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子問道》4、親情出於天性(傅佩榮)
我們今天要介紹孔子思想的,有關他的親情方面的見解。說到親情,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孝順,所謂百善孝為先,到現在還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句話。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呢?孝順為什麼那麼重要呢?我們就要設法在儒家的思想裡面,找到一些根據來說明。孔子有很多學生,其中有一位在言語科裡面排第一名的,叫宰我。宰我這個名字,我記得很久以前有部電影,就把它說成殺了我吧。因為宰我兩個字,正好用白話來說就是殺了我,當然是開玩笑的了。那麼孔子學生裡面,宰我這個人很特別。為什麼特別?因為一方面他非常聰明,口才特別好。同時呢?他每一次在《論語》裡面出現,前後至少有四次。每一次出現,每一次都挨罵,受到孔子的教訓。我們最熟悉也記得最深刻的一次,是宰我白天睡覺一段。他白天睡覺,孔子很不高興,他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為什麼用這麼嚴厲的話來批評學生呢?是因為這個學生口才特別好。孔子後面接著說,我以前聽到別人說的話,就相信他會做,現在開始聽到別人說的話,我就要觀察他的行為,我是從宰我開始改變的。他這樣講,就代表宰我的口才實在太好了,經常讓孔子也相信他。因此,你既然說得那麼好聽,你做不到,那就很嚴重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呢?我們就知道宰我他的特色。其實白天睡覺本來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我剛才也去睡午覺了,你也不能說我朽木不可雕也。因為古代不一樣,古代是沒有發明電燈,用一些油燈或是其他的照明設備,一般人沒有什麼能力來負擔的。所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就睡覺了。因此他睡夠的時候,白天就可以好好工作,除非你生病,否則你白天沒有理由去睡覺。
我們現在提到宰我,宰我這個學生,畢竟是了不起,他對於孔子所教的東西,他能做一種反省,而不是全盤接受,像這樣的學生是很有挑戰性的,他聽到老師經常在提倡,三年之喪。其實孔子認為,父母過世應該守喪三年,我們以前談過,三年是指滿二十五個月。但是宰我認為太長了,等於是說,你提到一種社會規範,他認為太長,不太合理,那當然要提出來討論了。他的理由非常精彩,也非常完整,他從兩方面思考。第一方面,他說,三年太長了,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我們現在說文化的瓦解就是禮壞樂崩,宰我就把這個跟三年之喪連在一起,說你讓一個君子三年之間不行禮,他忘記細節了怎麼辦?到時候操作的時候少了幾步。你讓他三年不去奏樂,他演奏的時候怎麼不聽使喚了。你讓一個小孩學鋼琴了,二十五個月沒有練習,他彈起來肯定是不太理想。所以他用三年,對於人文世界的挑戰太長了,不應該那麼久。第二個,他提到自然世界。他說,古代的人用鑽木取火,他不像現在瓦斯那麼方便,他一年四季,用四種木頭來鑽,鑽了之後產生火,他才可以來煮東西吃。他說,一年四季用的火,他的木頭輪了一次,一年夠了。另外呢?舊的稻米吃完了,新的稻米長出來一年了。古時候山東是一年收成一次,所以代表自然世界,一年是一個周期循環,正好。兩個合起來看,人文世界三年太長,自然世界一年正好,那當然取它們的公分母,一年夠了。所以宰我這個學生腦袋是不錯的,他是不能夠完全接受,他要按照合理的思維,說三年之喪太長了,一年就夠了。碰到這樣的學生,你就是孔子也要尊重理性,不能說我用權威,說你我聽話,用權威說,你不聽話,要開除,那不行,但是這個時候很難討論。為什麼很難討論呢?因為有許多事情,它是一種社會上的倫理規範。倫理規範就是說,你按這個來做,大家就認為你做對了,否則就會批評你。那這種倫理規範有時候長期形成的,你也不知道是誰定的,或是為什麼這樣定,不見得說得清楚。這個時候孔子如果跟他說,你真的做過研究嗎?三年不行禮樂,真的做過實驗,會忘記禮樂嗎?這個很難說得清楚。因為有些人也許不會忘,十年也不忘,有些人恐怕三個月就忘了,所以這個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另外,你說,像長稻米,一年收成一次,他不知道有個台灣一年收成三次,那這樣的話,你這個周期的循環又變成相對的,所以孔子不跟他討論這些細節。