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接觸戰略的目的是和平演變中國

內容提要:美國的對華戰略是「接觸戰略」。在這一戰略的統領下,美國制定了各種具體戰略,其中人權戰略是最重要的次戰略。美國的人權戰略嚴重地影響著中國的政治安全。如果美國的人權戰略得逞,中國現行的社會政治制度將會解體,政治、社會將陷入嚴重動亂,國家結構也將因此走向解體。因此,要充分認識美國人權戰略對中國的危害性,制定相應的對策,粉碎美國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的企圖。………………………………………………………………………………………………………美國總統布希在其第二任總統任期的就職演說中,提出了其對外政策的政治綱領。這個綱領隻字不提反恐,而是要「傳播自由」、「尋求和支持民主運動和民主制度在各個國家和各種文化下的發展」、「最終目標是結束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暴政」。布希總統的講話鮮明地體現了世紀之初美國對外政策的意識形態特點。在這個政策之下,美國對華政策的目標,就是要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促成中國的和平演變。美國共和黨政策委員會主席約翰?謝德格最近再次重申了美國的全部中國政策,即促進中國的「自由」的政策。美國要促進的自由,包括「人權、法治、宗教和政治自由、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在這些美國要促成的自由中,「人權」被排在首位。「為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對華實行接觸政策,以接觸促使中國變化。在實踐接觸政策的過程中,形成了人權戰略。人權戰略在美國對華總戰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中國的政治安全影響重大。如果美國的人權戰略得逞,中國現行的社會政治制度將會解體,政治、社會將陷入嚴重動亂,國家認同將成為極大的問題,國家結構也將因此走向解體,中國的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也將受到破壞。為了粉碎美國的人權外交,需要對美國的對華接觸戰略和人權戰略進行深人的研究。一、21世紀美國的對華戰略是接觸戰略21世紀美國的對華戰略是「接觸戰略」。這並不是一個新戰略,它是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執行的對華總戰略。「接觸」的英文是「engagement」,其含義較多。但是在韋氏大詞典上,「接觸」有「控制」、「攻擊」和「對付」之意,即通過接觸,來改變中國。很明顯,美國的接觸政策,是對付中國的一種政策,含有反對中國的意思,只不過這種提法比「遏制」要委婉一些而已。所謂「接觸」,並不是平等地、被動地與中國交往,而是在不損害美國利益的前提下,主動地影響中國,它並不是一種從友好角度出發制定的政策,而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接觸戰略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接觸」,鼓勵中國向「自由市場秩序」發展,鼓勵中國「民主」與「法制」的發展,以促使中國發生和平演變。美國實行接觸戰略的主要考慮如下:第一,美國官方認為,目前的中國還構不成對美國的威脅。美國原國防部長佩里曾就此作了深入的論述。他說,中國與前蘇聯不同。冷戰時期前蘇聯構成了對美國「真實的擴張性威脅」,因此需要採取「遏制」政策。20世紀60年代中國實行過支持世界革命的外交政策,構成了對美國的威脅,因此那時對中國採取遏制政策是正確的。但是冷戰後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並不是當年的蘇聯;中國的發展,也不是蘇聯意義上的擴張主義。雖然中國要求統一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但是美國和聯合國都承認這種要求是合理的。儘管這些問題有潛在的危險,會引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衝突,但這與前蘇聯佔領半個歐洲,並在全世界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支持共產主義革命相比,就算不上什麼了。當然,如果中國侵入其鄰國,美國就必須使用遏制戰略。佩里甚至認為,採用「遏制」戰略,就不是鼓勵和平演變,而是在創造冷戰或熱戰,不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應該採取接觸戰略,而不是遏制戰略。第二,遏制中國的戰略行不通。美國政府十分清楚,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美國不可能通過經濟封鎖和其他措施來「遏制」中國和顛覆中國。正如原柯林頓政府高級官員、現為美國巴克里聖地亞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全球衝突和合作研究所主任的謝爾克教授所指出的那樣,美國對華不能實行遏制戰略,遏制戰略不是正確的政策。對中國實行遏制政策,只可能產生副作用。這種政策,將激起中國人民的反對。他的論據是:中國是被迫捲入世界的,中國人是懷舊的,他們如果不是懷念毛澤東時代,就是懷念傳統的共產主義政策,因此他們非常懷疑美國對華政策的動機。如果美國像在其他國家那樣,去干預中國的政治,就會遇到麻煩,陷入困境。謝爾克在答記者問時對遏制戰略作了進一步分析,指出對華實行遏制戰略將導致中國與美國的對抗,在實際中將削弱美國國家的安全利益。例如美國在限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傳播上、在不鼓勵中國傳播核導彈技術和履行核不擴散條約上、批准全面禁止核實驗條約和完成北朝鮮非核計劃的框架上有至關重要的國家利益,如果中國感到美國是在用遏制政策封殺他們,它就不會在這些問題上提供合作,從而使事情複雜化。