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玉器精品賞析(1)
新石器時代玉器是指包括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玉器,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龍山文化時期的玉器共4個文化時期的玉器。從本篇開始,漸次展示新石器時代玉器圖片及其說明,供愛好者學習、欣賞。
【河姆渡文化時期的玉器】
河姆渡文化發現於浙江省杭州灣附近的餘姚縣河姆渡,距今年代約6800~7000年,在河姆渡遺址第三、四層所出土的玉器是我國迄今發現較早的玉飾件之一。
器品種有璜、玦、管、珠、餅、丸、墜等,多系小件裝飾品。由於當時人們製作玉器經驗不足,琢玉工具尚不完備,再加之藝術欣賞能力較低,製作不規整。工藝一般僅採用琢打磨光,器形較簡單,器身多不飾紋飾。
紅山文化獸首三孔玉器
【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
最新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地處遼寧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中,出土了玉玦、玉匕、玉鑿及管狀玉玦八件玉器。它的發現,標誌著中國制玉歷史又提前了2000年。
距今已有7000~8000年。紅山文化出土了一批包括龍和與龍有關的各種動物圖案為題材的玉器群,而裝飾用的小件玉器則發現甚少,也沒有琮、鉞、璋等禮器出現。紅山文化玉器依據造型和題材可以分為動物形玉類和幾何形飾玉類:動物形玉類又可以分為現實動物和幻想動物:現實動物如玉鳥、雙龍首玉璜、獸形玉、玉龜、魚形墜、玉鶚等;幻想動物如獸形玉和玉龍、獸形玦等。幾何形玉飾有:勾雲形玉佩、馬蹄形玉箍、方圓形邊似刃的玉璧、雙聯玉璧、三聯玉璧、棒形玉等等。紅山文化時期的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玉雕龍,此件玉飾玉質呈碧綠色,體捲曲,形似「C」字,吻前伸,嘴緊閉,鼻端平齊,雙眼突出,額及顎底皆刻細密的方格網紋,頸脊長鬣上捲,邊緣斜削成銳刃,末端尖銳,尾向內彎曲,末端圓鈍,背有一對穿圓孔,可供穿掛用。紅山文化玉器中的動物造型,風格質樸而豪放,表現手法中的圓雕、浮雕、透雕、兩面雕、線刻等已日臻成熟。
【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重要的晚期新石器文化,最初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距今約4000~5000年。良渚文化分布範圍大體是南自浙江的杭州灣,北跨長江到達蘇北的海安,東至上海,西到南京附近的寧鎮山脈。良渚玉器的造型、裝飾技藝都有一定的創新。在造型方面除璧、玦、管、珠、環等以簡單的幾何形狀為主的裝飾品外,還出現了鳥、魚、蟬、蛙、龜等動物形態的立體雕刻品。良渚文化中的大型玉璧和高矮不同的多節玉琮,標誌著制玉工藝已於石器工藝分離。
玉器造型較為複雜,已能碾琢陰線或陽線、平凸或隱起的幾何形及動物形圖案裝飾,具有樸素雅拙的風格。在裝飾方面,一掃前代樸實無華的光素傳統,出現了雲雷紋、鳥紋、蛙紋等繁密精細的裝飾花紋,其中以多種形態出現的神人、獸面複合圖像最為重要。良渚文化玉器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以「兩眼一嘴」為特徵的所謂「獸面紋」,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紋飾。這種「獸面紋」或繁或簡,變化多端,它以其猙獰而怪異的色彩和對後世紋飾(尤其是商周青銅器饕餮紋)的巨大影響。
【龍山文化時期的玉器】
龍山文化是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而得名的。
距今年代約3500~4000年,它的下限年代較晚,有可能已經跨到我國歷史上的夏代,是高度成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出土了許多玉石裝飾品,鳥形或鳥頭形玉飾成組隨葬,為以後商代大量盛行動物雕開創了先例。出土有玉斧、玉錛、玉刀、玉鑿、玉璇璣等。我們從龍山文化出土玉器的造型、紋飾來分析,它們所體現的思想內容和社會特點及時代所賦予的特殊性質,並不僅僅只具有裝飾的意義,說明它與當時宗教思想有關,這種以某種生物為崇拜對象的現象正是原始圖騰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立雕神人
名稱:玉立雕神人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高14.6cm,寬6cm,厚4.7cm
