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精華】江海濤中醫師:藥性瑣談

涼茶該不該放夏枯草?其對治失眠之「理」為何來自「夏枯」之「性」?大青龍湯中誰來「翻雲」?誰來「覆雨」?如何實現「人工降雨」?自古談草說葯者,多逐條解析其性味功用,所輯成書多為案頭參考工具等,枯燥乏味。能把葯說「活」,使人看到每一味葯背後的豐富生命信息,以及所演繹的性情和靈性者,寥寥無幾。江海濤醫師的一部《藥性瑣談》,迷倒眾多中醫學子、臨床醫生。它遠超人們對藥物的一般理解。它獨闢蹊徑,深入藥性的生命成長去探究方劑的奇妙組合。訪談嘉賓:江海濤江海濤,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大家張伯禮教授,著有《藥性瑣談》及《傷寒瑣論》,長期為《生命時報》撰文。訪談精華【理論病機】問:【輔行決里說,認識葯的五行也很重要,請問您怎麼看待葯的五行問題?在學習中,我們該如何學習和運用呢?】答:【五行】五行是一種說理工具,它代表了氣的生、長、化、收、藏五個階段,所以說學習五行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後的氣機,明白了氣機狀態,也就可以不再執著於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名字了。其實古人使用五行也是為了表達交流的方便,如:一提到木,我們就知道是一種生長生髮之氣;一說金,我們知道是收斂下降之氣。古人覺得要每次把氣機描述出來太麻煩,所以用了約定俗成的五個字來代替。因此,我們千萬不能把五行理解成五種物質、五種元素,那就太機械了。問:【中藥的四性五味是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獨具特色的部分,尤其是和四象五行的相互關聯更是富含哲學意味,最終回歸到的是調和氣血平衡陰陽。請您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講。】答:【中藥的四性五味】中藥確實是以性味為基礎的,所謂的中藥一定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用藥,很多中草藥被西醫所利用、提取和轉化,製成各種製劑廣泛應用,比如說研究某味藥物能治療冠心病,某味葯能降低血脂等等,這些都不能算中藥。中藥一定要以四性五味為綱目,我們都知道藥物的四性即寒熱溫涼,是用來糾正機體的寒熱不平衡。五味是和五行相對應的,陰陽五行是中醫理論基礎中的基礎,中藥也離不開這些理論的指導,五行的本質並不是五種元素,而是氣機的五種狀態,氣的運動不外乎升降開合調五種形式,其中升降對應於肝肺,心腎對應於開合,脾土為調。我們用藥的目的也不外乎是恢復氣機的正常運行,比如:肝臟不升時,我們知道要用辛味的藥物來升散;肺氣不降時,要用酸味藥物來斂降。但具體用藥時還不是這麼單純,肝體陰而用陽,所以在用辛味葯助肝用的同時,還需要適量的酸味葯以補肝體,這樣才能更好的順應肝的生理特點;肺的作用也不是單純降氣,我們中醫基礎中說它能宣降,首先要宣,然後才降,所以調肺的藥物也是升降散斂的結合,比如:小青龍湯中麻黃、細辛配伍五味子。藥物除了講究性味以外,還講氣味,氣和味是不同的,氣是指鼻子能聞到的,味是指嘴嘗出來的。這就說明了氣比較表淺,容易散發,發揮作用比較快,治療的疾病也是表淺的,味則比較厚重,入腹以後會向下向里走,發揮作用比較遲,因此說氣為陽,味為陰。治病有時是取其氣,有時是取其味,比如:薄荷、川芎、羌活之類的主要用氣治病,地黃、白芍之類的藥物聞不見什麼氣味,它們主要是用味。問:【請問如何理解「心陽過亢則降下不利?」】答:【心陽過亢則降下不利的理解】升和降、開和收總是相互制約的,過升則影響下降是毫無疑問的。另一方面,氣的斂降與肺金有關,心陽過亢會造成肺葉焦滿,失去肅降的功能,所以導致降下不利。