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句譬喻經 原典及譯文 (2)
譯文
從前有個村落,距王城五由旬路程。村中有好美水。國王命令村裡人日日給他送美水去。村裡人疲苦不堪,全都想移居到別處去,遠離這個村落。這時村長對眾人說:「請大家不要離開,我會替你們去跟國王講,把五由旬的路程改稱三由旬,使距離短些,你們往來就不疲苦了。」村長即去對國王講了。國王同意改為三由旬。眾人聽了,就很是歡喜。有人說道:「這依舊是原先的五由旬,一點也沒有變。」村民們雖是聽了這話,然而相信國王的言語的緣故,終究不肯搬走。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修行著大乘正法,度過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五道,向泯滅了生死因果的涅槃城走去,卻產生了厭倦的心情,就想避開這條漫長的路途,祈望頓時凌越出生死的輪迴,不想再進一步地修行正法了。如來法王就用權便的方法,把純粹一乘的正法分開來說成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具有小乘根性的人聽了,很是歡喜,以為容易實行,便繼續修行善德,以求渡過生死苦海。後來又聽人說沒有三乘,原本就是同一條道路,就是菩薩乘這一乘。因為信奉佛說法的緣故,終究不肯捨去成見的執著。像那些村民一樣,信奉國王的言語。
原典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①。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遠此村去。時彼村主語諸人言:「汝等莫去,我當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來不疲。」即往白王。王為改之,作三由旬。眾人聞已,便大歡喜。有人語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無有異。」雖聞此語,信王語故,終不肯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厭倦,便欲舍離,頓駕生死,不能復進。如來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別說三。小乘之人,聞之歡喜,以為易行,修善進德,求度生死。後聞人說,無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語,終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復如是。百喻經 35 寶篋鏡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貧窮睏乏,欠了人家許多債,無錢可以償還,就逃走避債去了。到了一處空曠的地方,遇見一隻箱子,內中裝滿了珍寶。有一面明鏡,放在珍寶上,用來蓋覆這些東西。貧人見了,心中異常地高興,即刻就打開來,見到鏡中有個人,不勝驚訝,且害怕起來,拱手說道:「我以為是空篋,一無所有的,不知有您在這篋中,請不要生氣。」
世間的人也是這樣,受著無量煩惱的窮迫困擾,又受著生死魔王債主的纏著,想要逃避生死,就進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種種功德,恰如遇見寶篋一般。受到對身體持真實之我的見解這面鏡子的惑亂,錯誤地以為有真實的我,即刻就封閉起來,與善法無緣了。於是墮落,失掉了種種功德,心體寂靜、止於一境的道法的品類,出離了煩惱的種種善法,歷經三乘由菩提之道證得涅槃之果,所有這一切都失卻了。像那愚人一樣,棄離了寶篋,執著於真實之我的見解的人,也是這樣。
原典
昔有一人,貧窮睏乏,多負人債,無以可償,即便逃避。至空曠處,值得一篋,滿中珍寶。有一明鏡,著珍寶上,以蓋覆之。貧人見已,心大歡喜,即便發之,見鏡中人,便生驚怖,叉手語言:「我謂空篋,都無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篋中,莫見瞋也。」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為無量煩惱之所窮困,而為生死魔王債主之所纏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諸功德,如值寶篋,為身見鏡之所惑亂,妄見有我,即便封著,謂是真實。於是墮落,失諸功德,禪定道品,無漏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棄於寶篋,著我見者,亦復如是。百喻經 36 破五通仙眼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入山學道,成為得到五種神通的仙人,天眼徹視,能看見地下一切隱伏著的寶藏。國王聽聞了這事,很高興,就對臣下說:「如何才能使這人常留在我國,不到別處去,使我的庫藏中的珍寶源源不斷地增加?」有一位愚臣即刻前往仙人那兒去,把他的雙眼挑了,拿來對國王說:「臣已經挑了他的眼睛,就再也離不開了,常住在這國家了。」國王對大臣說:「所以渴望仙人留住在這兒,只是因為他能見地中一切隱伏著的寶藏。如今你毀了他的眼睛,還有什麼用?」
世人也是這樣,見頭陀在山林曠野、塚間樹下苦行,修習四意止和不凈觀,便強行拉他到家裡來,好生供養起來。結果是毀了他的善法,使道果不能成就,喪失掉他的道眼,已失掉了他的苦行所得,供養他應得的好處也就都一無所獲了。就像那個愚臣,平白地毀掉仙人的眼睛。
原典
昔有一人,入山學道,得五通①仙,天眼徹視,能見地中一切伏藏種種珍寶。國王聞之,心大歡喜,便語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國,不余處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寶?」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雙眼,持來白王:「臣以②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國。」王語臣言:「所以貪得仙人住者,能見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毀眼,何所復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見他頭陀苦行,山林曠野,塚間樹下,修四意止③及不凈觀④,便強將來,種種供養。毀他善法,使道果不成,喪其道眼,已失其利,空無所獲。如彼愚臣,唐毀他目也。百喻經 37 殺群牛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養著二百五十頭牛,常驅逐它們至水草豐美的地方,讓它們隨時可吃。這時一隻老虎吃掉了一頭牛。牛主人便想:已經去掉了一頭,破了我的整數,還要這牛作什麼呢?就把牛驅趕至深坑的高岸邊,都推排到坑底去殺死了。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受持如來二百五十條具足圓滿的戒律,倘破了其中的一條,沒有產生慚愧之情,去脫掉惡行的垢染,去真誠地懺悔,反而這樣想:我已破了一戒,既已不具足完整了,還要受持下去嗎?就把一切戒都破掉了,無一存留。就像那個愚人,把牛群全殺盡了,無一存留。
