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雜談:中國古代神獸大全(下篇),有些長的還挺別緻
【諸懷】
又北二百里,曰北嶽之山,多枳棘剛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諸懷,其音如鳴雁,是食人. 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其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嗚雁,食之已狂。
諸懷
【長右】
長右,《山海經》:「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鳴蛇】
鳴蛇,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玄蜂】
玄蜂是中國古代書籍中記載妖怪之一,是一種巨大的蜂,腹部跟玄蜂壺一樣大,會蜇人,且有毒能致人於死。在山海經海內北經和楚辭招魂中曾被提及。
《山海經》海內北經:產於大荒,有劇毒。「大蜂,其狀如螽。」
《楚辭-招魂》:玄蜂若壺些。王逸註:言曠野之中,有飛蜂腹大如壺,有毒,能殺人也。
【土螻】
土螻字面意思常被誤認為一種蟲子,其實它是一種凶獸,形狀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蠱雕】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
蠱雕
【鉤蛇】
鉤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鉤蛇
【化蛇】
化蛇:《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記載:「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這是個人面豺身,背生雙翼,行走如蛇,盤行蠕動的怪物。它的聲音如同嬰兒大聲啼哭,又像是婦人在叱罵。化蛇很少開口發音,一旦發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據說春秋時代,有農夫在魏國大梁城附近聽見嬰兒啼哭,找到後發現卻是一個蛇形妖怪。此後三天,黃河果然泛濫,淹沒沿途八百五十多個城鎮鄉村。
化蛇
【鑿齒】
鑿齒,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鑿齒
【修蛇】
修蛇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出自《山海經》,據說體長達到180米、頭部藍色、身體黑色。
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帶,吞吃過往的動物,據說它曾經生吞了一頭大象,過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來。由於修蛇也襲擊人類,所以黃帝派遣后羿前往斬殺,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後一直追趕它到遙遠的西方、將其斬為兩段。修蛇的屍體變成了一座山丘,現稱為巴陵。
岳陽武陵廣場雕像——后羿射巴蛇
【夫諸】
夫諸,古代神獸之一,樣子像白鹿,四角,是兆水之獸。狀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現為水災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
夫諸橫流,天戒罔憂
【窫窳】
原為人首蛇身,後因危與貳負殺了窫窳,化為龍首貓身,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窫窳旁吞於 黑水 ,攙搶直拂於紫躔。」 清 顧炎武 《河上作》詩:「窫窳來攫人,逵路橫長蛇。」
窫窳
【商羊】
傳說鳥名。商羊飛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變故發生之前的預兆。傳說中的鳥名。據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商羊
【畢方】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海外南經》:「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畢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
《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徵。《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另,亦有畢方為神獸之說,其源為畢方曾助軒轅鎮壓蚩尤)。
【朱厭】
朱厭,一種古代凶獸,出於小次山。屬於猿猴類,頭白色,腳紅色。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鬼車】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
鬼車
訛獸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肥遺】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旱魃之兆。據說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也有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
最早記錄在《山海經》之西山經中: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
肥遺
犼
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
犼
【並封】
並封,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述盪則是左右有頭。《山海經(並封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並封
【欽原】
欽原是上古神獸之一。《山海經·西次三經》有云: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昆崙山自古以來便是珍禽異獸聚集之處,異物欽原,尚不知其究竟是飛禽還是巨蟲,但它蜇中鳥獸便死,蜇中樹木便枯的可怕毒性,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極為深刻。
欽原
【飛廉】
亦作蜚廉,是中國神話中的神獸,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註:「飛廉,風伯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引《上林賦》有「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曺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漢書·武帝紀》有「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晉灼注飛廉曰:「身似鹿,頭如爵(雀),有角而蛇尾」。《三輔黃圖》:「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飛廉
【諸犍】
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溪邊】
溪邊,《山海經》記載的一種異獸。《山海經·西山經》:「[天帝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溪邊,席其皮者不蠱。」郭璞 註:「或作谷遺。」
畢沅 曰:「草木鳥獸之名多雙聲,當為谷遺。」
溪邊
【矔疏】
《山海經.北山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矔疏,可以辟火。」
矔疏
【當扈】
當扈(dānghù)傳說中的鳥名。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
當扈
【螣蛇】
古書上說的能飛的蛇。
螣蛇為狡詐奸詐多憂疑多:多虛
假、虛言虛信、虛無難憑、虛情假意、虛詐、主虛空少實信、主不真實、其人虛偽、狡猾、說話不算數。
螣蛇為變、多變、多變幻;詭異多端、性情難測難解;怪、怪異、如怪異、奇奇怪怪、妖邪、魔鬼之類。性情善於作怪、作風行事怪異。少見多怪。
螣蛇為驚、吃驚、意外、驚異、驚心、驚嚇、驚駭、驚恐、驚魂;令人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精神不安;心亂如麻。
螣蛇為陰、陰暗、夜裡、陰私、陰邪、防小人暗算。螣蛇主夢、多夢、怪夢、常在夢中驚醒;主床不安寧、在床不安寧、難睡、難眠、常失眠。螣蛇為黃色、黑白色。螣蛇為路。
螣蛇
【山蜘蛛】
山蜘蛛,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山蜘蛛
【鵷鶵】
鵷鶵,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與鸞鳳同類的鳥。古書上指鳳凰一類的鳥。
鵷鶵
【鸑鷟】
鸑鷟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五鳳之一,身為黑色或紫色,鸑鷟象徵著較為堅貞不屈的品質。在《小學紺珠》中指一種水鳥,似鳧而大赤目。鸑鷟是五鳳之一。《小學紺珠》卷十,五鳳謂:「赤者鳳、黃者鵷鶵、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鵠。」
人們之所以把鸑鷟與鳳凰等同起來,是因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鸑鷟解釋為鳳凰的一種。更有甚者,陝西的鳳縣就是由於其境內的鸑鷟山而得名,並且以鳳為城標。
鸑鷟
【猙】
【原文】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
【旋龜】
杻陽之山。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旋龜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
【陵魚】
海中有陵魚,人面魚身,有手有足,啼聲如小兒。有的古書把它稱作較人,有的說就是人魚。
陵魚
【九鳳】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
九鳳
【狍鴞】
《山海經·北山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狍鴞
【山膏】
《山海經·山中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赤若丹火,善罵。」其狀如豬,好罵人。其說始見於先秦。
山膏
【耳鼠】
《山海經·北山經》:「丹熏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睬,又可以禁百毒。」如鼠,兔頭,能以尾飛。其說始見於先秦。
耳鼠
推薦閱讀:
※《新青年》:推動中國融入現代文明[大家論壇]
※中國海軍新型導彈護衛艦入役 配屬北海艦隊
※影響中國的85位名臣——晏嬰
※這些年,我們在國外丟失的中國味
※中國地名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