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綜合征病因病機 辨證分型與治療
06-13
乾燥綜合征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代表的外分泌腺體的炎症是造成本病口乾、眼乾等臨床表現的基礎。該病屬中醫「燥證」「燥痹」等範疇。 商憲敏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0 余年,治療痹證療效顯著,在運用中藥辨證治療乾燥綜合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介紹如下。 1 病因病機 關於乾燥綜合征的論述,在中醫文獻中無相應該病名的記載,但其臨床表現及病機在許多古典醫籍中有類似的描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燥勝則干。」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記載:「諸澀枯涸,幹勁皺揭,皆屬於燥。」這些都提出了因燥致病的主要表現。《類證治裁》指出:「燥有外因、有內因……因乎內者,精血奪而燥生。」提示精血虧虛是其內燥的根本病機。《血證論》在論述瘀血致燥的機理中提出「有瘀血,則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隨氣上布」,說明瘀血內停、氣機受阻、水津不布是瘀血致燥的病機所在。路志正教授將乾燥綜合征命名為「燥痹」,提出燥痹是由燥邪損傷氣血津液而致陰津耗損、氣血虧虛,瘀血痹阻……,導致肢體疼痛、肌膚枯澀、臟器損害的病證,為廣大中醫工作者所認可。 商教授認為乾燥綜合征屬火燥,陰虛致燥為其根本病機,以肝腎陰虧為主,兼見肺、脾、胃等臟腑病變。發病原因包括素體陰虛,或失血、亡精,陰津虧耗,或情志不舒、氣鬱化火、陰液暗耗,或煩勞過度、耗傷氣血、氣虛運化無力、津液失於敷布,或燥邪侵襲、耗傷陰津,燥證由生。 2 辨證分型與治療 根據病因病機,本病主要分為陰虛型、氣虛型、陰陽兩虛型、氣滯血瘀型、燥毒內傷型5 型。商教授依據證型辨證施治,並根據兼夾症的不同進行藥物的加減化裁。 2.1 陰虛型 臨床特點:口咽乾燥,口渴不欲多飲,或飲不解渴,進干食需水送下,面色潮紅,五心煩熱,形體瘦弱,肌膚髮斑,齒齦出血。舌體瘦,干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偏於肺陰虛者,兼見咽干痛,乾咳無痰或乾咳痰難咳出,失音。偏於脾胃陰虛者,兼見乾嘔,納食不香或不思飲食,口角乾燥、皸裂脫屑、出血疼痛,大便秘結。偏於肝陰虛者,兼見頭暈目眩,目乾澀無淚,眼紅畏光,視物模糊,脅下脹痛,關節疼痛攣急,兩頤腫大。偏於腎陰虛者,兼見耳聾耳鳴,時有低熱,午後尤甚,咽干不適,腰膝酸軟,前陰乾澀,齒槁,蛀牙滿口。 治法:滋陰清熱、生津潤燥。 方葯:偏於肺陰虛者,以百合固金湯加減,藥用百合、生地、熟地、南沙參、北沙參、天冬、麥冬、貝母、蘆根、甘草、桔梗等;偏於脾胃陰虛者,以益胃湯加減,藥用生地、麥冬、玉竹、石斛、天花粉、葛根、蘆根、谷麥芽等;偏於肝陰虛者,以一貫煎加減,藥用生地、當歸、枸杞子、女貞子、石斛等;偏於腎陰虛者,以左歸丸加減,藥用生地、熟地、枸杞子、菟絲子、牛膝、山藥、阿膠、麥冬、石斛、天花粉等。 商教授運用百合治療乾燥綜合征時用量較大,療程宜長,百合甘潤無毒,藥性和緩,能補能和,能養陰清熱,還可以其調中。用百合配伍沙參、麥冬、石斛等以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可減輕口乾、眼乾等癥狀。商教授臨床亦注意應用甘涼平潤之藥物,以圖緩緩生津,如用石斛、沙參、麥冬、葛根、天花粉等。石斛可生津益胃、清熱養陰,配伍沙參,能養肝明目。沙參可養陰清熱、清肺火、養胃陰、生津液。《本草備要》言沙參:「人蔘補五臟之陽,沙參補五臟之陰。肺熱者用之,以代人蔘。」沙參可提高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且可抑制體液免疫,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麥冬可養陰除煩、止渴潤燥,善清心肺之熱,兼可清潤胃腸。配伍葛根生津、解肌、退熱、昇陽止瀉、助清陽之氣上升,使津液得以輸布全身。天花粉可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本草匯言》記載:「天花粉,退五臟鬱熱……其性甘寒,善能治渴。從補藥而治虛渴,從涼葯而治火渴,從氣葯而治郁渴,從血葯而治煩渴,乃治渴之要葯也。」蘆根甘寒,歸肺胃經,可清熱生津、止渴除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脊椎綜合征的病理改變
※更年期綜合征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心身變化
※「辨病辨證辨因」防治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頑固性失眠,警惕「不安腿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