原典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頭牛,常驅逐水草,隨時餧①食。時有一虎,噉食一牛。爾時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為?即便驅至深坑高岸,排著坑底,盡皆殺之。
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受持如來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慚愧,清凈懺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戎,既不具足,何用持為?一切都破,無一在者。如彼愚人,盡殺群牛,無一在者。百喻經 38 飲木筩水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一路走來,口渴身乏,見木筩中有清凈流水,便就著喝起來。待到喝足了,便舉手指著木筩說:「我已喝夠了,水你不要再流出來了。」雖然說了這話,水依然流個不止,這人就大怒道:「我喝夠了,叫你不要來了,為何依舊來?」有人見了,說:「你這大愚痴,沒有智慧,你為何不離去,卻說水不要再來?」隨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出於生死渴愛的緣故,暢飲那色、聲、香、味、觸這五欲鹹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滿足,就如那人飲水飽足了,便疲乏厭倦起來,說:「你們這些色聲香味,不要再來讓我見到了。」然而這五欲相續不斷,綿綿不絕。世上的人見了,便怒道:「叫你們速速滅去,不要再產生,為何依然來,讓我見到呢?」這時有智人對他說:「你想要離卻五欲,應當收攝你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產生的情識,關閉心中的思量,這樣,妄想就不會出現,便可以得到解脫。何必眼不見,方可不生貪戀呢?」就像那飲水的愚人一樣。
原典
昔有一人,行來渴乏,見木筩中有清凈流水,就而飲之。飲水已足,即便舉手語木筩言:「我已飲竟,水莫復來。」雖作是語,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飲竟,語汝莫來,何以故來?」有人見之,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語言莫來?」即為挽卻,牽余處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死渴愛,飲五欲①鹹水。既為五欲之所疲厭,如彼飲足,便作是言:「汝色聲香味莫復更來,使我見也。」然此五欲相續不斷。既見之已,便復瞋恚:「語汝速滅,莫復更生,何以故來,使我見之?」時有智人而語之言:「汝欲得離者,當攝汝六情,閉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脫。何必不見,欲使不生?」如彼飲水愚人,等無有異。百喻經 39 見他人塗舍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到別人家去,見那屋舍的牆壁塗治得平平正正,清凈美觀,便問道:「用什麼和混了塗,竟然這麼好?」主人答道:「將碎稻穀殼浸在水中,使它軟和了,再和泥塗壁,就成這個樣子了。」愚人就想:倘若純粹用稻殼,不如與稻米和合著一起用,壁可白凈,也可塗得平正好看。便用稻穀和著泥來塗壁,祈望著更平正一些,不料反而是高高低低的,牆壁都坼裂開來,白白地耗費了稻穀,一點益處都沒有,還不如惠施,倒是件功德事。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聽聖人說法,講修行種種善業,到這命終了,便可以生到天上去,得到解脫,於是就自殺了,祈望能生到天上,得到解脫。徒然地使自己喪失了生命,一無所獲,就如那愚人一樣。
原典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見他屋舍,牆壁塗治,其地平正,清凈甚好,便問之言:「用何塗壁,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穀(麥+弋)①水浸令熟,和泥塗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純以稻(麥+弋)「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凈,泥治平好。便用稻穀和泥,用塗其壁,望得平正,反更高下,壁都坼裂,虛棄稻穀,都無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聞聖人之說法,修行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脫,便自殺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脫。徒自虛喪,空無所獲,如彼愚人。百喻經 40 治禿喻
譯文
從前有個人,頭上沒有毛髮,冬天則大受寒冷,夏天則患曬熱之苦,加上蚊叮虻咬,晝夜不得安寧,苦惱不堪。有一位醫生,醫道懂得很多。這禿子便到醫生那兒去,說:「希望您替我治好它。」而那醫生也是個禿子,這時就脫下帽來給他看,說:「我也有這個病,痛苦不堪。倘若我能醫得好的話,應先把自己治好了,除去這般苦惱。」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受到了生老病死的侵害,很是苦惱,想要求得長生不死的地方,聽說沙門、婆羅門等是世間的良醫,善於療治種種苦患,就跑到他們那裡,說:「希望能替我除去這生命易逝的憂患,永遠處於安樂的狀態,長存不變。」這時婆羅門等就回答道:「我亦遭受著無常、生老病死的痛苦,到處尋覓著安樂長存的地方,然而終究是得不到的。如今我若是能讓你得到,我自己也是應先得到的,然後令你也得到。」世上的人也像那苦於禿頭的人一樣,徒然地自尋疲勞,卻無法治癒。
原典
昔有一人,頭上無毛,冬則大寒,夏則患熱,兼為蚊虻之所唼食,晝夜受惱,甚以為苦。有一醫師,多諸方術。時彼禿人往至其所,語其醫言:「唯願大師為我治之。」時彼醫師亦復頭禿,即便脫帽示之,而語之言:「我亦患之,以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應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聞有沙門、婆羅門等世之良醫善療眾患,便往其所而語之言:「唯願為我除此無常生死之患,常處安樂,長存不變。」時婆羅門等即便報言:「我亦患此無常生老病死,種種求覓長存之處,終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應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禿之人,徒自疲勞,不能得差。百喻經 41 毘舍闍鬼喻
譯文
從前有兩個餓鬼,共有著一隻小箱、一根棍杖、一雙木屐。兩個鬼爭執起來,都想各自擁有這三樣東西。吵嚷了整整一天,無法平分。這時有一個人走來,見了這般情形,便問道:「這篋、杖、屐有什麼奇異,你們爭執得這般怒氣沖沖?」二鬼答道:「我這篋么,能產生一切東西,衣服、飲食、牀褥、卧具之類生活用品,都可從裡面得到;執了這根杖么,怨敵就降服,不敢再對抗了:穿上這屐么,能令人自在飛行,毫無阻礙。」這人聽罷,便對鬼說道:「你們稍稍退後一點,我會為你們平分的。」鬼聽了這話,便即刻遠遠地避開了。這人說時遲那時快,抱篋,捉杖,躡屐,飛騰而去。二鬼愕然,竟然一無所得。人對鬼說道:「你倆所爭的東西,我拿去了。如今讓你們再沒有什麼好爭的了。」
