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跑到日本稱王的中國人 日本大名得看他臉色 各個俯首帖耳

昨天我為大家介紹了傳奇人物鄭芝龍,我說他是史上最強海盜,有朋友提出了異議,他們說真正最強海盜是汪直,一個在日本稱王的中國人。

不過汪直直屬的軍隊只有五千人,極限號召力是理論上能徵召到十萬倭寇為其作戰,可是鄭芝龍卻有正規軍二十萬,雖然打戰不一定靠人多,可是當倆人沒有直接較量時,還是名義上的實力更能說明問題,所以說理論上來說擁兵二十萬的鄭芝龍和最多只能徵召十萬人(倭寇總人數,汪直不一定能全部徵召起來)的汪直比較起來,還是鄭芝龍厲害一些。

不過汪直也是一個牛掰閃閃的人物,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這個傳奇人物吧。

汪直是明朝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今屬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很多地方誤傳其是王直,其實他應該是隨母姓汪。徽州府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黃山,那裡是徽商的發源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

而生於此長於此的汪直,從小聰明伶俐,卻不喜讀四書五經,而喜歡做生意,嘉靖十九年(1540年)汪直乘明朝海禁政策鬆緩之時,與同鄉徐惟學、葉宗滿等人一同赴廣東進行海外貿易,「置硝黃絲棉等違禁貨物,抵日本、暹羅、西洋諸國往來貿易」,牟取暴利。

干走私是違法的,所以汪直投靠了海盜頭子徽州府歙縣同鄉的許棟集團,召「誘佛郎機夷,往來浙海,泊雙嶼港,私通貿易。」希望在海盜的庇護下,繼續走私貿易,這期間他已經積攢了不少的財富。

後來許棟被明軍給殲滅了,汪直便自己干,自立為船主。「遂起邪謀,招聚亡命,勾引倭奴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等,造巨艦,聯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馳馬。」汪直成為當時東亞一個大型武裝海商集團的首領,並接受日本戰國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約,以九州外海屬於肥前國的平戶島(屬今長崎縣)並以日本薩摩國的松浦津為基地,從事海上貿易。

此時明朝對海禁越來越嚴,汪直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他便糾合亡命之徒,以寧波雙嶼為大本營,進行武裝走私,號稱「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圍剿,都是敗多勝少,收效甚微。

也就是說此時的汪直,已經淪為了海盜。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汪直定居日本平戶(今屬日本長崎縣),自立了一個「宋國」,自稱徽王。據田汝成《汪直傳》載:汪直「據薩摩洲之松津浦,僭號曰宋,自稱曰徽王,部署官屬,咸有名號。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

翻譯過來大概的意思就是,汪直在長崎僭越立國為宋,自稱是徽王,還在他的「宋國」設立了官員,因為他控制了要害之處,所以日本三十六島的蠻夷大中小名們都對他俯首帖耳,歸他指揮。

而此時的汪直已經成了東亞和東南亞最強的海盜勢力,當時「海上之寇,非受(汪)直節制者,不得存」。(當時海上的賊寇,不受汪直節制的,將不能生存。)

為什麼汪直能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裡,就能成為最強大的海盜呢?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呢是西班牙人也到了中國沿海經商,他們需要汪直手上的茶葉,但是他們沒有錢,只好用手上的槍來換,他們還怕自己手上的「廢鐵」在汪直眼中不值錢,所以紛紛賤賣。而汪直則利用日本當時處於混戰時期,將這些從西班牙人手裡低價換來的槍,又高價賣給日本人,從中謀取暴利。當然除了槍支外,日本人因為只顧混戰,導致生活資源短缺,所以生活必需品也得從汪直那買。

還有一個原因是大明朝的海禁越來越嚴,沿海百姓不得不冒險走私,很多人由商、民轉為寇、盜,然後這些人趁機被汪直所吸收,成為了他的部署。

此時的汪直直屬的部隊有五千人,各個裝備著精良的武器,而當時東亞東南亞甚至是日本本土最強大的大名,最多的也只有三千部署左右,完全不是汪直的對手,而且他們還得靠汪直賣給他們槍支,所以他們對汪直只能唯命是從,俯首帖耳。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有一個大名對汪直不滿,然後汪直就將槍支賣給他對手,不賣槍支給他,於是他的槍將越來越少,對手越來越多,最後就只能被人吞掉。而汪直也深知平衡之道,一直都是拉一方扶一方打一方,反正就是不讓任何日本大名威脅到他的地位,都得聽他的話。

