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菩提道次第略論》道次第的意義(二)

我們要意識到修學道次的重要意義,大體有幾個方面:

一、 彌補漢傳佛教的不足。

漢傳佛教之不足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1、菩提心。2、聞思正見。3、止觀。4、道次第。5、戒律。如目前現在教界流行的禪宗和凈土宗,就不太重視聞思正見和道次第。而本論恰好彌補了此種不足。

二、 修學道次第論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掌握佛法的核心。

佛法的核心是什麼?佛法的博大精深,反而使學人學起來不得要領。道次第論所講的三主要道尤為重要: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

三主要道也是整個佛法的核心。為什麼這麼說?要知道:我們學佛,究竟要成就什麼?究竟要擺脫什麼?無非二個方面:擺脫凡夫心,成就佛菩薩的品質。社會上的商人或是仕途上的人,為了賺錢或使職位越來越高,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同樣,我們也應當要明確學佛的目的,然後,學習了教理才知道怎麼用。

成就佛菩薩的品質就是成佛,擺脫凡夫心就是擺脫根據無明和我執建立起來的種種心態。凡夫心是我們生死流轉的根源,是我們煩惱的根源,是世界不安定的根源,是我們在無盡輪迴中遭受痛苦的根源。其實,所有的問題和痛苦都是根源於我們的內心,所以說:一切唯心造。因為我們的心是凡夫心,因為我們的心是被污染的,所以才會呈現出凡夫的世界,才會呈現出五濁惡世。五濁惡世從何而來,就是因為我們內心的貪嗔痴。佛菩薩為什麼會成就萬德莊嚴?為什麼會成就清凈的國土?所以,《維摩詰經》說:「心凈則國土凈」;《華嚴經》又說到:「心種種故色種種」,因為心有種種差別,所以才會有種種執著。我們所要了解的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就在於我們的心。這部道次第論就是指導我們修心的最好的方法。

1、出離心。

三士道中的出離心,並不是指出離這個世界,也不是指出離哪一個環境,如果內心有煩惱,任走到哪個環境都是有煩惱的。所要出離的是我們的凡夫心,不是別的東西。出離心的教法是貫穿著整個佛法修行的過程的:下士道的出離心,是出離對現世的貪著;中士道的出離心,是出離對輪迴的貪著,幫助我們認識到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上士道的出離心,是出離我執、自我,只有從我執、自我中跳出來,才可以無私地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出離心是貫穿著三士道的。

最近我給大家所講的菩提心的教法,說到菩提心的特徵,有:無我、無相、無所得、無限。而無我就是出離我執;無相就是出離對相、對有、對存在的執著;無所得就是出離有所得的心;無限就出離有限。《金剛經》說:「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當心有住的時候就進入無明的狀態了,反過來如果心無住的話,就像虛空一樣。同樣,當我們以無住的心做事的時候,我們所成就的功德也是無限的。修行所要斷的二執、二障,無非都是凡夫心的表現形式。道次第論的建構,則是從念死無常,到觀惡趣是苦,基本上都是在幫助我們發起出離心。但是,凡夫是很難從凡夫心中走出來的。具體來說,我們很難從某一種執著或感情中走出來。比如對事業的執著,對一個人的愛或恨,很難從這些執著或情緒中走出來。正因為愛恨是凡夫心最強的心態,所以,以愛恨為題材的小說、影視作品賣座率都很高,因為這些心態是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鳴的。這也正是我們心靈的陷阱。出離心就是凡夫心的對立面,當我們發起出離心時,凡夫心就會弱下來。因此,我們才意識到出離心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出離心發起來,就得自在;出離心發不起來,就是束縛。出離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生命中負面的力量。