餓鬼譬喻眾魔及外道:布施就好比是篋,人、天等五道眾生的生活用具都可從這裡面產生:禪定則好比是杖,可以消滅降伏邪魔、煩惱之類的怨賊:持戒就如屐,穿上它,必可以升在人、天之類善道。眾魔及外道爭這個篋,譬喻在煩惱垢染中強求果報,空無所得。若是能修行善行、布施、持戒、禪定,便可以出離苦境,獲得道果。
原典
昔有二毘舍闍鬼①,共有一篋、一杖、一屐。二鬼共諍,各各欲得。二鬼紛紜竟日,不能使平。時有一人來見之已,而問之言:「此篋、杖,屐有何奇異,汝等共諍,瞋恚乃爾?」二鬼答言:「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飲食、牀褥,卧具資生之物盡從中出;執此杖者,怨敵歸服,無敢與諍;著此屐者,能令人飛行無罣礙。」此人聞已,即語鬼言:「汝等小遠,我當為爾平等分之。」鬼聞其語,尋即遠避。此人即時抱篋、捉杖、躡屐而飛。二鬼愕然,競無所得。人語鬼言:「爾等所諍,我已得去。今使爾等更無所諍。」
毘舍闍者,喻於眾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篋,人天五道資用之具皆從中出;禪定如杖,消伏魔怨煩惱之賊: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諸魔外道諍篋者,喻於有漏中強求果報,空無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禪定,便得離苦,獲得道果。百喻經 42 估客駝死喻
譯文
譬如商人四處流動做買賣,恰好在路途之中,駱駝突然死了。上面所載的大多是珍寶、細軟、上好的木棉布以及其他種種雜物。駱駝既然已經死了,就把皮剝了下來。商人要繼續前行,就讓兩個徒弟留守著,吩咐道:「好生看管駝皮,不要讓它受潮爛掉了。」過後天落雨了,兩人愚痴如榆木腦袋,儘是用上好的木棉布覆蓋在皮上,布都爛壞了。皮和布的價值,顯然是很懸殊的。因為愚痴,才拿木棉布去蓋駱駝皮。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不殺生,可以譬喻於白棉布:駝皮就譬喻財貨:天落雨打濕爛掉了,譬喻那由於放逸而敗壞了善行。不殺生的戒律,就是修得佛的法性身的絕妙的行因,然而卻不能修持,只是用財貨去造塔建廟,供養眾僧,捨本逐末,由於放棄了基本的修持,就漂流在人、天等五道中輪迴生死,不能使自身出離生死,所以修行者應當精心持不殺戒。
原典
譬如估客遊行商賈,會於路中而駝卒死。駝上所載多有珍寶細軟①上(die)②種種雜物。駝既死已,即剝其皮。商主舍行,坐③二弟子而語之言:「好看駝皮,莫使濕爛。」其後天雨,二人頑嚚④,盡以好(die)覆此皮上,(die)盡爛壞。皮(die)之價,理自懸殊。以愚痴故,以(die)覆皮。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其不殺者,喻於白(die):其駝皮者,即喻財貨;天雨濕爛,喻於放逸敗壞善行。不殺戒者,即佛法身⑤最上妙因⑥,然不能修,但以財貨造諸塔廟供養眾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是故行者應當精心持不殺戎。百喻經 43 磨大石喻
譯文
譬如有人磨治一塊大石頭,花費許多氣力,歷經漫長歲月,磨成一隻玩具小牛。用去的功夫極大,期望的目標輕微。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磨治大石塊,譬喻做學問精勤勞苦;做成小牛,譬喻為了名望,互相攻擊。做學問么,研究思索精微的玄理,廣泛通曉種種知識,理應步步實踐,去求得那遙遠但究竟圓滿的殊勝之果。一旦為了求名譽,驕傲自大,就會增長過患。
原典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經曆日月,作小戲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輕。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磨大石者,喻於學問,精勤勞苦;作小牛者,喻於名聞,互相是非。夫為學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識,宜應履行,遠求勝果。方求名譽,憍慢貢高,增長過患。
百喻經 44 欲食半餅喻
譯文
譬如有人因為餓了,一口氣吃了七枚煎餅。吃到六枚半的時候,便覺得飽了。這人懊惱後悔起來,抬手打著自己,說:「我現在已飽足了,都賴這半枚餅的原因。前面那六枚餅,就這麼空佬佬地浪費掉了。倘若知道吃了這半個餅就能飽了,應先吃它才是。」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自古以來,就永遠沒有什麼快樂的事情,然而世人痴愚顛倒,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就像那個痴人,對半塊餅產生會飽的想法。世人實在無知,竟以富貴為樂。那富貴么,追求之際很苦,待到獲得了,守護住它也很苦,此後一旦又失去了,憂思念想又是苦,在早中晚三時中,都沒有什麼快樂。就好比衣食可以遮寒祛飢,便在辛苦營求中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諸佛都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都沒有什麼安樂,只都是大苦而已。」世上的人顛倒迷惑的緣故,方才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
原典
譬如有人,因其飢故,盒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痴倒,橫生樂想。如彼痴人,於半番餅生於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為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猶如衣食,遮故名樂,於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三界無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橫生樂想。百喻經 45 奴守門喻
譯文
譬如有人將要出門遠行,吩咐僕人道:「你好好守著門,並看管住驢子和繩索。」主人走後,鄰村的人家這時正在奏樂,這僕人很想去聽,心中動搖,不能自安,隨即便用繩索系了門,放在驢上,趕著,到那奏樂的地方,去聽音樂。僕人離去之後,屋中的財物都被賊偷去了。主人回來,問僕人道:「財寶那兒去了?」僕人答道:「主人先前囑咐看守門、驢及繩子,除了這些以外,我就不知道了。」主人說:「留你守門,正是為了財物。財物丟失了,還要門作什麼用?』
流轉於生死的愚人,貪戀著愛欲的僕人,也是如此。如來教誡道:要常常護住引出種種煩惱、進入種種妄塵的六根這扇門,不要讓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之賊進來,守住煩惱這頭驢,不要讓它隨意馳走,看好愛欲這條繩索。然而有些比丘不奉行佛的教誨,貪求利養:裝得清白,在幽靜處坐禪;其實心意流馳,貪戀五欲,被色聲香味迷惑住了。煩惱佔據了整個的心,愛索纏縛住了整個的身,使得正念、覺意、道品之類的財寶都散失掉了。
原典
