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五 (6)

巳十三、所修正願 (分四科) 午一、征

云何菩薩所修正願?

這是「菩提分法」,這一大科裡邊一共分十五科,十五科裡邊,現在是第十三科:所修正願。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薩所修正願」?怎麼叫做菩薩所修行的正願?「正」這個字,當「良好」講,良好的誓願。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沒得聖道的菩薩,在資糧位的時候,他發了很多的大願。一種情形是得了聖道以後,他發了很大的誓願。這裡應該通於這兩種情形的。

午二、標

當知此願,略有五種。

菩薩所發的願、所建立的意願,簡略地說,有五種願。

午三、列

一者、發心愿。二者、受生願。三者、所行願。四者、正願。五者、大願。

「略有五種」,這是標出來的數目。「發心愿」以下是列出來願的名稱,這是列出來五種願。

午四、釋 (分五科) 未一、發心愿

若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是名發心愿。

這下邊第四科是解釋。解釋裡邊分五科,第一科解釋發心愿。

假設諸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最初發心」,對於菩薩自己所想要成就的無上菩提,最初開始的時候,他建立這樣的願,希望能得無上菩提,這就叫做發心愿。

這個願,我們一般平常的人也都有願。你想要做醫生、你想要做會計師,這都是願;但是,那是世間活上的事情。現在這裡是想要成佛的願,這是非常高尚的願,所以名之為正願。這個發心愿是總說的,就是得無上菩提,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圓滿了,所以是總說的願。

未二、受生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

這第二個願,在總願裡邊,別指某一種功德,想要成就,那就是別願了。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他希望將來,不是現在。「往生隨順饒益有情」,將來的時候,往生到另一個地方去,因為這個生命體不能常在,一定要結束的。結束了以後,你生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就是願。

我們凡夫隨業流轉,你心裏面想要生到天上去,那不一定能去;願意再來人間,也可能成就,也可能不成就。就是隨你的業力到那個地方去,不一定能隨願。菩薩他的大悲心很堅強,他所做的功德也非常的廣大,他沒有做罪過的事情,所以,他能夠隨他的希望、隨他內心的歡喜,到什麼地方都能滿願的。現在這位菩薩他想要到什麼地方去呢?「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他希望到利益眾生的地方去。到那個地方去,能隨順他的菩提心、隨順他的慈悲願,能廣大地利益有情,到那個地方能做好這件事。那地方是什麼地方呢?「諸善趣中」,就是非常令你滿意的地方,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在這個地方能廣大地利益眾生的,所以叫做「隨順諸善趣中」。

我們一般人沒能夠修無我觀,或者修無我觀沒成功的人,都有私心,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到那個地方去。現在菩薩不是!菩薩是為了眾生的利益:我到那個地方去,是利益眾生去,不是我自己有什麼享受。所以,這是菩薩偉大的地方。

「是名受生願」,這個第二願是受生願。這個「受」,是領受,也就是得到了、獲得一個新的生命。但是,菩薩也能到惡趣中,到畜生的世界、到鬼的世界去利益眾生的,那就是惡趣。現在這裡說「諸善趣中」,表示不是惡趣。這裡邊的意思:菩薩若到善趣中,能夠利益無量眾生;若到惡趣中,利益的眾生比較少。因為什麼呢?因為惡趣的眾生不容易教化;善趣的眾生可能性高一點,能接受菩薩的教化。接受教化這件事,若是從兩方面說,也能夠表示出來到善趣中的意義。我們善趣中的眾生,他的身體的苦惱性不太多,他叫我們修學善法,我們這個身體,只要你內心的思想接受了這個善法的教導,就有可能會做得到;叫我們不要殺害生命,修學戒定慧,我們有可能會做得到。但是若到惡趣中,就算是他同意接受菩薩的教導,但是他的身體很困難。他修學善法很難,也還有這麼一回事情的。所以,「菩薩願於當來往生隨順饒益有情諸善趣中,是名受生願。」

未三、所行願

若諸菩薩,願能無倒思擇諸法,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是名所行願。

這是第三個願。若諸菩薩,他還有一個不同於一般凡夫的思想活動。是什麼呢?「願能無倒思擇諸法」,他希望他能夠沒有錯誤地思惟、觀察一切因緣生法。沒有錯誤地觀察,這當然指智慧的境界,也就是希望有智慧,觀察一切事物沒有錯誤。

「不顛倒」;顛倒,是錯誤的意思。譬如那件事是白的,你看成是黑的,那就是錯誤了。世間上的一切事情都是虛妄不真實的、是畢竟空的;但是你認為是真實的、不是空的,那就是錯誤了。現在,菩薩有這樣的願,希望能夠「我不要那麼愚痴迷惑,我要開大智慧,能夠正確地觀察一切法的道理。」這是一種希望。

「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前邊「無倒思惟思擇諸法」,有「解」的意思;這一句有「行」的意思。解、行的差別。「願於境界」,希望我能夠在一切因緣所生法的境界上,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的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能夠修行無量無邊地、特別殊勝地、有功德的事情。前邊是解,這個是行,在《披尋記》裡面有很好的解釋。

「是名所行願」,這是第三個願,叫做所行願。這個「所行」,能行的是心,心在所行的境界上活動,叫做所行願。你觀察一切法,也是所行;修學無量功德也是所行。

《披尋記》一五一六頁:

「願能無倒思擇諸法等者:於一切法信解離言法性真如,起無分別無相心住,是名無倒思擇諸法。」這個解釋很好。「於一切法信解離言法性」,這位菩薩他發這樣的願,希望在一切法上,一切法就是因緣所生法,「信解離言法性」,我能相信、我能通達。信解什麼呢?離言法性。沒有名言的真理,在真理上是沒有名言的,我能相信這樣的道理。相信,是因為通達的關係。

「起無分別無相心住」,前面的信解離言法性真如,是經過了學習,心裏面通達這件事,對這件事也生歡喜心。然後又做什麼呢?「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就是修止觀了,由前面的信解而後修止觀。「起無分別無相心住」,在內心裏面發起無分別、無相的心住。這無分別,姑且可以說是止,無相就是觀了。一切因緣生法都有相,都有它的相貌,有它的體相、作用。有不同的體相作用,我們在觀察的時候,就是有分別。若是觀察一切法無相的時候,心裏面就無分別了。這樣的無分別,是在法性上無分別,法性是無相的;這裡面有止、也有觀了,在這裡面安住不動。前一句「信解離言法性真如」,這是解;「起無分別無相心住」這是行了,就是修止觀了。

「是名無倒思擇諸法」,這就叫做無倒,沒有顛倒的觀察。

「普於一切蠢動有情修習慈悲喜舍俱心」,這下邊解釋「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這句話。「普於一切蠢動有情」,這個「蠢」字,就是那個蟲子在蠕動的相貌,就是(普遍地對於一切眾生)微細的眾生、乃至廣大的眾生,「修習慈悲喜舍俱心」。這個菩薩願意對這一切的眾生修習慈悲喜舍相應的心。這個心和慈悲喜舍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做「俱心」。

前面修慈悲喜舍心是四無量三昧,「於一切行修無常想」,也應該是在三摩地裡邊作如是觀,觀察一切因緣生法都是有變動的,所以叫無常想。「無常苦想」,又觀察思惟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它無常的變動,就會令你心裡邊苦惱。這個無常苦想,無常為什麼會苦呢?什麼叫做無常?就是由無而有、由有而無,這就叫做無常,就是變動。我原來沒有苦惱的事情,現在有了,由無而有,所以心裡苦惱;原來我很安樂的,那安樂的事情沒有了,由有而無,所以這是苦惱。因為由無常,所以是苦惱的,這是修苦想。

「苦無我想」,因為若苦惱的時候,你不能夠改變它,叫它不苦,那就表示你沒有自在的力量,你不能主宰這件事。不能主宰就表示是無我的意思,苦無我想。

「於其涅槃修勝利想」,涅槃,翻個不生不滅。就是惑業苦的生滅變化完全消除了,就是不生不滅了,那就是涅槃。於涅槃修勝利想,它有殊勝的功德,沒有生死流轉的苦惱,得大自在,所以叫勝利想。

「於佛法僧、波羅密多修習隨念,是名修無量等殊勝善法」。這個隨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隨念,這個「隨」字,就是隨順佛陀的法語去念佛、念法、念僧,叫做隨念。如果你不學習佛法、你不學習經論,你也就不知道怎麼樣念佛、念法、念僧;你不會。所以,隨念這個「隨」字,表示你學習佛法了。「波羅蜜多」就是六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乃至靜慮、般若波羅蜜。念如是法,修習隨念。

我們平常人、沒得聖道的人,我們的心不能和第一義相應。不和第一義相應,與什麼相應呢?就和色色聲香味觸法相應。就在那裡不是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痴。我們凡夫的心就是這樣子。現在我們改變一下,我們念佛、念法、念僧、念波羅蜜多,他心就清凈。這樣子,我們慢慢地就可以轉凡成聖了。所以,應該修這個隨念。

「是名修無量等殊勝善法」,論上說:「願於境界修無量等殊勝善法」,它的含意是這樣的。現在這裡是說菩薩發這樣的願:「我願這樣子,我希望我能夠無倒思擇諸法,我希望我能夠修學無量等殊勝善法。」有這樣的願,這叫做所行願。

未四、正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德,若總、若別所有正願,是名正願。

這是第四個願,叫做正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若是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希望將來能夠攝受,「攝受」就是成就的意思。經過學習、修行,而後成就了,成就什麼呢?一切大菩薩他們的無量功德,菩薩他發這樣的願,成就無量菩薩的功德。

「攝受一切所有功德」,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前面是說「菩薩善法」,第二句:「所有功德」,這兩句還是有差別的,在《披尋記》有解釋。

「若總、若別所有正願」。「若總、若別」,這個總,就是包含一切的功德,叫做總。別,就是其中個別的功德。所有的這些殊勝的大願,是名正願。

《披尋記》一五一六頁:

「攝受一切菩薩善法等者:菩薩為欲熟自佛法,是故攝受一切菩薩善法」,菩薩為了他想要成熟自己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熟自佛法。「是故攝受一切菩薩善法」,一切菩薩善法,總而言之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位菩薩也願意成就,所以叫做「攝受一切菩薩善法」。

「為欲熟他有情,是故攝受一切所有功德」,這是第二句。第二句這個「攝受一切所有功德」是什麼呢?「為欲熟他」,菩薩有慈悲心,無論什麼時候,他不忘記一切眾生,他想要成熟一切眾生的功德,度化一切眾生,願意他們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故攝受一切所有功德」,這樣講。那麼第一句是自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第二句是能令一切眾生得三乘道果。這就是一個自利、一個利他來解釋這兩句話。