問:【外感和內傷在疾病的發展進程中常常出現郁而化熱,應該怎麼理解?】答:【對於郁而化熱的理解】郁而化熱是由於有一種力量束縛住了人體正氣,而正氣又想擺脫它,這種矛盾中形成了熱,好比一個人被繩子捆住了,這個人又有力量在不斷地掙扎,那肯定一會就生熱了。如果這個人很虛弱,根本無力反抗,那就不可能生熱,所以郁而化熱肯定是正氣有一定的實力。我們都用打氣筒打過氣,打一會兒就會摸到氣筒發熱了,這是因為把氣體壓縮了,氣體分子的運動加劇,導致溫度增高。所以說氣聚生熱,氣散生寒;氣動生熱,氣靜生寒。萬物都是這樣。問:【羌活、防風等葯,我們叫他們風葯,而我們中藥書說是驅風解表的葯。這究竟是驅風,還是給我們身體帶來風呢?驅風跟風葯這個名稱會不會有衝突?】答:【對驅風解表葯的理解】風的本質是氣體流動,羌活、防風的作用就是讓人體的氣機流動起來,從這個角度說是給人帶來風,但它們同時又可以帶動人體的正氣流向體表,以驅除外風,所以也可以說驅風,二者不矛盾。【方藥學法】問:【課本上多逐條解析中藥的性味功用,學起來甚是枯燥,您是如何探究每一味葯背后豐富的生命信息的?又是如何探究方劑的奇妙組合的?】答:【中藥、方劑的學習】教材中把藥物功能分開講解,之所以感到學起來枯燥,是沒有給出內在的聯繫,每天接觸的都是零散的知識點,不講解藥物整體的性情。我們在學習了這些知識點以後就開始思考它為什麼有這些功用,古人是怎麼發現這些藥物或得出這些結論的。以前最流行的說法是,穴位或藥物的發現都是經驗的積累,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發現的,這樣一來中醫就變成了經驗醫學,降低了一個層次。實際上中藥的發現不僅僅是靠經驗完成的,它伴隨有推理的過程,比如:自然界昆蟲很多,古人為什麼尋找水蛭、虻蟲作為力度較強的活血葯呢?這是因為這兩種蟲子善於吸血,從這種現象推理出的,如果從千百種蟲類中逐一篩選,顯然不現實。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習性,穿山甲生來就善於鑽洞,這就是它的習性,即使生命不存在了,這種習性也沒有消失,因此到了體內以後它還能通脈。古人發現中藥的功效很大程度上是有這種推理的。現在藥物的功效在古籍中已經記載得很全面,基本不需要我們再重新發現什麼,但是古人為什麼得出這些結論卻是我們要思考的,因此我們在學習中藥時就要考察一下藥物習性。這樣理解中藥就有了一條主線,對教材中的藥物功效更容易記住,但是僅僅理解藥性是遠遠不夠的,教材中的功效主治還是要下功夫記住。因為一些作用是不能靠藥性推論出來的。了解一味葯的整體藥性就好像了解一個人的主要性格,從這個主要性格可以推出一些東西。但這個人可能還有一些小癖好是和他性格無關的,需要具體了解,並加以記憶。方劑分為經方和時方,經方裡面有些我們能看明白,爭議較小,比如:麻黃湯、大青龍湯等,有些是很難解釋圓滿的,如:麻黃升麻湯之類的方子,這時就沒必要強作解釋,可能要機緣到時才能明白。有些方子是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當時制方的來龍去脈早已失傳,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研究出來的。方子是由藥物組成的,按理來說只要掌握了每味藥物就可以把方子解釋出來,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把藥物的功效諳熟於心,也還是不能解釋這個方子,就像有些民間驗方也是無法用中藥學來解釋的。這有點類似《春秋》經和傳的關係,都知道傳是解釋經的,能看懂經就應該對傳里的事件也了解,但是如果真的只看經,無論你多麼發散思維也找不著左傳裡面生動的故事,因此有學者認為左傳有單獨的傳承體系,不是簡單地對經作注釋工作,它裡面含有大量經中不具備的內容。