譬如有人將欲遠行,勅其奴言:「爾好守門,並看驢索。」其主行後,時鄰里家有作樂者,此奴欲聽,不能自安,尋以索系門置於驢上,負至戲處,聽其作樂。奴去之後,舍中財物賊盡持去。大家①行還,問其奴言:「財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門、驢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復言:「留爾守門,正為財物。財物既失,用於門為?」
生死愚人,為愛奴僕,亦復如此。如來教誡,常護根門,莫苦六塵,守無明驢,看於愛索。而諸比丘不奉佛教,貪求利養;詐現清白,靜處而坐;心意流馳,貪著五欲,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無明覆心,愛索纏縛,正念②、覺意③、道品④財寶悉皆散失。百喻經 46 偷犁牛喻
譯文
譬如有一個村子的人聯手偷了一頭髦牛,一起吃了。丟牛的人循著足跡,找至村中,叫住這個村的人打聽情況,問道:「牛在這村不?」偷牛者答道:「我們其實沒有村子。」失主又問:「你們村中有池,在那池邊一起吃了這牛不?」村裡人答道:「沒有池。」失主又問:「池邊有樹不?」村裡人答道:「沒有樹。」失主又問:「你們偷牛之時,在村子東邊不?」村裡人答道:「沒有東邊。」失主又問:「當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是正午嗎?」村裡人答道:「沒有正午。」失主問道:「縱然可以沒有村,沒有樹,天下哪可沒有東邊,沒有時間?可見你們說謊了,完全不可相信。你們偷牛吃了不?」村裡人答道:「確實吃了。」
破戒的人也是這樣,把罪過掩蓋藏匿起來,不肯發露,死後就墮入了地獄。諸天的善神以天眼來觀察,就掩蓋藏匿不了了,就如那些偷牛吃的人,無法欺騙抵賴了。
原典
譬如一村,共偷犁牛①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跡至村,喚此村人間其由狀而語之言:「在爾此村不?」偷者封曰:「我實無村。」又問:「爾村中有池,在此池邊共食牛不?」答言:「無池。」又問:「池傍有樹不?」封言:「無樹。」又問:「偷牛之時,在爾村東不?」封曰:「無東。」又問:「當爾偷牛非日中時耶?」對曰:「無中。」又問:「縱可無村及以無樹,何有天下無東、無時?知爾妄語,都不可信。爾偷牛食不?」對曰:「實食。」
破戒之人亦復如是,覆藏罪過,不肯發露,死入地獄。諸天善神以天眼觀,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百喻經 47 貧人能作鴛鴦嗚喻
譯文
從前外國的習俗,在節慶之日裹,所有婦女都佩戴優鉢羅華作為裝飾。
有一個窮人,妻子對他說:「你若是能得來優鉢羅華與我佩戴,就做你的妻子;若是不能得到,我便離開你了。」她丈夫先前很能摹仿鴛鴦的叫聲,便跨進國王的池沼,一邊作鴛鴦的鳴聲,一邊偷優鉢羅華。這時守池人問道:「池中的是誰?」這窮人失口答道:「我是鴛鴦。」守池人將他捉牢了,帶到國王處去,走到半道上,窮人又抑揚有致地作起鴛鴦的鳴聲來。守池人說:「你先前不叫,現在叫有什麼用?」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終身殺生害命,作種種惡業,不調節心行,以使它朝善的方向發展,待到命終時,方說:「如今我想修行善業。」獄卒依然把他帶去,付與閻羅王處治。雖是想修行善業,也已經晚了。就好像那個愚人,快到國王那兒了,才作起鴛鴦叫來。
原典
昔外國法,節①慶之日,一切婦女盡持優鉢羅華②,以為鬘③飾。
有一貧人,其婦語言:「爾若能得優缽羅華來用與我,為爾作妻;若不能得,我舍爾去。」其夫先來常善能作鴛鴦之鳴,即入王池,作鴛鴦鳴,偷優鉢羅華。時守池者而作是問:「池中者誰?」而此貧人失口答言:「我是鴛鴦。」守者捉得,將詣王所,而於中道復更和聲作鴛鴦鳴。守池者言:「爾先不作,今作何益?」
世間愚入亦復如是,終身殘害,作眾惡業,不習④心行⑤,使令調善,臨命終時,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獄卒將去,付閻羅王⑥。雖欲修善,亦無所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鴛鴦鳴。百喻經 48 野干為折樹枝所打喻
譯文
譬如野干在樹下,風吹來,樹枝折斷了,墮落在它的脊背上。它就生氣地閉上眼睛,不想看樹了,離開了這塊地方,到露天底下去了,乃至日暮了,也不肯回去。遠遠看見大樹的枝柯被風吹得上下搖動,便以為那聲音是在叫喚他呢?隨即回到了樹下。
愚痴的弟子也是這樣,出家了,得以親近師長,由於小小的呵責,便逃走了。後來又遇到壞朋友,心中惱亂不已,方回到師父那兒。這般來來去去,就是愚惑的行為。
原典
譬如野干①,在於樹下。風吹枝折,墮其脊上。即便閉目,不欲看樹,捨棄而走,到於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來。遙見風吹大樹,枝柯動搖上下,便言喚我,尋②來樹下。
愚痴弟子亦復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師長,以小呵責,即便逃走。復於後時遇惡知識,惱亂不已,方還師所。如是去來,是為愚惑。百喻經 49 小兒爭分別毛喻
譯文
譬如過去有兩個小兒到河裡遨遊嬉戲,在水底摸得一把毛。一小兒說:「這是仙人的鬍鬚。」另一小兒說:「這是羆的毛。」當時河邊住著一位仙人,這兩個小兒爭執不下,便到那仙人處,請他決斷。而那仙人隨即取了一把米和胡麻子,含在口中嚼了,吐在掌上,對小兒說道:「我掌中的像是孔雀屎。」這仙人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人們都是知道這一點的。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說法的時候,隨便地談論其他種種毫不相關的學說,並不就理上正面答覆,如那個仙人答非所問一樣,遭到一切人的嗤笑。浮泛散漫地虛說一通,都是這樣子的。
原典
譬如昔日有二小兒入河邀戲,於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兒言: 「此是仙須。」一小兒言:「此是羆毛。」爾時河邊有一仙人,此二小兒諍之不已,諧彼仙所,決其所疑。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語小兒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問,人皆知之。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說法之時,戲論諸法,不答正理,如彼仙人不答所問,為一切人之所嗤笑。浮漫虛說,亦復如是。百喻經 50 醫治脊僂喻
譯文
譬如有人突然患了佝僂病,請醫生來療治。醫生把酥油塗在他身上,上下用板夾著,用力痛壓,雙目不覺一下子都壓擠出來了。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為了修福業,就做生意,利用了許多非法的手段,事情雖是做成了,但是所得抵不過所失,來世進入了地獄,就好比雙目迸出一般。
原典
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請醫療治。醫以酥塗,上下著板,用力痛壓,不覺雙目一時並出。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為修福故,治生估販,作諸非法,其事雖成,利不補害。將來之世,入於地獄,喻雙目出。
