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和孟子
|
1樓 |
|
|
2樓 |
|
|
3樓 |
|
|
4樓
|
|
謝謝 其他回答 共2條 恩恩 人的一生本來就有善惡 其實不用在乎那麼多的 就象孟子和荀子的爭辯一樣 延續了幾千年 到現在也沒說到底是誰錯了 其實他們的學說都很經典 只是出發點各不一樣 而最終目的是一樣的 都是想讓世人忘記自己丑陋的一面 可惜 哎 他們越是教導 世人越是違背 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孟子荀子把世間人的善惡講明了 所以惡人門 沒有了遮羞布 就會更加變本加厲的做壞事 哎 真是人類的一大遺憾 如果我是春秋時期的人的話 我就不會去訴說我自己的思想理念 因為即使你的學說再好 也有瑕疵的一面 再者人的心理是與力學相連的 與自己的愛好相同的就吸引過來 要是違背了自己的理念就將他推遠 所以說再不相同的人看同一本書時所領悟的都大不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 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 本是一本罵世的書 他罵世人被厚臉皮和黑心所左右 可不曾想到竟成為一些存有歹心的人們的奇書 哎 宗吾先生卻受到文化界的譴責 哎```` 現實社會 就是這樣 還有曹操本是個偉大的思想家 軍事家 文學家 一生為汗世皇室 作出了N多的貢獻 到頭來卻弄了個大奸雄 呵呵 寫到這裡我不知不覺的傻笑起來 呵呵 這就是人生 呵呵 只能用我們整天說的口頭禪表示了 人生如夢 沒法吊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人性本惡的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比孟子小70多歲。孟子死時,荀子才10多歲,還是個兒童呢。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他認為:「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荀子明確把人性限定為人的自然屬性:「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義禮智信歸結為「偽」,是人的社會屬性。 他認為:性是惡的,偽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惡變善呢?荀子認為要通過後天的禮儀教化來「化性起偽」:「人之性惡,其性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化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由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他認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惡的,這些都是人性本惡的表現,如順其自然發展,社會就會充滿爭奪、殘暴、淫亂。因此,必須用師法教化、禮儀規範來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偽」。 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給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在荀子看來,孟子的性善論和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是不了解性和偽的區別。 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本善,荀子主張本惡。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張通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通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 這兩個都是心理學上的知識,他們都是對人為什麼作會為人的原因作了一個分析:孟子的"性本善"是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關鍵的轉變是在於後天的培養教育.而荀子的"性本惡"是指的,人在上一世做了壞事,所以這一世才轉世為人來這個世界上受罪的,因為他認為,人每天都要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擔憂不已,每天都在為一些事情而忙碌,所以他認為的"性本惡"實際上就是指的人來這世上是為上一世而贖罪 ----------------------------- 附: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或者說,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要弄清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人的本性。看到有網友把人性定義為介於動物性和神性之間的性質,竊以為值得商榷,動物性的定義容易下,但是誰能說清什麼是神性呢?所謂的神性本質上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是源於人性假設的一種表現形式,顯然不具有說服力。這位朋友還提到中國某著名哲人將人性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生物性,二是社會性,三是精神性,其實後二者只是同一種形態的不同層次,應該歸納於社會性。所以按照一般意義上人們把人性分解為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習慣做法,應該是比較科學的。除此以外,筆者以為,所謂本性,應該符合三個評判標準,一、本性應該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在後天的學習、教導和熏陶中被培養出來的;二、所謂本性,可能會被其他環境因素所蒙蔽,但是在沒有任何監督、約束和壓制的情況下是應該會自然流露表現出來的;三、既然是本性,那麼無論外在因素如何強烈作用,都不可能在根本上輕易發生改變。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的社會性雖然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屬性,但是顯然不能作為人的本性來討論,畢竟動物性(或者說生物性)是社會性的基礎,這在許多哲學流派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都是承認並且贊同的。 接下來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何為善惡,這個定義是較人性難下千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佛教的《大乘義章》將善惡分成三類:一、以順益為善,以違損為惡;二、以順理為善,以違理為惡;三、以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這種分法顯然帶有太強烈的因果輪迴報應思想,並不是非常科學。