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著《心經直解》連載(十)
緣起與他在
印度文明是一個比中國文明還要早熟的文明,儘管佛法博大精深,思想豐富,但若追根溯源,真正屬於釋迦牟尼個人之獨悟、獨得,不外兩點:一者,萬有皆緣起的「緣起論」,為佛陀所獨悟;般若這種生命與存在本有之智慧,為如來所獨得。除此之外,佛陀所有的觀點和思想,在他之前的印度傳統文化中,皆可找到相關的淵源。唯此兩者,此前的印度文明中所沒有,為佛陀於菩提樹下所獨悟、獨得。
「緣起」學說,為大、小乘佛教共遵之思想,佛學的全部理論都奠定在緣起論的基礎上,佛學的其他各種理論都是緣起論的展開,緣起論是佛學的最基本的特徵。佛教著名的緣起偈云: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指釋迦牟尼)說。
印度古代關於宇宙、人生、意識和社會起源的探討,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婆羅門教(即後來的印度教)的正統派認為,「梵」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和始基,一切現象皆是梵的化現;二是順世論觀點:認為萬有的基礎,是「地、水、火、風」四大類屬性的物質所構成;三是以耆那教和數論派為代表的二元論,認為萬物是由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共同構成。佛陀對這些理論一概否定,提出宇宙萬物因緣而起的理論。
佛陀認為,宇宙萬物的生成與還滅,皆由於因緣聚散所致。「因」是指此一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即指起根本作用、內在作用的條件;「緣」則為起輔助作用、外在作用的條件。因緣即條件或關係。
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變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發展,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依存的關係,故凡使一事物存在發展、生滅變化的條件或關係,就稱為此事物的因緣。
離開條件和關係,就不會有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的生起和存在。佛教緣起論認為,大千世界,森羅萬象,形形色色,無一不是因緣和合而生。世界上一切現象和事物都是互相聯繫、互相依存和互為條件的,都是由於互相依待、互相作用才得以存在,即都處在因果聯繫之中,是互為因果的。故《雜阿含經》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原始佛教從因果律出發對宇宙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業感緣起論」,以十二因緣來說明人生的全部過程,主張整個人生和宇宙萬物,都是由有情識的眾生之業力感招而生成的。
「業」是「造作」之義,具體指內心的活動和由內心所發動的語言和行為(即身、語、意)。「業力」,即善業有生善果的力用,惡業有生苦果的力用。「業感」,即以善惡之業因,感招苦樂之果報。
業感緣起論,即謂眾生及世界皆由眾生業力而感生,業由惑(無明、煩惱)而起,業必感招生死苦惱之果報,故由惑起業,由業生苦,惑、業、苦三者互為因果,相續不斷,成三世輪迴,此為迷染之因果。業力萬殊,感招果報亦各別。概括言之,則為「正報」和「依報」二類:「正報」指眾生的身心,眾生的身心是依過去的業,而感召得來的果報正體。此心身依止之身外諸物,謂之「依報」。如世界、國土、房屋、衣食等是。
佛學並不回答世界到底是由物質,還是由精神產生的問題,亦不回答第一因的問題。而是如實指出,世界上的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都是由諸因緣和合生起,這一誰也無法反對的真相。
由此緣起說,又延伸出佛陀「十四無記」的法規——即佛陀在世時,規定有十四個問題不可以問佛,即使問了,佛陀也不予回答。這十四個問題是:
1、世界恆常存在嗎?2、世界不會恆常永在嗎?3、世界既恆常而又不恆常嗎?4、世界非恆常非非恆常嗎?5、世界有邊際嗎?6、世界無邊際嗎?7、世界有邊際而又無邊際嗎?8、世界非有邊際非無邊際嗎?9、生命即是自我嗎?10、生命與自我並非同一嗎?11、佛死後還存在嗎?12、佛死後不存在嗎?13、佛死後存在而又不存在嗎?14、佛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嗎?
