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論文〗 中規中矩近體詩迅速入門
小引言中華傳統詩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深受廣大讀者所喜愛。現在創作傳統詩歌的高雅之士不計其數。也有許多想要學習創作的,但苦於書本上冗長枯燥的文字。即使看完已是雲里霧裡。基於此我徐某寫下《中規中矩近代詩迅速入門》一文。以便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都參與其中,希望對廣大愛好者有所裨益。但由於個人考慮不周及水平有限,文中若是出現錯繆,敬希大家批評指正。最基礎知識(有基礎者可以逃過)學習近體詩首先要了解何為近體詩。所謂近體詩是唐朝以後的格律詩,唐朝以前的稱為古體詩,多是雜言。五四運動以後有了現代詩。其次要了解音韻知識,在近體詩中音有個概念叫做平仄。平是指陰、陽兩個聲調。仄是指上、去兩個聲調。韻,指韻母也。我們都知道近體詩句式有四句的叫絕句,有八句的叫律詩。有超過八句的叫排律或長律。這裡要說明的是絕句,許多人又稱它叫截句,指律詩的半截也,也不完全沒有道理,絕句的寫法格律規則基本可以參照律詩的要求,要注意的是絕句沒有必須對仗的要求。我們也知道,近體詩有五言七言兩種主要形式。五言四句就是五絕,七言四句就是七絕,五言八句叫五律,同理,七言八句叫七律。對了,律詩的第一聯又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三聯叫頸聯,四聯叫尾聯。知道了這些最基礎的知識,下面徐某講講律詩的要求。一、律詩的對仗律詩中間兩聯(即頷聯和頸聯)必須是對仗。其餘兩聯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否則,結尾變格。有的就不是律詩。且看《次北固山下》劃線句,且此詩首聯也對仗。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二、律詩的用韻1、律詩的韻腳在偶數句(簡稱偶句)的最後一個字(也有首句押韻的情形,叫做入韻,絕句中尤其常見)。參見上例傾斜字。2、律詩必須押平聲韻(即單數句(簡稱單句)末字必須是仄聲,偶句末字必須是平聲,不過要注意的是當首句入韻時,首句末用平聲字,只有少量五言絕句押仄聲韻)。亦可參見上例傾斜字。3、律詩要一韻到底(即必須要用同韻部的韻,如果你發現古人有些好像換韻了,是因為古今發音有所變化,讀唐詩有疑問建議看看《唐韻》,也有社會情感的原因)。參見同上。三、律詩的平仄1、一句之內平仄相間:指每句偶數字以平仄相對形式出現。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四個字是以平仄或仄平相對的形式出現的,七言中第二、四、六是以仄平仄或平仄平的形式出現。2、一聯之間平仄相對。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兩聯之間平仄相粘:指上聯末句與下聯末句第二個字平仄相同。尾聯的末句與首聯頭句的第二個字相同,否則叫做失粘。例見下詩中的長和去都是仄聲相粘,留和圖也是相粘,佩和載,明和山,都相粘。詠懷古迹(其三)作者: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論語同音)。4、忌三平調、三仄尾:指每一個字最後三個字不能同時都是平聲字或仄聲字,有時候難免會碰到,這是我們就可以依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則改第三或第五個字,將其改為符合格律的平仄音。5、不可犯孤平:只指五言近體詩的平起平收句和七言近體詩的仄起平收句中除了收尾為平聲外只有一個平聲且夾在仄聲之中的情況。例「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如果將第一個平聲字改成仄聲字即為孤平。如果是仄收不算孤平。6、關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則指每句第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可以不受拘束,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不可改易。此規定防止了近體詩格律的破壞。四、律詩句子的補救對於一些拗句的拗救,就像通假字一樣,今人不適合用。權當了解,有鄰字救、隔字救、對句救、一字兩救等等,此處不表。五、無規矩不成方圓,寫近體詩我們就應當遵循其應有的規則,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佳作,才會得到大家(知識淵博者,博學的人,專家)們的。否則只會貽笑大方。像乾隆皇帝一般,堪稱創作最多,可留下的只是令世人化為笑談的「有數量無質量」的高度評價。作者:也愛風月
推薦閱讀:
※如何寫作近體詩(格律詩)?近體詩寫作知識小講堂
※(5)第二章:近體詩的章法
※《詩詞津梁》十二 近體詩的對仗
※學格律詩(近體詩)要訣
※古詩、古體詩、古風,近體詩、格律詩,律詩、絕句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