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因果不虛(七)
06-13
2011百日共修 因果不虛(七)作者:達真堪布文章來源:大圓滿法網站點擊數: 1176更新時間:2012-2-9文字:【大】【中】【小】在線播放| 音頻下載 | 視頻下載 | 手機格式 | 文檔下載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通過意念造下的惡業,就是意惡業。 意惡業:貪心、害心、邪見。 貪心。完整此惡業,也要具足四個條件。 1、對境:是他人的受用或財物; 2、動機:主要是貪心; 3、行為:是起心動念,就是心裡有這樣的想法、念頭; 4、結果:是相續中存有這樣的念頭。 對於他人的財物,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若是這些財物歸我所有,該多好啊!並且三番五次地思量,用什麼辦法才能將這些財物據為己有。諸如此類,凡是對別人的財物或受用生起謀求的心態,都屬於貪心。這樣非但什麼都得不到,還會毀壞自己的福德。別人當官、升職了,住別墅、開寶馬了,這是人家的福報,我們不應該盤算,應該隨喜讚歎,同時應該懺悔,這都是自己往昔沒有修福報,沒有積善根的果報。怎樣懺悔?就是敞開自己的胸懷,改變自己的心態,這就是止惡行善。這樣,你很快也能升官發財。 在我們學修的過程中也是如此,看到人家學得好,修得好,有成績,有成就了,應該隨喜讚歎,不應該損害人家的善根與福德。若是你隨喜讚歎別人的善根和福德,你也能得到如是的善根和福德,這多好啊!一定要這樣轉念!功德無量,福德無量,誰都可以具有。他有了,不是你就沒有機會了,你也可以同樣擁有。 貪心的惡業也要感受四種果報,僅僅是起心動念,後果也會非常嚴重。 1、異熟果:主要在餓鬼道里感受痛苦。根據煩惱的程度、動機的大小和次數的多少,可以將其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下地獄,感受地獄的痛苦;中品墮入餓鬼道,感受餓鬼的痛苦;下品投生為旁生,感受旁生的痛苦。我們都很難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很難發現內心裡的貪心及對他人的算計。這樣做將來要墮入惡趣的!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啊! 也許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一個起心動念就能下地獄,能嗎?太容易了!地獄的眾生猶如整個大地的微塵,人僅僅如指甲上的微塵!差別為什麼這麼大呢?就是因為下地獄太容易了,得人身太難了。沒有惡口罵人,也沒有去殺、去搶,僅僅一個這樣的起心動念,就要墮入惡趣,就要下地獄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真的,要注意!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門,由心造作的業是不能輕易轉變的。墮入惡趣以後很難出來,終於出來獲得人身了,還要感受三種果報。 2、等流果:是投生為人的時候要感受的果報,分為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即今世與前世所造的業相同,前世有貪心,今生也有貪心。比如有的人從小就喜歡算計他人,生生世世不間斷,不停止造如是惡業,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算計別人會毀損自己的福報。感受等流果就是凡事不能稱心如意,經常事與願違,遭遇不幸。若是對他人能隨喜讚歎,不貪、不算計,就能稱心如意。 3、增上果:是成熟在外境上的果報,將來轉生於莊稼荒蕪、地勢惡劣、痛苦層出不窮的地方。 4、士用果:指造了貪心惡業,如果不及時懺悔,惡業與日俱增,生生世世輾轉延續漫無邊際的痛苦,惡業越來越增長,依此終將漂泊在茫茫無際的輪迴之中。 害心。對他人痛恨在心,滿懷憤怒之情地想:「我應該如此地傷害某某人。」「如果我能通過某種方式傷害到對方,多好啊!」見到他人擁有榮華富貴,心裡就不高興,並且暗自詛咒:「如果這個人不安樂,不幸福,沒有這樣的功德,該多好!」當別人遭遇不幸,遭受挫折時,在一旁幸災樂禍。諸如此類,凡是心裡對他人生起損惱都屬於害心。 一個完整的害心惡業也要具足四個條件。 1、對境:是他人; 2、動機:主要是嗔恨心,也就是害心; 3、行為:沒有其他的行為,嘴上沒有說,實際上也沒有做,只是起心動念; 4、結果:心相續中存有這樣的念頭。 僅僅是想一想,也要感受四種果報。 1、異熟果:害心主要是由嗔恨心引起的,將來要墮入地獄,感受地獄的痛苦。