2、菩提心。

成佛修行所要做的,無非是加法和減法:出離心是減法,菩提心是加法。即消除什麼和成就什麼。如我們前面說的:任何一種修法,就是對錯誤的糾正,對正確的不斷訓練。

成佛所要成就的這種品質,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本都具有的。我們生命的某一個層面都具備和佛菩薩無二無別的品質,這一點我們要深信不疑。我們只有深信不疑,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生命的價值在哪裡,否則就會為追求眼前一點小小的利益,而忽略了生命內在巨大的價值。那是非常可惜的。菩提心恰恰能幫助我們成就生命內在最大的價值。要成就佛菩薩的品質,就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既是目標,也是實踐的過程。菩提心發圓滿了,心的當下就和佛菩薩的心無二無別了。發心的心,和無上菩提的心,是不是二個心?是不是二樣?當然在凡夫位上,心是有差別的。《華嚴經》告訴我們:初發心即成正覺。發心與成佛二無別。佛菩薩的品質,是悲和智,這種無限的慈悲和智慧就是要靠發菩提心來實現的。

3、空性見

我們現在雖然想著要利益一切眾生,但是這個利益眾生的心裏面,還是有「我」的,還是著相的、有所得的,要把這些雜夾在菩提心裡的雜質去掉,要靠什麼?就是靠空性見。空性見,唯識宗稱之為唯識見,中觀稱之為空性見,阿含稱作無常無我見。這些見地,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心的本質。我們心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佛菩薩的品質,另外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通達空性。空性和我們心的本質是無二無別的,所以密宗說:名空無二。智慧,和智慧所通達的生命、世界的真相,這二者不是二個東西,因此,這個世界是一元的,不是二元的。二元就有能所、自他的對立,這都是凡夫心活動所造成的結果。

上來是說明三主要道為什麼是佛法的核心。三主要道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成就佛菩薩的品質,這是道次第論最核心的東西,因此,道次第論也是一種修心的方法論。我們看藏傳佛教許多大德的開示,他們把很多修行的方法都冠以「修心」的名稱,如阿底峽尊者的「修心七要」、「見聞修心法」等。修心,無非是去除一些不需要的心,再修出一個需要的心,對不對?我們所要作的無非就是這樣的工作。

道次第論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三主要道的內涵,一方面也給我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可見,道次第論是一種完整的修行體系。這種完整性不僅體現在建構的層面,包括三乘之從人乘直至抵達佛乘,都很完整。其它經論則缺乏這種完整性,如一些大乘經論就是講大乘的修行方法,小乘的經論就是講小乘的修行方法,而象道次第論把三乘法門匯歸為一體的綜合的成佛之道,這樣性質的論典並不多見。當然,唯識宗的一些論典也有相似的特點,最典型的一部論典是《瑜伽師地論》,此論共一百卷,前面五十卷是本地分,講的就是三乘——人天乘、聲聞乘、菩薩乘的境行果。但這樣的論典並不是很多。

我前面提到的修行所要具備的五大要素,在道次第論中是有機地融為一體的,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它的修行建構是很完整的。一般的論典是先講教,後講觀,而道次第論在講教的同時(教),接著就會告訴你這種教理如何運用,如何落實到心行上(觀),講得很清楚。為什麼叫「道次第」,就是因為它在修行在給我們建構了非常好的次第:小乘到大乘,顯密的關係,都講得很清楚、很好。不論是傳統的佛教還是當今教界,一直都存在著大小乘對立的情況。如,南傳佛教的國度,以前根本不承認大乘(漢傳佛教),更不承認藏傳佛教,現在情況稍有好轉;同樣,學大乘的人瞧不起小乘,認為是自了漢、蕉芽敗種;學顯教的看不起學密教的,認為他們裝神弄鬼的;學密教的又認為顯教不究竟,密教才是成佛最快的方法——對立的情況比較明顯。但是,在道次第論中對這種大小、顯密的分判,都作了有機的融合。

