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味六茶——學會分辨六大茶類(第二講)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的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小小嘚瑟一下,陳椽教授就是六茶小姐姐的祖師爺,吼吼吼。和王澤農教授一起開創了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系)

一、六大茶類的區分:

六大茶類嚴格的來說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並不是直觀的看茶葉顏色來劃分。

六大茶類

六大茶類

二、六大茶類的演化:

綠茶:

綠茶的分類

綠茶——西湖龍井

在明朝之前所有的茶都只有一種綠茶(蒸青綠茶,在第一講我們有提起過的),因為朱元璋的政策:取消團茶變成散茶。其子又將烹煮飲用,改為了沖泡飲用。所以一下子就改變了茶葉原有的狀態,激發了茶葉的活力。

紅茶:

紅茶的分類

紅茶——滇紅

明晚期在與歐洲貿易的時候有了,遠程航海等等有了紅茶(所以為什麼歐洲國家習慣於喝紅茶,紅茶英文名是black tea)

青茶

青茶的分類

青茶——安溪鐵觀音

在清朝康雍年間,因為有茶農從山上採下鮮葉下山的時候,發現了野兔子,茶農背著籮筐去追兔子的過程,鮮葉在籮筐中顛簸發紅。後來一做茶,發現特別清香。於是就有了青茶。青茶也可以叫烏龍茶。

白茶

白茶的分類

白茶——白牡丹

白茶的成型比較難以確定,因為白茶的工藝比較特殊:萎凋——乾燥。說通俗一點就是曬太陽一直曬到干。所以反而可能是最大的山民製作法,但是一直到清明時期才真正形成單獨的一大類。

黃茶

黃茶的分類

黃茶——蒙頂黃茶

黃茶和綠茶的區別於,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藝,打個比方就是炒青菜的時候,蓋上鍋蓋燜一下,受眾比較小。比綠茶溫和醇厚一點。

黑茶

黑茶的分類

黑茶——熟普洱

黑茶是後發酵的茶,是真正經過微生物發酵的,和前面的那些茶都不一樣,前面的算是氧化,蘋果切開放空氣中生鏽的氧化,而黑茶是豆腐變成臭豆腐,牛奶變成酸奶的發酵。一般認為黑茶是從茶馬古道漫長的運輸過程中被發現的。

而我們所熟知的熟普洱是1973年被研製,1976年工藝成熟的人為發酵茶。

三、六大茶類的特色:

茶性

綠茶:微涼,適合夏天,好的綠茶講究高山明前,雨前,對芽的嫩度有一定講究。沖泡溫度80度上下。

青茶:中性,適合秋季,青茶並不是講究春茶的,如鐵觀音最好的是秋茶,台灣烏龍最好的是冬茶。90度以上。

紅茶:偏暖性,適合冬季或者體寒者。很多人認為紅茶咖啡因含量高,並不完認同。90度上下。

白茶:中偏涼,自然發酵。抗氧化效果最佳,氨基酸含量最高。85度最好。

黑茶:偏暖性,適合冬季。需高溫洗茶。

黃茶:中偏涼,略帶發酵。適合85度沖泡


推薦閱讀:

認識六大茶類
六大茶類的沖泡技巧
初識六大茶類(上)
再加工茶類:花茶茗品

TAG:茶類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