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和張良,誰的謀略更厲害?誰才算得上劉邦的第一謀士
如果說大將是君王的臂膀的話,謀士就是君王的翅膀。臂膀是必須有的,沒有臂膀,君王就打不來天下。但如果光有臂膀,沒有翅膀,這個君王就只能在地面騰挪。只有插上了翅膀,君王才能上天擴大視野,才能君臨天下。
而陳平和張良,就是插在劉邦身上的兩隻翅膀。
具體而言,陳平和張良,對劉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準確地說,張良的謀略,戰略性大於戰術性,政治家大于軍事家。陳平的謀略,戰術性大於戰略性,軍事家大於政治家。
(張良雕像)
張良給劉邦出的謀略,大都是布局性,戰略性的,政治考量的因素比較多。張良一生有「六大奇謀」:
一是佐策入關。劉邦想搶先入函谷關。張良多次讓他穩住,掃除入關路上的後顧之憂。
二是約法三章。張良讓劉邦約法三章,安撫民心,與殘暴的秦朝和項羽形成截然的區別,這也形成了劉邦的標籤,讓劉邦在今後的發展中,以一個明君的形象出現。
三是鴻門鬥智。張良讓劉邦反覆向項羽示弱,又聯絡項伯和樊噲,從明暗兩方面對項羽施加壓力,從而解救劉邦。
(張良和范增,影視配圖)
四是明燒棧道。項羽把劉邦封到關中的時候,張良讓劉邦把棧道燒了,表明無意逐鹿中原。這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項羽,為劉邦暗中聚集力量,以及後來韓信的暗度陳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下邑布局。劉邦出關中,平定三秦後,由於韓信、彭越、英布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對劉邦不予幫助,結果劉邦打了大敗仗。而張良在這時候,讓劉邦給三人劃定地盤,從而讓三人死心塌地,三路圍攻項羽,最後打敗項羽。
六是巧定太子。因為劉邦想廢掉太子,而劉邦的這個做法,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呂后及樊噲集團的強烈不滿,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最後是張良出謀,讓劉盈請來商山四皓,最後才穩定了太子,從而也穩定了江山。否則的話,趙王如意被立為太子,劉邦去世後,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戰爭,七國之亂,提前爆發。
陳平給劉邦出的謀略,則大都是戰術性的,局部性的,是人事的考量。陳平一生也有「六大奇謀」:
一是離間項羽君臣。項羽一生剛愎自用,唯一的謀士就是范增。陳平成功地離間了項羽和范增,讓項羽懷疑范增,而范增氣走氣死。這一招,讓項羽再也沒有謀士,饒有千鈞之力,卻完全用不在恰當的地方,最後失敗。陳平用的反間計,就是一種術。
二是巧幫劉邦脫險。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陳平獻計劉邦,找一個像劉邦的將領紀信假扮劉邦從東門出,吸引項羽主力,劉邦從西門逃離。這也是一種術。
(陳平畫像
三是穩住韓信軍心。韓信攻下齊地的時候,就帶信讓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大罵韓信。在這時候,陳平在桌下踢了劉邦一腳,劉邦醒悟過來,真封韓信,從而穩住韓信軍心,讓其積極幫助劉邦。這也是術。
四是乘勝追擊窮寇。劉邦項羽划下楚河漢界,訂立雙方罷戰的謀略後,劉邦本來要回漢中,是陳平及時阻止劉邦,讓他乘勝追擊,置項羽於死地。
五是兵不血刃抓韓。韓信要造反,劉邦想親率大軍討伐他,陳平給他出了一個偽游雲夢的計謀,結果非常輕鬆地處理了韓信的問題,避免了一場血戰。
六是巧解白登之圍。劉邦被匈奴圍在白登,陳平利用閼氏怕失寵和貪財的心理,成功把劉邦解救出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張良和陳平,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比較誰排第一,還真說不上。就相當於一只翅膀無法飛到天上一樣。張良和陳平這對組合,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助劉邦一飛衝天,最後當上皇帝。
(參考資料:《史記》)
推薦閱讀:
※劉盈:戚夫人悲劇人生的根源
※安漢置縣始末:韓信死了,范目、張良不辭而別,劉邦怕了?
※豪傑聊大漢(37):直言敢諫周昌 罵劉邦逆呂后的大漢功臣
※無賴劉邦為何會成為領袖
※劉邦為什麼要把彭越剁成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