在大小乘的關係處理上,宗大師把下士道、中士道作為上士道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實,這種思想在佛教的經典中原本就有,非宗大師本人的發明,如《法華經》中講:「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陀曾經講過人天乘、聲聞乘,最後卻說只有一乘佛道,並沒有那麼多。佛陀在《法華經·化城喻品》中舉商人去大海采寶,長者變幻化城的例子,也是為了說明在修行的過程,有些人心量並不大,如果直說修行的終極目標,行者甚至會害怕、會怯步,而人天乘或聲聞乘的修行就像化城,當行者修到這個地步再往前走,怯懦之心就會減少或消失。在我看來,宗大師多多少少也繼承了「人天乘、聲聞乘都是佛乘的組成部分」的思想。而皈依、業果、憶念輪迴的苦等等都是大乘的基礎,如果認為這些是對佛乘是沒有用的,那將大錯特錯!如果不作這樣的觀修,修行就無法修起來。

在處理顯密關係時,道次第論又給我們了二種啟示:一是任何密宗的修行都是離不開顯教的。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顯教如樹根,密教如枝葉,無根即無枝葉。整個大乘的修行是要以菩提心、菩薩行為基礎,並不是專指修氣脈明點等外道也有的修法,所以顯教是根本,而密教是建立在顯教基礎上的一種方便。二是有了顯教的基礎之後,再去修密教,可以幫助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積累資糧,可以更快地成佛。而密教的一些修行方法,顯教中也是有的,如集資凈罪的觀修,普賢行願品就是一種無上的觀修方法。從密宗來看,無上密是最高的密。藏傳佛教因為有地理上的因素,所以藏密自然也就有其特殊的方便,因此在有了顯教的基礎上之後,才會有必要另立一方便法門,這樣更容易修行成佛。但是藏傳佛教所說的顯教,並不是專指整個漢傳佛教,而是指中觀、唯識這部分;而漢傳佛教中的天台、禪宗、華嚴的見地和用心都相當於藏傳佛教的無上密,並不在藏傳佛教所說的顯教的範疇。所以,顯密的界限還有一個區分的問題。如果認為漢傳佛教就是顯教,藏傳就是密教,也是一種誤解。因此,藏傳佛教中也有顯教,如宗喀巴所建立的「先顯後密」,「先學五部大論」等,都是屬於顯教的內容。而現在一些漢地的人所學的密教,根本不是密教,多數人還是停留在顯教的階段,和我們的區別僅在於:他們所學的顯教,是帶有藏傳佛教色彩的顯教,真正密宗的修行是很嚴格的,要有十多年顯教的基礎,才可以到密宗院修行。一般人可以沒有這個因緣修到這個階段。如現在浙江三門多寶講寺的智敏老法師是格魯派,但是他所講的更多的是顯教的,如《俱舍》、《唯識》、《道次第》等。並不是任何人初開始學密,就教他馬上修學密宗的。

在學和修的關係上,每個法在具備一定的認知之後,然後就把這種認知落實到心行上,在道次第論中都講得很清楚。

當然我們須要知道的是,道次第論是一部顯教的論典。若給之以定義的話,可以說:是帶有濃厚藏傳佛教色彩的顯教論典。我們若在漢地弘揚這部論典,就要把其中的藏傳佛教的色彩去掉,那就是一部很好的漢傳佛教的道次第。

事實上,道次第論中所講的一些內容,一些稍有教理基礎的人看了之後都很清楚,但是為什麼看了之後會有震撼之處,原因在於它有一個非常好的建構。如同廚師炒菜,比如白菜是任何人都會拿來炒菜的,但是因為搭配不同、調料不同,吃起來的味道就不一樣。我認為,宗喀巴大師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其建構的組織別有新意。如對皈依、業果、菩提心、念死無常等這些人人皆知的佛法概念,宗大師表述的方式很特殊、實用。大師緊緊圍繞著這些概念,教導我們如何能夠把這些觀念運用起來,而不是只給你講一番道理。其實,這也是印度晚期佛教的學風,偏向於簡明、實用,而早期則偏向於理解複雜、闡述幽微的說明。

我給道次第論的修行方法起了名字,叫「套路」,宗大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簡明的修行套路。

