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家居士律儀五百答(選摘)

為什麼要有戒律?答: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守法與犯法的善惡界限,也僅僅是一念之差別。為了警策公民,不要犯錯誤,所以要制定法律。主要是保護合法的公民,不受傷害。佛教之有戒律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有這樣那樣的習氣毛病,而修行的道路是漫長的,稍微不留意就會犯錯誤,那麼就永遠不能了生死,所以就一定需要有戒律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少犯錯誤直至不犯錯誤。特別是在現世,修行人的根基差,若沒有戒律來約束,那後果是難以想像的。因此戒律至於修行人——是生命,是必不可少的。為什麼要受戒?答:佛教的根本精神,在於戒律的神聖與尊嚴,在於佛教弟子們對戒律的尊重與遵守。所以,剛步入佛門的第一件大事情,就必須要受戒——歸依三寶。在家人的戒有哪些?答:1、歸依三寶;2、五戒;3、八關齋戒;4、菩薩戒。為什麼說歸依三寶是根本呢?答:因為沒有歸依三寶的信士,還沒有步入佛教的門坎,不能算是個居士,僅僅算是個善男信女而也。只有歸依三寶的居士,才是信佛學佛,算是個佛教徒。因為歸依後,就就了三寶的戒體,所以歸依三寶,是學佛信佛的開始,是步入佛門的第一步,也是根本。歸依三寶是戒嗎?答:有些人認為「三歸」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實「三歸」也是戒,因為戒是禁止的意思,而歸依三寶後也有三種禁止:一是歸依佛,盡形壽不歸依邪魔外道;二是歸依法,盡形壽不歸依外道邪說;三是歸依僧,盡形壽不歸依外道徒眾。所以,歸依三寶的本身,就含有戒的特徵了。居士是不是歸依三寶後戒就具足了呢?答:歸依三寶僅僅是引導學佛入門,菩薩才是進入佛門的最後具足身份。因此,歸依三寶後,應當繼續發心,求受五戒;受五戒後,繼續發心,求受八關齋戒;受了八關齋戒後,應該再進一步求受菩薩戒;受了在家菩薩戒後,如果發心出家,自是功德無量。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嗎?答: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都離不開五戒的根本原則,一切戒都由五戒分支開出,一切戒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五戒的清凈。無論是八關齋戒、菩薩戒,甚至出家人的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沒有哪一種戒不是根據五戒引生的,也沒有不將五戒列為根本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倫理的基本道德,五戒的究竟處,卻又是了生脫死的正因。所以,一切戒中,五戒最重要,五戒學習不好,一切介將無從著手,五戒持的清凈,其它的戒,就容易受持。因此,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

什麼是戒臘?答:佛制出家人,冬參夏學,夏天必須要「結夏安居」。所以每結一次夏,才算一年戒臘。比如有些出家人,出家二三十年,而一次夏沒有結,那麼他(她)就一年戒臘都沒有,只有二三十年的僧臘而已。什麼是僧臘?答:出家人受具足戒後,才是合格僧人。也就是沙彌(沙彌尼)登了三壇大戒,成比丘(比丘尼)後,只要沒有犯根本戒或者沒有還俗,每出家一年就算一年僧臘。什麼是冬參夏學?答:每年的雨季(陰曆四月十五——七月十五),也就是各種動植物活動最頻繁的時候,佛陀慈悲,怕弟子們外出誤傷它們,造成不必要的殺生因果,故制定這個時期,結夏安居,僧眾集中起來學習,學習戒律和各種經論。而冬天氣候惡劣,最是用功辦道的好時候,出家人集中在禪房內,既能抵禦寒冷,又能安心參禪,安心悟道。為什麼要學戒?答:受戒只是一個佛弟子的身份階段層次的開始,絕對不是其身份階段的完成,所以在受戒之後,必須學習戒律。佛教的戒律,便是教人學佛所學,行佛所行,而後證佛所證。因此,我們只要時時刻刻把戒律放在心中,時時刻刻約束自己散漫的凡心,就一定能到達生死的彼岸。學習戒律後,對戒律的開、遮、持、犯有認識了解了,行者就會注意,不至於輕易犯錯誤了。