玉料青黃色,局部有赭色沁斑。神人整體呈蹲坐式,頭頂有粗而長的雙角,且自腦後向前彎。面部窄而凸出,赤身細腰,下肢呈水滴形,上肢扶於膝。
所用玉料同紅山文化某些玉器用料類似,風格古樸。神人五官似用粗而淺的陰線琢初,人身局部亦留有線切割的痕迹,但現已模糊。今在河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掘到類似的石獸,可作參照。故將這件玉獸的製造年代暫定為新石器時代,或有可能為紅山文化遺物。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鷹攫人首佩
名稱:玉鷹攫人首佩
年代:石家河文化
尺寸:長9.1cm, 最寬5.2cm, 厚0.9cm
玉料青黃色,局部有褐色沁。體扁,兩面形式和飾紋相同。以鏤雕和剔地陽紋手法作一鷹和兩個人首。鷹勾嘴、圓目、腦後有飄發、側首、正身、展翅、雙爪各攫一人頭。兩個人首的形式、大小相同,各背向一側,蓄短髮,橄欖形目,閉口、長鬍須、側視表情痛苦。
近似的玉鷹攫人首佩,上海博物館和天津藝術博物館各藏一件。關於此器的年代,由於長期沒有出土遺物佐證,有過多種推測。有的認為是龍山文化遺物,有的說是商或西周遺物。今年隨考古工作的深入和發展,對其玉料及製作方法詳加考證,其風格與石家河文化某些出土玉器很相似,故年代最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時期。
至於此器的內容含意,亦有多種說法,有說是龍山文化的「圖騰」,有的說是古先民「人祭」之寫照。究竟何說為宜,目前尚無定論。
此器為清宮舊藏。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人獸複合式佩
名稱:玉人獸複合式佩
年代:石家河文化
尺寸:高8.2cm 寬4cm 厚0.6cm
玉料青綠色,局部有較重白色沁斑。體扁平,兩面形式和紋飾相同。通體鏤雕一人首獸身形飾。所飾人者,頭帶繩索紋花冠,冠上似有對稱的簡化雙鳥,長發垂於兩耳之後,棗核形眼眶,棒錘形鼻,橢圓形嘴,耳下佩環。器下部為獸首,人身於獸首之上,略變形。
此器之年代,因無出土物可證而長期不為人識,有的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文物,有的以為屬於商周或以後。從近期出土的玉器看,其獸首頗似湖北石家河地區出土獸首之形,兩人首臉部的剔地陽紋及棗核形目等,亦似該文化之風格。為此,初步可視為石家河文化之物。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人首
名稱:玉人首
年代:石家河文化
尺寸:高3.7cm,寬4.2cm,厚1.7cm
玉料青色。體為半圓雕。正面弧凸,以浮雕剔地陽紋和陰線刻紋法飾一人面,梭形眼,眼珠斜立外凸,三角形鼻,鼻翼處線刻卷勾紋,張口露齒,下頜略翹起,兩耳佩環,頭頂有冠,在上下部中央及左耳下各有一孔。背面內凹,光素無紋。
玉人首在新石器時代的玉雕中並不多見。此器的琢工和人面刻畫的風格特點與湖北省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玉雕人首有許多相似處,當為同期物。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變形人面紋斧
名稱:玉變形人面紋斧
年代:新石器晚期
尺寸:長21.8cm,寬5.5cm,厚0.9cm
玉料墨綠色,近肩處有青白色沁斑。體扁長,兩腰略收,呈梯形。玉斧上部正中有一喇叭形孔。兩面均飾凹凸橫弦紋和繩索紋,中間夾有兩組帶渦形目的變形人面紋。正面更以剔地陽紋加飾另一變形人面於其下。
玉斧為一件罕見物。此器之斷代曾有多種說法,但從表面紋飾與用堅硬工具直接琢紋方法看,跟山東龍山文化的玉喯相似;還有它的剔地陽紋法又似石家河文化技藝,所飾繩索紋則似二里頭文化,故其製作年代當在新石器晚期與二里頭文化間。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刀
名稱:玉刀
年代:龍山文化
尺寸:長49.1cm,寬5.9cm,厚0.1cm
玉料墨綠色。體薄而扁長,寬邊處由兩面磨成薄刃,有三個等距圓孔。玉刀正面光滑,背面粗澀且有土浸痕,似未經打磨。
這件玉刀的厚薄、色澤及打孔部位和方法都與陝西省神木縣石峁出土龍山文化的玉刀相似,當為同期物。器雖有利刃,但如此寬薄,顯然不是實用器,推測為祭祀器或作儀仗禮器。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三孔鏟
名稱:玉三孔鏟
年代:龍山文化
尺寸:長27cm,寬16cm,厚0.8cm
玉料淡黃色中帶綠色,一面受沁蝕較重。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梯形,刃鋒銳,兩面磨成,並稍有崩裂。正中有一圓孔,孔一側上下又鑽兩圓孔,且各有一深碧色石塞嵌入孔內。
