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盪山遊記
06-13
年少時,曾聽舅舅講述過雁盪之美,便心嚮往之。 一九八七年七月,我第一次出遊,和朋友十數人一起,遍遊了南京,上海,蘇州,杭州及黃山等諸多名勝,曾打算到雁盪一游,因其它原由,與之擦肩而過,甚感遺憾。一九九七年曾兩度光顧黃鶴樓,終未有機會東來雁盪,然常心系之。二零零二年四月,在參加了一次理論研究會以後,獨自一人遊歷了洛陽的白馬寺,龍門石窟,小浪底及雲台山等風景區,但雁盪情結終繫心中,難以釋懷。後來也有幾次旅行,到過故宮,頤和園,國家森林公園及開封的相國寺,龍亭公園等,但均無暇東南攬勝,不到雁盪,依然心存不甘。 今年的仲夏,我終於如願以償踏上旅程,向我心儀已久的雁盪山進發了。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清晨,在濛濛細雨中,我和數十名同仁,在導遊的帶領下,從我們下榻的溫州將軍大酒店出發,驅車東行,前往雁盪山。一路上,導遊小張用他伶俐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向我們介紹了溫州的歷史文化現狀,經濟改革情況及雁盪的 風景名勝。溫州市,浙江南部一地級市,西接麗水,北連台州,南與福建毗鄰,東面便是浩瀚的東海。現有常住人口960萬,外來務工人員多達180萬人,在海外經商的溫州商人有200多萬。溫州古稱甌,西漢惠帝封勾踐後裔騶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東晉設為永嘉郡,歷史文化名人王羲之,顏延之,謝靈運曾為永嘉郡守。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永嘉期間,遍歷山水,吟詠不輟,寫下許多留傳千古的山水詩,遂使永嘉楠溪江成為山水詩的搖籃,並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尋找詩魂的勝地!唐朝張子容,孟浩然,宋朝陸遊,葉適,徐照等都曾遊歷過永嘉,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出現了學術上以葉適為代表的光照千秋的「永嘉學派」,及詩壇上的「永嘉四靈」。兩宋及元明清各代也湧現出許多傑出人才,如黃公望,劉基,孫詒讓等。當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璀璨,人才輩出,如夏鼐、夏承燾、蘇步青、谷超豪等,都是我國著名學者和大師級代表人物。溫州歷史悠久,山川錦秀,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富饒的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傑出的甌江兒女。在談到溫州的經濟改革情況時,導遊的話中也充滿了憂鬱和無奈。改革開放以前,溫州經濟社會還是比較落後的,人均耕地僅0.33畝,可利用資源較少,交通十分閉塞。很多的溫州人,為了生計不得不遠走他鄉,如溫州的彈花郎,走遍大江南北,溫州的髮廊,隨處可見。改革開放後,勤勞智慧的溫州人,率先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以小商品,開拓大市場,開創了千家萬戶搞家庭工業,千軍萬馬發展個體經濟的局面,走出了一條富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子,也使得溫州迅速發展起來,富裕起來,成為中國著名的鞋都,中國鎖都,中國低壓電器城,中國眼鏡城,中國打火機城等。富裕起來的溫州人,南上北下,組成了浩浩蕩蕩的炒房團,炒高了全國的房價,也使得溫州房價高的驚人。談到這,導遊感嘆道:溫州人才近年流失嚴重,企業招工難,融資難,都是通脹和高房價惹的禍。溫州好的地段住房房價要四至五萬一平米,甌江大道旁竟達七到八萬一平米,比北京上海還要高,一個白領在企業干一輩子也難買得起一處住房,更何況一般打工仔了,溫州真的不適宜居住!在導遊的娓娓敘談中,車子來到了樂清市,看到路兩旁正泰集團和德力西集團的一個又一個高聳的廣告牌,導遊介紹到:這就是著名的柳市,中國電器之都。溫州的富人不在溫州市,而在柳市,這裡每個家庭平均擁有兩輛轎車,大都是賓士寶馬之類的,假如你要有個兒子,最好不過的是來樂清找個媳婦,保證嫁妝是又有車來又有房,但是要門當戶對呀!