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薩欽哲仁波切 | 每次品茶,都好像是品人生的最後一杯茶。

本文摘自《八萬四千問》,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啟發,歡迎購買正版圖書。

轉載分享本文是法布施,功德無量,讚歎隨喜您!

|關於佛教|

認識佛教佛教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


9. 有些朋友年輕、健康,有著穩定而幸福的家庭。對於他們來說,輪迴①似乎是快樂的,因而就連想到出離心也很難。仁波切可否就此開示?不必在意那些不能想到出離的人。按理說我是教授出離心的人,但即便是我自己,也會忘記每一刻我都在老去,每一刻我都距離死亡更近。我的健康像是草上的露珠,取決於非常多的條件,而其中很多條件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許多人很難認識到輪迴是苦,因為我們對於生活的投影總是透過希望的鏡頭來完成的。舉個例子,即便我們正在遭受實實在在的痛苦,我們依然相信事情會得到改善。然而有多少次,當我們解決了舊的問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但我們仍然懷有強烈的幻想,認為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一個沒有問題的地方安頓下來。所以出離心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難。但是,如果我們擁有出離心,事實上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幫助我們更加珍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家庭、朋友、財富,乃至小小的一杯茶。這是因為,一個有無常觀的人每次品茶,都好像是品人生的最後一杯茶,因而會倍加珍惜。10. 有些朋友尊敬佛法,但是下不了決心皈依,因為他們擔心皈依後被佛教的戒律①所束縛,失去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自由。仁波切可否就此開示?首先,害怕失掉自由是非常正常的。所有人都害怕。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沒有人真的知道怎樣才能自由,怎樣才能讓他們自己得到解脫,無論是從一個受到狂熱崇拜的精神導師那裡,從祖先崇拜這種非常頑固地根植於文化的傳統那裡,從儒學、道家、佛教等宗教那裡,還是從諸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或者民主等政治信仰那裡。我們最後總是會陷入到想要抓住些什麼的圈套中。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捕獲、被束縛了。例如,科學家們指出,信仰宗教的人們被宗教教義所束縛,並且認為相比之下自己更加自由,但實際情況是他們也身陷某種體系。所以我想,那些不明白佛教事實上是獲得解脫和自由之道的人恐懼失去自由,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好幾代人乃至好幾個世紀以來, 佛教幾乎不可避免地完全浸泡在特定的文化中,這些文化傳統往往衍生出某些體系或者行為準則,可能給那些誤以為是佛教精髓的人帶來被束縛的感覺。所以,這些人不希望許下有點兒像是立誓一樣的承諾,這是很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他們明白佛教真正講的是什麼,哪怕只是一點點,比如「皈依法」意味著皈依諸如「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諸行無常)」這樣的真理,他們可能感覺是被解放了,而不是被某種行為準則或者某個俱樂部的禮制所束縛了。事實上,他們可能會明白,如果不接受這些真正並且也不皈依它們,那麼他們最後會盲目地相信很多的事物是恆常不變的,這將把他們引向痛苦。例如,如果你皈依了「我們出生了,因而必將死亡」這樣的真理,那麼我想,即便是你吃飯、購物,甚至和別人聊天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因為突然之間有關這個真理的認識懸停在你的上方,實際上這讓你變得相當謙遜,而且非常真誠。或許你甚至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因為當你把他或者她看成無常的,把你們之間的關係也看成無常的,實際上,這將可能導致一段更加和諧、珍貴的關係。但是回到為什麼有人因為害怕失掉自由而猶豫要不要皈依佛教的問題上,我想要指出另一件事:因為對佛法缺乏正確的了解,所以每當談到成為佛教徒,人們立刻想到的是出家,或者去山洞裡修行,或者成為素食者,以及再也不能品嘗金湯尼酒或者享受絲質的內衣。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所有這些你都能做。人們應該記住,曾經有像阿育王那樣的佛教徒,他享用的比金湯尼酒多得多,還有忽必烈汗,他品嘗的美味也比紐約牛扒要多得多。11. 有些朋友對現代科技有強烈的信心。談到佛教的見地和理論時,他們總是問同樣的問題——這些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嗎?仁波切可否談談佛教與科學的關係?有一點我們必須知道,當你說「被科學證明」,你總是在說一件有心智參與的事。當你說我們在證明,是有人在向另外的人的心智證明。無論我們研究的是什麼,證明或者不證明總是發生在心智的範圍內。所以,到頭來,是你的心在決定什麼是正確的或者不正確的。對於我來講,宗教和科學同樣是迷信。科學的定義是:「圍繞通過觀察和實驗來進行的關於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結構與行為的系統研究,而進行的智力上的和實用性的活動。」如果是這樣的話,佛教徒會非常肯定地說,佛教正是科學——兩千五百年以前被教授的,通過對現象的系統研究、實驗和觀察而進行的科學。重要的是,人們要知道,大約在愛因斯坦發現時空是相對的之前兩千五百年,佛陀已經告訴我們,時空是相對的。在科學世界對萬能的造物主提出批評之前兩千五百年,佛陀已經告訴我們,沒有造物主上帝的存在。佛教徒相信事物從不隨機出現,而是總有著各自的因緣,這也肯定就是所謂當代科學世界的核心方法。我只是想說,在佛教里,關於因和緣的觀察比當代科學更加深入、更加內在,因為和當代科學家不同的是,佛教徒的主要興趣不在對外部現象的強調上。12. 有些朋友皈依很長時間了,但是卻不太花時間學習和修行,就像生病的人拒絕服藥。結果他們對佛法的理解較為局限,對三寶的信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下降。仁波切對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當然,如果你有時間、精力和資源來學習、修行佛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哪怕只是皈依過一次,也是好的。並且,如果你沒有拋棄或者放棄三寶,你的狀況還是要比任何其他可能是富裕或者成功的普通人好很多。

本文摘自《八萬四千問》,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啟發,歡迎購買正版圖書。

轉載分享本文是法布施,功德無量,讚歎隨喜您!

好文推薦:


好書推薦 |宗薩仁波切特別推薦《禪修必備秘笈》


免費結緣 | 利美瑜伽士的開山之作《楞嚴經的秘密》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做一個慈悲的人並不是佛法究竟的目標。


宗薩欽哲仁波切| 為什麼我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


宗薩欽哲仁波切 | 為什麼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卻依然生活得富有而快樂。


捐出3600億家產!這位佛教徒的大願是要建立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


走進佛法 | 一個小活佛還俗引發的思考。


本凈雅器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愛用建盞泡茶


珠寶迷 | 歷代皇帝青睞的青金石


宗薩欽哲仁波切 | 精進並不表示你要多念經,多念咒。


珠寶迷 | 你會鑒別黃水晶嗎?它可是富貴之石哦!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堅持,每天「止觀」5分鐘!


宗薩欽哲仁波切 | 所有的問題都是你睡著了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塵勞總無盡,塵勞亦無果

傳世佛寳 唯君獨享

感恩您關注——雍和堂。


推薦閱讀:

誰會搗亂與干擾你的人生?
人生四別,千萬別犯!
抱歉,我冒犯了你將就的人生
必須做好的人生三件事!
人生必讀之八十——《厭惡》

TAG:人生 | 品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