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戰爭:決定大宋和西夏命運的五次大戰
第一次戰爭: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党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實。可是宋朝大多數官員主張立刻出兵討伐西夏,興師問罪。於是宋仁宗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從此,長達三年之久的宋夏戰爭全面爆發。北宋與西夏之間發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規模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西夏雖屢勝,但所掠奪所獲卻抵償不住戰爭中的消耗,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通過宋夏民間貿易所的的物資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此外,由於西夏景宗元昊好大喜功,四處征戰,國庫空空如也、民間貿易中斷後,西夏貨幣上漲,百姓十分困苦,四處怨聲載道以及西夏與遼國出現矛盾等各種主觀原因,使西夏不得不與宋和談,因此,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五年(1042年)六月,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前往宋朝京城東京議和,宋仁宗表示願意接受西夏議和建議,並將談判的全權交給太師龐籍。雙方自第二年開始進行正式談判。(宋夏第一次戰爭是因為元昊稱帝引起的,宋朝直到滅亡也沒向西夏稱過臣)
網路配圖
第二次戰爭後來,治平元年(1064年),西夏攻略慶州,在大順城被宋軍擊敗,夏毅宗李諒祚受傷,一年多後去世,西夏之後逐漸處於守勢。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統治時期,宋夏之間又爆發大規模戰爭。
第三次戰爭熙河之戰
元豐四年(1081年)11月王韶在慶州(今甘肅慶陽)擊潰夏軍,佔領西夏兩千多里土地。永樂城之戰,元豐五年(1082年)9月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你沒看錯,是滅夏戰爭)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為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今寧夏境內)。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徐禧不聽部下高永亨突襲敵軍的正確謀略,而以兵萬人列陣城下。夏軍渡河後,向宋軍發動猛攻,宋軍戰敗,退入城中。夏軍兵圍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沈括以及宦官李憲等人的救兵受阻。由於怨恨徐禧,種諤未予援救。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等人死難,宋軍二十多萬士卒役夫陣亡。
第四次戰爭平夏城之戰
紹聖三年(1096年),宋軍攻克西夏洪州、鹽州、宥州、平夏城、會州、青唐等地,西夏國勢日衰,只好遣使向宋朝求和。
公元1096年(紹聖三年)冬天十月,西夏小梁太后與夏崇宗李乾順親自率領軍隊,號稱五十萬大軍,進攻宋國鄜延路,但各州縣均守御完備,夏軍只好進攻金明砦,將精騎留在龍安砦附近。夏崇宗母子親臨前陣,擂動戰鼓,西夏軍將士士氣高漲,洪水般湧入金明砦,將守將皇城使張輿和二千五百名宋軍幾乎屠殺一空,只有五人得脫,並繳獲大量物資。勝後西夏向宋國上表稱:「朝廷待我刻薄,本來要攻打鄜延,但因為我恭順,所以只取金明,未失臣節。」。 宋哲宗聽聞夏人入寇,對此處之泰然:「五十萬眾深入吾境,最多不過十日,攻佔一二個砦子。」後來戰事竟如宋哲宗所料。 其後知渭州章楶建議對西夏採取經濟制裁與碉堡作戰,為了實踐這套戰術,他在石門峽江口好水河修建二城,被賜名平夏城與靈平砦。 隨後宋軍在第二年進行軍事報復,攻克西夏洪州、宥州、會州、青唐等地,環慶鈐轄張存一度佔據鹽州,但他在勝利回師途中,被西夏軍追襲並縱火,四面攻擊。宋軍蕃官承製趙宗銳等人被殺,鹽州得而復失,不過西夏亦因為之前宋軍的報復而元氣大傷。
平夏城的修建,使得西夏軍從沒煙峽進攻宋國的通道被堵死,因此在公元1098年(紹聖五年),小梁太后偕同夏崇宗李乾順再次猛攻平夏城,但西夏軍遇到大雪人困馬乏,最終慘敗。章楶遣折可適、郭成輕騎夜襲,俘獲西夏大將嵬名阿埋與妹勒都逋及其族人,史稱平夏城之戰。 大捷的消息傳出後,宋哲宗親自到紫宸殿接受大臣的祝賀,並擢章楶為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隨後宋軍興建西安州與天都寨,打通涇原路與熙河路,控制橫山大部分地區後,秦州變成內地,宋軍取得對西夏戰略上的優勢。 宋朝控制橫山地區後,西夏處境日益艱困。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西夏發生政變,在遼國暗助下,小梁太后被設計毒殺,隨後西夏以皇太后逝世為理由,向宋國遣使告哀並謝罪,是謝罪。宋國表示不接納西夏的使節。不過遼國隨即派遣簽書樞密院事蕭德崇,為宋夏兩國「調停」,最後宋國只好接受西夏的求和。
第五次戰爭橫山之戰
政和四年(1114年),宋軍在童貫、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宣和元年(1119年),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滅。西夏蠶食宋朝西北領土,宋夏戰爭結束。
推薦閱讀:
※能不能往生,決定在最後一念
※四中全會《決定》令人難忘的十句話
※男人的層次,決定了女人和婚姻家庭的幸福?
※你拿手機是哪種方式?決定你的性格
※[心理]眉毛竟決定哪種女人更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