百喻經 51 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譯文
譬如五個人合買了一個婢女,其中一人吩咐這婢女道:「給我洗衣裳。」另有一人也說要洗衣裳。婢女就對他說,先給前面那位洗。後說者怒道:「我與他一道買了你的,為何獨獨他能這樣?」就鞭打她十下。其他四人也想為何他獨獨可以這樣,於是也就各鞭打她十下。
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也是這樣。以種種煩惱為因緣合成了人這個身體,而這身體中的五陰常常用生老病死無窮無盡的苦惱來鞭笞折磨眾生。
原典
譬如五人共買一婢,其中一人語此婢言:「與我浣衣。」次有一人復語浣衣。婢語次者,先與其浣。後者恚曰:「我共前人同買於汝,云何獨爾?」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①笞眾生。百喻經 52 伎兒作樂喻
譯文
譬如樂師在國王面前演奏,國王許諾給他一千個錢。事後向國王去索要,國王不肯給他。國王說:「你方才演奏的音樂,聽著快樂,過後就沒了:我許諾給你錢,也讓你聽著快樂,過後就沒了。」
世間的因果報應也是這樣。生在人中或是天上,雖是享受到少許的快樂,卻也是並不實在的,都是易逝而不常住,倏忽間敗滅了的,就像那音樂和許諾,無法長久地留住著。
原典
譬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後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
世間果報亦復如是。人中天上,雖受少樂,亦無有實,無常敗滅,不得久住,如彼空樂。百喻經 53 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譯文
譬如某位大師有兩位弟子。大師腳有病了,就讓兩個弟子每人一隻腳,隨時按摩。這兩個弟子平常互相憎厭嫉妬,其中一位外出了,另一位就把他應按摩的腳用石頭砸折了。他回來之後,見到這般情景,也氣忿地把那人按摩的腳立即打斷了。
佛門的弟子也是這樣,大乘學者攻擊排斥小乘,小乘學者也攻擊排斥大乘,所以使得大聖的法典在雙方的爭執中失去了它原初的意義。
原典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腳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復捉其人所按之腳尋復打折。
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①學者非斥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亡。百喻經 54 蛇頭尾共爭在前喻
譯文
譬如有一條蛇,尾對頭說:「我應在前面。」頭答尾道:「我一直在前面,為何突然要變換位置呢?」頭依然在前面,想行去,尾纏住了樹,無法去了。就依尾在前面,不久墮落火坑中,燒爛而死。
師徒之間也是這樣,說師父年老了,卻總是在前面主持著,也應讓我輩年少的作引導的首領。這些年輕人不熟習戒律,時時有所違犯,於是師徒彼此都牽連著,墮入於地獄中。
原典
譬如有蛇,尾與頭言:「我應在前。」頭語尾言:「我恆在前,何以卒爾?」頭果在前,其尾纏樹,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墮火坑,燒爛而死。
師徒弟子亦復如是,言師耆老每恆在前,我諸年少應為導首。如是年少不閑①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牽入於地獄。百喻經 55 願為王剃鬚喻
譯文
從前有位國王,有一個親信在兩軍對陣交戰中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使他毫毛未損。國王很是歡喜,要滿足他的願望,就問他:「你有什麼要求,隨你提出來,都滿足你。」這位親信就答道:「大王要剃鬚時,希望讓我剃。」國王說:「這事若是能滿足你的意願,好的。」如此愚人,世人都嗤笑。統治半個天下,做大臣宰相,都是可以得到的,卻求這種賤業。
愚人也是這樣。諸佛過去時長期專就困難之處做苦行之事,自己達到了成佛的境地。若是能碰上佛出世、聽聞佛的遺教以及獲得人身,都是至難的事,就如盲龜百年浮出一次海面,恰好鑽入了浮木的孔中一般。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也得,然而愚人的意願下劣,稍稍奉持一點兒戒律,就以為足夠了,並不求涅槃這一勝妙之法。無心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自願做些卑賤的事情,就以為很滿足了。
原典
昔者有王,有一親信,于軍陣中,歿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歡喜,與其所願。即便問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鬚時,願聽我剃。」王言:「此事若適汝意,聽汝所願。」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國之治,大臣輔相,悉皆可得,乃求賤業。
愚人亦爾。諸佛於無量劫難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遺法,人身難得,譬如盲龜值浮木孔①。此二難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為足,不求涅槃勝妙法也。無心進求,自行邪事,便以為足。百喻經 56 索無物喻
譯文
從前有兩個人同行,見有人拉著一車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這時拉車者對那兩人說:「幫我推推車,走出這個高坡。」這兩人說道:「給我們什麼物呢?」拉車者道:「無物給你們。」這兩人就幫他推車,到了平地上,對拉車者說:「拿物來給我。」他說:「無物。』那人又要求道:「就給我無物。」另一個人含笑說道:「他不肯給,何必相逼呢?」那人說道:「無物給我們,那必定應有無物的。」另一個人說道:「無物么,這是兩個詞合起來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稱來表示而已,並非要有個實物來相應。」
世俗凡夫執著於無物這個假名,以為必有一個相應的實物,於是就追求進入無所有的境界,反而執著於這個無所有。另一個說無物之意的人,則以為它就是無相,因為種種現象都沒有自性,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空的。明了了這一點,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就無所願求,若是無所願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業,也就是無相、無願、無作。但並不是實際存在著一個無相、無願、無作的實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話,就如那人要求給他無物一樣的荒謬,這就是另一個人說無物的意思。
原典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有一人將胡麻車在嶮路中不能得前。時將車者語彼二人:「佐我推車,出此嶮路。」二人答言:「與我何物?」將車者言:「無物與汝。」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於平地,語將車人言:「與我物來。」答言:「無物。」又復語言:「與我無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與,何足為愁?」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合,是為假名。」
