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魏之後的王朝都以曹魏為正統,趙宋開始都以蜀漢為正統?

簡單點說就是現在我們知道的很多傳統價值觀念,基本上都是宋朝之後形成的,也就是說宋朝發生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規模變遷,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熹在中國被尊為聖人,地位崇高就是因為他重新確立了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是儒家傳統觀念的集大成者和開創者。所以宋只前和之後,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的評價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我們現在持有的或者認為古代一直就是那樣的情況,其實指的就是從宋朝才開始那樣的。

宋朝後思想的變化,簡單的講體現的兩個領域,政治領域和個人道德領域,要回答為什麼宋以後尊蜀漢為正統,看宋朝是如何開國的就知道了。

宋朝是個極其提倡「忠君」的朝代,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幾乎把那些歷史上凡是不能忠心為君的人貶低的是一無是處,對於像馮道這種不停改換朝代,在不同朝代為官的人,更是被唾罵到體無完膚的地步。曹魏為什麼被罵,以為曹魏篡漢,也就是沒有遵守作為一個臣子的本分,犯上作亂被視為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的行為。

出現這種思想轉變也很容易理解,趙宋就是靠著篡權起家的,五代十國的軍閥割據都是這個路數,當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前朝的大將,這種風氣一直到宋代還是這樣,但宋朝徹底扭轉了這種局面。制度上的安排不多說,主要是思想上的轉變,趙宋把忠君放在所有道德的第一位,凡是對君主不忠的行為都被視為是不能寬恕的,只憑這一條來褒貶歷史人物和事件。

本來已經有一部唐書了,但是宋朝人感覺編的不夠好,主要是思想上不夠好,沒有表達出應有的立場,壞人沒有得到應有的唾罵,於是歐陽修有重新編寫了《新唐書》來貫徹宋朝的主流思想。司馬光更是開天闢地,直接重新寫了一部通史《資治通鑒》,目的就是要告訴天下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歷史上的得失成敗都要按照他的標準重新評價一遍。

就這樣宋之前開起來很平常的東西,宋之後就變的很不對了。例如中國歷史上最被人稱頌的皇帝唐太宗,就是因為宣武門之變,被後人不斷的評說議論,成了這位雄才大略皇帝的一個污點。這其實就是宋朝人不斷宣傳的結果,宋朝人最怕的就是這種行為,名分既然定好了,就該好好遵守,絕不能出現這種僭越的事情,事實上宋之前,人們對武力的認可,要遠遠高於所謂的名正言順的正統,誰強誰就當皇帝,是當時人們的準則。宋之後就嚴格遵守血統論了,只有你祖上是皇帝,你猜有可能當皇帝,否則就是亂臣賊子,曹魏就是一直被貶低的對象,包括曹操本人也被塑造成了一個奸臣的形象。

近些年來,很多人本著另一種看是否對歷史起了正面作用的標準,重新評價了曹操和馮道,做了很多翻案工作,每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不一樣,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不是簡單的道德判斷來評價一個人。

政治領域是忠君,個人生活領域簡單的講就是守節,宋以後像公主公然養面首、公公霸佔兒媳這種事基本上不可能再公開公然出現了,因為這些都會被認為是非常不合乎禮法的事情,即便你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有機會可以細細談一談中國社會宋之後開始轉變的個人道德領域內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變化。

綜合起來看,宋之後尊尊蜀漢是必然的,是跟他整個國策和提倡的忠君的思想向匹配的,從此之後正統觀念深入人心,武力奪權只要不是名正言順的基本都會受到人們的批判。


推薦閱讀:

西涼王朝
布聯講堂:王朝衣冠——元代服飾
王朝興衰是因為氣數和皇帝昏庸嗎?
中國古代歷代王朝及帝王的一些冷知識,知道三個就算你狠
漢王朝締造者之一的張良最後結局如何?

TAG:王朝 | 曹魏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