因為溫州人最愛面子,最講排場。導遊戲謔的話語,引來陣陣笑聲。談及溫州經濟的現狀時,導遊的話里充滿了沉重。在國家宏觀調控和信貸收縮的情況下,溫州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很多企業瀕臨倒閉,有400多名民營企業家跑路,有三名企業主跳樓身亡。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溫州民間借貸很是盛行,朋友之間,往往一個飯局就能借得幾百萬元,靠的就是誠信。其實,大多數溫州生意人是比較注重講誠信的,作為中小型民營企業,他們很難得到國有商業銀行的支持,融資不得不靠民間借貸。但近年民間借貸的月息高達二至六分,甚至高達一角和一角五,高額的借貸利率和不足百分之十的企業毛利,很容易使企業陷入借貸泥潭,不能自拔,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而不得不選擇最後「跑路」的唯一條路。去年十月,溫總理視察溫州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今年三月又批准設立「溫州市金融改革實驗區」,引導,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實行規範化,公開化管理。這些措施,使溫州企業的發展環境大為改善,全國著名眼鏡大王,欠債多達二十億元的浙江信泰集團董事長鬍福林,在跑路二十多天後回來了,重新開始組織生產,很多跑路的老闆也都回來重新開工。「溫州近四十萬家企業,跑路的也只是少數,我相信,溫州的企業還是有前途的!」導遊的話里充滿了自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來到了雁山腳下。抬頭仰望,但見松柏蒼翠,山嵐霧繞。據導遊介紹,雁盪山位於樂清境內,形成於1.2億年前,由於火山噴發而成,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雁盪山因「崗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盪,秋雁宿之」而得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史稱「東南第一山」。1982年,雁盪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名山之一,AAAAA級旅遊景區,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全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辟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盪三絕」。雁盪山有著區別於其他山川的獨特品格,那就是「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觀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特點。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首先來到了靈峰景區。只見奇峰林立,怪石崢嶸,懸嶂蔽日,溪澗潺潺,剛入景區,一陣陣涼爽清新的空氣沁入心脾,頓覺神清氣爽。據介紹,靈峰景區周圍46平方公里,大小景點130多處,這些景點日夜欣賞,各有特色,尤以夜景取勝。北宋科學家沈括,南宋狀元,政治家,樂清籍人士王十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都曾到過這裡。當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喬石,李瑞環等也都來過這裡考察,並留下摩崖題刻。正行走間,只見西南方一巨岩兀然獨立,似一老僧禿頂披裟,作拱手迎客之狀,這就是所謂的接客僧,這逼真生動,最具象徵意味的肖物擬人景點,彷彿把我們帶入那如幻如夢的佛地仙境。行走不遠,見一峰在群峰環拱中直插雲天,這就是所說的合掌峰。看到這,導遊不無遺憾地告訴我們說:夜色朦朧下的合掌峰,景色最絕,變化最為多姿,最富有詩情畫意。初看此峰,恰似一對豐滿的乳房,因稱「雙乳峰」。往前移幾步,雙乳峰變成了一位身著旗袍的苗條少女,面容憂鬱,凝思遠望,似在盼郎歸,人稱「相思女」。