或者以煩惱程度、動機大小、起心動念的次數,可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下地獄,感受地獄的痛苦;中品投生為餓鬼,感受餓鬼的痛苦;下品投生旁生,感受旁生的痛苦。完整這樣的惡業也要具足四個條件。對境是他人;動機主要是嗔恨心;行為是起心動念,沒有其他的行為,嘴上沒有說,實際上也沒有做;結果是心中存有這樣的念頭。僅僅是想一想,將來就要在惡趣里感受痛苦。過幾天我們就要講惡道的痛苦,那真的是難以忍受,不可想像啊!一旦從惡趣中出來,投生為人的時候,還要繼續感受三種果報。 2、等流果:同行等流果是今世與前世所造的業相同,前世總有害心,今生也總有害心。比如有的人從小就有這樣不好的念頭和想法,滿懷惡念,無緣無故地想或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這都是與生俱來的,是前世害心重的串習。感受等流果,就是出生在多災多難的地方,或者居住的地區多災多難。無論在何處,都不斷地遭到傷害,危機四伏,經常擔驚受怕。如有些人晚上不敢一個人在屋裡,也不敢出去,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心慌、害怕,恐怖、畏懼不斷,心得不到安寧。 3、增上果:會出生在多災多難的地方,無論在哪裡,都會不斷地出現傷害自己的人。 4、士用果:造了害心罪業,若不及時懺悔,惡業會不斷地累積與增長,將來要感受巨大的痛苦。 邪見。分為無有因果之見和常斷見兩種。認為行善無功、作惡無過的觀念就叫做無有因果之見。總的來說,邪見可以分為三百六十種或者六十二種等等(《如意寶藏論》中有詳述),但如果將所有的邪見歸納起來,完全可以包括在常見和斷見當中。所謂的常見,就是認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等觀念。斷見,就是認為一切諸法是自然而生,前世後世、因果不虛及了脫生死等均不存在等觀念。我們如果認為他們的宗旨千真萬確並且隨之而行,或者,雖然沒有隨行,但認為佛的經教、上師的言教、智者的論典等不是真實的,滿腹懷疑或者妄加誹謗,這些都屬於邪見。 在此處主要指無有因果之見,就是不相信因果。這幾天我一直在講因果,很多人雖然嘴上沒有說,但心裡在懷疑,這就是沒有因果正見。這裡講的是粗大的邪見,沒有提及細微的邪見。邪見是意念,是心裡的念頭,不需要語言和行動。你們仔細觀察一下,對號入座,自己對因果有沒有生起邪見。完整的邪見惡業也要具足四個條件: 1、對境:是因果,是否有邪見就看怎樣認知因果; 2、動機:是愚痴,因為愚痴才會產生邪見; 3、行為:就是起心動念; 4、結果:在相續中有這樣的想法、念頭。 在十種不善業當中,要數殺生和邪見這兩種罪業最為嚴重,如云:「殺生之上無他罪,十不善中邪見重。」對於某個人而言,即使相續中生起了一剎那的邪見,也將失毀一切戒律,而不能列入佛教徒的群體中,也不算是閑暇的人身。一旦相續已被邪見染污,從此以後,即使是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脫之道,而且造罪也沒有懺悔的對境。 邪見同樣要感受四種果報。 1、異熟果:即在惡趣中感受痛苦。邪見本身就是愚痴,以愚痴而造的業,一般的情況下是墮入旁生道,感受旁生的痛苦,但邪見者必須要下無間地獄,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這裡也根據煩惱的程度等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但基本上都是墮入無間地獄。這些邪見者在惡趣中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很難出來,即使好不容易出來,投生為人的時候還要繼續感受果報。 2、等流果:指投生為人的時候要感受的果報,分為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兩種。同行等流果是今世與前世所造的業相同,前世總有邪見,今生也總有邪見。比如有的人小時就有邪見,有常見和斷見,尤其對因果有邪見。感受等流果是往往陷入惡見之中,常常被欺誑攪得心煩意亂,無法自拔。今天來人講這個,明天又來人講那個,海內海外的,經常讓你的心得不到安寧,邪思邪見不斷地出現在心海、意海里,這都是邪見的果報。 3、增上果:是成熟在外境上的果報,就是轉生到物資稀少、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4、士用果:指造了邪見惡業,如果不及時懺悔,惡業與日俱增,最終要感受無盡的、巨大的痛苦。 十種惡業中,身惡業與口惡業相比,身惡業容易發現、斷掉,口惡業很難發現,更難斷掉。