歸依三寶有限制嗎?答:歸依三寶是信佛學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眾生,所以,對請求歸依者的尺度,放得很寬大很輕鬆,六道眾生(除了地獄內的眾生,由於罪逆深重,不能聽聞佛法外。其餘的不論天、人、神、鬼、畜生。),只要發心歸依,佛教無不接受。為什麼講僧寶最重要?答:三寶之中,雖然以佛為最珍貴、法為最高最勝,卻以僧的地位最重要。佛陀滅度之後,佛教的道場,要由僧寶來住持,佛教的經典,要有僧寶來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寶來傳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寶來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時,佛教以佛為中心,佛陀滅度後,佛教則以僧寶為重心,所以現世信仰佛教,應該以僧寶為歸依。恭敬三寶,也應該以僧寶為著眼。我人歸依,擇善而從,恭敬供養的心,則應該一律平等。佛經中說:「雖然是破戒比丘,仍然可以為人天之師。」(因為他最少當過一天的清凈沙彌,或者當過一天的清凈比丘。)所以,不得分別高低,更加不得妄加批評。三寶是一體,歸依佛、歸依法而不歸依僧,便不成為歸依。真正的歸依,必須是虔誠的相信三寶,而不是一二寶。在家居士能講出家人犯戒嗎?答:在家居士不許聽誦大戒,不許看出家人的戒,怎麼會知道明白大律的內容,而來指責出家人犯了什麼戒?這就是今日佛門,最痛心的事情,佛門醜事,大多數是由佛教弟子傳播出去的,今天說這個和尚犯戒,明天說那個尼姑不規矩,而且添油加醋,越說越離譜,惟恐說得不狠,惟恐揭露得不深,到後來佛門變成烏煙瘴氣。這不但毀壞了佛教弟子自身的名譽,也讓許多善信退失了信心,更加糟糕的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團規章制度,出家人犯戒,自會有僧團來制裁,在家居士怎麼能越級犯上,褻瀆舉罪?同時,一個不明了大律,不能對大律的開、遮、持、犯,有圓融認識的在家居士,即使舉了出家人的罪,也是舉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居士不但不能舉罪,就是連勸的資格也是成問題的。請問有幾種人問法不用回答?答:律制有五種人問法不用回答:一,試問;二,無疑問;三,不為悔所犯故問;四,不受語故問;五,故意刁難而問。學人曾經碰到這些問題,說了不如法,不說又怕違道,後來學人查了許多佛經,才知道是不能回答的。

什麼是居士?答:是指虔誠信仰佛教,並且受了三歸五戒的,優婆塞(男)優婆夷(女)的統稱。在習慣上(不管你有沒有受過五戒),對所有男女在家信眾,都稱為居士或者護法。實際上,只受了歸依,沒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眾,只能稱為信士。在家裡敬佛時,要燒幾根香為適宜?答:一般情況下,在家裡供佛,最好是燒三根香,因為這樣就是供的是三寶(佛、法、僧)香,是最如法的。如果擺放佛龕的房間很小,燒一枝香也可以,只要用虔誠的心去供養,一枝就可以代替三枝,甚至千萬枝香。看到出家人應該怎樣?答:應該見須起立,坐須讓位,如果在路上碰到了出家人,應該在下道合掌側立,等待出家人走過去了,自己才走。什麼時候看到出家人不用招呼?答:有五種時候,暫時不用招呼出家人:a正在讀經的時候;b生病的時候;c理髮的時候;d吃飯的時候;e工作的時候。在寺院中如何拜見師父?答:想進房間拜見師父,必須約兩個居士以上(如果是女居士),首先應該先在門外三彈指,為何先要三彈指呢?主要是怕驚擾師父參禪打坐,先要讓師父知道。如果房間內師父答話可以進,就進去,如果師父沒有答話,就在門外安靜等候。進去後,先向佛菩像問訊頂禮;次向師父頂禮,師說「一拜」答「依教奉行」就拜一拜,千萬不要自認為虔誠,尊重師父,師說「一拜」,還要拜三拜,就是不依教奉行了;然後才向師父請益。師父叫我們應該怎麼答?答:師父的呼喚,應該立即答應。但是不能答「哦」或者「呵」,應該答「阿彌陀佛」。為什麼要這樣呢?這個表示不忘本。父母生我色身,如來長我慧命,永出苦海,所以我們應當常念佛恩。在寺院中能隨地吐痰嗎?答:不能,應該要注意衛生在僻靜的地方,用衛生紙包好棄到垃圾箱。古代有一個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爾吐痰,月光下見護法神伸手來接,這個僧人很害怕終身注意。