「〈戒品〉中說」,在前邊我們已經學習過了,〈戒品〉裡面說:「攝受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正好是這兩句的意思。「如彼廣釋應知」。

未五、大願 (分二科)申一、標

菩薩大願當知即從正願所出。此復十種。

這裡一共是五種願,現在說第五個大願。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菩薩所具足的大願,應當知道即從正願開發出來的。

「此復十種」,這又有十種的不同。

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十科,第一科是供養諸佛。

申二、釋 (分十科)酉一、供養諸佛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養無量無邊如來;當知是名第一大願。

若諸菩薩他想要在將來「以一切種上妙供具」││特別高尚、特別微妙的供養具。供養誰呢?供養無量無邊的佛陀。

「當知是名第一大願」,這個第一個大願是供養諸佛。因為菩薩親近諸佛,聽佛說法,開大智慧,特別地感念佛的恩德。

酉二、護持正法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傳持法眼,令無斷壞;當知是名第二大願。

這第二個大願就是護持正法。若諸菩薩想要在將來「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攝受是自己成就,學習佛說的正法,希望自己成就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三明、六通、八解脫、乃至四無礙辯,無量無邊的功德;自己成就,這叫做攝受。「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這樣子就是名句的佛法,在世間上流行普利眾生的時候,菩薩發心來保護佛陀的正法,使令它不要中斷,所以叫「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若是自己成就:「願於當來攝受諸佛世尊所有正法」,那是證,信解行證的證法;「防護諸佛世尊所有正法」,那就是教法了。

「傳持法眼,令無斷壞」,怎麼叫做「攝受防護」呢?「傳持法眼」,菩薩發大悲心,有大智慧,弘傳、受持佛的正法。佛的正法是大智慧境界,所以就是眼。因為有眼的人,眼睛沒有毛病的人有明,有光明的眼睛,知道這是一個危險的道路,這是安全的道路。能使令自己不要走到危險的道路,能夠走平安的道路,這是眼的作用。佛法也是能令眾生開大智慧,遠離一切惡法,修學一切善法,所以叫做法眼。

「令無斷壞」,使令佛陀的法眼在世間上流行,能夠相續不斷地教化眾生、饒益眾生,不要中間滅亡了。由於有這樣的教法,若能去學習、修行,也就有證法了。

「當知是名第二大願」。

酉三、示現出世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當知是名第三大願。

這是第三科:示現出世。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從睹史多天宮下降,如前乃至入大涅槃」,這應該是法身菩薩所能辦到的事情。法身以上的菩薩,也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希望將來從睹史多天宮降下到人間來,前面說過。降下來,就是要入母胎、住胎、出胎,乃至出家、降伏魔王,然後成道、轉*輪這些事情,乃至到最後入大涅槃。

「當知是名第三大願」,這是一個廣大微妙的方便,度化眾生的。

《披尋記》一五一六頁:

「從睹史多天宮」,就是兜率天。「降下等者:此顯諸佛菩薩俱生威力」,菩薩有法力、有神通力。現在不是說法力,是說他的俱生威力,就是與生俱來的,就是他這個化身的力量。

「故作是說」,所以從睹史多天降下。不是無而忽有的那個化身,要有個父親、有個母親,要住胎多久,出胎以後,由幼童乃至到長成了以後,怎麼怎麼地。這就是他的俱生威力。 

〈威力品〉中廣釋其相應知。(陵本三十七卷十六頁)。

酉四、攝受善法

苦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種菩薩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第四,攝受善法。「若諸菩薩願於當來行一切種菩薩正行」,不是行某一種,是很廣大無邊際的一切種的菩薩正行,一切的六波羅蜜廣度眾生的正行,當知是名第四大願。

《披尋記》一五一七頁:

「行一切種菩薩正行者:〈行品〉中說:菩薩始從勝解行地,乃至最後到究竟地」,這中間,勝解行地就是資糧位、加行位,然後就十地菩薩到佛的境界,那叫到究竟地。

「於此一切菩薩地中」,就是菩薩的位次裡面,「當知略有四菩薩行。何等為四?一者、波羅密多行」,就是行六波羅蜜廣度眾生。「二者、菩提分法行」,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三者、神通行」,有廣大的神通度化眾生。「四者、成熟有情行」,就是所利益的一切有情,怎麼樣的善巧方便度化眾生。「陵本四十九卷四頁」裡面有說,「此應准知」。

酉五、成熟有情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

前邊是約菩薩的德行說,這一段約所度化眾生說的。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遍地「能」夠「成熟一切有情」,這個成熟一切有情,成熟之前,就是菩薩為眾生栽培善根,善根雖然是栽培了,但是還沒有成熟,菩薩還要繼續地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使令他的善根得成熟。得成熟的意思,就是有得聖道的堪能性了,叫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第五大願」。

《披尋記》一五一七頁:

「普能成熟一切有情者:〈成熟品〉說: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不同:「一者、住聲聞種性」的補特伽羅,「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就是這個眾生怎麼叫做住聲聞種性呢?就是你用聲聞的解脫法門去度化他,他的善根就成熟了。這是一種成熟、一種教化眾生。

「二者、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有一種眾生,他不是聲聞種性,他是獨覺的種性。什麼叫做獨覺種性呢?「於獨覺乘應可成熟」,為他說獨覺的解脫法門,他聽聞了這樣法門,他能夠善根得成熟的人,那就叫做住獨覺種性。