世俗凡夫著無物者,便生無所有處。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無作。百喻經 57 蹋長者口喻
譯文
從前有位大富翁,左右的人都想取得他的歡心,竭盡恭敬之能事。富翁吐痰時,左右侍奉的人馬上用腳蹋掉。有一個愚人,趕不上機會去蹋,便想道:「若是吐在地上,眾人即刻蹋掉了。還是趁他想吐的時候,我搶先蹋掉他。」於是長者正咳著要吐的時候,這愚人飛起一腳,蹋在長者口上,踢破了唇,折斷了齒。富翁問愚人道:「你為何蹋我的口?」愚人答道:「長者若是痰出口落地,左右討好的人捷足先蹋了。我雖是想蹋,總是趕不及。所以,痰要出口之際,抬腳先蹋,希望得您的歡心。」
大凡事物都須時機,時機未熟,強行去做,反而得到苦惱。因此,世人應當知曉是時機與不是時機。
原典
昔有大富長者,左右之人慾取其意,皆盡恭敬。長者唾時,左右侍人以腳蹋卻。有一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諸人蹋卻。欲唾之時,我當先蹋。」於是長者正欲咳唾,時此愚人即便舉腳蹋長者口,破唇折齒。長者語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愚人答言:「若長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諂者已得蹋去。我雖欲蹋,每常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舉腳先蹋,望得汝意。」
凡物須時,時未及到,強設功力,反得苦惱。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與非時。百喻經 58 二子分財喻
譯文
從前摩羅國有一位剎帝利,得了重病,知道必定要死了,便吩咐兩個兒子:「我死之後,好好地分財物。」兩位兒子依循父親的遺教,在父親死後,把財物分作兩份。哥哥說弟弟分得不公平。這時有一位蠢老頭說:「我教你們分物,必定能分得平等。他就把眼前的所有物品都破作兩份。如何破呢?就是衣裳在中間剪開,盤瓶也從中間敲開,所有瓮壜也砸開,錢也鑿開。」他們按照蠢老頭的分法,就把所有財物都弄破了,分作兩份。如此分物,人人嗤笑。
這就好比各類外道偏於修習分別論。論門其實有四種:有決定答論門,譬如一切人都必當死的,這就是決定答論門。死了必定會輪迴再生,這應分別開來說,愛著斷盡了的人,出離了輪迴,不會再受生,依然有愛著的人,必定有下一生,這叫做分別答論門。倘若有問人是最優勝的么?就應反問道你是相對於三惡道還是相對於諸天來說的?若是相對於三惡道來說,人確實是最優勝的:若是相對於諸天來說,人必定是不如的,諸如此類的命題,叫做反問答論門。若是外道的十四個問難,譬如問世界及眾生有邊際無邊際、有終始無終始之類的問題,常人是無法了解的,所以佛棄置而不答,以不答為答,就叫置答論門。各類外道愚痴,卻自以為有智慧,把這四種論破毀了,形成為一種分別論,就比如愚人分錢物,把錢都鑿破為兩段。
原典
昔摩羅國①有一剎利②,得病極重,必知定死,誡勅二子:「我死之後,善分財物。」二子隨教,於其死後,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爾時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現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謂衣裳中割作二分,盤瓶亦復中破作二分,所有瓮瓨③亦破作二分,錢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財物盡皆破之,而作二分。如是分物,人所嗤笑。
如諸外道偏修分別論。論門有四種:有決定答論門,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是決定答論門。死者必有生,是應分別答,愛盡者無生,有愛必有生,是名分別答論門。有問人為最勝不?應反問言汝問汝問三惡道,為問諸天?若問三惡道,人實為最勝;若問於諸天,人必為不如,如是等義,名反問答論門。若問十四難④,若間世界及眾生有邊無邊,有終始無終始如是等義,名置答論門。諸外道愚痴,自以為智慧,破於四種論,作一分別論,喻如愚人分錢物,破錢為兩段。百喻經 59 觀作瓶喻
譯文
譬如兩個人到陶匠師傅那兒,看他腳蹋轉輪作瓦瓶,看得著了迷。其中一人離去,前往參加盛大的宴會,得了極美的饍餚,又獲了珍寶。另一人邊看做瓶邊想:「待我看完再去。」時間就這樣漸漸地過去了,競至太陽也下山了,依舊觀瓶不已,結果誤了吃飯。愚人也是這樣,做著家務瑣事,不覺得非常之事發生了。
今日經營這樁事,明日造作那般業。諸佛出世如大龍,法音之雷遍世間,法雨普降無障礙,瑣事纏身故不聞。
不知死亡猝然至,失卻此諸佛大會,不曾得佛法珍寶,常處惡道窮途中,背離棄置了正法。那位看瓶不已者,
終究沒有完結時,所以誤失法會利,解離線會永沒了。
原典
譬如二人至陶師所,觀其蹋輪而作瓦瓶,看無厭足。一人捨去,往至大會,極得美饍,又獲珍寶。一人觀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訖。」如是漸冉①,乃至日沒,觀瓶不已,失於衣食。愚人亦爾,修理家務,不覺非常。
今日營此事,明日造彼業。諸佛大龍出,雷音遍世間,法雨無障礙,緣事故不聞。
不知死卒至,失此諸佛會,不得法珍寶,常處惡道窮,背棄於正法。彼觀緣事瓶,
終當無竟已,是故失法利,永無解脫時。百喻經 60 見水底金影喻
譯文
從前有個痴人到大池邊去,見水底有真金的影像,驚呼:「有金子。」就跳入水中翻泥覓求。弄得疲憊極了,卻不得,便出來,坐下。須臾之間,水清了,又現出金子的色澤來,就再跳進去翻泥覓求,還是不得。父親來找兒子了,見他這番模樣,便問:「你在做什麼,這般疲睏?」兒子道:「水底有真金,我時時跳下去,想翻泥覓取,疲累極了,卻不得。」父親看了水底真金的影子,就知道金在樹上。所以能夠知道,是因為影子顯現於水底。父親說道:「必定是飛鳥銜來放在樹上的。」兒子就按父親的話,上樹覓到了金子。
世上的愚痴人,也像這樣不具有智慧。在無我的五陰身中,橫空產生有我的念頭來。
就如那位見了金影的人,勤勤苦苦地求覓,卻徒勞而一無所得。
原典
昔有愚痴人往大池所,見水底影有真金像,謂呼有金,即入水中撓泥求覓。疲極不得,還出復坐。須臾水清,又現金色,復更入里撓泥更求覓,亦復不得。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睏如是?」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時投水,欲撓泥取,疲極不得。」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於樹上。所以知之,影現水底。其父言曰:「必飛鳥街金著於樹上。」即隨父語,上樹求得。
凡夫愚痴人,無智亦如是。於無我陰中,橫生有我想。如彼見金影,勤苦而求覓,徒勞無所得。百喻經 61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譯文