中藥和經方也是這樣,經方不是中藥作簡單地擴展,因為方子並不是按照教材中藥物的功效來拼裝成的,方劑裡面含有比現在中藥學更廣泛的知識,所以我們先不要強摳這些方子,先從能夠理解的經方開始。當然也不是複雜經方就完全不能解釋,只是說解釋得千人千面,沒有統一性。相對於經方來說,時方就好理解一些了,這些方子基本上都能用中藥學來解釋,比如:逍遙散治療肝鬱血虛,脾失健運,方中的當歸、白芍、薄荷、柴胡等養肝調肝,白朮、茯苓健脾,再加丹皮、梔子能夠清肝熱。學習這樣的方子就要靠理解了,理解之後把方子的藥物分為幾組,每組的作用目的不同,我們重點學習的就是這些作用目的,明白這些目的以後就可以根據中藥理論,選擇其它藥物替代,使處方更靈活。問:【中藥的四氣五味是不是應該作為一味葯最重要的呢?目前課本里講的功效主治,其實是不是也都是根據葯的四氣五味加上臨床驗證出來的呢?】答:【四氣五味】是的,藥物的氣味非常重要,僅靠書本的介紹永遠是隔靴搔癢,只有親自嘗一下,體會一下才能真正體驗到藥物的作用,不嘗一下遠志、菖蒲的辛辣味,就不會理解它們開竅的功能。四氣五味是一味葯最基本的骨架,掌握了這個以後,再記憶它的功效主治,使骨架更豐滿起來。問:【您覺得怎樣才能深入理解藥性呢?在學習中藥學的同時看方劑會是有效的方式嗎?】答:【藥性】藥性就是藥物的習性,要考察它天生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習性,比如澤瀉生長在水中,它必然就會利水。學習中藥的同時當然要對照方劑,在學方劑的同時也要看中藥,要相互印證。問:【中藥里說到四氣五味,我想問問,這個四氣五味特別是這個味除了是歸經的作用外,是不是可以以葯香藥味來作為治療呢?像古人煎藥是很有講究的。比如桂枝湯,如出汗後可不盡劑,若汗不出乃服到二,三劑,還有口禁,這是不是也是味從口入,治也從口入呢?】答:【中藥的氣味】中藥確實是講氣味的,氣是能聞到的,味是能嘗出的,所以氣比較外在,味比較內含。一般用藥氣的多有辛散作用,比如羌活、薄荷等。用藥味的根據五行有五種作用,如甘味能補,苦味能破,酸味能斂,鹹味凝滯,辛味能散等等,因此學習中藥對氣和味也是要研究的。問:【焦三仙消食導滯,對於米面肉食各有分工,您是怎麼看待古人發現他們仨術業有專攻的規律的?】答:【焦三仙消食導滯的原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了,初步理解是山楂味酸有很強的銷蝕能力,肉類消化比較困難,所以用山楂。神曲是麵粉發酵而成的,它也就能幫助澱粉發生腐化,麥芽是藉助它陽氣初生的力量來疏肝,通過疏肝來幫助消化。至於都要炒焦,是因為有了焦糊味以後,藥物裡面就含有了火性,可以藉助火的開破能力來消食。以前民間有一個方法是,把饅頭烤的焦糊了,吃下去也能幫助消化。問:【歷代本草書籍眾多,神農本草經中介紹藥物也和歷代本草經書籍有較大差異,我想深度學習中醫本草應該閱讀哪些書籍?】答:【中醫本草類書籍推薦】 《本草經》雖然和後世的本草書籍差別較大,我們也要努力熟悉,因為它是一個坐標,所有的中藥學內容都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本草書籍非常多,我喜歡看的有三本書,明代劉潛江的《本草述》,清代鄒潤安的《本經疏證》和周岩的《本草思辨錄》。【臨床用藥】問:【在臨床上,對於心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用藥上您有哪些講究和注意事項?藥物性味功能的選擇、方劑的組合,您是如何考慮的呢?】答:【心脈閉阻問題】這種缺血性心臟病,中醫看來主要是心脈的閉阻,當然這個心脈並不是指解剖學的冠狀動脈,而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心氣不能打開,心在五行屬火,是最盛開的一種狀態,如果它出現了病態就會閉而不開。