「三者、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第四種眾生,這個雖然是眾生,但是他有佛性,他對於無上、最高的,沒有再比它更高的,用這樣的佛法來度化他,他能得成熟。

「四者、住無種性,於往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第四種人,他沒有種性,就是沒有聲聞種性、也沒有獨覺種性、也沒有佛種性;這樣出世間的善根他都沒有,叫無種性。這樣的眾生「於往善趣應可成熟」,就是要他修學善法,不要到三惡道去,來到人天的世界,這件事他應該可以做到,這樣的人。這樣加起來就是有這四種菩薩道;那麼這就是「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就是這四種不同。

酉六、遍作佛事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世界皆能示現;當知是名第六大願。

這是第六,遍作佛事。若諸菩薩他希望在將來的時候,希望將來怎麼呢?在一切世界,虛空是無量無邊的,這個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菩薩發這樣的心,在一切的世界裡面,都能示現作佛事,廣度眾生。是名第六大願。

《披尋記》一五一七頁:

「一切世界皆能示現者:諸佛世尊有四種化遍十方界功能無礙」,菩薩的大悲心,有四種教化眾生,普遍在十方世界,菩薩這個大悲心的功能沒有障礙,在十方世界都能夠教化眾生。「是名一切世界皆能示現。」

前面說「諸佛世尊有四種化」,四種化是什麼呢?「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這個眾生是栽培善根了,但是善根還沒成熟,不能得解脫。為令未成熟有情善根能得成熟故,菩薩現作菩薩形來教化他。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已經善根成熟了,這樣的人。菩薩希望他能夠得聖道的解脫,「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瞻部洲中」,這麼廣大的世界裡邊,「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並不是前後的,就同在一個時間內,菩薩能現出善巧方便,「攝受如來之化」,就是示現了成就佛身來教化眾生的。

「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或者是現聲聞身來教化他。

「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現獨覺身來教化這個眾生。「如〈決擇分〉說應知。(陵本七十四卷十一頁)。」這是四種教化。下面第七科:凈修佛土。

酉七、凈修佛土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普能凈修一切佛土;當知是名第七大願。

若諸菩薩又發一種願,希望將來能夠普遍地、能清凈莊嚴一切佛世界,「當知是名第七大願」。

《披尋記》一五一七頁:

「普能凈修一切佛土者」,這句話怎麼講呢?「佛有三身」,佛有三種身體,我們人只有一種。那三種呢?「謂自性身」,就是清凈法身,第一義諦,這是自性身。「受用身」,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佛能受用廣大法樂,能有這種作用。第三種是「變化身」,變化身應該說三種不同:一種是他受用身,就是法身菩薩見佛聞法得大受用,法身菩薩所見的佛,那就是他受用身,也可以名為圓滿報身。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勝應身,他受用身也可以說是勝應身,但這個地方有一點差別,就是法身菩薩所見的受用身,不是肉身菩薩所見的。法身,就是到第八地的菩薩,棄捨了肉身,得法身;那無漏的法身所見的佛,那個就是他受用身,這也是化身。第二種,佛來到人間教化眾生的時候,這叫做化身。而這個化身,這個菩薩看見的就是勝應身,就是特別殊勝的化身,不是那個老比丘相。我們讀《維摩經》的時候,看見釋迦牟尼佛他的身像如須彌山那麼高大,那就是勝應身。但這是在佛的老比丘相上看出來這麼高大的身體,這也是化身。如果你只是看見老比丘相,那就叫劣應身。所以這樣子說起來,是三種化身。另外說,佛也可能現出來一個菩薩身、現一個比丘身,佛在世的時候,常化現一個比丘去教化眾生,那也叫做化身。這樣加起來就是四種化身了。

「由是佛土亦有三別」,由於佛身有三種不同,所以佛居住的世界也有不同。那三種不同呢?「謂法性土」,也就是第一義諦。「受用土」,就是唯佛與佛才能究竟圓滿的那個世界,才能受用那個世界,菩薩所不能知的。「變化土」,那就是佛的廣大神通所變化的世界,那叫做變化土。那就是佛來到人間的時候,凡夫肉眼看見就是這麼個世界,但是有特殊的因緣,這個世界就是佛世界,而不是五濁惡世,那就是佛的變化身所居住的變化土。天台智者大師多說出來一個土、一個世界,說出來一個「方便有餘土」。這個方便有餘土就不是人間的這個世界,就是得了阿羅漢的人,或者菩薩你沒得到法身的時候,但是有相同於阿羅漢的道力的時候,也能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法身菩薩所見的那個受用土,就是凡夫的世界和法身菩薩的世界,中間有一個世界,叫做方便有餘土。若加上方便有餘土,那就四個世界。如果不加上這個,那就是三個世界。三個世界,方便有餘土就是攝在受用土裡面了。「是名一切佛土」。菩薩願意莊嚴這麼多的佛世界,廣度眾生的。這是第七大願。

酉八、同趣大乘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趣入大乘;當知是名第八大願。

這第八大願:若諸菩薩願於將來的時候,「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菩薩有凡位菩薩、有聖位菩薩。凡位菩薩有資糧位、加行位的不同;聖位也有十地菩薩的不同。現在這位菩薩發願,「願於當來一切菩薩皆同一種意樂加行」。意樂,就是意願,就是大悲心。加行,由大悲心發出來的神通作用,廣度眾生,那叫做加行。此菩薩有此菩薩的意樂加行、彼菩薩有彼菩薩意樂加行。現在這位菩薩發願,一切菩薩都同一種意樂加行,那就要到第八地菩薩以上,才能有這個境界。