信眾到寺院中如何「掛單」?答:首先到客堂,從右邊進入,右腳先入,把包裹放在門邊,頂禮佛菩薩像三拜,然後說頂禮知客師,再然後到登記的地方,拿出歸依證(五戒證、菩薩戒證)和身份證登記,如實回答知客師的問話,並且仔細聽知客師講寺院里的規矩和吃飯休息的時間,再然後招客師就會送信眾到某某房間住下。在哪些時候不能向師父頂禮?答:一,師父參禪打坐時;二,師父行走時;三,師父吃飯時;四,師父講經說法時;五,師父洗臉刷牙時;六,師父洗澡時;七,師父休息或者睡覺時。另外,師父關著門,不能在門外禮拜,到房間去禮拜,首先彈指三遍,師父沒有應聲,應該離去,應聲則進禮拜。為什麼方丈大和尚很難見,是不是我沒有緣分?答:不是的,大和尚都是很慈悲的。主要是由於日常事務太多,應接不暇,不能一一接待信眾是可以理解的,見到了自然好,沒有見著也不要生煩惱,不可勉強。拜見方丈時,應該事先拜見衣缽師(負責方丈日常起的師父),衣缽師會與你預定好某某時間來拜見大和尚,到時候,應提前十至五分鐘,到方丈室去等待接見,這是比較如法的。於師父說話要注意什麼?答:凡是向師父問經問話,應該仔細聽師父講話,如果有聽不明白的地方,應當等師父講完了話,然後再問。不能待師父還沒有講完話,就急忙發問,擾亂了師父的思路,很不禮貌。如果師父訓誡,自己確實有過錯,應該改正,沒有過錯,也不要講話,不能與師父爭辯,我們修行人,應該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寺院中聽到鐘聲應該怎麼辦?答:凡是聽到鐘聲,應該合掌默念:聞鐘聲,煩惱輕,智能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俺,伽羅帝,娑可(偈一遍咒三遍)。能除五百億劫生死大罪(《阿含經》)。於聞鐘聲,返聞聞自性,空卻能聞所聞,所以煩惱頓輕;繼續靜聽下去,覺所覺空,寂滅境界現前,所以智能長菩提生,而且能超越世間,所以說離地獄出火坑,,證得十方圓明,所以說成佛,獲二殊勝,所以能度生。另外,寺院擊鐘,早晨擊破長夜的昏沉,晚上擊拔幽冥的苦暗。如果在卧時聽到鍾時,應該立即坐起默念。《比喻經》說:聞鐘聲不起,護法善神嗔恨,現世損福慧,後世墮蛇身。發心幫寺院做事要注意哪些問題?答:一,要愛惜常住的東西;二,要服從客堂的吩咐,不要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三,如果洗菜、米,應當三易水;四,如果燒灶,不能燃腐爛的木材;五,如果倒贓水,不能倒在路中,不能高手揚潑,應當離地四五寸,慢慢到倒掉;六,如果掃地,不能逆風掃地,不能把垃圾放在門後;七,洗衣被,須男女的衣被分開洗;八,不能把熱水直接倒在地上,須冷卻了才倒;九,一切米面等,不能隨便浪費,須愛惜;十,要有平等心,執事、清眾一視同仁地看待,不分貴賤。我很好奇喜歡笑,是不懂規矩嗎?答:多笑失正念,大笑失威儀,哈欠是疲倦懈怠的樣子,都是應該戒的。氣有兩種:a上氣;b下氣(放屁)。上氣如果要出時,不要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避無人處。如果下氣要出時,不能在大眾中出,應該作方便外出,到無人處放出,然後才入群,不要擾亂眾念。另外還要注意幾點:a入塔殿時,不能出口氣;b和尚大德上座前,不能放屁出聲;c如果下氣來時,應當忍,萬一不能忍時,應該在下道在下風放之。居士聽到這裡可能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佛教會這麼嚴格,俗話說「拉尿放屁,皇帝老子都管不著。」須知殿堂等都是神聖的地方,要有所克制。師父每次走我都哭,很想師父對嗎?答:是不對的,應該用聚散隨緣的心情來看待。我們修行人,一定要破掉這個情執,才能了生死。