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猶如「過山車」
|
||||
72歲的向大爺是個「老糖友」,3年前開始注射胰島素,並按醫生囑咐定時監測血糖。最近,向大爺發現每天晚上血糖偏高,於是前天晚餐前擅自加大了胰島素的劑量。誰知到了半夜,向大爺突然感到心慌、乏力、出冷汗,憑他多年的「經驗」,知道這是「低血糖」反應,於是趕緊吃了點東西才慢慢恢復。早晨起床後,向大爺測了個血糖,結果嚇了一跳,居然有11.3毫摩爾/升,忙去詢問醫生。醫生解釋說,這是典型的「蘇木傑反應」。 「蘇木傑反應」是指午夜低血糖後出現早晨高血糖的現象,多見於1型糖尿病患者。這是因為在凌晨0-3點時,我們體內需要的胰島素的量是最低的,若患者在睡前使用胰島素不合理,導致體內胰島素過多,就會引起凌晨低血糖。當出現低血糖時,身體又會發生一系列保護性反應進行自我調節,如增加胰升血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的分泌,這些激素都能使血糖增高,而此時胰島素就會「寡不敵眾」,最終引起早晨血糖偏高。 「蘇木傑反應」主要見於病史超過15年,伴有冠心病、肝腎功能不全,或年齡超過75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見於2型糖尿病者。那麼,如何判斷蘇木傑反應呢?出現下列情況時,應考慮蘇木傑反應:①血糖升高,胰島素需要量不斷增加,但找不到可解釋的原因;②經常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或有精神障礙(可能為慢性低血糖所致),同時常觀察到高血糖;③短期內體重迅速增加,這由於高胰島素血症所引起;④24小時尿糖增多的同時,出現低血糖反應。 一旦發生上述表現,應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若晚上11時至次日凌晨3時的血糖小於6.1毫摩爾/升,同時早餐前空腹血糖大於8毫摩爾/升,即可判定為「蘇木傑反應」。對蘇木傑反應者,就醫時應主動與醫生溝通,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可行的措施,如適當減少晚餐前胰島素的用量等,即使晚上血糖偏高,也不要擅自加大胰島素劑量。 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鄔時民 ●相關鏈接 與「黎明現象」的區別 由於午夜後和清晨時的血糖水平最低,為了維持血糖的穩定,體內一些可以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會增多,如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升糖素等。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不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因而出現清晨空腹血糖升高,這就是「黎明現象」,常見於糖尿病患者,也可見於少數正常人。它與蘇木傑現象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低血糖的過程。 二者主要的鑒別方法是檢查午夜後凌晨3時的血糖,如果血糖<3.3毫摩爾/升則診斷為蘇木傑現象,應減少晚餐前的胰島素劑量;如果血糖>3.9毫摩爾/升則診斷黎明現象,應增加晚餐前的胰島素劑量。 |
推薦閱讀:
※血糖控制,餐後血糖好才能為健康加分!
※不打針、不吃藥也能控制血糖!3個糖友的「自救經歷」值得一學!
※除了控制血糖,還有胰島素抵抗這個「壞分子」容易被忽視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暗示血糖高,常吃這些食物,血糖穩降不升高
※血糖控制不佳 須從吃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