「趣入大乘」,就是趣入第一義諦了,圓滿無上菩提的境界。「當知是名第八大願」。下邊是第九:功不唐捐。

酉九、功不唐捐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所有一切無倒加行,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

這位菩薩又發這樣的願,希望將來所有一切的「無倒加行」││能如理作意、修學戒、定、慧的這些修行的功德。「皆不唐捐」,都不會白辛苦的,都能有成就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或者可以這麼解釋:如果你心裡有所得,做的功德就不能得無上菩提,若是學習般若波羅蜜,通達無相,能修學無相的止觀,它能趣入聖道,就不白辛苦了,「皆不唐捐」。「當知是名第九大願」。

酉十、速證菩提

若諸菩薩,願於當來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第十大願。

這也就是總說:希望將來能很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迅速」,這句話怎麼講呢?一剎那間和無量劫是不二相,是名為「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第十大願。

巳十四、三三摩地 (分二科) 午一、別辨相 (分三科) 未一、空三摩地 (分三科)

前面是第十三科所修正願。現在是第十四科三三摩地,三個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別別地說明「三三摩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空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怎麼叫作菩薩的空三摩地?「三摩地」,舊的翻譯叫作「三昧」。玄奘法師翻譯叫作「三摩地」。

「三摩地」,有三種,第一種叫作「空三摩地」。空三摩地是什麼意思呢?

申一、征

云何菩薩空三摩地?

菩薩的空三摩地是什麼樣子呢?什麼樣叫作空三摩地?

申二、釋

謂諸菩薩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

「謂諸菩薩觀一切事」,就是很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若是真實地發無上菩提心,他決定會修三三摩地。如果發了無上菩提心,而菩提心又退了。或者不是真實發無上菩提心,那未必是修三三摩地。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發了無上菩提心就是有願。

願,「我不想得三摩地嘛!我何必坐禪呢?」就是沒有願的關係。「我不想要發財。」那就不用作生意嘛,就是這樣的意思。我想要賺錢,那得要作生意,不然怎麼賺錢呢?我想要得禪定,那就得要常常坐禪。不坐禪就是沒有願,不想得三摩地嘛,就是這麼回事!不想得三摩地,別人也去坐禪,我也隨著去坐禪,很難有成績,因為你沒有心,沒有這個意思嘛!為什麼他願意坐禪?他很誠心坐禪,想要得三摩地,就是有願的關係。他有願就會努力,說這個地方有問題,我一定要小參,把這個問題要解決。說我不要小參,那就是表示你不願意坐禪,不願意坐禪就不可能得三摩地。

為什麼不願意坐禪、不願意修止觀呢,就是感覺到我的散亂心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在是是非非上、煩煩惱惱上活動,感覺到很有意思。感覺到老病死也是好事情,不感覺到苦惱,所以不願意坐禪。我說的對不對?說是到點了,應該到禪堂去坐禪,我看一看,說有人沒去,那我也不去。那很明白就知道,你沒有心修學聖道嘛!

你自己要有誠心:我想要得無生法忍,我想要得空三摩地。別人去不去坐禪與我無關,我要去!因為別人去坐禪,別人有可能得三摩地。我若不去,我不得三摩地,我若去,我能得三摩地。別人不去,別人不得三摩地。各人修行各人自己會得果報。不因為別人去,我沒去,我能得果報,不是的。就是自己要努力才能有成就。

但是我對各位同學的看法:我生恭敬心,因為什麼有恭敬心?飛這個太平洋就表示有誠意想要得聖道,所以我有恭敬心。偶然有可能會有點懈怠,不計較這件事,我還是有恭敬心。

「云何菩薩空三摩地?」,菩薩的空三摩地是什麼樣子呢?怎麼樣叫作空三摩地?「謂諸菩薩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就是這麼多的菩薩,他應該己經修成功了奢摩他,以前長時期地靜坐、修止觀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應該是這樣的。看那《俱舍論》說到四念處那個地方,就是說:奢摩他修成功了,然後在奢摩他裡面修四念處。」也是這樣子。如果說是我修奢摩他還沒有成功的時候,那是另一回事,只是如理作意而己。所謂定內修觀、定外修觀就是這個意思。奢摩他沒成功,不可能在定裡面修觀嘛,那就是定外修觀,在散亂心有如理作意,那就叫作「定外修觀」。

若是奢摩他成功了,什麼叫作奢摩他成功?達到什麼程度可以說是奢摩他成功?我以前是講過的,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啊?就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了:「最低限度成就未到地定,就可以名之為奢摩他成功了。」當然繼續進步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就是奢摩他成功了,更好的奢摩他了,在奢摩他裡面觀一切事。當然有人說:「是定外修觀,怎麼能在奢摩他裡面修觀呢?」,那這還是個問題,但我可是講過,你們記住沒有?在我們學過的〈聲聞地〉裡面,已經表示出來是定內修觀,而不是說定外修觀。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是說:「定內修觀」。當然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在定裡面沒有尋伺,怎麼能修觀呢?這是個問題,我也是講過了。

「謂諸菩薩觀一切事」,就是在奢摩他裡面觀察一切事。「觀察一切事」,「事」是什麼?就是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遠離一切言說自性」,這一切事本來是沒有言說的,沒有言說啊?這個事人與人的思想沒有辦法溝通,所以非要假立名言不可,世間的智者假立種種名言,人與人之間才可以談話、可以做事情。而佛陀來到這個世間教化我們,也是在佛法裡面安立各式各樣的名言。安立名言呢,我們要學習這個名言,學習這個名言,就根據名言來思惟、分別、臆想,就是這樣的意思。

