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1)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稱謂稱呼習慣稱呼幾種情況的使用舉例直稱姓名自稱 厭稱或自我介紹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於後諂稱對方的字型大小 齋名 謚號 官名 籍貫 為官之地 有時或幾項兼稱表示對別人的禮貌和尊敬。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聞翰林天台陶先生言。稱對方為「公」「君」「吾子」專門表示尊敬或表示近親的稱謂。吾子淹久於弊邑。庶子(小人)鯫生(淺陋無知的人)黔首(賤稱百姓)鄙視對方唉!庶子不足與謀稱對方為「卿」早期古人對人的敬稱,後多用君主對臣下的稱呼卿欲何往?加「令」「仁」「賢」表示尊敬、客氣賢弟 仁兄 令堂令愛由人物身份,人物關係所確定的稱謂1、謙稱——稱自己人物身份謙稱舉例國君寡人 朕子自稱曰「朕」 寡人無疾王侯孤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一般人仆 不才 不佞 愚 鄙人敝人恢維宇宙,斯吾之鄙人願也婦女妾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指自己家人加「家」「舍」家父 家兄 舍弟2、敬稱——稱別人人物身份敬稱舉例國君陛下 皇上 大王已死的皇帝(廟號)漢高祖 宋太祖老師子 夫子 師 先生子墨子;夫子何哂由也官或尊長公 君 足下 丈大人願足下更慮之,為我獻之3、其他人物關係稱謂舉例稱平輩爾; 汝而安敢輕吾射,亦知射乎?稱晚輩小子 小生小生乃欲相吏邪?稱去世的長輩加「先」字老妣表叔侄關係加「從」字求太監後,得二從子各年齡段稱呼序號稱呼年齡序號稱呼年齡1襁褓不滿周歲10弱冠男子二十2黃口嬰兒11而立之年三十歲3孩提二三歲12不惑之年四十歲4始齔七八歲13知天命之年五十歲5垂髫幼年14耳順(花甲)六十歲6總髻、總角幼年 童年15古稀之年七十歲7總發、束髮童年 少年16耄耋之年八九十歲8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17期頤之年百歲9及笄之年十五歲(為成年)二、紀年法1、年號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庄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2、干支紀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乾和十二支循環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後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使用,周而復始,從東漢起採用干支紀年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 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3、年號,干支結合紀年。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紀月法1、按序數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歲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曆十一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一月為建亥之月。2、按四季紀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紀日法1、用干支紀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於六十甲子和夏曆的兩個月的天數(五十九天)並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稱與日期並不完全對應。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數紀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紀時法古人紀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從23點(即夜十一點)起至夜一點配子,依次順推,前一個時辰為初,後一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於將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係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時關係表。時辰所指時間天干地支子時夜半23-1鼠甲4子4丑時雞鳴1-3牛乙5丑5寅時平旦3-5虎丙6寅6卯時日出5-7兔丁7卯7辰時朝食7-9龍戊8辰8巳時隅中9-11蛇己9巳9午時日中11-13馬庚0午10未時日仄13-15羊辛1未11申時晡時15-17猴壬2申12酉時日夕17-19雞癸3酉1戌時黃昏19-21狗戌2亥時人定21-23豬亥3三、節氣1、元日:農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稱春節。2、元夜:即上元之夜,農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賞燈節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兩天為寒食節。從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過後重新起火,叫新火,習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4、端午:為紀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5、七夕:七月初七為女兒節,七夕節。傳說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又有婦女「乞巧」的習俗。6、重陽:農曆九月九日。九為陽數,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賞菊佳節。7、社日:農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別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進入初伏的那一天。9、臘日: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日,是古人臘祭的日子,現俗稱「臘八」。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稱,皆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古人認為「冬至一陽生」是節氣的起點。如「淳熙丙申至日(此處指冬至)」。11、二十四節氣表春季日 期夏季日 期秋季日 期冬季日 期立春2月3-5日立夏5月5-7日立秋8月7-9日立冬11月7-8日雨水2月18-20日小滿5月20-22日處暑8月22-24日小雪11月22-23日驚蟄3月5-7日芒種6月5-7日白露9月7-9日大雪12月6-8日春分3月20-22日夏至6月21-22日秋分9月22-24日冬至12月21-23日清明4月4-6日小暑7月6-8日寒露10月8-9日小寒1月5-7日穀雨4月19-21日大暑7月22日-24日霜降10月23-24日大寒1月20-21日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兵器
現代的減肥方式簡直弱爆了,古代減肥方法簡直絕了,女生估計懵了
古代來月經叫什麼名字
古代大V都長一個樣,知道真相已笑瘋!
古代部隊出征前為什麼喝完酒要把碗摔碎?

TAG:中國 | 文化 | 常識 | 中國古代文化 | 古代 | 古代文化 | 文化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