並不是佛陀不知道或故意隱瞞這十四個問題,也不是佛陀反對人們思考這十四個問題,而是因為:
一、這十四個問題是無法通過語言的講說,就可以使他人真正理解的;
二、這十四個問題是無法通過常人的思考,就可以真正理解的;
三、真正明透這十四個問題,必須認真修行,去除貪嗔痴,於佛性有所真實證悟後,才能真正理解。
業感緣起論具體到正報,即關於我們這些眾生的身心和人生的來源,有一個「十二因緣」之說:
⑴、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世間,是生死的根本。由「無明」生起「行」。
⑵、行——是「行為」或「造作」義,即依過去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作善的行業,有時作惡的行業,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這「行」和上面的「無明」,即是過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內容。由「行」生起「識」。
⑶、識——入胎之心識,由過去感業動力,使阿賴耶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在之生命體。由「識」生起「名色」。
⑷、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由「名色」生起「六入」。
⑸、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於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漸次具足。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中只有幾個月,雖成六根的模型,對外界的感覺,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沒有完備,故稱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由「六入」生起「觸」。
⑹、觸——即出胎後與外界接觸,生起種種感覺,亦即對外界認識與體驗之開始。由「觸」生起「受」。
⑺、受——即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兒四五歲時期到兒童時期(六歲至十二歲),乃至青年時期(十三歲至廿三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達,領受環境範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遊戲,及其他希求亦隨歲月而增進,遇順境則感受快樂,遇逆境則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對愛憎的感受,特為顯明。這就叫做「受的階段」。由「受」生起「愛」。
⑻、愛——以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於所受之境界賓士追求。如青年時期,對貪戀財物和男女色慾,生出種種強烈慾望,執著在心,追逐不已。由「愛」生起「取」。
⑼、取——是執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取追求,也即對物慾境界起貪戀,強烈執取,據為己有,實現自己的慾望。於是三業不凈,造出惡業,以業系身,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這都是由「愛」「取」而來。由「取」生起「有」。
⑽、有——舊業未消,又添新種,如此累積不斷,而構成更多潛在業力,感後有之報。由「有」生起「生」。
⑾、生——即未來受生,由於自身潛在業力,再去投胎受生,進入未來的新人生。由「生」生起「老死」。
⑿、老死——這是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流轉道理。因未來既有老死,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苦,與之俱來。
緣起論到了大乘,就從業感緣起發展出「阿賴耶識緣起」「性空緣起」和「真如緣起」等各類緣起思想。
一、阿賴耶識緣起:
大乘佛教(特別是傳入中國後形成的各大宗派)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闡述緣起的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緣起的不同理解是佛教各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阿賴耶識緣起與其他緣起理論的區別,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唯識無境」。
中國大乘八宗之一的唯識宗,即持「阿賴耶識緣起論」。阿賴耶識緣起理論是建立在「八識」和「種子與現行」基礎之上的。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此為前「五識」,第六識為意識、第七識為末那識,第八識為阿賴耶識。前六識都好理解,需要特別解釋的是第七識和第八識。
第七識名為「末那識」,是梵文manas之音譯。此識有兩大特徵:一是「轉依」——即作為前六識和第八識之橋樑與溝通功能;二是「俱生我執」——即此識頑固地執著有一個「我」存在。
第八識名為「阿賴耶識」,是梵文alaya之音譯。以其為諸法之根本,故亦稱本識;以其為諸識作用之最強者,故亦稱識主。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稱藏識。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之種子,故亦稱種子識。
「藏識」有三義:①能藏:阿賴耶識能含藏外界一切事物和行為,並將其轉化為種子故(即將其潛在化);②所藏:阿賴耶識為萬法種子所藏之處;③執藏:末那識攀緣此識為自我而堅執不舍,故說為執藏。
種子與現行:
種子的來源——①本有說:主張種子原來就是有的,並非經由熏習而生,熏習只能使種子生長。這好比「佛性」,人人本自具足,此佛性即是本有的無漏種子,通常稱為佛種。②新熏說:主張種子不是本來有的,是經由互相熏習而生起的。佛性種子的具足,要多聞熏習,即聽聞正法,依法修行。如果培養善種,則能消滅惡種,乃至最後成為純善的無漏種子。所以說,一切種子都是新熏而來。③本有始起並有說:主張本有種和新熏種是相待而成的,兩者必須融和,才能完成因果關係。本有若未經新熏,則無法生起;反之,新熏若無本有作熏習的根本,則新熏也無法得成。因此,二者是不可分開的。
