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文在茲|「積微之所生也」——兩千年前中醫論膿腫

在人類的各種疾病中,發炎化膿歷來是發病率高的疾患作全面的論述,是很有針對性的,該書書除了以《癰疽》為篇名進行討論外,還在其他許多名篇里多次論及。

膿腫何以會發生?《皇帝內經》的《靈樞》中有一篇名為《玉版》的,曾精闢地寫道:"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生,積微之所生也。"當時根本沒有顯微鏡,細菌之類的微生物也未被觀察到,但《黃帝內經》已明確指出,膿腫的發生時"積微之所生也",就是說已推想到膿腫是由某些微小致病物質所引起,這中認識的確十分可貴。《玉版》也記載了當時膿腫患者死亡率很高的事實,說"膿已成,十死一生」,因此強調須及早防治,不使膿液形成,指出:「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聖人是指高明的醫生,他們對膿腫的良方記錄下來,使之流傳後世,書中鄭重地寫道:「故聖人弗使(膿)已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著踵而傳之後世。」

關於膿液的形成與演變過程,《癰疽》篇記載為:「……肉腐則為膿,膿不泄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所謂瀉,是指排出。意思是說,如果膿不排除就會導致筋骨等壞死的後果。《黃帝內經》還提出,若膿液已經形成,正確的治法時切開膿腫排去膿液。《玉版》記載:「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所謂砭石,是指有鋒利稜角的小石片;鈹是像劍形的金屬針;鋒是指金屬的三棱針。以上三者都是當時用於切開膿腫排膿的醫療用具。《癰疽》篇內還記載了切開膿腫排膿應選擇合適的時機,指出「須其柔,乃石之者,生」。即是說,用手指觸按膿腫有柔軟感時,表示膿液已形成,此時用鋒利的砭石之類外科用具切開膿腫,使膿液排出,方能取得痊癒的良好療效。《黃帝內經》對膿腫所作若干論述,雖已兩千多年,但是其基本原則,迄今仍很正確。

白芷


推薦閱讀:

中醫食療養生:吃水果改善睡眠質量
九十二歲老太的血尿,反正我是給止住了
恐怖的「黑死病」與荒唐的英國醫生
【實用老中醫望診常識大全】
產後眩暈中醫飲食調理食譜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