相對而言的。整個宇宙萬物,就是在這永恆的動中,保持著彼此相對的平衡關係。談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談人和天、地和大自然的平衡和諧關係。「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人要和其四時,來養存生息;地球自轉一周是一晝夜,繞太陽公轉一周是一年,來和其「道」。太極拳「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後天學力而有為也!」簡單看來,就是那麼動一動,靜一靜而已!可談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這個所談到的「機」卻絕非簡單的事情。以對方來力按我化解為例,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該靜;該動多少,動多則丟,動少則頂,做到「不頂不丟,無過不及,恰到好處。」可真難!不是嗎?「立如枰准,活似車輪。」也就是身體一轉而已,可怎麼轉,轉動多少,才能得機得勢,佔盡先機,可真叫高深。洪公用畫龍點睛之筆,一語道破了,在「百會」虛領;立身「中正安舒」的前提下,「兩腎上下翻,尾骨在中間」「一寸不多給,一寸不少給,多則丟,少則頂」的隨遇平衡,超立體旋轉纏法的奧秘。此理法是「得機得勢」「偏沉則隨」理論的詳細解讀;是「動手發放」、「內勁轉換」、「能量蓄髮」、「太極十三勢」動作落在實處的根本保證。
其十,動作小巧緊湊,不顯於形。洪公單手圈一般上手不高於下頜;下手不低於肚臍。如:「雲手」「倒卷肱」「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均無例外者。「不顯於形」在武術套路練習,乃至散手練習中,規定虛步前腳足尖點地,足跟翹起,太極拳套路練習中,也無列外。而洪均生先生所教太極拳的虛步(亦稱釣魚步)要求前面腳後根不必翹起,平放即可。越發體現「道法自然」之妙矣!
以上幾點淺見,限於個人水平,想說明白「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完滿一代宗師形象,我深知是遠遠不夠的,很是慚愧。恩師洪均生先生學貫古今、知識淵博、功底深厚、武德高尚、極具創新精神,所傳太極拳法已在全國乃至世界廣為傳播,顯示它強大的生命力。越來越多的人們從學練中領悟了傳統太極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獲得強健體魄、藝術品位、道德修養境界的升華,這該是多麼讓人感到欣慰的好事啊!
再及,若將傳世太極拳各家近百篇拳譜,綜合以細研究;能代表太極拳全部綱領者,當推《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心解》二篇。其《太極拳論》系用於推手,《十三勢行功心解》用於走架子無所異言,此二篇可以完全包括太極拳全部運用之精神。早已流傳於世,近代太極拳家莫不知而採用之。亦可說此拳能遺留至今,而不為他拳種所同化,多賴此二篇作中流砥柱。……故而,各家太極拳練習者,不必拘泥與哪家哪派,只要喜歡從那家入手均可以得其正道而求之!最重要者,得明師而指點,沿正道而上下求索不息,是重中之重也!此既是我名其為「洪傳太極拳」之深意,至於「門,派」是世人認可,隨著時間自然俗成的事情,我們只想區別和表示永不忘師恩的深深敬意而已!
[本文來自《搏擊》2014年8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八月初八708期
推薦閱讀:
※三居室風格家居 看設計師的田園家
※如何找准個人的穿衣風格
※130平美式風格三居室 充滿小資格調
※日式風格客廳裝修效果圖
※淺談明嘉靖官窯瓷器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