再走到靈峰飯店屋檐前反身仰望,相思女又變成了一隻斂翅高蹲,勢欲凌空的雄鷹。郭沫若先生曾有詩云:「靈峰有奇石,入夜化為鷹,勢欲凌空去,蒼茫萬里征。」前行十數步,站在花壇東側仰望,出現在眼前的則是一對緊緊相偎,熱烈擁抱的情侶。故又稱為情侶峰。一座岩峰,從不同角度觀賞,出現這麼多奇妙的變化,真是令人心馳神飛,浮想聯翩啊。快看!犀牛望月!緩緩前行中,只見導遊把手一揮。順著手指的方向,看見對面山崗上一巨石仰視藍天,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分明是一頭犀牛在伸頭望月!這就是犀牛峰。雁盪山之絕美在於夜景,白天觀看此峰,可能缺少浪漫的情趣,需要用心,用情去理解,才能領悟大自然的精妙。沿鳴玉溪而上,便來到了雁盪山觀音洞山門前。據導遊介紹,雁盪山觀音洞,自唐一來就遊人如雲,始建於1106年,原名靈峰洞,後改羅漢洞,再改觀音洞,藏於合掌峰中,最早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13米,寬14米,深76米,洞內佛樓倚岩而建,高達9 層。被譽為雁盪山第一洞天。剛到山門前,就看到山門外的崖壁上,刻有「神遊」兩個大字。山門門首「觀音洞」三字,由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寫。山門的楹聯:「勝境人知游雁盪,名山我欲禮觀音」的飄逸書刻,則出自當代著名書畫家謝稚柳的手筆。進入山門,第一座建築物就是天王殿,殿內供奉彌勒佛及四大金剛,聽得木魚及誦經之聲不絕於耳,看見「泉可洗心如皎月,峰長含掌禮青天」的殿門楹聯,深感佛門凈地,遠離紅塵,置身於此,真乃超凡脫俗,物我兩忘呀!從殿後拾階而上,經377逶迤台階,才達頂層大殿。正殿供奉妙相莊嚴的觀音菩薩坐像,旁立十八羅漢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岩壁上,三百應真,個個骨相清奇,更顯出一派佛門氣象。洞頂有泉水三束,名「洗心」,「漱玉」,「石釜」。洗心泉從洞頂左側石罅中滴入洗心池中,水質甘冽清醇,掬飲一口,沁人心脾,正是「清泉一掬心靈靜,世間百千物慾空。」漱玉泉在天王殿後,泉從洞頂灑下,似珠如玉,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石釜泉在漱玉泉的後面,水從釜形洞頂石縫中涓涓下滴,似一幅懸掛著的珠簾。仰望洞頂,中開一小罅,闊尺余,長三四丈,有一線天光瀉下,名叫「一線天」。洞中佛光閃閃,香火繁盛。眾香客畢恭畢敬,至虔至誠,或抽籤問吉凶,或上香許心愿。我也隨眾香客上香許願,磕頭三拜而去。出洞不久,驀然看見一洞壁摩崖石刻,原來是鄧拓先生1960年游觀音洞後題寫::「兩峰合掌即仙鄉,九危疊樓洞里藏,玉液一泓天一線,此中莫問甚炎涼。」再回首仰視觀音洞,只見兩峰幷峙,殿宇巍峨,真乃是人類匠心獨運與造化神功的天然融合!睹物思人感慨萬千,鄧先生文革時死於非難,所幸石刻得以保留,此詩與雁盪山共存,鄧先生也萬古流芳了!走出靈峰景區,已近中午,早已是飢腸轆轆,疲憊不堪。眾同仁忙驅車下山,到飯店狼吞虎咽一番。 午飯後,在陣陣的小雨中,我們隨導遊來到了靈岩景區。靈岩景區居雁盪山中心,面積有9平方公里,其峰巒雄壯渾龐,絕壁迴環,其古洞鬼工雕鐫,形態萬變,被譽為雁盪山之」明庭」。王十朋曾有詩云:「雁盪冠天下,靈岩尤絕奇。」整個景區,以靈岩寺為中心。靈岩寺背靠靈岩,寺以岩名,是雁盪山十八古剎之一。據導遊介紹,靈岩寺建於宋朝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因寺境山水靈秀,名聞京師,宋太宗特賜御書五十二卷,咸平二年真宗(999)賜額「靈岩禪寺」。盛時屋宇百餘間,藏經千卷,時稱「東南首剎」。後幾遭兵焚,藏經被毀,歷經九次重建,特別是1985年,1996年兩次重修擴建,才有今天如此規模。重建後的寺院從南至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等,左右分置鐘鼓樓、東西配殿和西廊,早晚鐘魚互答,梵唄相聞,一派鼎盛氣象。寺後有屏霞嶂,燦若雲錦,綿延不絕。右有天柱峰,立地擎天,氣勢磅礴,峰北側的摩崖「壁立千仞」,「天不塌,賴以柱其間」,傳神地表達天柱峰的偉岸與挺拔。左有展旗峰,與天柱峰對峙而立,雄渾壯闊,氣勢非凡。