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隆的「注水」武功 摘自《大清的角落》一書

乾隆的「注水」武功 摘自《大清的角落》一書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旬壽辰,為了顯示他的十全武功,這場慶典活動搞的盛大又極盡奢華。在這次慶典活動中,英國政府派出以馬戈爾尼為特使的英使團隊,這是「大英帝國」的第一個正式訪華使團。在乾隆皇帝壽辰這天,英國使團觀看了「有八萬軍隊,一萬多名官員」參加的盛大閱兵典禮。

英王在給清政府的國書中,恭祝乾隆皇帝萬壽,贈送禮品和禮品說明書,禮品包括地球儀、天體運行儀以及「有一百零一門重炮裝備的巨大軍艦模型」的英國最新型軍艦模型。英國人在禮品說明書上別有用心地強調「英國在歐洲是第一位海軍強國,號稱『海上之王』」。英使團帶來的皇家號軍艦模型,引起了皇帝深厚地興趣,他詳細詢問使團安裝人員關於軍艦的機械零件等細節,以及英國造船工業究竟達到了怎樣的水平。

英使團隊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是為了給乾隆皇帝八十歲壽辰賀壽的嗎?這樣說絕對沒人相信,英國人穿洋越海大老遠來絕不是專程給乾隆祝壽的。馬戈爾尼這次出使,是希望通過與清王朝最高當局直接談判,打開中國的大門,開拓東方貿易市場爭取擴大通商貿易;是要藉此機會維護英國商人的利益;是沖著鴉片貿易的巨大利潤而來的。在喬治國王給乾隆皇帝的信中,除強調英國文明發達、樂於幫助落後國家之外,還明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派使臣常駐北京;要求開放寧波、珠山(舟山群島)、天津為貿易口岸;要求在北京設立洋行;要求得到珠山附近一個島,以便存儲貨物;要求在廣州附近撥給一小塊地方供英商居住;要求貨物由廣東至澳門在內河行走時,不上稅或少上稅。

對於英國使團的這一系列要求,乾隆皇帝分析認為:真正需要幫助的是大英帝國本身,而不是大清帝國。更重要的是,對中國而言,滿足英方的要求並不像喬治國王所宣稱的那樣有利。召集大臣商議之後,乾隆皇帝下旨給英國回書,將其要求一一駁回。在《賜英吉利國王赦書》中說「我天朝聖國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之外,還明確強調,「天朝尺土俱歸版籍,國土森然」,「不許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攙雜」。清政府的回應看著是維護了王朝的國威和尊嚴,卻也主動關閉了與西方世界互通交往的大門。

和西方世界急於想了解中國相比,中國對西方卻毫無興趣,因此錯過了一次讓中國變的更富強的機會,也間接促使了日後中國的悲哀,當乾隆帶領他的臣子還沉浸在「天朝聖國」幻想中,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著清政府義正言辭的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英國人碰了一鼻子灰貌似什麼也沒撈著,但實際卻不是這樣的。英國政府精心組織的這個陣容浩浩蕩蕩的訪華使團,特使馬戈爾尼勛爵「一位對外國及其宮廷有長期經驗的外交家」,副使斯當東具有「豐富的殖民地外交經驗」。這支龐大的訪華團包括了軍事地圖繪製人員、情報搜集人員、秘書、醫生、翻譯及精通化學、天文、力學、航海等方面的專家、博士100多人,此外還有政治、法律、航海、化學、天文、植物、商業、工藝等各方面的人員。加上各船水手和其他工作人員,整個使團人數超過850人。這些人員從到中國領域那一刻起就開始進行了周密的調查、詳細的測量、繪圖和記錄,說白了就是直接的間諜活動。

他們對中國沿海航道和所停泊城市及其附近都做了詳細考察記錄;對中國的行政、職官、軍事、刑法、戶口、面積、物產、貿易、風俗、宗教、家庭、城市、交通、風景、植物等等都是有聞必錄毫無疏漏。在途經古北口時,軍事情報專家巴瑞施上尉對長城進行了詳盡測量,對中國「建築和軍事技術可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英國使團在中國幾個月的時間裡搜集了大量的軍政資料,輕易掌握了中國沿海各省的大量海陸防衛情況。三年後,斯當東爵士著《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一書中,詳盡地向西方世界描述了一隻夜郎自大待人宰割的羔羊。

這些軍政資料在四十八年後鴉片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侵略者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這場鴉片戰爭所使用的地圖,就是依據此次出使中國搜集的資料繪製而成的。

或許可以說,古老的中華帝國,在乾隆那個年代開始從強盛的頂峰上衰落下來,封建統治者閉關鎖國,政治腐敗,經濟停滯,科學裹足,夜郎自大,這些都嚴重地制約了社會的發展,中國在此進入封建社會的末世,從停滯走向衰退,中國在此急轉彎,經歷由盛而衰的過程,如月之陰缺,走進蒼老的輪迴。

中西兩大文明直接交鋒,清朝未戰已敗。1840年英國人一炮把中國轟入半殖民地深淵。
推薦閱讀:

監獄鐵門那麼粗的欄杆,有人可以用淋濕的布把2根弄彎,然後出去。這是怎麼回事?
《風雲》漫畫裡面的人物論武功到底誰最厲害?
怎麼學會御劍飛行?或者讓劍飛起來?
武功盡失是什麼原理?

TAG:武功 | 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