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廣場:好詩類似青鳥難以觸及--南方報業網
詩是一種類似於鳳凰、青鳥之類的神奇生靈,可以悄無聲息地接近,驚異於它的美與神秘,卻無法捕捉及囚禁。永恆之詩只有一首,可從不同的路徑無限靠攏而無法抵達。我用金絲般的語言編織著鳥籠,但籠中空無一物,連籠子也將朽壞。近20年來,我沒有停止過這種捕捉詩的努力。這種想法悲觀,卻有利於頭腦清醒。我的好詩還沒有寫出,頂多是有所接近。
這種編織遊戲讓人沮喪,但並非毫無意義。至少,它成了一種精密的祈禱儀式,並在想像中擁有了籠中鳥。光這種幻覺帶來的狂喜,已足以讓人激動而顫慄。無論何時,寫作本身更值得重視,它在言語和幻象的密林中開闢出一條小徑,得以讓人接近那高貴而輝煌的生靈。為什麼要寫作?每個詩人都無法迴避。詩人也許是最少考慮從文字中獲取好處的人。但詩經常被想像成某種用具(譬如樂器、藥物、容器、武器、燈具、傳聲筒、取暖器、醫療器械之類),在不同人的手上獲得功能不一的廣泛應用。這恐怕也是對詩的曲解。我不懷疑詩人的真誠。其詩多有感而發,猶如樹木開花。但蘋果樹開花即使全是為了結果,亦不可否認蘋果花的美。更進一步,玫瑰開花是為了什麼?我不喜歡對詩抱有實用的想法。我對瓦雷里說的「純詩」心嚮往之。
不少詩人跟我談過,寫詩僅是為了療傷或自救。這是詩慈悲的一面。詩寬廣如大海。面對大海,有人取鹽,有人捕魚,有人享受風浪,有人只陶醉於眺望虛空而無所求。我注意到,那些形式不一的用途,僅限於一己之私而狹隘。我也有過類似想法——寫詩以教育自己——寫作讓我發現了憂鬱的根源,也發現了愛的源泉。生活歸根到底是荒誕的,這種荒誕無處不在,這就是我們的共同處境。但並不代表我們沒有出路,生命的價值正在於對抗荒誕戰勝虛無,在不可能的處境中尋求可能的自由。寫作是次要的,但寫作也是自我教育的途徑,我可以通過寫作來達到人的完善乃至自我完成,通過追求寫作來實現人的自由。
對於初學者來說,當務之急是在泥濘的鏡子尋找自己的面容,使自己從集體的臉龐中剝離並生長出五官。當務之急是尋找自己的嘴巴和舌頭,並試圖發出聲音,之後逐步完成自己。寫作從內心出發,必以觸動更多人的心靈為歸宿。寫作必須在詩意言說的基礎上,尋求一種人類共同的、普遍性的意義。人與世界的分裂,人的自我分裂,最終導致了人與現實背道而馳的局面。中國詩學長期以來盲人摸象的現象屢見不鮮,跟這種寫作的不完整一脈相承。人是獨立的,而人活在世界中,人與世界的聯繫不可分割,這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獨立和完整的基礎。作為詩人,其根本任務之一便是揭示人與世界的古老聯繫,這種聯繫是天然存在的,但一直被人為忽視和割裂;另一個根本任務是揭示世界的秘密,而世界在被揭示中呈現整體,這種呈現是清晰的,但這種揭示的過程同樣是神秘的。基於一種追求完整性的寫作,它為這種揭示的有效和神秘提供了保證。
通常,與其說詩人沉溺於冥想或者猜測,毋寧說他陷入逝水年華式的漫漫追憶中。不僅是對個人童年的回憶,還必須是對人類童年的回憶,他的書寫布滿回憶性質的經驗。詩人究其一生的寫作,實際上是去努力完成一部精神自傳或生存回憶錄。詩歌是一種經驗。詩人要把這種經驗傳遞出來,任何猜測和判斷都是多餘的。一首詩猶如地球的表面,它是有限又是無涯的。它向著無限敞開而充滿隱蔽性,它揭示了世界的秘密而本身又是一個秘密,換言之,這個揭示的過程儘管接近於無限透明,但也是充滿神秘的。詩人要做的只是呈現:把大地中多餘的泥土搬走,讓隱身於泥土中的洞穴直接露出——詩人必須把洞中的所有泥土搬出來,但不要試圖去增加什麼。儘管詩人使用的工具是語言,它具有鐵鍬的形狀和鶴嘴鋤的鋒利,但它也是一種厚土般的障礙,它隨時會堵塞人與世界交流的通道。
因此,世界的秘密往往是這樣暴露的:它不像受到外力的推動而彷彿是一種瓜熟蒂落,詩人退隱在幕後,彷彿從來就不曾露面。彷彿不是他在言說,而是事物本身在言說。這就是詩人成為大自然喉舌的原因。要完整地呈現世界,就要清除任何主觀性的情緒和臆測,這些都是詩中多餘的雜質。天籟是大自然的聲音,但不是詩人模仿大自然而發出來的聲音。一首觸及存在的詩類似於天籟,它只複述大自然的聲音。彷彿不是詩人在書寫,而是一首詩經過詩人而呈現,它的呈現就是事物的呈現。
多年來,我的寫作不願局限於私人經驗,總想關注稍大些的世界。表達則必須有個人的方式,否則無以為詩。大自然是詩的源泉。但這個源泉正在被淤塞乃至斷送。這就要對世界關注。擾亂大自然者必將擾亂自身,那麼又得關注人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面對自然崩潰、水土污染、核彈威脅、社會不公之類的現實圖景,不值得鼓勵的應對有二:一是寫田園牧歌,一是寫工業之詩。前者迴避,虛假而矯飾;後者沆瀣,冷漠而麻木。倘若不在詩中維護自然之神秘,詩之神秘亦必將淪喪。因此,我越來越趨向於從反抗個人遭遇的荒誕和虛無,提升到一個較廣泛的層面,即從人類共同的背景與命運中擷取素材,試圖走出自己的道路。現成的路有千萬條,但不是我的。
我對詩曾有個想像:它是鈾中之鈾,來自礦石;它是酒中之酒,來自食糧。而我冶煉了萬噸語言的礦渣仍無法獲得力量,耗盡了萬噸想像的穀物仍無法獲得醉意。我想寫的詩,也許僅是一個想像?它像圓月懸於雨夜的天上,明知道它是存在的,卻無法觸及(哪怕僅是目睹)。
□黃金明
推薦閱讀:
※美科學家將用射電望遠鏡聯繫地外生命 盤點歷史上的類似計劃
※圍棋理論(類似撲克)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原來還有這些用法
※【原創】英語人——英語單詞中常見的後綴(源於詞根的虛化)和類後綴(本質上是詞根或單詞,功能上類似於後綴)約140個(跟上一篇的(類)前綴系列數量相當)
※【鉤針花樣】類似棒針的鉤針花樣!(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