以上是說明學習道次第論的意義。

下面講一講《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組織綱領,相當傳統佛教所說的科判。

我個人早期學習《菩提道次第略論》時,感覺比較麻煩的也是科判。一般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不看科判感覺還比較清楚,看了之後反而搞不清楚了。並不是說祖師大德們的科判不好,而是現在人的心太粗。《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科判和古德們的科判也是一樣的,一般是用天干來標註每一層意思的劃分,如果天干不夠用,再用上地支,也要用到數字來幫助標明層閃。意思層層遞進,多達幾十層,一般人會如墮雲霧一般。科判的意義在哪裡?說明古德們對這些經論鑽研得很細,他會給你說出每一句話的是代表著什麼樣的思想。雖然科判看起來很困難,但是如果真正弄明白了,科判就會成為我們鑽研經論的增上緣。所以,現在人弘法,就要對佛典做現代化的整理。這種整理中,科判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即要用現代人對法義理解的方式,來編注一套適合現代人接受的科判,包括章節分目和內在的題目,都要加以改裝。十多年來我個人弘法的經驗中,也對這方面做了嘗試。如對《心經》(《心經的人生智慧》)、《十善業道經》(《幸福人生的原理》)、《普賢行願品》(《幸福人生的原理》)等都用了很簡明的科判方式。科判是最能體現作者功夫的所在,科判是要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即作者要從宏觀上真正理解這部論典,從微觀上清楚地知道每個細節之間的關係,才有可能作出一個精確的科判,讓學人一看就能瞭然於胸,不至看後反而搞亂了思維。

上學期給上一屆學生做了道次第論學習的指導,現在準備給在座的同學設一年的講座時間。現在大家手裡拿到的這個科判,至少是目前比較新的一個科判,我自己看起來感覺也很清晰。

宗大師作《菩提道次第略論》的原始提綱可分為四點:本論作者及傳承之殊勝、本論之殊勝、說聽規則、本論建立學修之次第。通過研究之後,我給《菩提道次第略論》作了重新的編排,總的分為三塊:序論、正論、餘論。

序論:這部分主要是說法的規則,也即與本論相關的一些知識。原著中三點的原文是:為明法源清凈故,釋作者之重要;為於教授生敬信故,釋法之重要;於具足二種重要之法應如何聽受講說。但是我覺得這個題目現代人接受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我就根據論的內容來重新擬訂題目:

一、 本論作者及傳承之殊勝。

二、 本論的之殊勝。

三、 說聽規則。

這三點也是作者造這部論所在具備的三個條件。

正論:本論建立學修之次第。原著的題目是: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但如果把這個題目落實到本論上,事實上就是本論建立修和學的次第。這個學和修的次第,我就按照現代的科目分章節提示。一共有七章,每章又分若干節。

第一章,依止善知識為入道之根本。

道次第論講傳承,學法首先要依止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是佛教的傳統,如《大毗婆沙論》和《瑜伽師地論》都說:「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阿含經》有一個公案:有人說,親近善知識可以成就一半的功德。佛陀說,不對,親近善知識可以成就全部的功德。即整個學佛修行的全部功德,都離不開善知識。所以藏傳佛教特別重視善知識,以為這是入道的根本。我們的修學能不能有成就,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善知識的引導。世間的人學一種手藝,也要有善知識的引導,何況學習佛法是要改變我們的生命呢?!沒有老師而僅靠自己的小聰明,那是不行的。所以,依止善知識在道次第論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擬的。

第二章,以有暇身勸受心要。

本章將詳明何為有暇?這一章實際是在說人身的價值。首先明什麼是最難得、最可貴的身份,其中就說到:暇滿、義大。論中告訴我們:成佛最大的價值。我們現在有多少人會很好地利用人身?或者認為有地位就是人身價值的實現,或者以為有事業就是人生價值的實現,或者自己做了一點點事情,就感覺自己人身的價值得到了實現……等等不一而足。其次,告訴我們:如何去實現這個人身的價值。道次第論的引導,從下士道、是士道到上士道,就是幫助我們實現價值的過程。