孔子作為一個老師,他了解全盤的道理,他確實是了解,他立刻轉移焦點,因為社會上的倫理規範,不是禮教吃人,不是故意設定來整你的,它之所以設定,是為了滿足你內心情感的需求,你有這樣的情感,你才需要那樣的表現來配合起來。所以孔子就轉移焦點,說,好!如果你現在不守三年之喪,守滿一年,就停下來了,然後穿著漂亮的衣服,吃著很好的食物,你心裡安不安?孔子把這個焦點轉向你心裡安不安。他當然希望宰我說,恐怕不安吧,或者宰我說,我還去想一想,這樣的話,宰我還算是不錯的。結果宰我這個學生喜歡辯論,連對老師也毫不客氣,這本來是好的事嘛,像西方的亞里士多德就說,我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他在柏拉圖學院念了二十年,最後講了這句話。為什麼?因為他認為柏拉圖的學說太過於理想化。柏拉圖確實寫了一篇《理想國》,也不能實現。而亞里士多德很重視現實世界,他是誰的老師呢?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他就教出一個亞歷山大大帝,這是亞里士多德。所以,他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其實老師跟真理,你聽一下,我們用韓愈說的話就很好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才是合理的。否則當了老師之後,一輩子都要勝過學生,這不可能的事情,各有專業。所以呢?孔子本來宰我可以再請教他,到底在講什麼。結果宰我這個學生,聽到老師問你心裡安不安,他直接說,安。這個就很傷感情了,孔子就不太高興了。孔子很少這麼嚴厲,他說,汝安者為之,你安,就去做吧。他接著講一段話,他說,君子居喪的時候,吃好東西不覺得好吃,聽好的音樂,不覺得好聽,住舒服的地方,不覺得舒服,所以他才願意守長一點的時間。接著再說一句,汝安者為之,你安你就去做吧。宰我看到老師這麼生氣,立刻離開教室。古時候教室恐怕不太大,大概一兩步就可以跑出去了。宰我離開教室之後呢?孔子還有話想說,就對留下來的同學說了,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我在二十年前,念《論語》念到這一句話,對孔子特別佩服。他說,一個小孩子生下來三歲,才能離開父母懷抱,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事實。但是,古時候是父親,母親分工合作,爸爸去外面工作賺錢,媽媽在家裡面帶孩子,孔子居然觀察得那麼細膩,說小孩子生下來三歲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
所以儒家的哲學,是建立在客觀的經驗上,它不是自己想的。那這十二個字,就特別讓我們佩服。因為我有時候,也參考一些西方的心理學的雜誌,我就舉兩項故事來說。在美國,有一所醫院,收納很多棄嬰,就是孩子生下來沒人要,就丟到醫院去了。美國政府呢?他有這樣的醫院,專門照顧這樣的孩子,有一所醫院收容了五十個棄嬰。他們就發現,這些孩子個個都是目光獃滯,面無表情,了無生趣。只有一個例外,這個孩子每天很開心,見到人就笑。醫生跟護士都受過科學訓練,就想說,奇怪,都是沒人要的孩子,他為什麼那麼特別呢?事實上,他只是正常而已。但是在那個地方,就變成很特別的一個孩子。他們裝上閉路電視,派人觀察,一天二十四小時監視,看這個孩子為什麼那麼特別。結果一個星期之後發現,每天到下班的時候,醫院裡面有一位老太太,掃地收垃圾的,她經過這個小男孩旁邊,就逗他玩半個小時。所以每天有人關心這個孩子半個小時,就使這個小孩,超過其他的孩子,就這麼簡單。一個人如果沒有父母,沒有長輩的關懷,他不可能順利成長,美國人到現在才透過這樣的觀察研究出來。孔子早就說過,小孩生下來三歲,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這種叫做洞見,非常平常的事實,古今中外都有,但是孔子就是看到了,我們講一個哲學家的偉大就在這裡,他有Insight,他可以看到裡面。所以,兩千多年前說的話,今天心理學家,醫院裡面做的研究也配合。我再講更進一步的研究,另外一所醫院也是收容棄嬰,他們想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就把小孩分成兩組。第一組孩子,每天由固定的護士照顧,就是這個孩子每天看到都是同一張臉。第二組孩子,每天換人照顧,小孩每天看到都是不一樣的臉。