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如何讓批判性思維訓練融入課堂教學?
這幾年有一個詞特別火,叫做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在美國學校的生活,這個思維貫穿於他們教學的每個方面。
所謂批判性思維,我借用一下維基百科的定義:「對事實進行客觀分析後,得到判斷」。
包括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它包括為了得到肯定的判斷所進行的可能為有形的或者無形的思維反應過程,並使科學的根據和日常的常識相一致。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
為什麼批判性思維這麼火
從《烏合之眾》中看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可看一旦處於集體中人是會易衝動、易變而急躁的性格,易受暗示和輕信的習慣,誇張而單純的情緒,偏執、專橫而保守的態度一同,造就了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的群體行為,從而失去獨立觀察思考能力,以及批判精神。
其次,在我們長期的生活環境中由於約定俗成的一些方式導致習慣了某種思維定勢,造成思考事情時出現盲點,當用這種思維定勢指導我們的日常行動時,還可能造成偏差與失誤,缺少創新或改變的可能性,從而阻礙事物的良性發展。
試想一下我們從懵懵懂懂的孩提時代,逐步長大到紛繁錯亂社會生活,便會發現人在成長過程中,成千上萬的信息量撲面而來,含有新聞娛樂、社會生活等信息,其中不少存在謬論、偽命題。思維定性會讓我們養成很粗心的習慣,對於知識不能靈活運用,融會貫通,並讓我們局限於只是死記知識的階段 。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需要學會獨立思考、去偽存真,才不會落入別人的陷阱,而讓別人牽著鼻子走。從而更好的學習工作生活。
如何將批判性素養融入科學和數學課堂
不同於社會科學科目本身的批判屬性,在數學與科學課堂,培養批判性素養,似乎總是被爭議不一。傳統意義上,批判性閱讀只是對教材,或者文本的分析,更多出現在語言,文學或者交際溝通課上,數學,科學課更加關注知識和內容本身,而並非對批判性素養的培養。
培養批判性素養不是一個孤立的語言課程項目,而是應該融入在各個學科的課堂實踐當中,包括科學和數學,長期研究教育行業和知識付費行業的學伴君對批判思維如何融入教學分享一二,希望能幫到你。
一、有聲思維
有聲思維幫助學生在閱讀時監控自己的想法,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教導學生重新閱讀一句話,閱讀前先澄清或尋找上下文線索,以了解他們閱讀的內容,增加批判性思維,讓學生成為活躍的讀者。
二、反思質疑性閱讀
質疑作者使學生積极參与與文本的策略,它不是從文本中閱讀和獲取信息的,而是鼓勵學生提問作者和文本的問題,通過形成問題,學生將更多的了解文本。還讓學生深度參與閱讀,並有助於鞏固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可以教會學生賞析和評判作者的寫作。這方法尤其適用於閱讀一些觀點性強的具有思辨性的文章。
三、多個視角來思考
這個可以促使聽力和口語的溝通,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教從導學生,事情並不總是對或者錯,對於同樣的情況,總有不同的觀點 。分析論證理論,比如還原分析、比較分析、挖掘背景、尋找替代等。
學生可以有多種不同想法,讓學生們之間持有不同的想法進行對話,用自己所持的觀點說服對方。經過一輪然後再讓學生進行交替觀點用剛才對方的觀點進行說服。
這種合作活動鼓勵學生考慮不同觀點,不僅與那些具有相同意見的人,而且進行和不同觀點的人進行對話,是基於大腦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意識的探索,從而可以以結構化的方式對戰略進行規劃。
四、思辨寫作
其實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分析性寫作或者學術寫作,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它的目的是讓我們反思或者反饋我們的閱讀所得。
讓我們想到的,分析過的,論證過的東西,通過寫作把它固定下來,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文字語言恰恰是讓我們思想走向清晰,走向邏輯,走向批判性的最好路徑,這也就是為什麼語文課肩負著培養一個人思維品質的重任。
作為長期研究教育行業者,特別鼓勵這些學科領域的教育工作者,嘗試去開發有助於數學和科學方面的批判性讀寫能力的經驗,為他們提供創造性和有效的方法。只有這樣,科學和數學教室才能恢復他們學科的真正起源和傳統,那些促進質疑,探究,實驗,轉變和批判性思維的課程。
微學伴——致力服務於各大教育培訓機構,可以根據需求進行渠道資源對接。把你的課程引入強大的商售賣,充分滿足教育資源互通,一站式解決內容付費的多渠道變現,會員銷售,課程分發問題,讓知識價值最大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