所以,遏制將導致中國的強烈反應,從而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第三,接觸戰略可以達到顛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按照美國的解釋,接觸不是讓步和綏靖,而是在不可能「遏制」中國的情況下實行的最好辦法。「接觸」政策是指「通過擴大貿易和擴大文化、科學、教育和外交的交流,來建設性地對付中國」。「接觸」戰略的基本出發點是「和平革命」和「和平演變」,即通過鼓勵中國接觸西方的民主、進行自由市場實踐和建立市民社會,積極影響中國。美國的如意算盤是:經過一定的時間,當中國的商人、藝術家、科學家、學生和教師與外界的接觸增多,他們會渴望在中國實現民主,要求更完全地保護人權,並且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尋求對中國的政策制定者產生影響。隨著中國繼續對外開放,中國受到的影響就會更大。當中國非政府部門變得富裕,就會聽到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聲音又會加強中國的市民社會,他們就會獲得權力。這樣,在中國就會逐漸發生走向民主和實現人權的「和平革命」。美國希望中國像韓國和中國台灣那樣,通過接觸,在自由市場的基礎上,不用經濟制裁而發生從「獨裁政權」到民主政權的不流血的革命。而且美國認為.從1978年開始,安靜革命已經在中國的經濟領域發生。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美國認為在和平演變這一問題上,接觸戰略所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遏制戰略。儘管美國存在主張遏制中國的人,但是他們的觀點始終沒有成為美國的主流思想,沒有被美國政府所採納。接觸戰略為美國多數人認同,已經是並將繼續是美國的對華大戰略。二、人權戰略在美國接觸戰略中核心地位的確立為實施對華接觸戰略,美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制定了各種次戰略。其中,人權戰略是最重要的次戰略。美國在「接觸」中,用「人權」攻擊中國,企圖促使中國發生和平演變。1976年,卡特政府開始實施人權外交,把人權作為實現美國外交目的的政策工具。但是從1976年到1989年,美國的人權外交主要是針對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不是美國人權外交的重點,人權問題並沒有成為中美外交之間的障礙。1980年,美國根據《1974年貿易法傑克遜一瓦克尼修正案》,第一次發表了關於中國的人權報告。這份「人權報告」開始提到了中國所謂的政治權利、計劃生育、西藏人權等問題。但是出於反蘇的戰略考慮,美國利用人權反對中國的程度還不激烈。而且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美國對中國向什麼方向發展還不清楚。美國希望採取和平演變的戰略,使中國西化、資本主義化,而不是採取遏制的手段。因此,美國雖然發表了關於中國的人權報告,但是並沒有把中國當成打擊目標。中國在社會主義的人權建設過程中,採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人權狀況。中國在1982年正式參加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38次人權大會,並被選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理事國,隨後幾年,中國又被選為聯合國下屬專業委員會的成員。到1989年為止,中國已經簽署和批准了聯合國《消除所有種族歧視的公約》。但是中國的這些做法,使美國政府產生了中國正在向西方靠攏的錯覺,他們認為這是中國接受西方人權觀的表現。而中國在維護世界人權方面所作的一些努力,又被美國錯誤地理解為中國支持西方的人權活動。例如,當西方國家提出派聯合國人權代表團到阿富汗去調查前蘇聯統治下的阿富汗人民的人權狀況的議案時,中國投票贊成。中國的投票,當然是反對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給阿富汗人民帶來的災難。但是,中國的行動卻被美國認為是中國對西方的支持。出於這種對中國政策的不恰當的認識,美國認為中國正在向西方靠攏,因此繼續實行鼓勵中國西化的政策,而不是實行利用人權為武器反對中國的政策,當時美國還沒有專門的對華人權戰略。這一時期美國在對華人權問題上採取低調態度,正如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的,美國「官僚政治家們普遍認為中國不是人權武器攻擊的適當目標」。在對華問題上,美國始終存在兩條路線。第一條是以美國總統老布希為代表的「靈活」派。老布希主張用「軟」的一手來改變中國。他認為影響中國發展方向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貿易和其他接觸方式,用「軟音調」對中國人說話。第二條路線是以美國國會為代表的對華「強硬派」,他們主張採取「遏制」政策,「制裁」中國,迫使中國就範。他們認為,既然遏制前蘇聯的戰略能取得勝利,為什麼這種戰略在中國就不能取得勝利?主張「遏制」政策的人認為,必須在中國強大到不能對其進行制裁前,對中國實行制裁,否則以後的制裁就不可能起作用了。因此,雖然美國政府實行的是對華接觸戰略,但是美國國會卻企圖實行遏制政策,只要有機會,美國國會就會叫囂對中國實行「遏制政策」,對中國進行制裁。在1989年中國發生政治風波後,在美國國會的推動下,美國曾在一個短時間內實行「遏制」政策,對中國進行「制裁」。美國的接觸政策經受了一次考驗。在1989年政治風波之後,美國夥同其他西方國家對華進行經濟制裁。在經濟制裁失敗後,美國就利用人權來打壓中國,用人權來促使中國和平演變,因此1989年政治風波促成了美國的對華人權戰略的形成。