而口惡業與意惡業相比起來,口惡業又比較容易發現、斷掉,而意惡業卻很難發現,更難斷掉。大家應該有正知正見,時時護持好三門,不要讓惡業污染了它們。尤其要警惕意三種惡業,僅僅是起心動念就會造下極大的惡業,將來就要感受無盡的痛苦。時時觀察、發現身口意惡業,這就是學佛;時時觀察,進一步斷掉身口意惡業,這叫修行。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是學佛修行。 只要一生起惡分別念,就必然是不善業,因為貪心、害心、邪見這三種意惡業不可能轉變成善妙動機。因此,這些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沒有開許。 所有善業或不善業的唯一造作者,就是自己的這顆心。儘管身體的一舉一動,口中的一言一語,並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的分別念,往往會導致嚴重的惡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經常觀察自己的心態。如果處在善心之中,理應生起歡喜,盡量使善業與日俱增;倘若處於惡意之下,必須立刻懺悔,而且暗暗自我譴責:「我這個人真是惡劣,雖然聽聞了那麼多正法,竟然還生起這樣的惡分別念,實在慚愧!」然後在心裡下決心,做決定,今後縱遇命難也不再造這些惡業。 一切善業惡業之中,是黑是白,是輕是重,關鍵還是要看人的起心動念。舉個例子來說,一棵大樹,如果它的根是良藥,那麼它的樹榦和樹葉肯定是良藥;如果它的根是毒藥,那麼它的樹葉和樹榦也必然是毒藥,毒性十足的樹根絕不可能生長出靈丹妙藥的枝葉。同樣,如果帶著貪嗔的動機,居心不良,意樂不凈,即使表面上所作所為是善業,但實際上只會變成不善業。假設內心清清凈凈,純正無暇,那麼縱然從外觀看起來好像是在造惡業,但事實上已經成了善舉。《功德藏》中說:「樹根為葯芽亦葯,根為毒芽何用說,唯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 身三種惡業,口四種惡業,在大乘佛法里都有允許的時候。殺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允許,聽下面這個故事就能明白。從前,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轉生為大悲商主的時候,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寶,途中遇到了一個名叫短矛黑人的強盜,他心狠手辣,企圖殺害五百位商人,搶佔財寶。大悲商主知道後,心想:這五百名商人全是不退轉菩薩,如果這個人殺害了他們,後果必定是身陷地獄,住無量劫,實在是可憐。如果我殺了這個人,不僅可避免他墮入地獄,還可以保住這些菩薩的生命,我將來即使下地獄了,也心甘情願。如此三思之後,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氣,毅然決然地殺掉了短矛黑人。以此善念大悲商主非但沒有墮入惡趣,反而圓滿了七萬劫的資糧。這個故事表面上看大悲商主造了惡業,實際上卻是善業,因為大悲商主沒有一點自私自利的心念,不是虛偽的,是真心的,是為了利益眾生。從眼前來看保護了五百商人的身家性命,從長遠而言,把短矛黑人從地獄的痛苦中拯救出來,所以這是偉大的善行。 第一、沒有絲毫的自私自利,完全是為眾生;第二、對眾生的利大害小。倘若你要殺生吃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這不是造業,而是積功德,積福德。表面上是惡業,但是也能圓滿自己的福慧資糧。在為了眾生,為了佛教事業,對眾生有利而且利遠大於弊的情況下,殺生是允許的。 再有,星宿婆羅門長年在林間持梵凈行(持戒),非常嚴格。一次到城中化緣時,一位婆羅門女對他一見鍾情,生起貪愛,若是不跟她結婚,她便會命絕身亡。星宿婆羅門不由地對她生起了悲憫之心,於是和她結成夫妻,因此圓滿了四萬劫的資糧。 星宿婆羅門不是因為貪心,也沒有絲毫的私心,僅僅是為了救護這個可憐的眾生,勇敢地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這也是一種非凡的心。僅僅為了一個女人、一個普通的眾生,捨棄自己的道業,捨棄自己多年苦修的成就,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那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也是一種非凡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允許的。