結果半年下來,第一組孩子,有固定的人照顧的孩子,他的智商的發展,都超過第二組孩子,超過達一倍。所以,一個人只要能正常成長,跟其他人一樣,上學念書沒問題,真是需要感恩。你想想看,每天換人照顧,他沒有安全感。他沒有安全感,他連智商都很難順利發展。相反的,他每天固定的人照顧,心裏面覺得很安定,每天看到的臉都是一樣,他不會覺得害怕,然後其他方面的潛能不斷地發展。所以,我們學習儒家,你看這一段話,在《論語》裡面的《陽貨》篇第十七,就是宰我跟老師的挑戰,挑戰得真好,你沒有這樣的質疑,孔子就不會把這個道理統統說出來,那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心得呢?第一個,社會上一定有一些倫理規範。倫理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些規則,像君臣,父子,夫婦,父子,朋友這些,這是倫理規範。倫理規範的基礎呢?在於心裏面的情感,我有這樣的情感,我才需要這樣的規定。譬如我們說,見了老師要鞠躬,我心裏面尊敬老師,我才鞠躬,要不然的話,我心裏面對老師沒有感情,我鞠躬是被迫的,那個很難去勉強的。我在學校教書教了很久,有時候看到學生迎面走過來,看到我就彎了,因為他們不想鞠躬,那我也知道,沒辦法,不能勉強。像這個,父母跟子女,都是一樣,情感最好是出於自然,外面的規範就可以配合。但是不要忘記,為什麼我們對父母的情感特別深刻呢?以至於要說百善孝為先呢?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幼兒依賴期,這個字是翻譯自英文的,幼兒依賴期。人類稱為萬物之靈,但是,人類的孩子卻最為脆弱。我們有時候看一些非洲野生動物園介紹一些動物,看著真神奇。一隻斑馬,生下來,三十分鐘之內就可以跑。為什麼?它不跑的話,或者跑不動的話,就被淘汰了,獅子啊,野狗就過來了。其它的象鹿、羊、野牛都是如此,不會超過一個小時。超過這個時間,沒有人救得了你,它叫自然淘汰。那人類的孩子,生下來幾個小時,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能做什麼?動彈不得。要大概三年左右,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你有最長的幼兒依賴期。當然這個最長是就比例來說,譬如說,人的平均壽命是多長,他依賴的三年是在這裡佔多少百分比?最高的。所以,人類有最長的幼兒依賴期,生理上的需求,導致他在心理上,跟父母親之間,有最親密的,互動的,關懷的情感。所以,很自然的,到後來孟子為什麼說,孝順是出於良知良能呢?因為我們這樣的一種生理上的需求,造成心理上的情感,以至於我們看到父母快樂,自然快樂,看到父母傷心,自然傷心。因此,孝順就是希望父母永遠快樂,而不是勉強,不是有人教的。但是,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人很容易健忘。長大之後就忘記小時候的情況,所以,我們又有一句話說了,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當了父母親,看到孩子這麼脆弱,每天那麼辛苦,才想到以前,父母帶我們,也是那麼辛苦,才感激父母的恩。所以有一句話呢?我自己也常常在思考,就是,我們跟子女一起成長,跟父母一起成熟。成長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孩子成長,我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成長的,我們以前的成長經驗忘記了,所以透過孩子的成長恢復了,我跟孩子一起再成長一次。我們跟父母一起成熟,什麼意思呢?父母年紀大了,他現在慢慢衰老了,我們看到父母親,反而需要我們的照顧,帶他們去看病,也想到說,我們將來也會跟他們一樣。人的生命在源遠流長,就需要子女,需要父母,連貫起來成為一個生命之流。所以,儒家講孝順絕不是教條,他是有他的根據,就在《論語》裡面,從生理到心理到倫理三個理連起來。
