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字理識字教學10例》配圖

《字理識字教學10例》配圖 2013-04-03 10:55閱讀: 這裡有10例字理識字教學案例,我看後感覺對低年級的老師很有用處,就轉帖在這裡了,因為是朋友給我的,故而對案例設計的作者不清楚也無法考證原創人,故未一一註明教者。只是希望我們能夠相互引用,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內容來自鄒武林的《新語文新體驗》-------課程改革300案例點擊-----這本書里的 。[案例]  例1:囚  識「囚」字,教師分析說,囚字的「囗」表示一間封閉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錯誤或違犯了法律人就被關在牢房裡就是囚禁。

  例2:災  學「災」字,老師分析說,「災」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災害。

  例3:雨  教「雨」字,教師先板書,

然後問學生:「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個圖形像什麼?」學生經過觀察與思考,回答:「像天上下著雨。」教師就告訴學生:「剛才老師畫的,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用圖畫的方式寫成的『雨』字,後來經過不斷演化,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邊說邊板書「雨」字。讓學生回答討論:現在的『雨』字和原先的『雨』字有什麼不同?由哪些筆畫構成?筆順怎樣?通過以上教學,學生對「雨」字的形和義有了深刻的認識。

  例4:疑  教師編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戰士在戰場上遇到了強大的敵人,他心裡想,我用匕首(匕)刺還是用箭(矢)來射,用短矛來戳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疑慮不決,一時不知怎麼辦才好,這就是疑。還有這樣解的:

  例5:攀  「攀」,筆畫繁多,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兩個「木」字中間有兩個叉;大手一用勁,就攀上去了。

  例6:牧  教「牧」字,教師點出「牜」是「牛」的變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義。

  例7:塵  利用拆字法認讀「塵」,拆開為「小土」,然後讓學生去聯繫生活中的塵土去理解,即為細小的土顆粒。這樣就讓學生在意、形、義方面達到認知的目的。

  例8:男  老師說,「男」可拆開為「田、力」,可以引申為舊時代田中勞作的人。

  例9:盲  教師引導說:「盲」可拆開為「亡、目」,「亡」即為失去之意,「目」即為眼睛,「盲」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例10:播  「播」字,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用拆部件的方法來記這個字,左邊是提手旁,右邊的上面是一撇加上個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這兒指種子,春天我們用手把種子撒到田裡就叫播種。經過這樣一說,學生就不會把右上面寫成「采」了。

  [點擊]字理識字是運用造字原理進行識字的教學方法,是國家教育部推薦的七種主要識字方法之一,被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吸收。運用這種方法,兒童能夠牢記字的結構,了解漢字的音、形、義,加快識字的速度,並使兒童獲得漢字文化的熏陶。  字理識字依據漢字的構形規律,運用漢字形與義的關係進行識字教學,使抽象的漢字變得形象、生動,有利於學生提高興趣,增強記憶和發展思維,從而對漢字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載體有初步的感知。  「字理識字」主張獨體字(象形字和指示字)運用「溯源-對照」的模式,找到它所像的物體和所指的事物,然後了解其字形是怎樣演變來的;教合體字(會意字和形聲字)運用「分解——溯源——組合」的模式,先將其分解成幾個基本意義單位,再找到它的本來意義或表示的讀音,最後了解其結合起來表示的新的意義和讀音。  「字理識字」教學可運用以下方法:  演示法。即用動作、實物、遊戲等表示字理,主要用於會意字。如教「掃」字,可用人手提笤帚掃地的動作演示;教「坐」字,可讓兩位學生在地上做席地而坐的姿態來理解字理。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用動作演示來複習相關的漢字,從中設置一些競賽,看誰舉的例子最多,誰就最聰明。這種方法既能鞏固生字,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圖示法。即用圖畫(如挂圖、卡片、投影、簡筆畫、光碟等)追溯漢字的本源,主要用於象形、指示和會意字。如教「木」字,就展示樹木圖;教「林」字,就展示樹林圖,因為「林」字是由兩個「木」字並排在一起構成的。「獨木不成林」有了兩個木便可以表示有較多樹木的地方就是「林」了。又如教「休」字,就展示一個人在樹木旁小憩圖。通過形象生動的圖像,使學生興趣盎然,為漢字的構形規律感嘆不已。這種方法既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也讓學生學得滿懷信心。

  遷移法。即將學過的甲字的字理用於學習乙字。主要用於會意字和形聲字。如學了「人」字後,在會意字和形聲字中再遇到部件「人」就可以想到它與人有關。如「從」是與人的行動有關,表示前面有一個人在走路,後面有一個人跟從;當出示「眾」字時,學生自然就領悟到有三個人,稍加點撥,告訴他們「眾」字的意思是很多人,也有眾多的意思。又如學了「火」字後,出示「炎」字,指導學生運用遷移法,並展開奇特的想像,從中體會到「炎」字由兩個「火」字疊加而成,使學生知道兩把火在一起就是很熱的意思。當出現「災」字時,學生就會想到房子裡面著火了,意思就是發生災難了。這種方法讓學生的想像力得到激發,語言發展了,對字形與字音、字義的認識也深刻了。

  聯想法。即引導學生根據字形進行字理聯想,以加深對漢字形、音、義關係的理解。主要用於象形字、會意字。如教「羽」字,就引導學生聯想鳥翅膀上長而扁的毛;如教「爪」字,引導學生聯想鷹爪的形狀;教「男」字,引導學生聯想古時候男子下田勞動的形狀。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有趣味,孩子們都很樂意動一番腦筋去參與聯想。

  比較法。即把字形大體相同,但有一兩筆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較。怎樣比較才能有效呢?比較要有條件,它依賴於學生對比較的兩個字中其中一個一定要掌握,在比較中特別要強調不同點。如當學生鞏固了「鳥」字後,再與「烏」字比較時,可告訴學生:「如果飛鳥沒有眼睛,就一片烏黑看不見。」還可以這樣告訴學生;「小鳥和烏鴉都是鳥類,可是烏鴉全身都是烏黑一片,眼睛就不明顯了。一眼看去,好像沒有眼睛一樣。」又如認識「漂」和「飄」兩字時,可根據這兩個字的字形、字義的不同編一句話進行比較:「有風樹葉就飄落下來的,有水樹葉就漂走了。」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們就能舉一反三地認會許多常用字。

  歌訣法。即用顯淺、朗朗上口的歌訣認識字形。如教「羊」字,用兒歌「山羊頭上兩隻角,長長鬍須真可笑」來認識字形和字義;教「朋」字,用順口溜「兩個月亮在一起,做個朋友不分離」來識記;教「雷」字,用順口溜「雷聲隆隆響連天,大雨落到田裡邊」來識記。實踐證明,學生對這種方法尤其喜愛,他們還能自編歌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字理識字」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如猜謎法、點撥法、故事法等。在教學中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允許他們展開想像,大膽創新,盡情交流,就能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為儘早閱讀鋪平道路。同時,也讓學生與生俱來的獨立性、懷疑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長足的發展。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教育教學]教課需要的教學資料(轉載)
    交誼舞教學大全
    可能是你見過的最牛的毯子功教學,不信點開看看!
    掌相教學口述篇
    華爾茲舞(慢三)教學 1-20 寶兒

    TAG: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