現在這個菩薩呢?謂諸菩薩觀這一切因緣所生法,遠離一切言說自性。「言說自性」,就是因為言說,而內心裏面有思惟分別,因內心裏面思惟分別,就現出來種種的相貌。譬如心裏面有貪心的時候,心裏面有個貪的相貌出來;而瞋心的時候,心裏面憤怒,心裏面有個憤怒的相貌;心裏面有高慢心、有疑惑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心裏面就現出這個煩惱的相貌。

現在是在佛法裡面說,我修慈悲喜舍、修種種的觀,那也是言說自性。或者我現在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心裡這麼思惟,思惟無我就有個無我的相貌出來。執著有我也有個相貌,那些都叫作「言說自性」。言說所詮顯的相貌叫作「言說自性」,就是「遠離一切言說自性」,言說所詮顯的相貌,是無相、是沒有體性的、是畢竟空寂所以叫作「遠離」。

但是我們沒有修空觀,這叫作唯識的空觀。在你沒修空觀的時候,或者修的不成功的時候,不能說「言說自性是畢竟空寂的」,(而會認為)言說都是真實的。你讚歎我了不起,我就感覺很歡喜;你毀辱我立刻就憤怒,就認為是真實的嘛!若是知道這都是假的,都是畢竟空寂,就「遠離一切言說自性」。若能這樣呢,你心就清凈了,就沒有貪瞋痴煩惱。

「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能在奢摩他裡面啊,在未到地定裡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作如是觀的時候。觀言說自性也就是內心裏面虛妄分別的境界,都是無所有的,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就是離言的自性,就是離一切名相、離一切分別的境界。這個時候在無分別的境界上,「心正安住」,心在那安住不動。有兩種:一個是依他起、一個是圓成實。這個時候是名菩薩空三摩地。我們若沒學到這個道理,那我們不知道。我們在〈真實義品〉學過,後來又有幾個地方說到這個問題,到這裡恐怕至少三次、四次了講這個道理。要特別注意,多思惟,一方面對自己修空三摩地有用,第二個為人解講,也可以講解。假設聽完了以後、或者是溫習一下過去了就算了,很容易就忘掉了。忘掉了有什麼問題呢?那就不可能修空三摩地;第二也不能為人講。第三呢,有可能有人會問你:「你學《瑜伽師地論》是唯識中的根本論,小乘佛法也講空三摩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講空三摩地,《瑜伽師地論》、唯識的經論也講空三摩地,你講給我聽一聽,它有什麼差別?講一講什麼叫作菩薩唯識學派的空三摩地?你講給我聽一聽,說我們考試的時候,預先告訴你,你還可以預備。遇見其他佛學院的同學、講師問你,那不是事先預備的,就是臨時說話就問你,你怎麼回答這個問題?若是靜坐時候不要只修奢摩他,你要修空三摩地。就是思惟嘛!就容易記住而且還能記得很清楚。如果只修奢摩他的止,不修空三摩地的觀,不作如是觀,你記不住,只是翻一翻本子看一看我記住,過幾天就忘了,記憶力特別好的人不是很多。修奢摩他觀的時候,同時也修空三摩地的觀,還有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因為你作如是觀,就會熟悉。熟悉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於日常生活裡邊,隨時和誰談話的時候,你空三摩地的智慧能出現。出現呢,就能調伏自己貪瞋痴的煩惱,如理作意能化解自己內心的煩惱。說我不願意修觀,我就願意修止、修奢摩他。這樣修,你出定不修的時候,在日常生活裡面遇見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煩惱起來你不能化解。這貪心來了還是隨著煩惱去,說我這個正念會提起來,提起來是用止調伏它,不能化解。若用空三摩地遠離一切言說自性,這一下子煩惱就沒有了,它不同、不一樣的。

申三、結

是名菩薩空三摩地。

這是結束這一段。

未二、無願三摩地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菩薩無願三摩地?

怎麼叫作無願三摩地呢?這是征,下面解釋。

申二、釋

謂諸菩薩,即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由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苦所攝受故,皆為無量過失所污;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

「謂諸菩薩,即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等」,這個字怎麼講?「等」可以當作平等講,所有一切都包括在內。「等」是差別的意思,是不平等,有等級的、有多的、有少的、有上中下,各式各樣的也還是一切的意思。就是在一切法上,都能夠「隨觀離言自性」,隨順佛陀的法語、隨順佛陀的教導,也就是隨順聞思修的智慧,觀察這個離言自性,離言自性就是依他起。「所有諸事」,是什麼呢?就是惑業苦,就是內心的煩惱再加上煩惱的業力,由業力所得的果報,就是這一切法,而這一切法明白地說是什麼?就是內心的分別,以阿賴耶識為種子所生諸識。就是一切分別心、就是惑業苦:惑是也你的心、業也是你的心、苦也是你的心,都是你心的分別。觀察這一切法是「離言自性所有諸事」,因為這一切事本身是沒有名字。沒有名字!就不能說,所以叫作「離言」。

這離言自性所有惑業苦的這些事情,「由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苦所攝受故」,這些諸事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由於貪瞋痴分別的邪分別:由愛分別、非愛分別、愛非愛分別就生起貪瞋痴的煩惱。由這個煩惱再生出來種種的行動,由行動然後得種種果報。就是所起的煩惱再加上業力也在煩惱之內。

「及以眾苦」,就是眾多的果報。「所攝受故」,所有諸事是什麼?就是惑業苦所組成的這些東西。「攝受」,在這裡可以當作「組成」講,組織成的,就是惑業苦所組織成的這些東西。

「皆為無量過失所污」,惑業苦、煩惱也是有過失啊,煩惱所造出來的所有業力也都有過失,所得的果報也都有過失。很明顯的就是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所有很多很多的過失。為這些過失所污染,這東西都是令我們苦惱的:煩惱起來也是苦惱、造罪的時候也是苦惱、得的果報還是苦惱。誰歡喜這些東西啊!