婆羅門教的徒眾都說:「大梵天王是世間之父,能造萬物,是造萬物的主人。」有一位弟子說:「我也能造萬物。」其實是愚痴,卻自以為有智慧,對梵天說:「我想造萬物。」梵天王答道:「不要生這個念頭,你不能造的。」他不聽梵天王的話,就動手造物了。梵天王見了弟子所造的物,就對他說:「你頭造得太大,頸脖太小;手做得太大,臂太小;腳作得太小,腳後跟太大,如毘舍闍鬼一般。」
從這可以知曉事物都是四大元素因緣和合,各自借著本身的業力,從而創造出來的,不是梵天王能造的。諸佛說佛道的意義,不執著於兩個邊見,也就是不執著於常見,也不執著於斷見,就像八正道那樣說佛道的意義。諸外道見了這等斷或常的事隋,便產生了執著之情,用這來欺誑世間,造作出具有規範意義的形像來,而所說的其實並不具有規範意義。
原典
婆羅門眾皆言:「大梵天王①是世間父,能造萬物,造萬物主者。」有弟子言:「我亦能造萬物。」實是愚痴,自謂有智,語梵天言:「我欲造萬物。」梵天王語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不用天語,便欲造物。梵天見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語之言:「汝作頭太大,作項極小;作手太大,作臂極小:作腳極小,作踵極大。如似毘舍闍鬼。」
以此義當知各各自業所造,非梵天能造。諸佛說法不著二邊,亦不著斷,亦不著常②,如似八正道③說法。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像,所說實是非法。百喻經 62 病人食雉肉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病得著實厲害。良醫診斷了一下,說需經常吃一種雉肉便可以治癒這病。而這位病人買了一隻雉,吃完之後,便不再吃了。醫生後來見著了他,便問:「你的病好了沒有?」這位病人答道:「大夫您先前教我常吃雉肉,而雉肉都是一樣的,所以當時吃完一隻之後,便不再吃了。」醫生又說:「若是吃完了一隻,為什麼不繼續吃下去呢?你現在只吃了一隻雉,如何能希望治癒好呢?」
一切外道也都是這樣,聽聞佛、菩薩這無上良醫說,應當解悟心是有覺有智的主體,識是了別、是心的作用。外道等執著於常見,便以為過去、現在、未來都只是一個心識,相續不斷,沒有變遷生滅,精神獨立於物質而存在,總是同一個物。就好比雉肉都是同樣一種雉肉一樣,吃了一隻,也就等於吃了全部,所以就無法治癒他們的愚惑煩惱的毛病。具有大智慧的諸佛指導諸外道祛除常見,因為一切事物剎那之間都在生滅變化著,哪有精神能脫離物質而恆常不變的呢?如那世俗的醫生教病人繼續吃雉肉方才可以治癒毛病一樣,佛陀也教示眾生,使其悟解一切事物時時都在壞滅,所以不常,又時時相續,所以不斷,這樣就可以剗除常見之病。
原典
昔有一人,病患委篤。良醫占之,雲鬚恆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盡,更不復食。醫於後時見便問之:「汝病癒未?」病者答言:「醫先教我恆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盡,更不敢食。」醫復語言:「若前雉已盡,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復如是,聞佛、菩薩無上良醫說言當解心識,外道等執於常見,便謂過去未來現在唯是一識,無有遷謝,猶食一雉,是故不能療其愚惑煩惱之病。大智諸佛教諸外道除其常見,一切諸法念念生滅,何有一識常恆不變?如彼世醫教更食雉而得病癒,佛亦如是,教諸眾生,捨得解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即得剗除常見之病。
百喻經 63 伎兒著戲羅剎服共相驚怖喻
譯文
從前乾陀衛國有一班藝人,因為歲時饑饉就到別處去覓求生計。途經婆羅新山,而這山中素來多惡鬼,如吃人的羅剎鬼之類。當時這幫藝人一起在山中過夜,山中風寒,就燃火而卧。有一位藝人覺得冷,就起來披上演羅剎用的戲衣,向火而坐。夥伴中有人一覺醒來,猝然看見火邊有一個羅剎鬼,竟不細察一下,爬起來就逃。於是驚動了其他伴侶,全都逃奔而去。這時,那個穿羅剎衣的人不明就裡也立即跟了上去,賓士絕走。眾人見他在後面,以為要加害於他們,倍增惶怖,就越山渡河,投溝赴壑,身體都傷破了,委頓跌躓,疲憊不堪。直至天明,方才知道不是鬼。
世上的人也都是這樣,處於煩惱饑饉這樣的不可避免然而卻能使人悟解真理的善法之中,轉而想遠求涅槃的四種功德常、樂、我、凈這樣的無上法食,就在色、受、想、行、識五陰之身中硬是執著為有我,因為這種有我的看法的緣故,便流馳於生死之途,受著煩惱的追逐,無法自在,墜墮在火、血、刀這三塗惡趣的溝壑中。至天明,譬喻生死夜盡,智慧明曉,方才知道五陰之身只是四大和合而已,沒有什麼真正的我。
原典
昔乾陀衛國①有諸伎兒因時飢儉逐食他土。經婆羅新山,而此山中素饒惡鬼食人羅剎②。時諸伎兒會宿山中,山中風寒,燃火而卧。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戲衣羅剎之服,向火而坐。時行伴中從睡寤者,卒見火邊有一羅剎,竟不諦觀,舍之而走。遂相驚動,一切伴侶悉皆逃奔。時彼伴中著羅剎衣者亦復尋逐,賓士絕走。諸同行者見其在後,謂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溝壑,身體傷破,疲極委頓,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復如是,處於煩惱飢儉善法而欲遠求常樂我凈無上法食,便於五陰之中橫計於我,以我見故,流馳生死,煩惱所逐,不得自在,墜墮三塗③惡趣溝壑。至天明著,喻生死夜盡智慧明曉,方知五陰無有真我。百喻經 64 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
譯文
從前有一間老屋,人人都說房內常有惡鬼,就都害怕,不敢進去住。這時有一個人,自認為大膽,說:「我想進這屋中去睡一夜。」就進去住下了。後來另有一個人,自以為膽勇要勝過前面那個人,又聽傍人說這屋中常有惡鬼,就想進去,一把推開門來。先進入的那位以為他是鬼,也就一把擋住門,不讓他上來。後來的這位也以為有鬼。於是兩人抗衡著,直到天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知都不是鬼。
世上的人也都是這樣。人都是四大元素借著互為條件的因緣暫時會聚起來,構成一個身體,並沒有一個主宰作用的元素存在,二推析起來,誰是我呢?然而世人硬是執著於我是你非,強生爭訟,如那兩個人的爭鬥,毫無差別。
原典
昔有故屋,人謂此室常有惡鬼,皆悉怖畏,不敢寢息。時有一人,自謂大膽,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即入宿止。後有一人,自謂膽勇勝於前人,復聞傍人言,此室中恆有惡鬼,即欲入中,排門將前。時先入者謂其是鬼,即復推門,遮不聽前。在後來者復謂有鬼。二人鬥爭,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
一切世人亦復如是。因緣暫會,無有宰主,二推析,誰是我者?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行爭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百喻經 65 五百歡喜丸喻
譯文
從前有個女人,荒淫無度,欲情既已煽旺了,就嫉惡起自己的丈夫來。時時想著辦法,計謀著要殘害他,設了種種計策,卻得不到下手的機會。恰遇上丈夫受聘出使鄰國,女人設法偷做了毒藥丸,欲用來害死丈夫,騙說道:「如今你要遠行了,恐怕有吃不上東西的時候,我做了五百個歡喜丸,用作路上的乾糧,就拿這送你吧!你若是出國進了人家的地界,餓了,就可以取出來吃的。」
