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7000年前「興隆窪」先民種植粟黍是「無奈的選擇」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4日電(記者 王春燕)遼寧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滕海鍵在內蒙古赤峰召開的「中國·赤峰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7000多年前生活在西遼河流域的「興隆窪先民」開始種植粟黍是「無奈的選擇」,是為彌補當時食物資源不足做出的現實選擇。

  據滕海鍵介紹,這一結論是通過對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的粟黍顆粒、石器,並對上古時代西遼河流域的氣候變化和環境特徵進行分析之後得出的。

  滕海鍵說,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遺址中出土的炭化植物粟黍遺存,經測定時間為公元前5700至公元前5500年。「這標誌著興隆溝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發祥地。」

  興隆溝遺址分為3個地點,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

  此外,從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肩石鋤、長方形石鏟、石斧、石磨盤等常見石器也可以判斷,興隆窪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農業,不過這種農業尚處於早期形成階段。

  「一般來說,採集和漁獵較農業要容易和經濟得多,在漁獵採集資源豐富的情況下,人們絕少願意想到從事農業。」滕海鍵介紹說。

  在滕海鍵看來,7千多年前的「興隆窪先民」從事農業生產,是人口與資源失衡壓力的結果。「導致失衡的原因,可能是氣候與環境變遷,也可能是人口增長,或兩者皆有。」

  「這一結論也可以通過分析上古時代西遼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得出。」滕海鍵說,西遼河流域屬草原生態系統,自然環境具有明顯的脆弱性、不穩定性和易變性,這使得人與資源的失衡矛盾在某些時段可能較中原黃河流域更為突出、更不穩定,對人類生存構成的壓力更大。

  滕海鍵說,為應對環境變遷和食物短缺的挑戰,興隆窪文化的先民們在長期採集、漁獵經驗的基礎上,馴化並成功栽培了適合半乾旱地區的粟黍類作物。「農業就這樣產生了,儘管這種農業最初還相當原始。」

  第八屆「中國·赤峰紅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8月12日至15日在著名的紅山文化發源地——內蒙古赤峰市舉行。本屆論壇共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劍橋大學、北京大學、赤峰學院等中外80多名考古學、歷史學、紅山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就紅山文化與文化遺產保護、紅山文化聚落、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地位與作用、紅山文化最新發現與研究成果等課題進行交流討論。赤峰紅山文化論壇從2006年起,已經成功舉辦7屆。


推薦閱讀:

中國最命苦的無價國寶,重7000斤,卻被和尚做了300年鹹菜缸
微小說:警察們含著熱淚把7000塊錢分了 人人網@李豐華√的日誌
中國7000人資產過億美元 亞洲富豪數首超北美
此玉重7000斤,做了300年鹹菜缸後,一舉成為九大鎮國之寶
無印良品7000款,今春必買這10件!

TAG:選擇 | 專家 | 無奈 | 種植 | 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