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老架楊氏太極
主講人簡介:沈致柔,PMP國際項目經理認證,曾任世界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市場營銷。U+聯合名宿項目創始人,老架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師從詹閑筱老先生,擅長太極拳、推手、太極刀等。經過十多年的經驗及體悟,從身體力行的實踐中總結出修鍊太極的方法,希望通過、互動,使更多的人走在健康的路上,亦使傳統中好的東西得以延續。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的主題是和大家一下楊式太極拳。
太極有很多的種類,它分了陳,楊,孫,吳,武,還有其他的,如趙堡太極。最長見的還是五大門派。
請看第一張圖,出自王宗岳的《太極拳論》,王宗岳他是明萬曆朝的一個太極大家。所謂的太極本身並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它生長於中國人道法自然的文化體系里,是中國文化在身體上的直接的使用。如琴棋書畫,也只是文化核心的外衍之一。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靜之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這是王宗岳對太極的高度概括,以後也沒有人超過他。其實是因為他把太極歸納總結的非常好,並不是說他的功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所以他也就成為一代大家。其實每一個太極大家都在太極的發展過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或者是他在一個高度上作出了總結或創新,才能稱之為大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太極」這部電影,電影中把太極說的很神奇,楊露禪是個傻子頭上長角,經常做些傻事,但是最後娶了美嬌娘,然後他又加官晉爵,把有的好事都佔盡了。
現實中的楊式太極中是個什麼東西,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什麼意義。我為什麼放熊貓的照片,大家看功夫熊貓的阿寶,最後接過了一個飛過來的炮彈,這個炮彈其實就代表一個巨大的能量,就是太極的接勁。一般的外家功夫不是太容易做到的。正是太極的柔軟,太極的韌性才可以做到。
我們的老祖宗創造了很多的傳統文化,文化本身是一群人在這個環境,形成的一種生活方式。現在的人和環境都在變,傳統文化要不要保留?好的東西一定要保留。有些文化的消亡是必然的。如果對現實生活還有意義,都是值得保留的。太極拳就是這樣一種文化,因為他能使人很健康。
太極拳有一種說法:延年益壽不老春。這是以前的人對太極的一種肯定。
在整個練習拳術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對自我身體認知的過程。
你會在練拳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很多潛能,在越來越健康的過程中越來越喜歡這套拳,同時你的身體會做出很多進步的表現,這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過程。
這個圖片的武者是85式定架的創建者,是楊家的孫子,楊澄甫大師。
太極在現實中能治什麼病呢,你在PPT里看到的,都能治。這還不是高級的調理,只是一個初級的。你只要每天練三遍拳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除了看病以外太極拳還有如下的功效:通經絡,清理血液,固本培元,美白養顏(這個女孩子肯定會喜歡),修身養性(絕對會讓脾氣體越來越好),改造生理(呼吸會越來越悠長,身體不容易出汗,也不會怕冷,可以讓身體達到恆溫的狀態)。
太極拳為什麼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呢?原理就在於「松沉」。松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的人毛病就是很緊張,壓力也大,打個字雙肩都是聳著的,然後整個人都不好了。不管你去練太極,還是去做瑜珈,女孩子可能比較多,比如去做個面膜,開個背,都會要求你放鬆。鬆了以後自然而然很多東西都會通了。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所以太極用的也是這個原理。
太極拳源自易經,是我們中國人道法自然的一個表現形式,與道家也是淵源深厚,是道家以武演道的法門之一。因為道家追求的是此身要成仙,所以他有許多的東西大家看的都很神秘。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張三丰,他開創了武當門派。但是太極不是一個人發明的,這也是客觀的存在。回到原點,太極就是一個養生武術,首先他是一個武術,再從武術演變成養生技術,也是一種藝術。因為武術是無用之用。在當今社會,你練的很壯,你能打人嗎?肯定不能隨便出手,那你練了做什麼,就是把身體養好,把精神養好,因為身心是相通的。那接下來我就把太極拳的原理說一下。