此器於1930年初在山東省日照縣兩城鎮出土。1957年收購的。當時定不準年代和名稱。山東大學歷史系劉敦願教授,在1988年第二期《考古》上著文,稱有一件玉鏟原是一位兩城鎮中醫劉劉述祊老先生保存的五件出土玉器之一。出土時間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初,因所在地建成了居民區,不易確定具體的出土地點。劉教授所談該器之尺寸、兩個石塞與此器完全吻合。故此,可以肯定此器就是劉先生所述之物,亦知它是一件龍山文化期的出土珍品。器面上看不出捆紮和使用的痕迹,已不是生產工具而是禮器、儀仗或祭祀器。
此器製作規整,寬大而薄,原在出土時附有兩個孔塞,其用意待考。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神人紋十二節琮
名稱:玉神人紋十二節琮
年代:良渚文化
尺寸:高31cm,射徑26.5-7.5cm
玉料深碧色,似為透閃石。體為上大下小的方柱形,中心有一穿孔,兩端各有一四方委角形口。通器上下共有十二節,每節均以四角為中心,以四面凹槽為隔,各飾一簡化神人紋。神人紋的冠、鼻清楚可見,但雙圈眼已模糊不清。在玉琮大端一側中部近口處,陰琢一組符號。
迄今所知,良渚文化期刻有各種各樣符號的長高型玉琮,除故宮博物館兩件外,另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北京市首都博物館等各有一或兩件。有考證謂這些符號可能與原始文字有關,對研究匯總國文字起源和原始文化極有價值。
據《周禮·春宮·大宗伯》載:「以黃琮禮地」,但從目前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琮來看,還沒有實物資料證明這一說法。例如,在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一座墓葬中,發現屍骨周圍放有大小玉琮三十三件,還有玉斧、玉璧等。這种放置玉琮法頗令人費解,推測除表示死者身份高貴外,尚有使屍體不腐的目的。
此器為清宮舊藏。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神人紋琮
名稱:玉神人紋琮
年代:良渚文化
尺寸:高6.8cm,徑8.3cm,孔徑6.2cm
玉料深黃色,局部有火燒痕迹。體外方內圓,中心有通孔。琮外四角於上中下各琢三組神人像,人像為雙圈眼,兩側有眼角,長方形鼻,冠帽以兩條凸線表示,其上刻數目不等的陰線。
良渚文化時期埋葬死人時有祭坑的習慣,故此器的火燒痕,應是經煙火所致,不似後做。
此器為清宮舊藏。此器進宮後,乾隆皇帝稱此器名為「輞頭」,並命玉匠將他的題詩刻在玉琮內壁上。詩曰:「所貴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連城。輞頭曰漢古於漢,入土出土滄桑更。晁采全隱外發色,葆光只穆內蘊精。是謂去情得神獨,昔之論畫貽佳評。」末署「乾隆癸丑春御題」並有「幾暇怡情」「得佳趣」雙閑章。同時,琮內還有一掐絲琺琅帶蓋的銅膽,上述題詩也做在銅胎的外壁上。其用途似既可插花,也可把香料放於銅膽內,香氣可從琺琅膽的孔內溢出。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神人紋兩節琮
名稱:玉神人紋兩節琮
年代:良渚文化
尺寸:高6.7cm,孔徑11.5cm-11.7cm
玉料青綠色,局部有較重白色沁斑。體方柱形,兩端各有一環形口,中心有一圓孔。玉琮外周四角皆淺浮雕神人紋,並用兩道橫弦紋相隔。上組四個神人紋,均用淺浮雕琢圓眼,眼外有兔耳形眼廓及不規則的回紋,錦地線條粗細不一;下組四個神人紋,圓環狀雙眼,三角形眼角,凸鼻,鼻上有粗細不規則的回紋。琮四面凹槽內刻有清乾隆皇帝詩一首:「雖曰飾竿琳與琅,置肩孰能當。近經細繹輞頭錯,遂以成吟一再詳」。末署「乾隆癸丑春御題」及「八征耄念」和「自強不息」篆書印。唯因當時工匠不了解神人紋形象,故把詩文倒刻。
由此可知,玉琮至少在乾隆時期已進入宮中,乾隆時將琮孔加大並配上銅胎琺琅膽。從器的玉質及飾紋風格看,與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基本相同,故應為同期玉琮,是良渚文化寬矮式玉琮的代表,惟其上節飾紋略異,未見有同紋者,所知僅此一件。
新石器時代玉器——玉琮形管
名稱:玉琮形管
你那帶:良渚文化
尺寸:高7.5cm
玉料青白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體方柱形,中心有對穿圓孔,兩端各有一圓環形口,外壁分上下五節,每節四角,各有一組簡化神人紋。
良渚文化玉琮有長高、高矮、小管式三種。此為小管式玉琮。這種玉琮,從出土情況看,皆為組佩之組件。
此器為清宮舊藏。
推薦閱讀:
※去台北故宮一定要看100件玉器(三)
※國博:商代玉器製作工藝紋飾特點
※買對戒面不能嫌貴
※一隻神奇手鐲竟讓女漢子變成軟妹子。
※說龍玉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