在對華人權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把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掛鉤。1991年3月12日,克蘭斯頓參議員向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提交了題為「關於中國違反人權問題」的第19號共同決議案。該決議案首次引用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攻擊中國的人權狀況。在這個決議中,除了繼續污衊中國「毆打、拘留、不公平審判和限制宗教活動」等之外,還提出了「勞改產品」問題、在西藏「違反人權問題」等等。該決議案甚至要求中國政府允許國際人權組織觀察政治犯的審判和中國的司法程序,允許國際紅十字會訪問拘留所和再教育中心等,並威脅說如果不按美國說的辦,「將對重新審議對華最惠國待遇的決定產生負面影響」。這樣,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掛鉤的問題被提了出來。到1992年,美國開始把最惠國地位與人權問題掛鉤,利用「最惠國地位」作為工具,來打壓中國。但是美國很快就發現,把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掛鉤是一種失策。雖然這種政策在1992年到1994年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它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損害美國的利益。如果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國的對外貿易將損失1/3,但是對美國的打擊更大。因為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同樣會使美國的對外貿易損失1/3,並且會影響美國經濟的發展和美國人民的生活,從而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安全。另一方面,為捍衛自己的主權,中國並不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是發展了與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經濟往來。這令美國感到不安。美國發現,如果美國失去中國這個貿易夥伴,就很難再找到像中國這樣能大量提供價廉物美貨源的供應國了。美國的消費者由於進口消費品的漲價,將對美國政府不滿。此外,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還將損害在華做生意的美國人的利益,影響美國與對華貿易有關行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美國政府考慮到如果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將會加深與中國的對立。中國將認為這是美國讎視中國的結果。中國不僅不會屈服,反而會萬眾一心,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這樣,在中美之間將開始一場冷戰。結果是美國的納稅人將為此付出更多的錢,美國政府也將遭到更多美國人的反對。出於上述考慮,美國放棄了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打算。美國的對華政策不得不又回到接觸戰略上來。但是美國並不就此善罷甘休,經濟制裁不起作用,美國就用軟刀子殺人,加強從意識形態向中國的進攻。這樣,美國的接觸戰略開始變化,「人權」在美國「接觸」戰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首先,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迫使中國在自由貿易上做出更多的讓步。美國認為:「由於貿易的擴大,中國就會產生中產階級。隨著中國中產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就會要求參加政治生活。經濟越發展,就越需要法制,市場越成熟,就越要求與國際標準趨同,要求公開公正,這樣中國就會從結構上被改變,政治變革也就隨之而來。」這就是「蠕變」或曰「和平演變。」第二,極力促進中國的法律制度改革。美國認為:「中國法律制度的逐步改革,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獨立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國最近在基層進行的民主選舉,將幫助中國朝更公開和民主的方向前進。西方的法制概念將限制中國政府的權力,促進法律的民主,人民開始通過法院來控告政府侵犯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因此法律制度的改革是和平演變的重要一步。在實現「自由貿易政策」和「法律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美國可以利用人權問題,促成中國的這些變化。為此,美國需要採取新的策略。這種策略是:採用多邊行動,同時把多邊和單邊行動結合起來。所謂多邊行動,就是要把中國的人權問題國際化,美國要聯合其他西方國家用人權反對中國。但是多邊行動並不排斥單邊行動。在必要時,美國應該採取單邊行動:美國政府直接出面,用人權問題壓中國。這樣美國出現了對華戰略新思維:不用經濟制裁,而用「人權」武器。經濟制裁就「像一顆偏離了目標的戰略炸彈,炸死炸傷的是許多無辜之人」;而「人權」戰略「是導致和平演變的最好戰略」。人權戰略集中體現在美國的「使中國自由的政策」上,這是美國共和黨政策委員會主席約翰?謝德格於2005年8月26日提出的。約翰?