在摒棄階級因素和意識形態的局限以後,我們是不是可以仿照馬克思主義對自私的定義來對善惡的底線做一個定義:所謂惡,就是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損害他人、社會、公眾的正當利益,或者說沒有任何原因地損害其他正當利益的行為;所謂善,就是為了他人、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身利益,或者說得再寬泛些,如果沒有涉及自身利益,就不會主動去損害其他群體或者個人的正當利益。請注意的是,這裡僅僅是指善惡的底線,我們並沒有規定上限,畢竟那樣的要求就現階段而言來說高了些,比如,見義勇為是善的,但是不見義勇為就一定是惡的嗎?顯然,這樣的打擊面太大了些。 定義了人的「本性」和「善惡」的標準之後,就可以討論人類歷史上對人性善惡的四種不同觀點了:即人性本善論、人性本惡論、人性無善無惡論和人性善惡兼存論。 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流派是奉行「性善論」的,在西方也有相當一部分哲學家,如蘇格拉底、帕拉圖、亞里士多德、費爾巴哈、馬斯洛等認為人性本善。很多人以為佛教也是主張「性善論」的,我倒有些不同看法,佛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主張佛教性善論的根據,但事實上,佛教雖說是性善論,也可說是性惡論,眾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論;眾生皆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這是性惡論。性善論者可以防惡而還歸於善,性惡論者則可以去惡而成其善;兩者觀點不同,目的是一樣。所以,從這一點上說,佛教既非性善論,也非性惡論。因為,佛教看眾生,是從無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終的目的達成——成佛,從當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論斷善惡;在眾生來說,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根本就是難兄難弟,分割不開,有佛性的時候,就已有了無明,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在生死,是無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從無明開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說我們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對,是惡,也是不對。若從當下的一生而言,善與惡,理性與物性,乃是與生俱來,投於善則善,投於惡則惡。可見,事實上的佛教是善惡一體論的主張者。 再來看看另一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道教,事實上道教並沒有對善做任何嚴格的定義,更多的時候提倡的是「道法自然、清凈無為」,追求的是一種真,講究的是修心練性,返樸歸真,回到那種嬰兒般的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天然的純真狀態,但是照西方弗羅伊德的說法,人在四歲前與動物無異,並不具有社會性,這種狀態下的純真,看來更多地接近於人的自然屬性即動物性,至於動物性是善還是惡,在下文中會有論述。 事實上最極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中國的儒教,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認為,人性不但本來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說,總是會向善的方向去發展。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樣,是不變的規律,關鍵是要有人來引導。這裡就存在一個悖論,被引導以後的人性,還是不是人的本性?正如樹木生長有自己的形狀,人也可以把它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我們還能說這就是樹木本來要長成的樣子嗎?引導為善即人性本善,那麼引導為惡是不是就是人性本惡呢?如果不加引導又是不是人性本無善無惡了呢?很明顯,儒家所說的人性要通過培養和引導才會形成,即指人的社會性,並不是人的真正本性。況且儒家的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所謂的「仁、義、禮、智、信」的基礎上,不是最基本的善的定義,而是提高了的標準。再者,了解儒家歷史的人都不難看出,自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教實際上成了地主階級在封建社會統治的一種意識形態工具,帶有明顯的階級意識,自然不可能說出「人之初,性本惡,喜造反,愛起義」之類大逆不道的話來。退一步說,即使人性本善,對太多的現象無法解釋,具體的不想一一列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犯下令人髮指罪行的故事已經很多了,如果人性本善,成長的環境又是善的,為什麼還會有如梓濤朋友在紅袖雜文論壇里所說的事情發生?其實這就又回到了十年前國際大專辯論賽上的一個正方未能回答的問題上:善花是怎麼結出惡果的? 第二種觀點比較中庸,人性本無善無惡論,祖師爺應該是荀子的徒弟告子。他主張人性本無善惡,只是在後天的學習和環境中被培養成具有不同傾向的兩種品德。但是這種觀點也有缺陷,比如,人之初無善惡嗎?一個還在吃乳的嬰兒,當然不會有人教善惡。但是當看到一個不認識的人的時候,往往會嚎啕大哭。看到媽媽,就眉開眼笑。為什麼呢?這說明,嬰兒在不懂人言,不曉世事險惡的時候,就已經自發地知道對生人的恐懼並通過哭來保護自己。這說明,嬰兒已經有了善惡的觀念。當然這種善惡不同於社會上的善惡觀,但是根子已經出現了。再舉一例,孩子的謙虛禮讓總是在後天的學習教育中獲得,但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搶奪、與人鬥毆卻永遠不需要人去教他們,這能說人性無善無惡么?況且從哲學的角度來說,毛澤東曾經指出,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如果人本性無善惡,那麼外界的因素怎麼能夠起作用呢? 第三種觀點是西漢揚雄的「性善惡混」說,即人性有善又有惡。他提出,「人之性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揚雄《法言——修身》)。這個意思是說,人性內的善和惡是一體的,混在一起,難以分離。如果向善的方面培養,那善就出現,惡就消失。如果向惡的方向去培養,那善的因素就不存在,成為惡人。