現行——就是阿賴耶識中所藏各種子遇到適合的外緣時,就會轉變為外在的現實——宇宙間的一切自然現象、人類社會和身心一切活動,皆為阿賴耶種子之變現。此名之為「現行」。萬有一切——即「現行」通過第七末那識,又將內化為新的種子。種子外轉為現行,現行內化為新種。循環往複,以至無窮——如此,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宇宙生化圖景。此名之曰:阿賴耶識緣起。
二、性空緣起(又名中道緣起):
「性空緣起」是印度的中觀派和中國的三論宗之主張,認為只有一切事物的本性體空,才能生起一切事物。中觀派發揮了《大般若經》中空的思想,認為宇宙萬有,以及人們的認識與知見,甚至包括佛法在內,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故注釋《大般若經》的《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在中觀派和三論宗看來,只有排除了各種因緣關係,破除了執著名相的邊見,才能證悟最高的真理──空性或中道。
中觀派在破除人們執著空有的兩邊中,提出了「八不」學說。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在他們看來,生滅、常斷、來去、一異是一切存在的基本範疇,也是人們認識之所以成立的根據。如果否定了這四對範疇,否定了主觀認識和客觀世界,從而就顯示了空性真理。他們還提出兩種真理說(二諦)。認為在最高真理(真諦)——空之外,還應承認相對真理(俗諦),對修持佛法的人應該說真諦,說空性真理,對於被無明覆蓋的無知凡夫,應該說俗諦,即承認世界和眾生的存在。中觀派還進一步認為,作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槃和現實世界,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它們之間所以有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無明的結果。如果化除了無明,也就達到了涅槃。
緣起性空的道理,一方面破除眾生對種種假相的執著;一方面,卻也不是悲觀的看待人生和世界,即一切雖然虛幻,然而正是在這虛幻之中,佛教教人如何建設真正的人生,融入正確的觀念。「緣起性空」或「性空緣起」的道理很深奧,但是也很淺顯。深奧的意思是,直到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一直是這個性空或空性。大家接下來學習《般若心經》就知道了;說它很淺顯,你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都是「緣起」的。一天當中的生活、說話、工作、待人接物等等,這一切都是「緣起」,但是都沒有真主人,都是假的,隨時在變化,隨時在「生住壞滅」。
因為性空,所以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性空。性空與緣起,不是因果關係,不是孰先孰後的次第關係,而是一體之兩面。這就是「性空緣起」,又名「中道緣起」。
三、真如緣起(又名如來藏緣起):
「真如緣起」是《大乘起信論》的理論基石。《大乘起信論》,是中國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國佛教宗派的基礎理論。《大乘起信論》認為,宇宙萬法(即宇宙人生一切現象),均是由「真如」隨緣而起的。
《大乘起信論》是以「一心生二門」的方式來解說「真如緣起」理論的。「一心」,即「真如」,即「如來藏自性清凈心」,簡稱「如來藏心」或「如來藏」;「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心真如門」,又名「不生不滅門」,是就宇宙萬法的本體方面而言的;「心生滅門」,又名「生生滅滅門」,是從宇宙萬法的現象方面來說的。
本是一片清凈的「真如」(真如即佛性,也即般若、涅槃、法身、自在等之別名),怎麼會分出二門來?《大乘起信論》認為,「真如」不守自性,忽然起念,所起之念名為「無明」。由於「無明」的妄念執著,從而生起生滅變化的森羅萬象。「真如」和「無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兩者是「二而一」的關係。「真如」是凈法,「無明」是染法,兩者是有區別的;但「真如」忽然念起即是「無明」,「無明」依「真如」而起,是「真如」的一種狀態,因而兩者又是一致的。
「真如」有「不變隨緣」與「隨緣不變」兩種屬性。——佛教時常將生滅門喻為水波,將真如門喻為海水。當海水為波時,水性並沒有絲毫減少;當水波退而為海水後,水性也沒有絲毫增加。這就是真如的「不變隨緣」與「隨緣不變」之特性。
真如又分為「離言真如」和「依言真如」兩種。「離言真如」即遠離妄念,遠離各種相狀,沒有差別,無言可說,無名可附,離言真如是真如的本來面目,本來狀態。「依言真如」是說真如雖不可說,不可名,但為了向人們解釋真如究竟是什麼,使人們理解生信,勉強用名言來詮顯其性質,稱「依言真如」。
「依言真如」有二義,一是「如實空」:這是指真如的空性——清凈本然的空,即真如自體。真如沒有虛妄分別,故無妄境,即自體真實。二是「如實不空」:真如自體清凈本然,具足無量無邊清凈功德,所以稱「如實不空」,就是含藏清凈功德。由此又名「如來藏」,即眾生都含藏無量功德,本具清凈如來法身。(「如來藏」就是眾生的佛性,即成佛的內在或先天之依據。取如來潛藏其中之義。)
天台宗和華嚴宗即以真如緣起論為基礎,來建立自身的哲學體系的,凈土宗和密宗也含有真如緣起說的成分,至於禪宗神秀一系和洪洲、荷澤等宗,與此也有密切關係。《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說,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十分深廣。
無論是小乘的業感緣起,還是大乘的阿賴耶緣起、性空緣起、真如緣起,只要是緣起,就有一個共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只要有此共性在,萬有——自然界、人類社會和個體身心,所有存在之間必然是互依共存。互依共存就是「他在」——依他(彼)而在,若無「他(彼)」,而「我」也不能存在。只要事物是互依共存的(即只要事物處於「他在」狀態下的),就必不得解脫——因為互依共存就是相互牽制和束縛,既然是相互間步步牽制和重重束縛,何來解脫可言?
推薦閱讀:
※心經白話文,心經全文,心經白話解
※心經感應--佛門網
※【窺基法師】幽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上 四
※停止埋怨與訴苦吧,幸福婚姻是苦心經營的結果
※玫瑰沉香鎖心經 ——解讀張愛玲的女性世界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