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流媒體如何防範虛假新聞

西方主流媒體防範虛假新聞的一些做法及教訓 作者:張宸一、西方主流媒體如何防範虛假新聞1.從職業道德層面,規範和約束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西方新聞業強調自律,自律的核心就是制定和實施新聞職業道德規範,以此為基準來管理、約束自身職業行為。因此,很多西方主流媒體(包括媒體協會組織)有自己的道德規範。比如,美國《職業新聞記者協會道德規範》、英國《新聞記者行為準則》、德國《新聞業準則》《華盛頓郵報標準和道德》等。這些道德規範要求和強調從業人員要有高度的道德感和責任心。比如《英國新聞投訴委員會實踐準則》規定,「新聞行業所有從業人員都有責任使自己保持最高的職業和道德標準」。在防範虛假新聞方面,這些道德規範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強調新聞要真實、要準確。職業道德規範對防範虛假新聞的根本意義在哪裡?這實際上就給媒體和從業者設置了道德底線。在英國、美國主流媒體一旦出現虛假新聞,記者要麼主動辭職要麼被解僱。如果後果比較嚴重,相關編輯,甚至主編、總編要引咎辭職。2.從采編層面,規範和約束從業人員的采編行為。一些西方主流媒體的采編規範都是鴻篇巨製。比如《路透社新聞工作手冊》《BBC編輯規範》《美聯社廣播新聞手冊》等。采編規範將真實、準確作為新聞采編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更重要的是從技術上或者具體操作上來指導、規範、約束從業者的采編行為。舉幾個例子:(1)關於使用單一匿名消息來源,《華盛頓郵報》規定,「使用單一秘密消息來源的判斷取決於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和消息來源提供信息的動機。只有在執行總編輯、總編輯等深思熟慮之後,才應刊印來自單一秘密消息來源的信息。」路透社規定,「當新聞來自直接了解情況的可信賴的消息來源並且信息可靠時,路透社會播發來自單一匿名消息來源的新聞。使用單一匿名消息來源的報道應是例外,並需經主管批准。這些信息應受到特別詳細的審查,以保證我們不被操縱。」(2)關於核實,路透社規定,「只要可能,應反覆核實信息。」美聯社規定,「在正常情況下,美聯社的報道應尋求不止一個消息來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來源證實或詳述。」(3)關於編輯職責職權,路透社規定,「一經要求,期望記者向其直接主管披露消息來源。拒絕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報道被推遲以做進一步斟酌。主管有責任確保消息來源及獲得信息的適當性,尤其是敏感報道。如果主管對消息來源有疑問,記者應向主管作出說明。」《華盛頓郵報》規定,「編輯有責任了解報道中所使用消息來源的身份,以便能與記者共同評估使用他們的適當性。一些消息來源或許堅持記者不要向編輯透露其身份,我們對此應予以抵制。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記者應解釋,這樣獲得的信息不可能刊印。出現在報紙上的任何事的消息來源應至少為一個編輯所知。」3.從信息反饋層面,監察員制度可以及時處置虛假新聞事件。監察員是一些西方媒體為及時處理讀者投訴以發現錯誤、防範虛假新聞而設置的職位。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幾家主要報紙都有這樣的職位。在英國,《衛報》等報紙也建立了監察員制度。《衛報》規定,記者有義務和監察員合作,一旦發現錯誤必須及時向監察員報告。監察員在防範虛假新聞方面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在於,他可以通過與受眾的溝通,及時獲得有關虛假新聞的信息,以便媒體及時掌握情況,採取措施。4.從危機應對層面,事後的調查懲處對防範虛假新聞至關重要。出現虛假新聞後,處不處理、如何處理對防範虛假新聞至關重要。從一些案例來看,西方主流媒體通常有以下做法:(1) 深入調查出現虛假新聞後,一些西方主流媒體通常的做法是,會成立一個權威的調查委員會或調查小組對事件進行全面、深入調查,了解事件的具體情況,分析原因,提出改進的建議,還要確定哪些人應對事件承擔責任。比如,《今日美國》記者傑克·凱利造假被舉報後,該報調查人員複審了凱利在1993年至2003年期間所寫的720篇稿件,對其中100 多篇進行了詳細審查,還派記者赴古巴、以色列等地取證。再如,在情報門事件後,BBC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調查此事,並公布了一個調查報告——《尼爾報告》。該報告指出,記者安德魯·吉利根報道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濫用單一匿名消息來源,並建議慎用單一匿名消息來源。