謝德格說,「使中國自由的政策」是一個法律的首創,是由民主黨政策委員會主席克里斯托弗爾?科克斯發展起來的。為了推進和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促進在國外的自由,需要進一步推進這一傳統的外交政策。使「中國自由的政策」的內容是:「美國對有12億人口的國家——中國的政策,值得更加註意。美國的未來無法擺脫與亞洲,特別是與中國的聯繫。我們的繁榮、我們的安全,甚至我們的民主自由日益與一個繁榮、和平和民主的中國的成功相聯繫。整個東亞,正在實現民主和自由企業:印度、日本、菲律賓、韓國和台灣都是這樣。美國的對華政策,應該促進自由、人權、法制、宗教和政治自由、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從這個政策中可以看出,美國的「自由政策」由三部分組成:促進人權、促進自由和自由貿易以及保證安全。其中,人權是核心,保護美國利益是重點,顛覆中國社會制度是目的。1997年11月9日,議會通過了體現這一「自由政策」的立法。議會的銀行、情報、國際關係、司法、國家安全等委員會的九個法案,從不同的方面表達了在這一政策指導下的美國與中國關係的每一個方面的深思熟慮的政策考慮。人權政策在美國對華戰略中的核心地位至此確立。此後,中美之間的人權鬥爭達到高潮。但是人權戰略的使用,是圍繞美國利益而變化的。當美國利益需要時,美國就激烈攻擊中國的人權問題;但是當美國感到這將損害美國利益時,就會減弱或暫時停止對中國的攻擊。例如從1991年開始,美國不斷提出反華提案,利用「人權」為上具,反對中國。而當1998年柯林頓總統準備訪華時,美國為了不破壞柯林頓訪華的氣氛,以便訪華取得有利於美國的成果,因此放棄了當年的反華人權提案。三、結論美國的對華戰略是接觸,而不是遏制。但「接觸」的目的,是促使中國的「和平革命」。1995年10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威廉?佩里向西雅圖華盛頓州美中關係委員會發表講話,再次闡述了這種觀點。他說:「美國對華戰略是接觸,而不是遏制。通過接觸,可以促使中國變化,而迄今為止中國變化的方向是美國所希望的;從長遠看,中國的變化將有利於美國的利益。尋求遏制和與中國對抗,只能阻礙中國這種變化的步伐。」「美國制定對華接觸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它包括兩點考慮:第一,從短期利益來看,美國通過接觸,可以「安撫」中國,避免與中國的對抗,擴大美國在中國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衛美國在亞洲和全世界的利益;第二,從長期利益來看,是為了和平演變中國,從根本上消除中國對美國安全利益的威脅。美國總統柯林頓把美國的這種對華戰略稱之為「接觸」戰略,接觸的目的是促使中國「做正確的事」。柯林頓所謂「做正確的事」,就是促使中國向美國希望的方向發展,向西方靠攏,實現和平演變。柯林頓的話充分表達了接觸戰略的目的。由此可見,美國的接觸政策不是綏靖政策,美國並不會因為「接觸政策」的實施,而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放棄在中國實現和平演變的夢想。相反,美國希望通過接觸政策,通過外交和「對話」,來推動中國「做正確的事」,改變中國。對華接觸政策是美國不得已的選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改革開放後經濟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的第四經濟強國,是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個國家,也是一個主要的軍事大國和核大國,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強大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是美國遏制不了的。因此美國被迫拋棄遏制戰略,而執行接觸戰略。美國的接觸政策,是以武力為後盾的。美國國防部明確表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保持著強大的、準備就緒的有上萬人的軍事力量,就是為了在必要時採取軍事手段來保證接觸政策的實施。因此,美國的接觸政策,又是大棒加胡蘿蔔的政策。美國的對華接觸戰略既不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也不是建立在理想主義的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現實主義的、美國自私自利的或自我利益基礎上的。儘管美國對華戰略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其目標是一貫的、不變的,即顛覆中國的社會制度,在中國實現和平演變。人權戰略是實現美國對華接觸戰略的重要次戰略。美國在人權問題上,從來都搞雙重標準。現在的美國,還存在人權問題,有的甚至是嚴重的人權問題,例如貧困問題、不平等問題等,但是美國政府卻閉口不談自己的人權問題,而一味攻擊與美國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的人權。因此,美國大談中國的「人權」問題,絕對不是關心中國人民的「人權」,而是以「人權」為工具,攻擊中國,企圖顛覆中國的社會制度。對此,我們應該高度警惕,制定相應的對策,粉碎美國對中國和平演變的圖謀。(《環球視野》摘自2005年第6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推薦閱讀:

奧巴馬政府推進民主戰略的新思維與新特點
買傢具,白撿了個商業邏輯
中俄組戰略同盟反美 「一帶一路」頂級項目保駕護航
中國「防空識別區」背後的三期戰略

TAG:中國 | 美國 | 戰略 | 和平 | 和平演變 | 演變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