而對於為一己私慾,在貪嗔痴的驅使下而行,在何時何地,對任何人都不會開許。 這不是找借口!現在的人一聽說惡業有允許的時候,就什麼都能想到:「我也是為了他,也是為了眾生啊!」不能找借口,造惡業了將來自己要感受果報,不是別人替你感受果報的。 不與取也不例外,對於根本沒有私心雜念、有膽有識、大義凜然的菩薩來說,為了給愛財如命的富翁積累善根,而從他們手中盜竊財物上供三寶,下施乞丐等是允許的。 妄語也是同樣,如果為了保護瀕臨絕境的眾生性命或者保護三寶財產等說妄語是開許的,但以私慾欺騙他人是絕對不開許的。假設今天有人來搶、偷三寶的財產,問你看見沒,你即使看見了,也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沒看見,什麼也不知道。若是有人問,是不是在某某地方有法會?如果你知道告訴他會有違緣,你就可以說不知道,沒有。比如說今天有人追殺動物,你知道它的去向,但是你可以說不知道。或者說往東跑了,往西跑了等。為了保護眾生的生命而說,叫方便語。 離間語也有允許的時候,比如說有人依止了惡知識或者跟隨了惡友,這個時候你為了拯救他,避免他將來跟著惡知識下地獄或被惡友帶入邪道,可以從中挑撥離間,破壞他們的關係。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在明處挑撥離間;如果你沒有能力,可以在暗處挑撥離間,背後說壞話。在此情況下說離間語是允許的。相反,使志同道合的兩人關係四分五裂,說離間語絕不開許。 交友很重要!我們在道場,在寺院學習,大家應該好好地依止善友,誰有修行,誰有成就,誰精進,就應該跟誰接觸,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每天都懈怠懶惰的人在一起。本來很有修行、很有信心、很有正見、很精進的人,若是交了惡友,就會變成有邪見、懈怠的人了。你為了拯救他,允許說離間語。 惡語也是如此,對於用溫和的方式實在無法調伏的人,只有以強制性的手段才能使他步入正法,跟這種人就不能客氣,該說則說,該打則打,這是允許的。 再有,上師等宣講教言,揭露弟子的罪惡等,在這種情況下口出惡語是開許的。正如阿底峽尊者所說:「殊勝上師為揭露罪惡,殊勝竅訣為擊中要害。」而輕視侮辱對方的粗惡語是不開許的。上師總是和顏悅色、花言巧語,經常說「老居士、老菩薩,功德無量」這樣的話,不一定是具德的上師。能夠揭露你的罪惡,直指你的毛病、過錯,讓你改正的上師一定是殊勝、具德的上師。什麼是竅訣?聽了半天,一句話也沒聽懂,這不叫竅訣。若是聽不懂的話也可以稱為竅訣,那聽貓、狗的聲音就行了。有些話能一下子擊中你的要害,也許你當時會生氣,但這是一種竅訣。你放心,一位真正具德的上師,心是善的、正的、軟的,他是不會害你的,他說你是真正對你好。 你恭敬、供養上師,上師對你說幾句好話,沒有什麼難的。但是這不叫師已攝受,也不叫慈悲。看到你有毛病必須要說,你有缺點必須要改。讓你發現錯誤,就是竅訣;讓你改正錯誤,就是讓你開悟,讓你成就,這叫師已攝受。對你花言巧語,會讓你更迷茫,更傲慢,造業更多,這不叫師已攝受。 綺語也有允許的時候,為了度化愛說綺語的人,剛開始時你可以跟他說綺語,講一些故事,說一些世間的俗語。通過這樣的方法,讓他慢慢地接觸佛法,進入佛門。如果他愛說綺語,但你卻一句也不跟著說,只說嚴肅的話,只講道理,他不可能接受,還不如跟他說幾句綺語。等他皈依佛門後,也有信心了,你就不用再跟他說綺語了。 也許他會想:「這個人以前挺愛說話的,現在怎麼不愛說話了呢?」也許他已經明白了:「原來在剛開始他跟我說那些話,是為了讓我進入佛門。」為了他人,為了弘法利生,說綺語是允許的,而說讓自他心思散亂的無稽之談是不允許的。 在顯宗里,貪心、害心、邪見這三種意惡業,沒有轉變成善妙動機的方法,只要一生起惡分別念,就必然是不善業,因此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沒有允許的時候。但是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在密宗里,意三惡業有轉為道用的方法。如果你能看懂,能認識煩惱,不管是貪心、害心還是邪見,都是菩提,都是智慧。轉識成智,將煩惱轉為菩提,將煩惱轉成智慧,這是很高的境界。密宗里有這些方法,顯宗里沒有。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文章: 2011百日共修因果不虛(六)
下一篇文章: 2011百日共修因果不虛(八)
推薦閱讀:
※因果故事27-怕死
※佛教的因果觀
※【現代詩詞薦讀】?曹輝|世事藏因果,哪曾真掩埋。
※前世來生,因果輪迴
※佛心·因果 每日禪話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