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軟化是早期關節炎

  編者按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旨在喚起人們對關節疾病的關注。關節疾病共有一百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據統計,全世界共有1.9億骨性關節炎患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愛護關節一定要從現在做起。

  30歲的劉女士一直喜歡運動,身體很結實。可近幾個月來,上下樓梯時她總覺得膝蓋打軟,下蹲起立時膝關節發酸。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你這是典型的髕骨軟化症,是關節炎的早期階段。」劉女士想,這種病不是老年人才會得嗎,怎麼三十幾歲就得了,還能治好嗎?

  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髕骨軟化症,又稱髕骨軟骨軟化症、髕骨軟骨炎,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早期表現。普查發現,髕骨軟化症的發病率高達36.2%,多見於30—50歲的青壯年,尤其以30—4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約佔2/3。可見,劉女士的發病絕對不是特例。

  為何髕骨軟化症有如此高的發病率呢?這跟髕骨的解剖和功能有關。髕骨位於膝關節的前方,它在膝關節運動,如下蹲、起立和跳躍等動作中起著力量傳遞和支點的作用,就好比自井內提水時所需的滑車。

  同時,髕骨也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主要裝置之一。在生活中,膝關節經常需要屈伸運動,髕骨關節面就會與股骨關節面長期相互擠壓、摩擦。隨著年齡增長,就會造成髕骨軟骨損傷,如軟骨退變、軟化、碎裂、關節面不平滑等,引起膝關節疼痛。尤其是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由於髕股關節壓力增加,疼痛還會加劇。

  如果在髕骨反覆擠壓、磨損的同時還伴隨其他問題,如有膝關節外傷史,特別是曾有過髕骨骨折,或髕骨發育異常,都會大大加快髕骨軟骨磨損和退變的速度,癥狀出現早且嚴重。

  早期經康復運動就能緩解

  髕骨軟化症不難診斷。其最常見的癥狀是膝蓋疼痛,一般平地走路癥狀不明顯,在上下樓、下蹲、下跪、久坐後或走遠路後疼痛明顯;且劇烈活動後加重,休息後癥狀減輕或消失;氣候變化可加重病情。有些病人還有「腿打軟」的癥狀,晚期可出現髕骨摩擦感。

  髕骨軟化症的治療要根據病變程度與階段規範進行。首先,要盡量避免增加髕骨負擔,減少上下樓梯、深蹲、爬山、跪、跳等運動。對於初次發病或疼痛較輕的患者,可以採用康復鍛煉結合理療的方法。康復方法主要是通過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前面的肌肉)力量,來提高髕骨的穩定性。理療則可選用熱敷以改善髕骨的血液循環,減輕癥狀。

  服藥、注射、關節鏡、手術辦法多

  對於癥狀較重的患者,在進行康復鍛煉和理療的同時,可以輔以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如芬必得、扶他林等。近年來,基於對軟骨退變的研究,出現了很多直接針對軟骨退變和損傷修復的新葯,如透明質酸鈉(又叫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及氨基葡萄糖軟骨素口服,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

  絕大多數早期患者可以通過以上方法治癒,極少數仍不見好轉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多採用脛骨結節抬高術,效果肯定,但是手術創傷較大。

  隨著關節鏡微創手術技術的成熟,現多進行關節鏡下關節面的清理、鑽孔減壓、側方松解。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術後長期有效率在70%左右。如果效果依舊不佳,或髕股關節退變嚴重,就要考慮關節置換術了。▲


推薦閱讀:

萬萬沒想到,上了鳳凰視頻專訪欄目的竟是這樣的公司!
骨關節疼痛檢查法
如何使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良藥-甲氨喋呤(MTX)
關節複位手法

TAG:關節炎 | 關節 | 髕骨軟化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