進一步尋找心脈不開的原因,大的方面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情況,虛證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生脈散、炙甘草湯等等,實證不外乎寒邪、瘀血、痰濁等情況,對應的溫通、活血、化痰類藥物都可以酌情選用,但既然是開心氣,就應該有些入心的靶向性藥物,如菖蒲開心竅,遠志交通心腎,鬱金解郁清心等。需要注意的是用藥不能純補或純攻,即使想攻邪,也一定要配伍扶正藥物,在補中有攻,比如我們熟悉的血府逐瘀湯,定調是一個通利的方子,但裡面還有地黃和白芍是補益肝腎的,這個方子短期服用還可以,如果長期服用,我們分析一下會發現它缺乏補氣的藥物,是一個缺口,所以應適當加一些參芪苓術之類的藥物補氣。服用時間越長,越應該注意保護正氣,並注意藥物劑量不可過大。中醫治病靠的是元氣的調節,並不是藥物的直接作用。葯氣和身體元氣融合以後才能起作用,這是和西藥不同之處,所以不能想當然地一味攻伐。如果撇開身體的正氣不管,直接用藥物和邪氣去碰,雖然也可能有效果,但屬於越俎代庖,不僅事倍功半,嚴重時還可能損傷正氣,因此不可取法。問:【我看現在的醫生都喜歡用香附來解郁,但是《本草新編》中說過: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鬱,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您怎麼看香附和薄荷的解郁力量呢?為什麼現在醫生不喜歡用薄荷來解郁呢?】答:【解郁問題】你看一下薄荷和香附的形質就能理解二者解郁的區別了,薄荷用葉,質地鬆散,它解郁的層次比較淺,程度比較輕,而香附非常緊密,它如的比較深,質硬就能散結,所以解決比較深層次的鬱結。現在都不喜歡用薄荷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薄荷不好儲存,時間一長味都揮發了就沒有效果,醫生和藥房都是分開的,所以醫生無法保證每次開的薄荷都有效,而且薄荷熬藥也不好掌握。問:【現在很多醫生都喜歡用生大黃來通大便,但有人說其實30g以上的生白朮配伍枳殼來通便的效果比生大黃更好,而且白朮還有健脾的功效,既治本也治標。您怎麼看這兩種方法?】答:【通便問題】當然是後一種方法更可取,大黃通便只在短期內有效,時間一長根本起不了作用,它在通便的同時把腸道的津液也浪費了。白朮配枳殼比較好,白朮質潤,並且能健運,再加上枳殼行氣,確實是標本兼治的方法。問:【黃芩是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可是中藥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說黃芩善瀉上焦火熱,從歸經來看,黃芩是不是中焦和下焦的實熱都可以清?臨床可以只用黃芩嗎?】答:【黃芩】黃芩善清肺熱和肝熱,其實下焦熱也能清,如:黃芩湯。《本經》中也記載它主腸澼,瀉利,不也是下焦的疾病嗎!對於歸經理論,只是用藥時的一個參考,沒必要過於較真。臨床可以只用黃芩,好像叫做「一味黃芩飲」,《本草綱目》裡面有,治療氣分大熱,是李時珍自己得病的一次記載,你可以查一下。問:【對於中藥葯膳您怎麼看?當把一味中藥和食物放在一起煮,變成有一定食療效果的菜肴,這個中藥的量如何把握?其次,有哪些類別的中藥適合做葯膳呢?對於中藥葯膳的學習,您有什麼推薦的書籍嗎?】答:【葯膳】葯膳我沒有研究,但肯定是管用的,你有志向,可以系統地學習一下,有人認為藥量太小,起不到作用,其實用藥不在於量多少,只要藥物入腹以後與人體之氣能和得來,就能起作用。這和交朋友一樣,兩個人投脾氣就容易交往。如果真氣討厭這個葯氣,量再大也是徒勞。所以用藥貴在識別真氣狀態。至於那些中藥適合做葯膳,我想應該是不太難喝的。像吳茱萸這種苦劣葯,無論如何也做不了葯膳。問:【中草藥清熱解毒藥佔據很大比重,紛紛被冠以清熱解毒的功效,它們在方劑運用中究竟有何不同?