這一點根據講清楚之後,接著就要怎麼辦呢?具體說一下,怎麼樣才算孝順?其實在《論語》裡面,談到孝順的地方並不多,大概十章左右。《論語》有五百多章,十章左右,學生問,怎麼樣算做孝順,或者怎麼樣做叫做孝順,孔子的回答也是都不一樣。譬如說有一位貴族子弟,魯國的貴族就是這三家,孟氏,叔氏,季氏。有一個孟氏的子孫就請教孔子說,什麼是孝順?孔子只跟他說兩個字,無違。無違什麼意思呢?不要違背。不要違背什麼?孔子也沒說。孔子講話非常精簡扼要,絕不多說半個字,不要說一個字了。所以人家是貴族,貴族再怎麼年輕,他都是社會上的高的階級。所以你念《論語》就會發現,孔子跟弟子講話就是,子曰,但是,碰到貴族的時候呢?就要寫,孔子對曰,加一個「對」。對就是代表我對他,對,很恭敬的意思。哀公問政,孔子對曰。季康子,很年輕啊,比孔子小了四十幾歲,沒辦法,誰叫他生在季氏家族?生下來就是一個卿,卿等於是國家最高級的,算是比部長還高級的一個職位。你再年輕,孔子對曰,沒辦法,孔子他們都很重視古代的禮制,有它的好處。為什麼?你如果不尊重這種禮制的話,那到底你要對誰尊敬呢?年紀大的嗎?比較有力的嗎?比較凶的嗎?這是很難講得清楚。所以呢?孟氏的一個年輕人,請教孔子什麼是孝,他說,無違。但是,講完畢之後,他又覺得沒講清楚。樊遲是孔子的學生,替他駕車,孔子就說了,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孔子這樣說。孔子說完畢之後呢?樊遲替他駕馬車,立刻就問,何謂也?各位知道我的意思吧?上次我們講到那位曾參小朋友,孔子講完話,他應該說,何謂也?他不說。他說,唯,害得後面很多糾紛。現在呢?樊遲不錯,立刻說,何謂也?孔子立刻回答。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連講三個禮。父母在的時候,因為他們是貴族嘛,父母在的時候呢?要以禮侍候他們;父母過世了,用禮來埋葬他們。然後呢?用禮來祭祀他們。為什麼特別講禮呢?禮這個字,跟上層社會脫不了關係。你要實踐禮的話呢?你需要一定的身份跟財富。實踐禮是很花錢的,它需要排場,需要一定的規模,規格這些。所以孔子教學生的時候,你是貴族,好!你要守禮,貴族很容易不守禮。我們說一個人有錢之後,財大氣粗,他不守禮。尤其是像孟氏,叔氏,季氏,第三位季氏,孔子對他很不滿。《論語》有一篇,叫做《八佾篇第三》,一開頭就是,季氏八佾舞於庭,孔子受不了,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為什麼那麼反應激烈呢?是因為季氏他沒有資格行八佾之舞。佾是古代舞蹈的時候,一行有八個人,八佾就是八八六十四,六十四個人,這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規格。那季氏呢?天子八佾,諸候六佾,季氏他是大夫,四能四佾,四八三十二。但是季氏想說,我家裡有錢,我們錢多得很,天子搞八佾,我也搞八佾,這個,等於關起門來當皇帝,孔子當然不滿意了。等於是你這個心態,不太正常。所以孔子回答貴族子弟要守禮。
那一般的學生就問得比較多了,有的學生問,老師,怎麼樣才能夠算孝順呢?孔子說,你現在所謂的孝順,就是能夠奉養父母親,但是這樣不夠。他說,像狗跟馬對人也能奉養,如果你不尊敬父母親,那跟狗跟馬奉養人有什麼差別呢?我在這一句話的翻譯上呢?特別下了一點工夫。為什麼?因為一般的翻譯,包括朱熹在內,他怎麼翻呢?他說,現在所謂的孝順,就是奉養父母親。但是,我們對於狗跟馬也能養,如果你不尊敬父母親,那你跟養狗跟馬有什麼差別呢?這樣的翻譯不通的。哪裡有把養父母親,跟對養狗跟馬對照的?這是講孝順正好講到是最不孝順的情況。我們奉養父母親,要把自己比喻為狗跟馬。那為什麼特別狗跟馬呢?狗替人看門,馬替人拉車。所以古人在動物裡面,特別挑狗跟馬作為代表,就是它能夠替人服務的,到現在我們還要用這個詞,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效犬馬之勞,代表狗跟馬是可以照顧人的,幫助人的。如果子女對父母只是奉養,而不尊敬的話,那跟狗跟馬照顧人,狗跟馬不會尊敬人啊,有什麼差別?所以,我們在奉養父母的時候呢?還要尊敬父母。尊敬並不容易做到啊,譬如說,我們舉曾參做例子。曾參非常孝順,他的父親曾點,雖然脾氣不好,但是曾參,還是一樣孝順。在《孟子》裡面,記一段話,很有意思。孟子說,曾參奉養他的爸爸曾點,每一頓飯都有酒肉。吃完畢之後呢?就問父親說,剩下的酒肉要給誰?因為恐怕鄰居有些窮人,讓父親的好意能夠表現出來關懷別人。那父親就問了,還有剩的嗎?一定說有。恐怕人到老了,會眼睛都不是很好,所以他說,還有剩的,一定有。然後問他說,我剩的菜送誰呢?給哪一家?張家還是李家?他們比較窮,說是讓父親的善意,可以去照顧鄰居。好了,這是第一步,後來曾參老了,他的兒子就沒有那麼孝順了,兒子叫曾元。曾元養曾參,每一頓飯有酒肉,但是吃完畢之後呢?不再問曾參這個爸爸說,剩下的給誰了,不再問了。曾參有時候問,還有剩下的嗎?還有沒有剩的酒菜呢?他說沒有了,準備下一頓,熱一熱,再給父親吃。孟子講這段話,也感慨很深,三代的差別就出現了,從曾點到曾參到曾元三代。所以我們有時候想到說,孝順不容易啊。為什麼?因為一方面奉養父母親,另一方面讓父母親關懷其他人的心意可以表現出來。所以養父母是要養他們的心志,讓父母親行善的心志,可以透過這些表現出來,而不是光養活就好了。這是有關奉養父母親的,這是要尊敬父母親的一點。