第三章,與下士共修心之次第。

包括四個內容:1、念死無常。2、念三惡趣苦。3、皈依三寶。4、深信業果。

這是我們學佛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認知,也佛法修行的基礎。這些概念我們太熟悉了,熟悉到沒有感覺了。我自己以前也有這種感覺,包括在講法的時候也不屑於講這些,喜歡講「空」、「重重無盡」、「見性成佛」之類的。可是現在各地請我講經,我一般都會講這些看來很基礎的幾點,而且我自己多年在佛學上的修學的全部心得,完全可以融進這些基本認知中。因此不可小視這些基本的道理。知道不等悟道。我們知道三惡趣是苦的,如果不去修行,不落實在心行上,還不是一樣墮入惡道中去?比如,誰都知道皈依三寶,但我們的心有幾分是和三寶相應的?三寶在我們的心目中究竟有多麼重要地位?三寶的功德在我們生命中實現了幾分?如果這些都沒有做到,「皈依三寶」還不是一句口頭禪?所以,佛法所有高深的道理,都可以在這裡得以闡發。

第四章,與中士共修心之次第

中士道主要說明的是輪迴的問題。中士道就是解脫道,四諦法門。四諦法門也即是認識苦和對苦的解決。

而世間人生百態無不是在實踐上述的命題。比如人生病了,無非就是要先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然後採取一定的醫療方法來祛除病症;沒有生病的人,比如上班族,因為沒有錢是苦,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去工作、賺錢,以此來改善生活,買房子、買汽車……以為買房子、買汽車就可以解決苦了,可是發現房子、汽車有了以後,苦還是沒有解決。我覺得人類的整個文明的發現,都離不開發現苦和解決苦。當然,其解決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條件、改善世界的文明。因此,世界文明的進程得以不斷刷新:從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到現代社會的高科技,但這些都是從外在而進行的努力。但遺憾的是,人類並不清楚:所有的痛苦都是源於我們的內心,是我們自身的煩造成的,所以,儘管今天的社會科技高達、物質繁榮,但是人們還是一樣地煩惱、一樣地痛苦。物質越豐富,人活得越緊張、越疲憊。為什麼?因為人們沒有找到苦源於哪裡。

佛法解脫道的修行,首先就要意識到苦。世間人對於苦的認識是很狹隘的,佛法觀察到整個輪迴的本質是苦的,即使我們現在感覺到是快樂的感受,在佛法看來其實質也是苦的。佛教認為苦有三種:苦苦:即我們平常所感受到的苦。壞苦:我們認為快樂,其本質並不快樂,因為本質上快樂的東西,應該具有永久性,但是並沒有這樣東西。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假象,是我們的一種需要。這種需要構成了快樂的假象。行苦:容顏的衰老,人事的變遷,這些也無一不讓我們感受到遷流無常之苦。

我們不僅認識了苦,還要認識到苦的根源,即集諦。這一章共有四節。第一節講,認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的;第二節是思惟產生苦的根源,無非是煩惱、業和死亡。認識了苦諦和集諦之後,目的就是要發出離心。這種出離心要達到什麼程度呢?這是要有標準的。比如觀苦,可是我們生起出離心沒有?如果生起了,生起到了什麼程度?這就要有一個修行的標準的。如果真正意識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的,你就不會有絲毫的貪戀,所有的執著就不會有立足點了。如果的貪嗔痴和執著依然故我,說明我們的出離心根本沒有生起。所以,第三節是講發心之量,即發心發到什麼程度。第四節是講,發起出離心,就要進一步解決「集」,即煩惱、業力。這也就是道諦。這一節也是抉擇解脫道的自性。解脫道的自性也就是道的體,亦戒定慧、八正道。在這裡沒有滅諦,因為道次第的修行是要把我們引向菩薩道,不是把我們引向寂滅、涅槃。所以,苦諦、集諦都是為上士道服務的。