但是反過來講,在一起相處久了,彼此想念,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畢竟是有情眾生,有情就是有感情,有感情就會想念。所以要多想想無常,就會克服這個毛病。在齋堂吃飯要注意哪些問題?答:1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壞;2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過乞丐或者餵養其它動物;3加菜加飯要用手勢,不能講話(齋堂有很多規矩,以後再講。);4不能用手抓頭,怕贓物落入別人碗中;5不能含食語,不能笑談雜話;6不能吃飯有聲音,如果挑牙,以衣袖掩口;7如果食物中有蟲蟻,應該默默掩藏起來,不要讓鄰坐看到生疑心;8吃完了飯就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能隨便走動;9不能用手指或者舌頭添碗;10吃飯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與大眾基本保持一致;11行堂遲遲未到,不要生煩惱;12如果需要什麼,默默地用手勢,不能高聲喊叫;13不能敲碗作聲;14不能吃完飯就走;15如果違犯了齋堂規矩,處罰時,不能抗拒不服;16如果飯中有稻穀,去皮食之;17不能看到自己喜歡吃的,就起貪心大吃;18不能私自帶食物到齋堂,自己單獨吃;19出家人還沒有吃,不要先吃等等。這些對於到寺院里來的信眾,一定要注意。什麼情況下不能禮佛?答:律制有染不能禮佛。染有兩種:一是不凈染,就是上廁所後未洗凈;二是飲食染,就是吃飯後沒有漱口。(說女人來了月經,污穢不能禮佛,那是錯誤的。)聽法要注意什麼?答:一,要提前進入講堂,方可免得臨時倉促,身心煩躁,不入法理;二,整衣平視直進,目不邪視,這個就是意業肅敬;三,坐必端正,這是身業肅敬;四,不亂語,是口業肅敬;五,凡是聽法,必須聞而思,思而修,不能專計名言,也資談柄;六,不能沒有懂說懂;七,不能自己還沒有領會,就在別處亂講佛法。進寺院要注意什麼?答:凡是進入寺門,不能從中央進,必須從左右兩邊進,如果從左邊進左腳先入,從右邊進右腳先入。不能無故登大殿遊行;不能無故登塔;不能殿塔中涕唾。入殿塔應當右繞,不能左轉,按照順時針方向繞,繞三匝或者七匝,甚至十百匝,必須是單數,應該知道遍數。不能把雨具或者拐杖帶進大殿,應該放在門外,或者放在寺里統一規定放東西的地方。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答:一,想要大小便,有關就去,不要等到內逼來不及,才匆忙失措,有失威儀;二,應該換鞋去廁所,不能穿上殿用的鞋;三,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就不會觸怒它們,彼此都不騷擾,並且心裡默念:「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痴,燭去罪法。」;四,不能低頭看陰部、不能持草劃不能努氣作聲、不能隔壁與別人說話、不能吐痰到牆壁上;五,碰到師父不能作禮,應該側身避開;六,不能邊走邊系褲帶,應當在廁所內整理好;七,大小便後要洗手,沒有洗手不能拿東西,洗手應該默念:「以水洗掌,當願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俺,主迦羅耶娑可。」(偈一遍,咒三遍。)
推薦閱讀:

這才是正版無印良品風格裝修?在東京體驗MUJI店內樣板間
家居風水廁所
提升好運快來看 2011年兔年家居風水指南
家居改造|家裡牆壁裝飾大全,好看到每一種都想要!
家居牆壁裝飾畫山水畫,細節家裝值得收藏!

TAG:家居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