另外子夏也請教,問說怎麼樣才算孝順呢?孔子說,色難。色難兩個字,不是說好色最難了,好色不難,色難是臉色要表現愉悅最難。我們跟父母相處,我們常常說久病無孝子,真的很可怕。父母長期生病,到最後你就沒有耐心了,變成父母要看我們臉色了。孔子這話說得多深刻啊!我自己父母在生病的時候,就常常想到這句話。兄弟姐妹有時候看到父母親,哎呀!隔幾天就要去醫院,就要我們陪他去。有時候就臉色不好看,我還要上班呢,我還要什麼,我就拿這句話提醒自己,一定要表現愉悅的臉色,說實在的,不容易呀。表現了半天,父母看到你,好象在比哭還難看,臉色想笑又笑不出。但是至少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是說,不要讓父母親覺得難過,要表現愉悅的臉色。否則,我光是尊敬父母,臉色難看,這不是辦法。所以孔子,他談到孝順,居然這麼樣的深刻,這麼樣的親切,這特別值得我們去留意。為什麼?因為孔子自己三歲的時候父親過世了,十七歲根據司馬遷的說法,母親也過世。但是很多人認為,二十歲母親才過世,等於是孔子成家之後,二十歲母親才過世,大概差兩三年的時候。所以孔子自己在二十以後父母都過世了,但是,他照樣很了解什麼樣叫做孝順,這個特別不容易。有時候父母不在的時候,他的思念反而更為深入,更為客觀,所以他給學生的建議都很具體。另外一位學生恐怕出生背景也是貴族,他說,怎麼樣叫做孝順。孔子就說了,讓父母只為你的疾病憂愁。這句話很有趣,讓父母只為你的疾病憂愁,因為生病有時候是不得已,讓父母除了疾病,任何事都不用替你擔心,譬如上學,念書,交朋友,父母都不擔心,只有你生病,父母擔心,代表你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這就是孝順,叫做,父母惟其疾之憂。還有其他很多有關孝順的例子,譬如說,你要出國了,他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很多事情都有原則,也有變通,原則就是父母還在,你不要到遠方去遊歷,遊覽,遊學,甚至去工作。因為古時候交通不太方便,你一旦離開家鄉,恐怕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能回來,父母會擔心。但他後面加一句,好象他已經預先知道今天通信設備的方便,你可以出去,但遊必有方,到外面去呢?要讓父母知道你在什麼樣的地方。方本來指方向,方位,那今天來說的就沒有問題了。因為手機到世界各地,都可以跟父母聯絡,讓父母知道你在什麼地方。做子女的往往不太會想像父母心裏面的一種思念和挂念,等自己做父母了,才對自己的孩子,那是無微不至的思念,所以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再進一步,他也提到說,對於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譬如說很多年輕人,你見他問他說,你父母什麼時候生日,有時候想好久,只記得自己的生日,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在孔子來看,就認為這樣不太好,至少你要知道父母年紀。他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方面,父母年紀大了,你很高興,他可以得享高壽,另一方面你也擔心。為什麼?年紀大了,一定是慢慢衰老。所以像這種那麼細膩的話,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我們常常會憂喜參半,對於父母的年齡,孔子就有這樣的說法。所以這樣的一位古人他說的話,今天我們聽起來還是非常合理,也很合情。他自己常常覺得很遺憾的,就是做子女啊,對父母孝順,我做不到。因為他很年輕的時候,父母都過世了,所以他很羨慕別人父母健在,也都鼓勵別人好好珍惜親情。