「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過去生不是佛教徒,沒有學習佛法,不知道這些事情。現在學習佛法了,再不歡喜這些惑業苦的東西了。「於當來世」,現在惑業苦己經造成事實了,老病死的身體就在這裡,棄不掉的、不能把它丟掉了,沒這個能力,除非得聖道就可以。禪師說:「不與為萬法為伴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棄掉惑業苦了。我們沒有這個本事啊,你不能修空三昧,不能棄捨這些東西。但是我現在發願「於當來世不願為先」,我將來再也不歡喜這些東西了。「心正安住」,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然後住在這裡不要動,這是心正安住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

申三、結

是名菩薩無願三摩地。

我想「無願三摩地」,三摩地是要經過修行、成就了,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可以稱為「三摩地」。我們沒有成就的時候,但是「無願」這二個字應該具足,誰歡喜這些東西呢?應該有不歡喜的意思。

《披尋記》一五一八頁:

「由邪分別所起煩惱等者:〈真實義品〉中說」,〈真實義品〉說什麼?「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又諸愚夫,就是諸糊塗人啊!沒有智慧、沒有戒定慧都是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因為你對於這個所顯的真如,就是菩薩得到了根本智把真如顯現出來了,但是我們沒有得根本智,所以對菩薩所顯現的真如,不明白、不了知、不知道什麼叫作「真如」。

「從是因緣八分別轉」,由於我們不知道、不明白什麼是真如,因此而有八種分別的現起。「能生三事」,八種分別,它能生出來三種事情。「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這三種事出現以後,就是明白地說呢,就是能現起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情世間」,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及器世間」,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山河大地這些器世間,現出這個果報。這樣子這段文也就是惑業苦。

「乃至廣說。(陵本三十六卷二十頁)隨應當知此所說義。」我們學過了「八種分別」是什麼?「三種事」,是什麼?八種分別能生三事。第一個是自性分、第二個差別分別、第三個總執分別、第四種是我分別、第五個我所分別、第六個愛分別、第七個非愛分別、第八個俱相違分別,加起來是八種分別。自性分別、差別分別、總執分別能生什麼事情?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的事情。我分別、我所分別能生什麼事情呢?能生我見及我慢的事情。愛分別、非愛分別、俱相違分別能生貪瞋痴的事情。有了分別戲論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別戲論所緣的事情,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能生我見、我慢也就能生出來貪瞋痴的煩惱。這些惑業苦的事情都是我們所不歡喜的。

未三、無相三摩地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菩薩無相三摩地?

這是第三個科無相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征,什麼叫作菩薩的無相三摩地?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申二、釋

謂諸菩薩,即正思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如實了知,心正安住。

「謂諸菩薩,即正思惟」,也就是在三摩地裡面這樣思惟觀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所有諸事」,就是依他起,就是一切分別戲論的眾相,就是一個能分別的識:有能分別、有所分別的眾相。所分別的眾相,本身是沒有自性,它是依內心的分別為自性、為體性的。現在在奢摩他裡面觀察一切分別戲論是畢竟空寂,滅了分別戲論。由分別戲論而現的諸相也都不可得,就是能分別不可得、所分別也不可得,就是「永滅寂靜」,是已得聖道了,才能有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叫作「寂靜」。這個時候眾相永滅,所以叫作「無相」。而眾相的不現前是分別心不分別了,眾相才寂滅。「如實了知,心正安住」,如實了知,表示得無分別智了。這無分別智安住在離一切相這裡,所以心正安住是名「無相三摩地」。

「無相三摩地」,「相」是什麼?就是心所分別的一切相。有所分別的心,就有能分別的。有所分別的境界,就有能分別的虛妄分別。能分別的就是虛妄分別心,有能、有所這就是「相」。現在你能夠在奢摩他裡邊觀察所分別的相是無自性、是空無所有的。就沒有所分別,也就沒有能分別。所分別無,能分別也沒有了。這就叫作「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是經過觀察而後沒有這些分別戲論,眾相永滅了。經過觀察,就是觀察到第一義諦了,這時候無能、無所,寂滅了,這個時候叫作「無相三昧」,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

申三、結

是名菩薩無相三摩地。

下面是第二科總料簡,前面是別辨相,別別地說明三三摩地的相貌。下面再料簡,再重新地觀察思惟。分二科,第一科是明建立,就是安立這個三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問。

午二、總料簡 (分二科) 未一、明建立 (分二科) 申一、問

問:何故唯立三三摩地,無過無增?