步入景區不久,在雙珠谷路口平坦處,遠遠就看到一尊高大挺拔的石像,這是雁盪山管理局在1996年特為紀念徐霞客而塑,並立有石碑,以紀念這位明代中國著名地理學家,遊記學家歷經艱險,堅韌不拔,勇於探索,窮迫事理的科學探險精神,他曾三游雁盪,前後寫下共七千字的兩篇《游雁盪山日記》,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沿左側石蹬盤旋而上,不久就看到插龍峰下的龍鼻洞。洞口嶺旁巨石上鐫有明代朱晦翁書寫的題刻「天開圖畫」四個大字,洞口朝南,正對玉女峰,深寬各約10米,高約100米,洞中摩崖分布在兩壁最上層,計有歷代摩崖碑刻80多處,有「雁山碑窟」之稱,為文人墨客拜謁之地。出洞口隔溪觀看,數峰林立。正對面玉女峰亭亭玉立,嫵媚可愛。右邊一峰勢如捲圖,故又稱捲圖峰,峰一側狀如老頭,因之又稱老人峰。左首邊雙鸞峰,本為一峰,中有石罅,看上去象兩峰並立,峰頂各有一石,如停鸞相向欲舞,勢欲雙飛,因而得名。沿卧龍溪曲折前行,一路潭碧林幽,溪流淙淙,真是「有峰皆卓立,無瀑不狂飛」。不久來到卓筆峰下,乘坐高達68米的電梯,通過74米長的棧道,終於來到卧龍谷。卧龍谷在小龍湫背上,谷內高爽清幽,奇景羅列,飛塵不到,恍若桃源。其中的卧龍潭在最上方,面積不大,有兩百平米大小,潭水清澈見底,是小龍鰍的源頭,也是《神鵰俠侶》電視連續劇中「古墓」的出口。眾同仁在潭中撐筏戲水,興奮不已,水濕鞋褲,竟渾然不覺。原路返回,來到山下小龍湫景點。小龍湫,又名小瀑布,在靈岩寺右側後面的隱龍嶂底,瀑高70米,不足大龍湫之半,故名之,是靈岩的主要觀景之一。溪水從斷崖飛流而下,如長龍飲澗,聲震山谷,撼人心魄。瀑飛崖上,觸石騰空如霧,流轉飛灑,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態萬千。無怪前人有「我來看不足,長嘯獨憑欄」的讚歎!下午三點三十分,我們準時返回到靈岩寺門前,觀看人稱雁盪一絕的靈岩飛渡。據了解,靈岩飛渡表演始於1916年,在天柱峰和展旗峰200多米跨度之間懸掛著一根綱索,表演人員除了橫空渡過外,還要在270多米高的天柱峰頂用纜繩懸空而下。這最早起源於農民上山采草藥,後來演化成現在的高空飛渡表演。下午四時正,飛渡表演開始了。伴著當地樂清民歌《雁盪謠》的音樂,只見天柱峰峰頂出現一個小紅點在跳躍起舞,突然,這個紅點縱身向懸崖下一躍,只見他瞬間從峰頂倒垂而下,引發觀眾陣陣驚嘆。正驚疑間,只見他左右晃蕩,在呈90度直角的岩面上停留跳躍,作採藥狀,突然騰空翻個跟斗,嚇得觀眾又是一陣陣尖叫。只七八分鐘,表演者便從270多米高的峰頂下到了山下。觀眾的情緒剛剛平復,另一個表演者出現在峰頂。只見他從天柱峰出發滑向展奇峰,一會來個猴子撈月,一會兒又來個懸空跟斗,緊緊揪住觀眾的心。而拋灑樹葉,拋繡球,天女散花等互動活動,更是把飛渡表演推向高潮。藍天作幕布,鋼絲為舞台,飛渡表演演繹出的驚險和刺激,為雁盪新清優雅的景緻平添了幾許情趣。看完了飛渡表演,我們的遊覽也隨之結束。在蒼茫的夜色和淅瀝的雨中,我懷著依依難捨的心緒,離開了雁盪,踏上了歸程。 雁盪歸來,總覺心存遺憾。因為我沒有拍到更多的雁盪風景,更因為我沒有時間去觀賞多姿多彩的三折瀑和氣勢磅礴的大龍湫,到底是意難平。想寫點什麼,不知如何下筆。朋友見了,問及雁盪勝景如何,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言說。雲台山的丹霞岩溶地貌,讓我記憶猶深。觀黃山雲霧,我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登泰山看日出,我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慷慨與豪邁!游雁盪讓我感悟到什麼?黃山雄奇險峻,雁盪靈秀多姿。如果說黃山是俊雅青奇的美男子,則雁盪就是婀娜多姿的美少女。雁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透著靈氣和俏麗,這正是:四面峰巒皆入畫,一行雁影自成詩。輕歌踏月不忍去,南山徘徊莫說痴。柳岸曉風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西雙版納-寮國-泰國自由行遊記(轉載)
※紐約遊記-7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4 中國古瓷器-2 精品-1
※玄奘西遊記24 何去何從
※周庄遊記
※煙雨婺源
TAG: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