我們接著就要問一個問題了,那麼父母親一定都對嗎?常常聽到社會上有一句話,叫做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然後說,這是儒家的話。我要很清楚,很鄭重的說,這不是儒家的話,孔子,孟子不太會講這種不太合理的話。什麼叫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對嗎?父母也是平凡人。並且作為開凡人,是一種自然而然結婚之後,成家之後就有了子女,那父母本身的德行,並沒有說因為有了子女就忽然改善了。如果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所有的人做父母的都變好人了,社會上還有幾個壞人呢?有壞人是吧?叫他結婚生子就變好人了?沒有這回事吧?這話不合邏嘛。所以我們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只是要說明什麼?說明天下沒有父母不關懷子女的,只是要說明這一點。父母一定關懷子女,所以子女在面對父母的時候,盡量從善意來了解,而不要一定說父母對,父母錯,他是關懷你。父母為你好,也許父母親所認為的好,不是子女所接受的好,這個可以討論,可以商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論語》有一句話,孔子說,侍奉父母的時候,發現父母可能做錯事,就要委婉地勸阻,這很簡單的一句話,事父母幾諫,委婉地勸阻。既然要委婉地勸阻,當然是父母要做的事是明明白白的壞事,不對的事。所以子女就看到父母做壞事要委婉地勸阻。說到父母做壞事,做子女的實在是不能負連帶責任。譬如說,假設有一個小孩出生在一個黑社會,你父母就靠殺人騙人起家的,小孩長大之後,上了學,知道人生的道理,就跟父母說,你們怎麼可以干黑道的事呢?父母怎麼說?不幹黑道怎麼養活你?這個沒辦法回答。子女不能選擇說,你那個黑錢我不要,你給我當學費我也不要,子女沒辦法講這種話。所以,這個子女既然知道父母做的事不對,就要委婉地勸阻。如果父母不聽的話,照樣尊敬父母親,不要直接違抗他。但是,內心憂愁,不要抱怨,講得多麼婉轉!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還是不要抱怨,因為天下沒有比父母對我們來說更偉大的,更重要的人了。古人把父母比為天地,有他的道。沒有父母即使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公民來說,有錯的話,那我們做子女的沒有理由,對父母反臉相向,或者惡言相對,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任何權利。天下只有一種關係是不可逆的,所謂的可逆,就是說,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你對我不仁,休怪我對你不義,這是可逆哦。兄弟也是可以鬩牆於內的,不要說朋友了,只有父母是不能翻臉,不能還手的,就這麼一種關係。你說,這樣不公平,但是,你當子女的,將來有也會當父母,也沒什麼不公平啊。並且子女如果對你不好,你自己恐怕也有教育上的責任,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了解之後,才能進一步了解儒家別的思想。譬如說,很多人常常講,儒家好象不適合法治吧?因為《論語》有一句話,有一個人就跟孔子說,我們楚國人,有一個人非常的直爽,爸爸去偷羊,兒子去檢舉。所以當時他說,我們楚國人非常的正直,爸爸偷羊,兒子檢舉。孔子怎麼說呢?我們魯國,跟你們不一樣,爸爸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爸爸隱瞞,這裡面就有直,直代表真誠而正直,這個就值得思考了,你們互相隱瞞,不是違背法治嗎?不是變成是為了私情,而傷害了公義嗎?難道被你偷羊是活該的嗎?那你這個父子互相隱瞞,這成什麼話呢?很多人就批評儒家,說儒家沒有法律觀念。在這裡我們要說明一點,孔子並沒有說,這個是正直,他說,這裡面就有直。好!這裡我們要思考一下了。人的社會結構,大家庭開始,組成一個部落,慢慢形成社會,而最根本的情感,是家裡面的情感。所以呢?如果父親偷羊,兒子檢舉,代表他們之間不再考慮家庭關係,只考慮社會上個人的關係。等於是,我跟我父親是兩個個人,兩個個體,不相干的,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所以他犯了錯,我就會檢舉,像這樣的話呢?就沒有人情問題了。沒有人情問題的話,社會就趨於刻薄,非常的危險。所以法家在秦國實現之後呢?刻薄寡恩嘛,到最後秦始皇,秦二世就結束了。所以,一個社會的崩解,就從這種親情的淪喪,就是把父母親當作平常人,那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問了,你真心的想一想看,如果父樣偷羊,父親偷羊是一個犯罪的行為。那我怎麼辦呢?我替他隱瞞?還是去揭發他?作為一個子女,當然別人不知道嘛,家醜不可外傳這些。那別人問我知不知道,我至少可以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誰偷的,這等於就是替他隱瞞了,對不對?我這個絕不至於說,就是我父親偷了羊,我來檢舉。這樣一來的話,這個親情沒有的話,父親就覺得說,哎呀!這樣子生養不是白養了嗎?還跑來檢舉我呢。所以孔子考慮的是,人類更根本的情感,他不是要破壞法律。