能就您常用的幾味「清熱解毒」葯談談臨床搭配和療效嗎?】答:【清熱解毒藥】清熱解毒藥當然是治療熱毒的,熱到了毒的程度,一般癥狀會有疼痛,如扁桃體發炎引起的咽喉疼痛,就是有了熱毒,這時需要清熱解毒。但我們要知道熱毒是怎麼來的,它是氣鬱滯不開醞釀成的。如果光用清熱解毒藥,不容易把郁滯化開。所以用清熱解毒藥時,一定要配伍疏散葯,否則事倍功半。並且清熱解毒藥大都苦寒,對人的正氣有傷害,所以使用時間稍長的話,應該配伍甘味葯以調和。問:【艾灸會不會也是降低人體精氣的儲備,象激素一樣?】答:【艾灸的作用】艾灸屬於外治法,只要不是陰虛火旺的,艾灸就不用禁忌,它不會像喝入大量附子那樣傷害人,艾灸有溫通經脈的作用,有經絡不通的情況適合使用。至於是不是降低人體精氣儲備,這個還沒有經驗來驗證。只是艾灸不能真正補元陽,它起作用是調集其它部位的氣血,集中到施灸的地方來通脈。理論上說灸完以後,精氣只是運動了一下,既沒有多,也沒有少。先天元陽是無法補的,那是修行人的事,超出我們中醫的範圍了。後天的元氣可以用甘味的補益葯來培補,如地黃、党參、巴戟天、肉蓯蓉、枸杞子等等。陽氣只有在精氣充足的基礎上才能起來,它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是用熱葯就能補起來的。問:【看了您的《藥性瑣談》,覺得您喜歡以《傷寒論》解藥性,請問:1、對於白朮、白芍可以治便秘,不知老師有何看法。2、請問老師可不可以具體的談談「陰火」是什麼東西。3、老師可否講一下風葯的使用與用藥注意?】答:【對於白朮、白芍可以治便秘的看法】白朮治療便秘無非是因為它能夠健運,有推動力,而且本身含有一定的汁液,有滋潤作用,但畢竟不如滋陰葯那麼潤,所以有時白朮需要配伍地黃來使用。白芍治便秘因為它性寒質潤,其實質潤的藥物都有通便作用,像當歸、火麻仁等,白芍並沒有特殊的地方。【談談「陰火」】陰火的本質李東垣一直解釋得隔靴搔癢,所以我們很難說真的能理解其本意。我在書中僅是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常說氣有餘便為火。但氣不足到一定程度,它也會變質,失去正常的特性而有了火的表現。當然如果再進一步虛,到了沒有動力的時候,它又沒有火了。只是粗淺地理解,不一定對。【風葯的使用與用藥注意】凡是需要用風葯的地方一般都有肝的疏泄功能不足,風葯主要有疏散的作用,對郁滯性的病證很常用。要注意的是疏散有不同的層次,風葯的作用層次最淺,像荊芥、防風、羌活等等,它們只能對體表的疾病或時間短的疾病起作用,深層次的郁滯就要用疏肝葯,像香附、鬱金、元胡之類,再深就是活血葯了,再進一步就要用散結葯。所以要祛除一塊郁滯,有時要多層次配合,光用風葯是沒有那麼大力度的,比如:要剷除一個土堆,可能要先用鎬來刨鬆軟了,接著再用鐵鍬鏟,最後可能要用掃帚掃,最後打掃的過程就是用風葯。如果開始就用掃帚,那什麼時候能把土堆掃平呢。農村來的朋友都見過打麥子,先把麥子揚起來,然後風一吹就把麥殼吹跑了。沒有風的時候是打不了麥子的。把麥子向上揚就相當於疏肝,再用風葯一吹,功效比單純疏肝要好了很多。使用風葯要注意的當然是陰虛的慎用。問:【一位老人大便不通數日,心下痞硬,少腹無力,因誤用瀉下之法,致腹中冷痛,遂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蔘湯,經二三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續通快。想問用「濟川煎」可否?另外能說說您對「漢方」怎麼看嗎?】答:【濟川煎的運用】濟川煎肯定是比單純攻下要穩妥的,其實這種情況應該著眼於治療心下痞硬,不要著急通便,老年人胃腸蠕動慢,幾天沒大便,只要沒有小腹部的癥狀,不用過於關注。個人感覺開始應該用瀉心湯之類的。【漢方】漢方國內叫經方,需要認真學習,但學習經方不一定局限於《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像《千金方》也是需要涉獵的。