現代人都比較容易頭重腳輕,氣往上,都在胸口積壓。但是古代人的養生的方法是氣向下的,就是所謂的清氣上升濁氣下沉,他是怎麼發現的,中國人的身體是正三角,外國人的是倒三角形的。在自然界,如果我們經常外出旅遊,看到晴空萬里的天空,雲永遠是從山頂開始積聚的。雲積聚到一定的程度,就烏雲密布了,到了下午三四鐘的時候你基本上就沒有辦法呆在那裡,馬上就要下雨了。這就是一個自然的循環。地厚德載物,地是非常重的,沉在下面的,天是高高在上,撥上去了,漂在天上,形成了一個對撥,就形成了氣流,這樣的循環就起來了,生命也就起來了。
這其實是太極的一個原理,我們站樁就是把重心向下沉,脊柱向上撥,太極里叫龍骨,道家叫龍形拳。所以道士都長的很高很瘦,成年人都會長高好幾厘米。太極也非常講究站姿,命門要突出,命門就是腎臟部位,一般人的站姿都是凹進去的,就是所謂的前突後翹。但太極的站姿呢就是要求這二塊就是小命門,就是脊柱的兩邊都突出的,,這樣站,尾椎和頭頂就是在一條直線上,形態就是有點背,象弓,所謂力由脊發。正是因為這樣把上下接通了,接通了自然的就形成了循環,很多的問題如堵塞,緊張變形,把這二個大問題解決了,你的身體狀態自然的就好了。
有的人問,我把身體練的這麼柔軟,我還有沒有攻擊性?太極本身就有技擊性,太極本身就是一種武術,他把身體練得柔軟就是為了發出更大的力量。
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述說:察四兩撥千斤之巨,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年人也可以打群架,女人也是可以發力,而不需在用太大的力氣。所謂的四兩撥千斤,我會在後面和大家再細說的。
大家看《太極》這部影片,這部影片很狗血,其實楊露禪根本不是傻子,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和陳長興情同父子,不然不可能學到拳,在古代這些都是看家秘技。因為古代的武術和現代的功用完全不同。以前可以去當軍官,窮文富武;還可以去開鏢局,這是武行很大的一塊收益。在很多電影里都有體現,如《藏龍卧虎》。楊家早年也是開鏢局的,楊家的標誌性是拔臘大杆子,其實就是槍。是北方的一種樹枝,剝了皮以後白色的,非常的有韌性,往鏢車上一插,這就是楊家的標誌,這樣就很少有人去碰鏢車,楊家的實力在那裡。圖片中的動作,我認為做的不太標準,功架是擺來看的。其實太極說起來很複雜,但是總的來說就是十三式:摓、捋、擠、按、採、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古代是非常講究方位的,所以有八卦方位。摓捋擠按是四個正位;採挒肘靠是四隅角,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是金木水火土。
我們中國人向自然學習。太極拳也是向自然學習的,太極其實模仿的是水,這也是一個核心的理念。水是柔軟又沉重的。
大家看到的那些字:松沉開合、粘連相隨、連綿不絕、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內求緊湊、外示安逸、以退為進、捨己從人、後發制人。這些都是水的特性,在技法上的表現。大家可以去體會一下。
松沉開合就不用講了;
粘連相隨:水是無孔不入的,你哪裡逃得過;
連綿不絕:水是不斷流的;
氣宜鼓盪:水有波浪,他的勁就是靠這樣子產生的;
神宜內斂:靜水生流,很深的水潭表明是平靜的;
內求緊湊:水的密度是最高的,是很重的,大家出去都不喜歡背著水,因為水重;
外示安逸也是一樣的道理;
以退為進:在技擊方面太極是不會主動去進攻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他很柔軟,你想要攻擊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抽刀斷水,水更流;
捨己從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上善若水:把一切污垢都帶走,不與你爭,莫能與之爭這樣一種狀態;
後發制人:等待時機。
太極拳裡面蘊含了很多的哲理。背後有道家,有易經的精神支持。所以說太極練的是能量,不是力量;練的是整勁,不是單塊的肌肉的勁。中國武術講究的都是整勁,外家拳也一樣,太極更加是對這一理念的發揚光大。整勁必須是在一起才能稱之為力量。水,一滴二滴的時候沒有什麼,當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有了強大的力量。當他柔軟的時候才能沁入人的身體。水的特性和本質,也就導致太極的技擊性是柔軟渾厚和整體的。
下面我來講一下楊式老架85式的傳承。大家看到楊露禪,也就是在電影里被描繪成頭上長角的那一位。楊露禪有很多的故事,他早年在陳家溝看到一個陳家的小夥計,隨手一發勁就把人從櫃檯送到了門外。他很震驚,因為他以前也是練外家拳的,於是他就到陳家溝去學拳。後來他又改編了太極拳,陳式有很多的外家拳的影子在的。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去改變,而是後來他到了京城打擂。當時基本沒有對手,出名後人們就叫他楊無敵,稱之為軟拳。後來他就教人打拳,有很多皇親國戚也找他學拳。收到的最高級別的人是果郡王。因為教的人大多是貴族,就使得他不得不改變拳風,因為很多貴族不可能去做大體能消耗的動作。所以他有更多的要求從一個技擊類型的武術變成了養生為主的武術。楊式太極可以說是所有武術里最養生的武術。陳式太極有時有太多的發勁,練的混身氣血暢通,口內生津,突然一個發勁就把能量給消耗了。楊式架子也比較科學合理,動作即不大也不小,運動同時又起到養生的作用。這是幾代人經過反覆研究的成果。我個人認為還是楊式更養生易學。別的拳種我也不太好評論。反正各有各的好。