(2)嚴厲懲處調查之後,媒體會根據造假後果的嚴重程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懲處。這種懲處往往比較嚴厲,而且不會顧及當事人的資歷和名氣。(3)公開結果在出現虛假新聞尤其是影響惡劣的造假事件後,要在媒體上公布調查處理結果,給公眾一個交代。比如,在布萊爾醜聞發生後,《紐約時報》2003年5月12日刊登15000多字的調查報告,還刊登了編者按,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檢討。(4)承認錯誤通常,出現虛假新聞事件後,媒體會承認錯誤。2000年9月26日,《紐約時報》刊登「編者按」《〈紐約時報〉與李文和》,公開承認它對華裔科學家李文和是否竊取核機密給中國的報道言過其實,導致了對他不合理的法律訴訟。這一舉動被一些西方媒體看作是一個坦率承認錯誤的例子。當然,也有不少人批評時報的文章主要是在為自己開脫責任。(5)修補規章在出現虛假新聞後,相關媒體通常會檢查相關規範或規章是否存在漏洞,如果必要,就進行修改補充完善。比如,路透社在自由攝影師阿德南·哈吉圖片造假事件後強化了路透社已有的圖片道德規範,並出台了一個新的攝影記者行為規範。在傑森·布萊爾和傑克·凱利造假醜聞發生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都承諾減少對匿名消息來源的使用。這種痛定思痛亡羊補牢的做法對於防範虛假報道避免重蹈覆轍非常必要。(6)強化培訓就是在虛假新聞事發後,對從業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在情報門事件後,BBC專門對記者編輯進行了有關「準確性」的培訓。(7)內部自查。就是在別的媒體出現造假醜聞後進行內部自查,看自己是否也存在此類問題。二、西方主流媒體在防範虛假新聞方面的教訓1.記者未盡核實之責 。核實是新聞採訪的核心環節,通常,一篇報道或事件應被多個消息來源證實,尤其涉及爭議、敏感問題時。忽視核實或者沒有盡最大努力去核實,是虛假新聞產生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在這方面有很多慘痛教訓。2004年9月,CBS的《60分鐘Ⅱ》節目播放一部關於布希在國民空軍警衛隊服役的片子。報道的關鍵證據是幾份文件。節目播出後,該文件的真實性備受質疑。CBS調查後發現該報道是「錯誤的」,因此將製片人和其他三位相關負責人解僱。調查小組稱,雖然不能明確證實文件是偽造的,但CBS新聞部沒有對這些文件的真實性進行確認。CBS在一份聲明中說,製片人認為新聞機構沒有責任鑒別如此重要的原始資料,這明顯是漠視新聞業的標準。2.記者依賴單一消息來源做報道。依賴單一消息來源做報道,是造成虛假新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美軍褻瀆《古蘭經》事件報道使美國《新聞周刊》遭到重創。記者在做這一非常敏感的報道時就是依賴單一消息來源。實際上,給記者提供此信息的消息來源與記者合作已久,記者非常信任他。事後該刊主編理查德·史密斯要求,只有編輯、執行編輯或他們特別指定的其他高級編輯有權批准匿名消息來源的使用。如果報道中必須使用匿名消息來源,那麼消息的來源及其立場必須向高級編輯彙報。鑒於依賴單一消息來源尤其是單一匿名消息來源做報道的巨大風險性,西方主流媒體大都規定對此加以限制,避免濫用。3.編輯失察,當疑處不疑 。許多案例表明,一些虛假報道之所以出爐,在於編輯失察,把關不力,其中最大誤區是對記者的盲信和過度依賴。具體到傑森·布萊爾造假事件,布萊爾多年在家中閉門造車,捏造消息來源,特別是匿名消息來源為掩護虛構故事或剽竊他人作品。如果編輯們其中有一個認真了解一下這些匿名消息來源的身份,在必要時核實一下,傑森·布萊爾的騙術或許並不難識破。編輯和記者之間的信任被認為是新聞業的基礎。但是這種信任一旦轉變成完全沒有質疑和監督的盲信,防範虛假新聞的關口就容易失守,就會為虛假新聞的產生開方便之門。(作者單位: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參考文獻】張宸編著:《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範——采編標準及案例精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魏永征等著:《西方傳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法]克勞德-讓·貝特朗著:《媒體職業道德規範與責任體系》,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紙媒文本見《中國記者》2011年第1期)
推薦閱讀:

很多人想打造「體育版Netflix」,不過這看起來似乎是個偽命題
流媒體系統的RTMP協議
rtmp協議學習筆記
Spotify:有權力不用王八蛋?!
主流媒體是個寶(外七篇)

TAG:新聞 | 媒體 | 假新聞 | 西方 | 流媒體 | 虛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