這樣才能跳出拘束,明白經方的學習不能僵化。問:【為什麼說梔子豉湯是水火升降? 我理解的水火升降是心火與腎水的相互制約,梔子豉湯用於治療熱擾胸膈的虛煩,和腎水有什麼關係呢?】答:【梔子豉湯是水火升降的理解】這個問題非常好,其實梔子豉湯治療熱擾胸膈的虛煩,機理無非是用梔子解熱,豆豉宣郁,把胸膈中這團無形的鬱熱散掉,沒有必要非扯到心腎交濟上來。說梔子豉湯能夠水火升降是因為梔子能清心火,引火下行,豆豉是豆類做成的,豆能入腎,發酵以後又有了宣發能力,所以能把腎氣往上提。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水升火降,不過這都是推理,真正在臨床中基本用不到這樣的作用。我們能用到的就是清散胸膈鬱熱,而且即便本方真有水火升降的作用,也不是心腎交濟的那種先天水火,它肯定不會達到水火濟濟那麼深的層次。問:【您如何看待」桂枝調肝「的作用呢?】答:【桂枝調肝】肝體陰而用陽,桂枝屬陽,當然是補肝用肝陽,在肝氣不升時用到它,如《輔行訣》中的補肝湯就用桂枝和乾薑,部分病人是虛弱性頭暈,面色黃白,脈細弱,血壓偏低,這時可以考慮使用大小補肝湯。桂枝還可以疏肝,其實疏肝和補肝陽是一致的,肝的陽氣偏虛自然無力疏泄。桂枝還有平肝的作用,但在臨證中感覺桂枝平肝確實不好用。一般病人用桂枝時間長了,脈都變得不太柔和,所以用桂枝平肝或許高人能夠用得得心應手,我們還要不斷體會。問:【葛根湯也可以治下利,和小青龍治下利如何區別?】答:【葛根湯和小青龍湯治下利的鑒別】二者病機不同,葛根湯治療的是太陽陽明合病,這時邪氣既進攻太陽同時又進攻陽明,單純地太陽受病不會有下利的。因為腸道屬於陽明,陽明受邪後運化水谷的能力失調,所以造成了下利。因此葛根湯證的下利,利的為水谷津液。小青龍湯的病機為外寒內飲,它下利是因為水飲的變動不居,所以下利的為飲邪,身體應該有水飲的表現。問:【曾看到一則醫案說,「因邪中足太陽經,膀胱氣化失常而致遺尿,用葛根湯散太陽之邪,攝太陽之津,邪去經固,則好」。對於葛根湯,您能結合臨床,給大家分析一二嗎?】答:【「葛根湯」在臨床中的運用】葛根湯出現在《傷寒論》的第31、32條,我在《傷寒瑣論》一書中曾有論述,轉到這裡供參考。 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方一。 本條和第14條桂枝加葛根湯證極為相似,因為那條有汗所以用桂枝湯加葛根,本條無汗所以在上方基礎上加麻黃。不過我們還要問,按照中風用桂枝,傷寒用麻黃的體例,本證應該是用麻黃湯加葛根啊。為什麼還是以桂枝湯為底方,又加上麻黃、葛根呢?項背強几几雖然沒有達到痙病的程度,經脈中的津液也已經開始虧虛了,所以僅是項背強几几的時候用葛根,痙病時身體強几几用花粉,再進一步加重到了卧不著席的程度,就要用大承氣湯急下以存陰了,這幾種治法都著眼於經脈中的津液。葛根有升津而沒有生津的作用,它是把胃中的津液提升到經脈,所以首先必須保證胃中津液充足,桂枝湯中有補充中焦的藥物,能滿足這種需求,而麻黃湯僅能攻邪,所以麻黃湯配葛根顯得太「干」,無法起到舒筋的作用。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疾病一般是先侵襲太陽的,但也有例外,本條就是邪氣兵分兩路同時進攻我們的太陽和陽明兩個部門,陽明平時都是在裡面加工糧食的,它並不是時刻準備著應對外邪,沒想到邪氣一開始就進攻自己了,這樣肯定被打個措手不及,所以它不會正式的展開戰鬥,也就不能形成正規的陽明經證和腑證,而是一下子就被邪氣降住了。讓敵人衝進了自己的糧食部門,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邪氣肯定要毀壞我們的糧食,把水谷精微通過腸道都排出去了,所以形成了下利。 