儒家絕不破壞法律,我舉後面的孟子的一段話來作為例子。我們常常提到孟子,因為孟子常常提到舜這個人,舜這個人的家庭情況我已經介紹過了,是一個標準的問題家庭。因此,學生就請教孟子了,說,請問老師,如果舜的爸爸瞽瞍殺人,舜怎麼辦?這個問題很具有示範作用。因為舜是天子,天子的爸爸殺人,天子怎麼辦?你如果說不要抓他,那你違法了,公然違法包庇。你如果說,抓起來,這個自己的爸爸抓起來,那也好象是很難下手。孟子怎麼回答?孟子說,如果真有這種事的話,舜就派法官把他爸爸抓起來。學生說,真的會這樣做嗎?孟子說,不會,舜會第一個把天子的位置辭職不做了,我不做天子了,我變成老百姓了。第二件事呢?背著爸爸,逃到海邊。你不能說,我又要做天子,又要包庇父親,不行。你要包庇,要救你父親,天子辭掉,不做天子,變成一個單純的百姓,也就是你爸爸的兒子,然後把父親背到海邊藏起來,從此兩個人過著快樂的日子。但是,別人還是會抓你呀,抓到就認了吧,儒家絕不會說,抓到我要抗拒如何,抓到的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抓不到的話,我作子女就保護父母親。所以,你從孔子孟子一路看來就知道說,儒家講那種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絕不是要破壞法律,而是知道說,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重要性,跟法律要分開來衡量。所以我在我們的法律裡面常常會提到,譬如說,三等親之內的作證,它的效率有限。譬如說父親偷羊,找兒子作證,你父親有沒有偷羊?兒子說,沒有偷羊,法官不採信的。他說,你做兒子的,當然說你父親沒偷,對不對?當然,有的兒子說,我父親偷羊,法官採信了,你會嚇一跳,哇!這個兒子怎麼六親不認?六親不認就很違背常理。所以我們學儒家的時候呢?很多人常常問,儒家沒有缺點嗎?哪裡有一種學派沒有缺點呢?但是,缺點有時候來自於時代,社會的因素,有時候來自於理論體系不夠圓滿。儒家如果有缺點的話,像我剛剛提的,恐怕是時代的因素比較多。而不是說,他故意要去造成一種社會緊張的關係,學儒家之後就不能夠尊重法律了,不是那回事。所以呢?我們今天談到所謂的孝順,也知道說,原來儒家非常講理的,父親也可能偷羊,兒子也可能偷羊,但要互相隱瞞,這裡面就有直。直,這個字很特別,我們研究《論語》裡面有很多字,很難用一個字來翻譯。譬如說,直,這個字呢?就要翻譯一個詞,叫做真誠而正直,它來自於兩方面,第一個,內心真誠,直接表現出來,第二個,外在要正直。因為如果你只講正直的話呢?很多人就要進一步問,正直的標準何在?是誰規定的?為什麼這樣定?這是吵不完的。因為你認為正直,我認為不一定,所以在這裡就要強調,真誠而正直。孔子也說過一句話,他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說,人能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誠而正直,如果你沒有真誠而正直而能夠活著,那是靠僥倖得免。我在註解《論語》這一章的時候,忍不住加一句話,說這個世界上僥倖得免的人太多了,不太真誠,也不是很正直,居然還能活著,僥倖。所以,人能活著是靠真誠而正直。說實在的,如果你沒有直這個德行的話,你活著也不舒坦,活著也很緊張,那不也是一種浪費嗎?既然活著,就要像一個人一樣活著,有人格尊嚴,言行盡量一致,跟別人坦坦蕩蕩來往,那個活著,才是一種真正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的一種生命。
