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
(2010-01-19 22:03)
轉載
分類: 戰勝疾病 |
我在托養中心看望智力障礙的孩子,他們正在學習包餃子
這個孩子主動要求給我唱一支《感恩的心》,他還加上了自己編的動作
這個孩子在畫裁剪圖,每個智障的孩子其實都有不為人所知的能力
這些孩子已經能做簡單的工作,他們做的小工藝品非常漂亮,真的應該感謝我們的特教老師
這是在晾曬的小工藝品,智障孩子能夠發揮想像力就是進步啊
這是正在接受音樂治療的孩子,看到他笑了,我感到很欣慰,祝福這裡所有的孩子早日恢復健康
阿姨在為一個重度智障並肢體殘疾的孩子做康復訓練,我感謝她對孩子的愛
我參觀了康寧農場,這裡的一些精神病康復者經過培訓和勞動實踐,獲得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參觀精神病康復者的宿舍,這裡乾淨整潔,通過康復他們的情況很穩定,這對家庭也是一點安慰
這是學員們種的菜,在農場他們鍛煉了勞動能力,也看到了收穫的成果
看到殘疾人製作的工藝盤,我們都從心底讚歎
給殘疾人兄弟姐妹留下一句話,衷心地祝願每一個人幸福安康
在揚愛家長俱樂部我見到了很多可愛的孩子,他們雖然身體殘疾,而心靈卻是那麼純潔善良
這位患腦癱小姑娘是特地從家裡趕來看我的,剛叫一聲海迪阿姨就抽泣得說不出話了
我對孩子說,不要哭,我們要微笑。其實我的淚水流淌在心裡,我知道孩子一定有太多的痛苦……
這裡有很多志願者為殘疾人服務,他們的奉獻精神讓我很感動,我們的社會需要人們互相關心和幫助
一位智力障礙者送給我一朵她做的花,我覺得這是最美麗的花
在家屬資源中心我與精神殘疾人親屬座談,我希望母親們能夠堅強,更希望他們的孩子在日康復
我向這裡的心理醫生諮詢患者治療和康復的情況
一位智障孩子送給我一幅畫,畫中有綠草鮮花和太陽,這也是我想送給孩子們的圖景
大家幫我栽下一棵桂花樹,一百年後它會長成大樹,殘疾人工作要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精神
我參加了殘疾人事業國際論壇,殘疾人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記下了很多中外專家學者的觀點,殘疾人事業的發展需要理論框架的支撐
我在會上致辭,我希望消除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保障和實現殘疾人的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
希望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的建設能為更多的殘疾人創造美好的未來
這次我主要考察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者的托養,康復和培訓。在中國8300萬殘疾人中,有五個類別,其中有一千多萬精神病患者。這是一個沉重的數字,也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事實。各類殘疾都是痛苦的,可是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也許是最痛苦的。面對失去理智的親人他們很無奈,不知道怎樣才能將他們從另一個精神世界喚回來。精神疾病是最複雜的疾病之一,在診斷中往往只能看到患者的表現,而看不到腦實質的病灶。我一直很疑惑,那些腦實質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那裡面隱藏著什麼密碼呢?怎樣才能破解它們,讓人恢復正常呢?
還有自閉症患者,他們好像完全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裡,對現實中的一切沒有感知。中國自1982年確診第一例自閉症患者,到現在全國已經有十萬多人了。自閉症是怎麼發生的,怎麼才能走進自閉症患者的心靈,這對於醫學界一直是個謎。
不論是精神殘疾者,還是自閉症患者,他們的親人所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他們內心有解不開的疑惑,還有無限的焦灼——有的精神病患者的母親流著淚問我,我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啊?一些自閉症孩子的父母總是一遍遍地懇求孩子叫一聲爸爸媽媽,可是那些孩子任憑父母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卻依然無動於衷,甚至不看父母一眼。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治病甚至雙雙辭去了工作,一些年輕的父母幾年時間彷彿蒼老了很多……
目前,托養是一種照料的方法,在這裡患者不但能夠得到護理照顧,還能得到康復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能減輕家庭的負擔,緩解家人的緊張情緒,解放更多的生產力。
今天社會生活變得複雜,各種競爭給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比如升學、就業、婚姻、家庭、金錢、財富、人際關係、突發事件、家族遺傳、還有各種各樣的壓抑感、無意義的痛苦感、環境壓力等等,都是造成精神疾患的誘因。調查顯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幸福指數並不像期望的那麼高,這是當代社會生活的困惑。
一個人究竟擁有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我想人們對幸福的認識不是相同的,並不是擁有物質財富就是幸福,也不是實現了某個夢想就是幸福,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種愉悅的感覺。真正的幸福感或許來自我們的心靈,它只是生命歷程的一個瞬間,或是對現實生活的某種短暫的滿足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幸福,也沒有永遠的幸福。一個人在現實中也許遇到的困境和挫折更多一些。我想無論面對喜悅還是失意,保持樂觀的情緒,平穩的心態,過樸素的生活應該是最好的選擇。此刻,我想一個人的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推薦閱讀:
※張海迪的故事
※[面對面]張海迪:生命的追問(上)
※南辰:從張海超開胸到孫中界割腕(新華社 2009-10-17)
※張海迪:鄧朴方的繼任者
TAG:張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