丈夫聽了她的話,出了國界,還沒來得及吃掉,夜暗下來了,便停在林間,準備住一宿。因為畏懼惡獸,就上樹去避,歡喜丸便忘記放在樹下。就在這一夜,五百偷賊盜了國王五百匹馬及諸多寶物,來到了樹下。逃遁的緣故,都饑渴極了,見樹下有歡喜丸,眾賊拿了,各人吃下一丸去。葯的毒力旺盛,五百個賊一時都死了。至天明,樹上人見群賊死在樹下,就以刀箭斫射死屍,偽裝了一個場面,收領了鞍馬和財寶,向國城驅趕而去。
這時國王帶了一群人馬循跡逐來,恰好在中途遇上了。那國王問道:「你是什麼人?哪裡得的馬?」這人答道:「我是某國人,在路上碰到這群賊,就與他們斫射起來。五百個賊如今都在樹下同在一處死了,這才得了馬和珍寶來投大王的都城。如若不信,可派人去查看殺賊的地方,滿目瘡痍呢!」國王即派親信前去,果如其言。國王興奮異常,嘆說不曾有、不曾有。回到都城,便厚封爵位,重加賞賜,划了領地與他。國王的舊臣都生了嫉妬之情,進言道:「他是外方人,不可深信。對他的寵遇怎麼一下子這樣豐厚,封爵加賞竟然超過了舊臣?」外方人聽聞了,說:「誰有勇氣健力,敢與我比試一下,請到平曠之處較量一番。」舊臣愕然,沒人敢站出來。
後來這國的曠野之中有隻兇猛的獅子,截道殺人,斷絕了通路。那些舊臣就細細商議起來:「這外方人,自稱勇健無敵,如今若是又能殺了那隻獅子,為國除害,倒真是非凡的人了。」議罷,便去說給國王聽。國王旋即賜給刀杖,派他去了。外方人受了命,硬是鼓起勇氣,向獅子那兒行去。獅子見了,奮激鳴吼,騰躍而前。外方人驚怖萬分,轉身爬上樹去。獅子仰頭張口,盯著樹上。這人慌亂急促之中,落了手中捉著的刀,恰好掉進獅子口中,獅子頃刻間死了。當時外方人大喜過望,急急地來對國王講。國王倍加寵遇,國中人民頓時都敬服,讚嘆不已。
那女人的歡喜丸,譬喻以妄心求福報而行的不凈施:國王派他作使者,譬喻導引人入正道的善知識:到得另一國,譬喻進入諸天:殺了群賊,譬喻得須陀洹道,堅定地斷除了五欲及種種煩惱:遇上那位國王,譬喻遭逢聖賢:國中產生嫉妬的舊臣,譬喻諸外道見有智者斷滅了煩惱及五欲,便進行誹謗,說沒有這等事;外方人激厲地說舊臣沒人能是他的對手,譬喻外道無人敢抗衡:殺死獅子,譬喻破除惡魔;既斷滅了煩惱,又降伏了惡魔,便得到無執著於事物之念的阿羅漢道果的封賞:常常驚怖退卻,譬喻能以弱制強;那布施初先雖不存什麼凈心,然而,其布施時逢遇善知識便獲得了殊勝的果報:不凈施尚且如此,何況又是善心歡喜地行布施呢?所以應當在可以生長出果報來的福田上動心修行布施。
原典
昔有一婦,荒淫無度,欲情既盛,嫉惡其夫。每思方策,規①欲殘害,種種設計,不得其便。會值其夫聘使鄰國,婦密為計,造毒藥丸,欲用害夫,詐語夫言:「爾今遠使,慮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歡喜丸②,用為資糧,以送於爾。爾若出國至他境界,飢困之時,乃可取盒。」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於夜闇中,止宿林間,畏懼惡獸,上樹避之,其歡喜丸忘置樹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賊盜彼國王五百匹馬並及寶物來至樹下。由其逃突,盡皆饑渴,於其樹下見歡喜丸,諸賊取已,各食一丸。葯毒氣盛,五百群賊一時俱死。時樹上人至天明已,見此群賊死在樹下,詐以刀箭斫射死屍,收其鞍馬並及財寶,驅向彼國。
時彼國王多將人眾案跡來逐,會於中路值於彼王。彼王問言:「爾是何人?何處得馬?」其人答言:「我是某國人,而於道路值此群賊,共相斫射。五百群賊今皆一處死在樹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馬及以珍寶來投王國。若不見信,可遣往看賊之瘡痍殺害處所。」王時即遣親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時欣然,嘆未曾有。既還國已,厚加爵賞,大賜珍寶,封以聚落。彼王舊臣咸生嫉妬,而白王言:「彼是遠人,未可服信。如何卒爾寵遇過厚,至於爵賞踰越舊臣?」遠人聞已,而作是言:「誰有勇健,能共我試,請於平原校其技能。」舊人愕然,無敢敵者。
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獅子,截道殺人,斷絕王路。時彼舊臣詳共議之:「彼遠人者,自謂勇健無能敵者,今復若能殺彼獅子,為國除害,真為奇特。」作是議已,便白於王。王聞是已,給賜刀杖,尋即遣之。爾時遠人既受勅已,堅強其意,向獅子所。獅子見之,奮激鳴吼,騰躍而前。遠人驚怖,即便上樹。獅子張口,仰頭向樹。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獅子口,獅子尋死。爾時遠人嘆喜踴躍,來白於王。王倍寵遇。時彼國人率爾敬服,咸皆讚歎。
其婦人歡喜丸者,喻不凈施;王遣使者,喻善知識;至他國者,喻於諸天;殺群賊者,喻得須陀洹,強斷五欲並諸煩惱;遇彼國王者,喻遭值聖賢;國舊人等生嫉妬者,喻諸外道見有智者能斷煩惱及以五欲,便生誹謗,言無此事;遠人激厲而言舊臣無能與我共為敵者,喻於外道無敢抗衡;殺獅子者,喻破惡魔;既斷煩惱,又伏惡魔,使得無著道果封賞: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於強;其施初時雖無凈心,然披其施,遇善知識便獲勝報;不凈之施猶尚如此,況復善心歡喜布施?是故應當於福田所勤心修施。百喻經 66 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譯文
曾有一位長者的兒子與一幫商人入海去采寶。這位長者的兒子對入海駕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渦、洄流、礁磯激濺之處,應當這樣把、這樣整、這樣停之類。他對大家說:「入海方法,我全知道。」眾人聽了,完全相信他的話。到得海中,沒過多時,船師得了病,忽然之間,死去了。長者的兒子就接替了他,航至漩洄的急流之中,大叫著:「應這樣把、這樣整。」船盤迴旋轉,不能前進到寶渚去,沒多久全船商人都沒水而死。
世人也是這樣,稍微修習了一下禪法、安般數息觀和不凈觀,雖是記誦住了文詞,卻不通其中的意思,也不了解修行的種種方法,妄自張揚說已深透地理解了,便胡亂傳授禪法,使得一意精進的人迷亂了,失了自性清凈心,顛倒錯亂了諸法的殊別之相,經年累月都毫無收穫,就像那位愚人,使得他人沒于海中。
原典
昔有大長者子,共諸商人入海采寶。此長者子善誦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磯激之處,當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語眾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眾人聞已,深信其語。既至海中,未經幾時,船師遇病,忽然便死。時長者子即便代處,至洄洑駛流之中,唱言:「當如是捉如是正。」船盤迴旋轉,不能前進至於寶所,舉船商人沒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少習禪法、安般數息①及不凈觀,雖誦其文,不解其義,種種方法,實無所曉,自言善解,妄授禪法,使前人迷亂失心,倒錯法相,終年累歲,空無所獲,如彼愚人,使他沒海。
推薦閱讀:
※《荀子·不苟》原文與譯文(二十一)
※《名賢集》原文、譯文(2)
※刻舟求劍文言文:原文譯文和注釋
※《荀子·正論》原文與譯文(二百五十九)
※小窗幽記譯文1
TAG: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