我們再進一步看,如果你說,孔子教學生要孝順,因為親情出於天性。那麼,有一次,有人就問孔子說,你為什麼不出來做官呢?叫做從政。孔子說,何必一定要去做官呢?他就引用《尚書》的一句話。他說,只要能夠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把這個孝跟悌的風氣,從家人到鄰居慢慢推廣出去,這就是政治。我們也知道,通常我們把政治推給幾個政治上的領袖,說你們是領導,要負責治好天下,其實不可能的。所以孔子強調說,你每一個家庭能夠孝順,能夠友愛,再把它推出去,這就是政治。政是眾人之事,治是管理,你要管理眾人之事,最好的方法是讓每一個人管理自己,每一個家管理自己這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你說個人不能管好自己,家庭也都出問題,需要別人管,那誰能管得來呢?天下不就亂了嗎?所以儒家的思想呢?為什麼重視孝順?他是重視到人的生命基本的結構,每一個人都需要父母親的照顧慢慢成長,成長之後呢?再慢慢從家到鄰里,鄉黨到社會國家,慢慢推出去。人的世界是有所謂的社會風氣的,所以曾參說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追遠什麼意思呢?終,就是生命的結束,就是為父母親辦喪事非常的謹慎。追遠呢?遠,代表祖先,我們祭祀祖先呢?要非常虔誠,叫做慎終追遠。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啊,它不是只有個體,它是一個家庭,這個家庭是源遠流長,由父母再往上推到祖先。代代相傳下來的話呢?你慎終追遠,透過喪禮,透過祭禮來表達內心真誠的情感,整個老百姓的社會風氣就歸於淳厚,民德歸厚矣。為什麼歸於淳厚呢?因為你常常想到祖先,你對別人就比較厚道。通常一個人在社會上做壞事啊,都是不想祖先,不想子孫,愛怎麼做怎麼做,到最後出了問題,祖先蒙羞。所以,古人在互相勸勉的時候會講一句話,叫做「無忝爾所生」。這個忝就是添加的添,沒有三點水那一邊。忝,就是讓他羞恥,讓父母親蒙羞,就是你不要讓祖先感到羞恥,這樣就夠了。不但如此,還要注意到子孫,因為如果說你做得不好,子孫也不好意思。在孟子裡面也提到一句話,他說,周朝有兩個帝王,一個叫做厲王,一個叫做幽王。厲就是很兇悍嚴厲那個厲,很殘暴,幽就是幽暗,代表他昏庸。所以,周朝後代有兩個王,叫做厲王,幽王,通常我們稱幽厲,事實上,厲王在前,幽王在後,在年代上。孟子接著說,有這樣兩個人做得不好,後代就算有一百代的子孫都很孝順,也沒辦法。你再怎麼孝順,不能改變歷史事實,祖先做錯事,你再怎麼樣也補不過來,它是事實。你只能盡量行善,希望說,後代看到你們子孫的行善,對你們祖先就緩和一下,說,他的後代也有不錯的人。所以,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祖先,加上子孫,整個生命之流裡面的話呢?源遠流長,一路下來。每一個人,也都會自我要求,做得好一點,這樣整個社會呢?自然會趨於風氣敦厚。人跟人之間呢?也比較容易互相尊重,互相信賴。所以,我們今天談到的這一節,所談的是親情,我們要特彆強調,在孔子跟宰我的討論裡面,把社會上的倫理規範,推到心理上情感的需求,再推到人在生理上的脆弱,需要父母的照顧。這樣推下來之後呢?它就具有普遍性。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小慢慢成長的,生理,心理,倫理連貫起來。所以,後面所說的倫理叫做禮教,它不是要壓制人的,迫害人的,它反而是要幫助人的情感,有適當的表達方式的。所以,我們在一個社會推行禮樂教化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內心真誠的情感,永遠是根基,是基礎。作為一個人,如果不能真誠,恢復內心真實的情感,那他的一切作為啊,都是在做秀而已,就很可惜了。而具體上怎麼樣去實踐這個孝順,就要看人體的情況,在這一方面孔子有很多說法,我們也都加以介紹。並且再進一步,孝順能做到的話,推行到天下國家,天下自然就治好了,當然是這儒家很理想的一種想法。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要肯定,你能做到孝順的話呢?本身立刻就有快樂,父母子女相處本身就覺得很開心,很愉快。至於其他的一些後果呢?它會有自然發展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們今天介紹孔子有關親情的一些想法,到這裡先告一段落。
推薦閱讀:
※《衛靈公篇》15.2:在陳絕糧
※孔子之道與文化中國
※如何理解孔子論語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與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39、中古歷史觀念的不同:紂王真的有那麼昏庸殘暴嗎?
※三十一、死馬難當活馬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