與他持同一觀點的還有佛教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所略有不同的是,天台宗有關善惡的論說中,善與惡是作為眾生自然存在(所有)的本性,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性能、作用;善與惡是同本性(心體)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即是「互具」的。正如智者所說:「由惡有善,離惡無善」(《法華玄義》卷五下,見《大正藏》卷三三)「即惡而善,即善而惡」(《法華玄義》卷八上,見《大正藏》卷三三)善與惡是一體兩面。而在揚雄為代表的儒家人性善惡論中,善與惡更多的作為心性的兩個性質和道德行為的兩個可能傾向(所能)。在儒家看來,善惡的生成和存在更多地在性與情、義和利的倫理現實關係中,很少有佛門的本體論色彩。不能否認,善惡一體論是具有相當的科學性的,但是這裡面又存在一個問題,無論是佛教還是儒家,都沒有對人在最初狀態下的善惡成分做一個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是各佔50%?還是一個佔一大半,一個佔一小半?人在什麼情況下表現為善,又在什麼情況下表現為惡,這種表現是不是能夠被預測,或者說對善惡這二者究竟是數量控股還是質量控股完全沒有談到,因而無法解釋善人的惡行與惡人的善行的存在與發生,他們所遇到的困惑,比性善論和性惡論都要多得多。 最後一種觀點是人性本惡 ,這也是筆者比較欣賞的一種解釋,當然,僅僅是個人觀點。荀子提出了性惡論,在當時對傳統儒家的性善論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在西方文化中統治地位的一個主流思潮也是「性惡論」。西方社會佔有主導宗教地位的基督教思想中,「原罪」是理論核心。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但是這種罪過從何而來,沒有明確地表述,或者嚴格地說,沒有對除了猶太人以外的民族的原罪來源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而且西方的性惡論有幾個很奇怪的邏輯。第一,人有原罪。所以,任何人生下來就有了罪。第二,無論哪個人犯了多少錯誤,做了多少壞事,只要向主懺悔,就會獲得原諒,死後就可以上天堂。第三任何人不經過這樣的程序,就不會上天堂。哪怕這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心向善,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壞事。這樣的理論導致什麼樣的文化偏差呢?第一,世上沒有一個好人(除了那些基督徒),都是有罪的。這就容易導致普遍的懷疑觀和厭世觀。第二,既然可以速成地懺悔和獲得上天堂的機會,那麼在平時干多少壞事也就可以心安理得。這就等於給了那些「惡」人以做惡的借口。第三,所有那些沒有經過受洗的、不信基督的人都是異教徒,都沒有機會上天堂。這就導致了種族歧視。所有這些,源於對人的本性認識的不科學。再看看中國傳統的性惡論,代表是八個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這個理論的引導下,人們相信世上所有的人性都是惡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不保護自己,不「惡」的話,你就會吃虧,被人欺負。我被人家坑了,就應該也去坑別人,這樣心理才能獲得平衡。甚至於一些教人如何「惡」的書也大受歡迎。應該說這種解釋多少道出了人動物性的本質,但是這種迷信「性惡論」的文化是一種極度危險的傾向,如果不加以遏制,它最終會導致社會道德淪喪,人心渙散,秩序失控。正是由於許多人對這種「性惡論」籠罩的文化氣氛感到壓抑,才導致一定程度上的念舊情節,也讓某些打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道旗幟的歪門邪道乘機蠱惑人心。 我贊同性惡論,但是上面兩匯總觀點簡單地把人的本性歸於社會性,或許背離了本性的原義。正如我在文章開頭講到的,人的本性,應該是動物性,這種性質,從本質上來說,無疑是「惡」的,因為它是物種生存與進化當中自我保護、自我實現意識的一種外化,與生俱來,不可能被所謂的文明教化所徹底改變,在動物種群中,也有類似斑馬群的個體犧牲行為,但是更多的,是種群內部的欺壓與爭鬥,美軍在伊拉克的虐俘行為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非洲草原獵豹的虐殺行為,這同樣是人無法給出全面科學解釋的原因。沒有一本教科書教會我們的孩子與別的孩子打架、謾罵,但是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受到文明教育之前都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簡單地說,壞的不用教,好的教了還不一定學的會,這難道不能說明人內因的善惡傾向么?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人們破壞東西總比建造東西容易的多,由此看來,人的天性確實是不善於創造的。爭鬥與破壞,不僅僅存在於孩童,即使在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成人中,對那些具有破壞場面、打鬥場面的大片的趨之若騖,也暗示了人性中破壞因素的根深蒂固。人的利己性可能在文明社會中被蒙蔽,但是一旦沒有了文明的約束與監督,一旦到了涉及個人利益的生死關頭,自我意識還是會高度膨脹的。 承認了人性本惡我想並不是壞事,只有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才能有效地採取措施。我很同意荀子的觀點,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才要同過後天的學習來改變它,所以才要建立法制社會來約束人的行為,儘可能地避免使這種惡暴露出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我想牽強附會地把它用到這裡,這或許是人們對善執著追求的一種原動力。人的本性是動物性,但這並不代表最適合人類的就是動物性,人之所以稱之為人,還是我們的社會性在起作用,惡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惡的曲解與胡亂運用,那很有可能真正把人的社會性也一同惡化了,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貌似我看過這樣一個辯論賽 http://www.chinaisok.com/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9320&page=1 回答者: lab0781 | 二級 | 2006-7-17 07:07 因果通三世, 回答者: 曉風荷月 | 六級 | 2006-7-17 10:31 轉發到: |
8樓 |
推薦閱讀:
※《孟子·梁惠王》
※《孟子》譚(6)
※為什麼孟子喜歡說一些空話,推導出一些不現實的結論?
※如何理解「知人論世,以意逆言,以言逆志」?舉例說明
※《孟子》公孫丑上
TAG: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