什麼理由只是唯獨地建立三個三摩地,沒有多、也沒有增加,也沒建立兩個、也沒建立四個,是建立三個。「無過無增」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法。

申二、答 (分二科) 酉一、總標法

答:法有二種。謂有、非有;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非有。

這個法有二種不同。是我們分別心所對面的就叫作「法」。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什麼叫作「有」呢?「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有為法和無為法叫作「有」。「我及我所,名為非有」,就是我們在有為法、無為法上執著有我、我所,這只是虛妄分別,是沒有體性的叫作「非有」,這說得非常清楚。這是第一科總標法。

酉二、別配依 (分三科) 戌一、無願三摩地

於有為中,有無願故;可厭逆故;當知依此建立無願三摩地。

現在第二科別配依,就是用這個有、非有、有為、無為來配三三摩地,以法為依建立三三摩地,所以叫作「別配依」。分三科,第一科無願三摩地。

在有為法中,那就指惑業苦說。「有無願故」,這裡面有個無願,有我們不歡喜惑業苦的流轉、生死的苦惱。「可厭逆故」,有惑業苦是可厭惡的,是我們應該拒絕,不接受這件事,是「可厭逆故」。「當知依此建立無願三摩地」,就是依照這個建立無願三摩地,從有為法來建立無願三摩地。當然這是要在修學三昧才成立三摩地。

戌二、無相三摩地

於無為中,願涅槃故;正樂攝故;當知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

前面是有為法。這是第二科建立無相三摩地,在無為法裡面就是涅槃。我們歡喜成就涅槃、不歡喜惑業苦。「正樂攝故」,這個涅槃正是我們所歡喜的這一類法裡面。「當知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就是依無為法來建立無相三摩地,這樣說呢,有為法是我們所厭逆的,無為是我們所歡喜的。所歡喜的是建立無相三摩地,不歡喜建立無願三摩地。這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空三摩地。

戌三、空三摩地

於非有事,菩薩不願;亦無無願。然於非有,菩薩如實見為非有。依此見故,當知建立空三摩地。

「於非有事,菩薩不願」,我及我所這件事,菩薩對此事沒有歡喜心「不願」。「亦無無願」,也沒有一個無願的意思,也沒有願,也沒有無願。「然於非有,菩薩如實見為非有」,然而我們於非有,我及我所這個地方,菩薩如實見為非有,它是非有就見它是非有,這叫作「如實」,如果是有見它是非有,那就是錯了,就不叫作如實。

「依此見故,當知建立空三摩地」,就是依據你見我、我所是無所有的,就建立空三摩地。這個地方呢,在前面小乘佛法的三三摩地,空三摩地指什麼說呢?空三摩地就指無我、無我所說,叫作「空三摩地」。現在大乘唯識裡邊說:「言說法性自性空,這叫作空三摩地」,這邊說法有點不同。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名空三摩地。

末二、辨了知 (分二科) 申一、於自乘

如是菩薩於此三種三摩地中,精勤修學,於是建立如實了知。

這是第二科辨了知,前面第一科明建立,建立三三摩地,就是依據有、非有建立三三摩地。下面第二科辨了知,了知這個三摩地,那就是用功修行才能了知三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於自乘,於你自己大乘佛法裡邊建立三三摩地的了知。

「如是菩薩於此三種三摩地中,精勤修學」,不懈怠,能夠精進地修學。「於是建立如實了知」,對於大乘佛法裡面建立三三摩地,經過長時的修學,真實地證悟了、如實了知了,這是「自乘」。下面是於余乘。

申二、於余乘

於余行相三三摩地,如實悟入;安立理趣,如實悟入;修習理趣,如實了知。謂於其中,諸聲聞眾,精勤修學及圓滿證。

「於余行相三三摩地,如實悟入」,於余行相,就是大乘佛法之外,還有小乘佛法所說的三三摩地的行相。另外有不同於大乘說的行相的三三摩地,這我們也應該知道的。「如實悟入」,應該知道那三三摩地的道理,應如實地悟入。「安立理趣,如實悟入;修習理趣,如實了知。」,於余行相的三三摩地應該如實悟入,怎麼樣悟入呢?分兩部份:一個是安立理趣,如實悟入,就是用名言安立三三摩地的道理應該明白。從名言上要通達什麼叫作空三摩地?什麼叫作無願三摩地?什麼叫作無相三摩地?「修習理趣,如實了知」,前面安立理趣是名言上安立,就是教法要明白。「修習理趣」呢?是由安立理趣的通達,然後修學止觀叫作「修習理趣」。「如實了知」,也是真實地悟入,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到三三摩地。

「謂於其中,諸聲聞眾,精勤修學及圓滿證。」這裡面說余行相的,如實悟入;安立理趣,如實悟入;修習理趣,如實了知。究竟指什麼說呢?「謂於其中,諸聲聞眾」,就是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只有出離心的聲聞這些佛教徒。他們精進用功修學的三摩地,最後「及圓滿證」,達到了圓滿地證入三三摩地,就指聲聞的三三摩地說。

《披尋記》一五一九頁:

「於余行相三三摩地等者:諸聲聞眾所修所證三三摩地與菩薩別。名余行相三三摩地。彼之行相。安立理趣,修習理趣」,彼聲聞所學習的那個行相安立理趣的三三摩地、修習理趣的三三摩地。「如〈三摩 多地〉中廣釋其相,隨應當知。(陵本十二卷八頁)」,在那裡已經說過了。


推薦閱讀:

瑜伽不減肥 你是沒這樣練
經常練瑜伽能給身體帶來哪些變化?
瑜伽調息法
燭光冥想你知道多少?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