而且和一般海盜不同的是,汪直還是希望能和大明朝和平共處,甚至願意為大明御邊,只希望朝廷能開海禁,通貿易,當然了前提是貿易通道得由他掌握。

為了達到此目的,汪直在地方官員默許「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動配合官府,十分賣力,平定了陳思盼等多股燒殺掠奪的海盜,維持沿海秩序,逐漸確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並試圖在舟山瀝港重建雙嶼港的繁華。然而大明朝廷背信棄義,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總兵俞大猷率官軍偷襲瀝港圍殲汪直。

汪直不得不再從事海盜活動,糾集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不過他的目的依然是八個字「要挾官府,開港通市」。他希望通過壯大自己的力量,讓朝廷在剿滅他不了的時候,不得不答應他的條件,開港通市,讓他的海外貿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四月,胡宗憲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南直隸、浙、福等處軍務,負責東南沿海的抗倭重任。為招降汪直,胡宗憲先將汪直的老母妻兒放出監獄,優裕供養,後遺使蔣州和陳可願至日本與汪直養子王滶(毛海峰)交涉,遂見汪直,曉以理,動以情。

汪直見親人無恙,又得到開港通市的允諾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是在去杭州謁見巡按王本固時,被王本固這個書獃子給誘捕了,最終汪直還被砍頭。

汪直死後,其義子毛海峰發兵進攻中國沿海,倭寇再不受控制,從而導致了嘉靖末年的嚴重倭患。

有人會問,汪直為什麼敢回中國,還大搖大擺的去杭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他有恃無恐,因為其兵力善在外海,他死,他的部署就會攻打中國東南沿海,這就讓他有恃無恐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觸碰了太多人的利益,自打他答應招安,踏上回國的道路後,就是必死的。

首先他有自己的武裝,這是嘉靖所不容的。

第二他要求開港通市的前提是他要佔中國對外貿易的大頭,這就讓東林黨和浙黨的外貿既得利益者們所不能忍,要知道他們才是當時走私團伙最大的保護傘,東林黨們有權(諸如徐階就是次輔,為官幾十年,自詡清廉,實際上家族擁有的土地就幾十萬畝)有錢有物資供應,現在汪直這個海盜卻要佔這條巨大財源的大頭,東林黨們怎麼可能不要他死。

第三汪直不是經科考入仕的官員,作為一名非科舉取士而進入體制內部的人,按一句話來講「一日為賊,終生為賊」將會受到正統士大夫們的排斥和憎惡。

所以嘉靖和汪直的對手要他死,旁觀者又不會為他說話,所以他就Facebook(非死不可)了。

不過汪直至死覺得他冤枉,他至死都覺得他是國家的大功臣「直為國家驅盜非為盜者也!」下獄時亦連聲追問:「吾何罪?吾何罪?」還寫下了《自明疏》,他首先說明:「竊臣(王)直覓利商海,賣貨浙(江)、福(建),與人同利,為國捍邊,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事,情,此天地神人所共知者。夫何屢立微功,蒙蔽不能上達,反罹籍沒家產,臣心實有不甘。」

他還分析了日本國內的情況,告訴嘉靖只要在廣州開放海禁,允許貿易,倭患自平。曆數自己剿賊的功勞後,他仍祈求嘉靖開放海禁,並承諾「效犬馬微勞馳驅,願為朝廷平定海疆。」

被斬前他只求再見兒子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嘆曰:「不意典刑茲土!」伸頸受刃,至死不撓(到死也不願意給朝廷增加麻煩),最終他被斬,其妻子被賞給功臣之家為奴。

而深知倭患之根源,和知道沒有汪直壓制的倭寇將一發不可收拾的胡宗憲,得知汪直被斬後「「親臨海邊望祭之,慟哭不已,軍將皆墮淚不能仰視。」

據《國榷》卷62載:談遷云:「胡宗憲許汪直以不死,其後議論洶洶,遂不敢堅請。假宥王直,便宜制海上,則岑港、柯梅之師可無經歲,而閩、廣、江北亦不至頓甲苦戰也。」汪直死前所說的「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便一語成讖,很快「新倭復大至」。閩廣遂成倭患的重災區。


推薦閱讀:

美容瑜伽7式 打造好臉色
男人愛不愛你,擺個臉色就知道了
女人要多愛少愛,不必看男人臉色
伊朗稱中國不看美國臉色行事 相信不會拋棄伊朗
臉色出賣了你的健康

TAG:日本 | 中國 | 中國人 | 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