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牙痛,胃火;下牙痛,腸熱!哪裡有病治哪裡,別亂吃藥了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靈樞》、《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列位看官,今天為您說上一病,這就是牙痛。
牙痛怎麼辦?消炎藥、止痛藥,多數情況下,這類藥物吃上就好,見效很快。
怕就怕,長年累月的、經常反覆發生的牙痛。
好了。下面的文說,我們就來和您仔細聊聊這些難纏、棘手的牙痛。
首先說,牙痛一病,給人的感覺為口腔、外科疾病。但是考近賢冷方南教授所著《實用中醫內科學》,卻把牙痛闢為專門的章節進行論述,並分成了九大癥候,詳述了臟腑疾病狀態下對齒痛的影響。這就在提示我們,治療牙痛著眼於臟腑辯證,是完全有意義的事情。
那麼,牙痛到底和我們的臟腑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這篇小小文說,自然無法涵蓋全貌。所以我們挑選其中最為要緊、最為常見的因素,說與看官。這就是我們的胃和大腸。
先來說說我們的胃。看官且目及《靈樞·經脈第十》裡面的話:「胃足陽明之脈,……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這就明確告訴我們,胃經和牙齒,尤其是上齒,是緊密相連的。具體說,如果外感風寒或者風熱,傳入陽明經,或者過食肥甘厚味、肆意飲酒者,則胃腑積熱循經上行至牙齒,都會造成牙痛。
再來說說我們的大腸。大腸和牙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看官且目及《靈樞·經脈第十》當中的另外一段話:「大腸手陽明之脈……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大腸和牙齒,尤其是下齒之間,關係密切。如果因為飲食或者外感疾病,造成大腸結秘實熱,循經上行,就容易發生牙齦腫痛。
看官要注意了,由於這兩種牙痛的深層原因,在我們的臟腑,所以我們在用一般的消炎止痛藥治療後,只能動其皮毛,故而特別容易複發,或見效甚微。
當然,胃和上牙之間,大腸和下牙之間的關係,理論上分得清楚。實際臨床當中,未必如此清晰。這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區分呢?看官須知,這就要結合其他兼症來看了。怎麼看呢?胃經病變所致的牙痛,往往煩渴、小便短赤。大腸經病變所致的牙痛,往往有大便乾燥的現象同時出現。兩者的相似之處,就是口中異味很大,穢臭之氣難聞不堪,舌苔厚濁。
如此一說,看官是否清晰明了呢?
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針對不同的牙痛,我們該如何調治。
依舊先來看看胃的問題。胃經有火怎麼辦?看官須知,在我們中醫方劑之林里,有一張專門用於清胃火、涼血、止牙痛的好方子。這就是出自《脾胃論》裡面的清胃散。它的組成就是生地黃、當歸各6克,牡丹皮6克,黃連9克,升麻6克,水煎服。這樣的用量,我們參考自《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方劑學》。
這裡面,用黃連直接清胃火,用升麻來宣發鬱火。這體現了古人對待「火」的兩種治法——。首先,用寒涼的要來直折其勢(如黃連),這和用水來滅火沒什麼區別。其次,用輕宣之葯來發散其勢(如升麻)。這是什麼道理呢?古人覺得,火的形成,有「鬱結」的因素在裡面。那麼,如果把「鬱結」打開,火的形成是不是就被遏制了呢?這就是「火郁發之」的道理了。黃連配升麻,一消一散,則火熱之邪可滅。在此基礎上,用丹皮涼血清熱,用生地和當歸滋陰養血,就可以取得理想療效了。
接下來看看,大腸的問題如何解決。
這裡面,還說到中醫裡面的另一張傳統方劑——涼膈散。涼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它的作用,就是清上泄下、瀉火通便。其主要構成就是大黃、朴硝、甘草各12克,山梔子仁、薄荷葉、黃芩各6克,連翹25克。水煎服。水煎的時候,加入竹葉3克。這樣的用量,我們也參考自《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方劑學》。
這裡面,大黃、朴硝、甘草,構成了古方調胃承氣湯,專門用於清泄大腸實火燥屎。黃芩,則能清泄肺與大腸之熱。在此基礎上,用梔子清三焦之熱,用薄荷發散鬱火,連翹清脾熱、竹葉清心熱,全方就形成了清上泄下、通腹泄熱之劑。這對於大腸有實熱、燥屎,循經擾及牙齦,使得牙痛口臭者來說,直中病機。
所以說,這牙痛,在中醫看來,到底是有一番深層原因在其中的。牙痛,不過是冰山一角。在其背後,則蘊藏著臟腑失調的大問題。
當然,啰啰嗦嗦這麼多,可不是為了讓看官自己配藥來吃。我們的目的,還是在於向看官展示華夏古醫學,對疾病的認知方法和調治方法。它迥別於現代醫學的認知習慣,是中國古人經驗醫學的集中體現。文中方劑,看官務必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以求萬全。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推薦閱讀:
※牙痛去拔牙,緣何「拔出」頸椎病?
※治療牙痛簡單、快速的幾個按摩手法
※可以緩解牙痛最好的辦法
※牙疼~為什麼會說不清是哪顆疼呢?
※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