本條和上條都用了葛根湯,但病機不一樣,上條是用葛根從胃中提水補充筋脈;本條是用葛根把被迫下利的津液提回來,正是因為葛根在陽明地界里有個升提作用,這可能就是醫家認為葛根散陽明之邪的由來。 本條要注意和上條的內在聯繫,即該條也可以出現下利,本條也可以出現項背拘急,因為項背拘急都是缺乏津液造成的,陽明受邪而下利就造成津液不足,進一步形成項背強几几。上條又沒有汗出,怎麼會缺乏津液了呢?除了素體津虧以外,還可能是陽明受邪後下利造成的,本條既然有確切的下利,時間長了當然有可能形成項背拘急。劉渡舟先生的一則醫案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劉某,男,41歲。患病已三月,項背強緊,顧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惡風。問其大便則稱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脫肛與後重等症。切其脈浮,視其舌苔白潤。劉老辨脈浮、汗出惡風為桂枝證;項背拘急而強几几為太陽經輸氣血不利所致;大便溏薄,肛腸下墜後重,則為陽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大論云:「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仲景示人,有汗的用桂枝,無汗的用麻黃,故本證當用桂枝湯,項背拘急,應加葛根。又大便下利,為太陽陽明合病,而葛根能走上徹下,疏解「二陽」,切為病之所宜。 桂枝15g,白芍15g,葛根16g,生薑12g,炙甘草l0g,大棗12枚。服藥後,不須啜粥,連服7劑,諸症爽然而愈。(《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 本案雖然用的是桂枝加葛根湯,但它和葛根湯適用的病機大致相同。問:【對於溫病中的濕熱,濕溫,運用六經辨證有沒有優勢?經方有沒有適合使用的方葯?】答:【濕熱病症】對於濕熱等病症,可以用瀉心湯加辛散的藥物,瀉心湯中的黃芩、大黃、黃連都是清熱燥濕的藥物,本身就能治療濕熱,但疏通的力量不足,所以加辛溫葯疏散,二者配合效果不錯。【中藥現狀】問:【您怎麼看中藥現代化的問題?】答:【中藥現代化】中藥現代化對學術沒有什麼補益,但有時也是為了產業的需要,如:國內的飲片出口以後,被外國人製成成藥返銷國內,國人還真認同洋中藥,所以改善劑型使人易於接受的工作也需要做一點。但對中醫學習來說,還是要研究傳統的藥性。問:【有很多人反對中藥現代化,您怎樣看待中藥現代化這個問題?如果您反對,您反對的理由有哪些?如果您支持,那您支持的理由?】答:【中藥現代化】兩種發展可以並存吧。就中醫學的發展來說,當然靠中藥現代化是毫無益處的,中藥必須靠中醫理論的支持。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我不用中醫理論,從植物裡面發展一些新葯,也是一個研究方向,但將來不要再冠以中醫藥的名稱了,如青蒿素、黃連素等,都是對臨床治病有用的。但不能屬於中藥了,雖然也是中藥里提取的。問:【現在中藥的質量良莠不齊,我想提高我對中藥的鑒定能力,您可以給些建議嗎?】答:【中藥質量】我的建議就是多嘗,品相能造假,味道是很難造假的。其實,這個我也是外行,找老葯工學習吧。文章:上醫網
推薦閱讀:

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是什麼?答案只有兩個字,從古至今從未改變
中醫面診圖解
帶狀皰疹中醫
這個穴位,是人體自帶的痔瘡特效藥!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難治的腎病,名老中醫用1味葯取得良效!

TAG:中醫 | 醫師 | 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