到了第二代,楊家有名有錢了,在河北永年老家做了個祠堂。村子裡的青年小孩只要學拳,就能的吃飯,一切都是為了培養下一代。楊家的二個兒子非常厲害,楊建候、楊班候是打天下的,建候的拳術是傳下來了,建候本人比較溫和。班候的拳術沒有傳下來。楊家拳有大中小三路架子,班候練的就是小架,有很強的攻擊性,班候有一外號叫出手見紅,因為殺傷力太大,所以不容易傳下來。現在國內已經很少有人練楊式小架了。我一直試圖去尋找,至少讓人們也了解一下楊式小架。
第三代就是楊澄甫,他是楊建候的三兒子,也叫楊三爺。小時候他也不好好學,直到楊建候快死的時候把他叫到床前說你再不好好練功,別人上門踢館,我們楊家可怎麼辦?從那以後他就閉門謝客,花了整整六年時間,從三十四歲一直到四十歲,才把功夫練成。他在這期間受到一個學生的資助,他還請了一個二百多斤的大胖子,做活人靶陪他練,每個月給六塊大洋。練成後,他到吳家找到吳鑒泉去搭手,想試試自己的功夫練的怎麼樣了。吳式善柔化,以前楊澄甫是碰不到他的,但是這一次不對了,一下子就碰到了吳鑒泉的腹部,連彈三下。因為是同門師兄弟,大家都是關起門來練習的,也是怕傷到各自的面子。至此,楊澄甫知道自己的功夫是練成了。
晚清這段時間,中國人也比較遭罪,八國聯軍什麼的。所以這一代大師都背負著歷史使命。楊澄甫也是其中之一。國民黨時期他有國術館,當時提出的口號是武術強國強種,當時還舉辦過一場震驚中外的武林大會,各路高手都來了,楊澄甫是太極拳的掌門人。
再往下就是傅鍾文老師,傅老師是在上海傳拳。他是得到楊澄甫的正傳(有拳架照),有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拳架路數。傅老師的拳架是最接近楊老師的,同時身形也一樣。我們說太極道家練的是龍形拳,但是楊式卻是牛形拳,能把人練的比較壯實。比較適合男孩子。我也是看著自己一天天壯起來,而無可奈何(笑)。
最後一張照片就是詹老師,他是我的老師,他是傅老師的三大弟子之一。詹老師擅長刀劍、拳術、推手。詹老師非常的德高望重,但是他卻淡薄名利,以他的功夫可以說是要名得名,要利得利,但是他就是一個隱士高手。他輕鬆發勁能把一個一百六十斤的小夥子送出二三丈遠,這是楊式練成了的標準。這是我親眼所見,而且我自己也多次被扔出去。
詹老師現在還健在。我希望他長命百歲。因為我到現在還沒有把楊家的精髓完全學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好的東西傳承是越來越少,如果大家有幸的,都來。因為很有可能就會失傳,到時我們就會後悔。
楊式太極也沒有那麼複雜,我把他簡化編成十三式。開始練要站樁,85拳架的話一共三段,我們從簡單的開始。練完拳就可以練推手、單手、雙手、大捋,然後有太極器械,刀劍。如果養生為主,練個拳就可以了,初學者學個二三個月就能掌握整套拳術了,這和學習的頻率有關。以後每天打個二三趟拳就能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作用了。女孩子還能美白養顏。
很多人通過練拳把自己的慢性疾病打好了,有的把一些癌症的前期的病因調整好了。三高是小菜一碟,還有各種現代人亞健康不適癥狀,練太極拳是最好的方法,我個人隆重推薦。因為我自己也是練太極的受益者。
這是太極練習的過程:進階,從招熟、懂勁、松沉、靜定慧到神明。以前看到武俠小說,高手躲飛鏢,這其實是可以做到的。這是精神和身體的結合。我現在沒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一般的小偷是碰不到我的。
有些書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逝去的武林》這是一個比較深重的故事。中國人一直不太注意自己的文化傳承,最好的詠春在德國,最好的太極在美國。
這張照片的這些是晚清和民國的一些大家。其中孫祿堂更是高手中的高手,達到了沒有人能夠企及的高度。當時日本人想讓他教拳,他不肯,日本人就讓他展示一下,他就叫五個人分別按住他的四肢和頭,他一發勁,五個人就象被電電過了一樣,一下子就飛彈出去了。孫祿堂沒有把他的秘決傳下來,他的功夫就失傳了。這是很可惜的。
人永遠要懷著謙虛的心才會有更大的的成長空間。我們面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武術,要先傳承,先把自己放下,太極也是一樣,水的精神,捨己從人,把自己放低以後,才能海納百川。對文化的傳承,我們先學習,等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有資格創新。但是現在很多已經斷了傳承,我們只能從古書中去尋找、復原。古人是經過幾千年的經驗總結才達到的高度。
我們說外國人一些百年家族的傳承,他們靠的是什麼,是技能背後的理念支撐,他靠的就是人的不斷延續。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呢?這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
推薦閱讀:
※道家太極內功八式
※楊氏85式太極拳口令及記憶規律
※活步太極拳套路(2)
※(39)[轉載]4.趙幼斌老師教授85式楊式太極拳學習筆記47
※陳照丕著說陳氏太極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