作為解脫道的修行,認識到輪迴是苦的,對輪迴發起出離心,不僅是中士需要有,上士也需要有,菩薩如果不能意識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不想出離心輪迴,那麼,菩薩的惑業的就不能解決;,而惑業得不到解決,菩薩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何況更妄談度眾生。所以,中士道的出離心對上士的菩薩來說,一樣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菩薩是悲願所致,雖然認為輪迴是苦的,可仍然「硬著頭皮」往娑婆世界沖而已!菩薩常作這樣想:我雖然認識到輪迴是痛苦的,可是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世界,這些如母有情還在輪迴中受苦,我不能自己一個人逃出去,我要拉著他們一起走。如《法華經》中所說的三界火宅之喻:長者本來有非常豪華的房子,可是,這個豪宅有一天突然失火了,他的孩子們還在裡面玩耍而不自知,他於是想盡一切辦法,甚至要衝進房子里,把小孩子們全都救出來。這就是一種佛菩薩的悲願所在,而不是貪戀輪迴,也不是不出離輪迴。此乃菩薩悲願入世矣!我們講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業,也是這個道理。有的時候不喜歡做什麼事情,可是因為有悲願,不得已也要做。比如我自己,本來就太喜歡做事情、管事情,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要去做!

第五章,上士修心之次第。

一共分為三節,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菩提心而展開的。

第一節:講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是入大乘之門,也是區別大小乘的所在,以及菩提心的功德。

第二節:如何發起菩提心,有七支因果修行法和自他相換修行法,當然要通過受持菩提心的儀軌,也是幫助我們進一步地修心。

第三節:菩提心的修習,也即修行菩薩道。菩薩道的修行也是為了成就菩提心而服務的。六度四攝即是菩提心修法的實踐。菩提心的實踐本身也是成就菩提心。本論在此處行文中也消除佛教界長期在修行存在的一些誤區。比如,方便與慧的關係,不是說菩薩道的修行,只要見性就可以了,不夠,還要繼續修六度。方便與慧如鳥兩翼,缺一不可。

上士道即菩薩道的修行。菩薩道的修行,其核心是菩提心,所有的菩薩行就是為了圓滿菩提心,圓滿菩提心也就是圓滿無上佛是。

第六章,止觀。

止觀如果嚴格來說,也是屬於上士道修法的一部分,因為菩薩道的修行中有六度,六度中有「禪定」和「般若」,止觀就是根據「禪定」和「般若」而單獨展開說明的。所有的修法最後都要落實到止觀上。所以,道前基礎講到略修時,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法都有加行、正行、結行、未修中間四上階段。正行就是止觀,所有的法門都要落實到止觀上。比如念死無常、觀惡趣苦、皈依三寶,都可可以通過止觀來實踐。如果沒有止的功夫,比如我們念佛、念無常,念著念著就念到別的東西上面去了,就出現掉舉和散亂的情況。什麼是止?止,就是止心一處。當我們通過各個角度來思惟無常、死亡,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觀修。觀修有二種:觀察修思惟修和現量的修。當然初級的修是觀察修為主的。菩提道次第論是很重視觀察修的。

第七章,結說道次第之要義。

這一章是對整個道次第的建構作一個總結。

最後是餘論,略說金剛乘修學法。

藏傳佛教以金剛乘為究竟,即在有了顯教基礎之後,就應該要導入金剛乘。作顯教的人學習也並不一定要密宗,因為顯教本身就有天台、華嚴、禪宗,有顯教自己的修行方法。我們可以吸收道次第的長處,並不一定要按這個套路完整地走下去。

佛法學習及百日共修倡議

各位師兄好! 為了大家更好的學修及集資凈罪,照賢法師準備開設慧學苑網路課堂,帶領大家一起系統學習佛法知識,提高對佛法的整體認知,樹立佛法正知正見。另外在學習的基礎上每天還將安排不同內容的共修,大家每天隨自己時間自行規定功課,每日完成功課後一起迴向。法師每天晚上會在YY學習頻道與大家一起共修迴向及解答佛友提問。

慧學苑QQ學習群號:259160909

YY語音學習頻道:76589966

推薦閱讀:

魔術師,除了裝逼還有什麼意義?
「總有人存在的意義是來噁心你的」
十二星座旅行的意義
圖文:人生的真相和意義
一起來了解|甲胎蛋白及其臨床意義

TAG: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