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替母掃大街感動全國 同學老師稱不意外

2012年11月26日 08:55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匡志達 孫桂東

胡林家欣拿著比自己還高的掃把掃地。 記者李少文 攝 (資料圖)

14歲女孩胡林家欣幫環衛工媽媽掃大街,此事經本報率先報道後,她的孝行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青年報等上百家媒體關注,數萬網友跟帖。

記者後續採訪時意外發現,這則熱度很高的新聞,在胡林家欣本人、她的父母還有學校老師、同學眼裡,卻「不算什麼新聞」。一則報道為何發生如此冷熱兩極反應?

學生不奇怪

「班上有更能吃苦的」

胡林家欣就讀於洪山區東升學校,這是湖北省最大的流動人口子弟學校,設有9個年級,有2000多名學生,基本都是流動人口子女。上周學校各班班會主題都是「怎麼學習胡林家欣」,其中五年級一班的班會讓人難忘。

上周五,班主任張春蓮宣布班會開始,讓同學們談感想時,大家都讓班上同學劉星星發言,因為「她家情況比胡林家欣還特殊」。

這個女孩今年10歲,來自湖南。爸爸在江夏工地打工,媽媽在快遞公司做包裝工,最多一周回家一趟,有時忙起來甚至半個月也回不了家。劉星星的哥哥在洪山高中讀書,也是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張春蓮曾多次去過劉星星家,發現其家境不好,連電視都是借的。要想去她家家訪,還得提前半個月預約才能見到她父母,孩子平時就自己在家做飯、洗衣、收拾家務,即使父母和哥哥回家,她也搶著做飯、洗衣服,還給爸媽按摩。

缺少父母的陪伴,「苦孩子」劉星星卻沒有撒嬌與抱怨。她說:「爸爸媽媽賺錢那麼辛苦,我只是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讓他們擔心。我要向胡林家欣學習,她為了媽媽能去掃馬路,我以後也要學會更好地照顧父母。」

老師不意外

學生幫家長賣菜是常態

對胡林家欣、劉星星這樣的孩子,張春蓮「一點都不意外」。在東升學校工作了8年多,她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

劉必俊是學校團委書記,負責幫扶困難學生。他告訴記者:「這裡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一半的學生課餘都像胡林家欣一樣,干著大人的活。在學校周邊攤子做生意的孩子,基本都是東升學校的學生。這裡的孩子普遍家庭負擔重,大的幫爸媽幹活、做生意,小一點的照顧弟弟妹妹幹家務,更小的孩子則要學會早早自己照顧自己。」

例如在學校就讀的盛家三姐妹,姐姐盛倩倩最初在課餘幫爸媽賣菜,學校老師在周邊街巷裡經常看到她踩著板車招呼生意。盛倩倩畢業以後外出打工,大妹妹盛文婷接著幫爸媽賣菜。她升入八年級後,功課越來越緊張,四年級的妹妹盛文盼又接力賣菜。

六年級學生陳文慧,家裡靠爸媽擺攤為生。劉必俊經常在學校周邊遇到陳文慧,看到她幫爸媽看攤子、談生意,非常熟練。九年級學生丁亞男,從五年級就開始幫爸爸擺攤賣水果。

張春蓮說:「我當初來這所民辦學校時,周圍人不理解,我自己也有些消極。但是看到這些孩子,他們家庭條件比普通孩子差很多,但沒聽過他們抱怨,只聽到他們說父母養家不容易,然後小小年紀就照顧家人、幫父母幹活,跟這樣一群孩子在一起,我的心態也平和了,比以前更懂得感恩。」

婉言謝絕幫助

姐弟倆中考分數能上最牛高中

學校副校長童金秀說,兩個特殊家庭令她最難忘。應家長要求,童金秀請記者隱去孩子的姓名。

小美今年九年級,和兩個妹妹從一年級就在東升學校就讀。小美家裡只有爸爸一個人做安裝工,每月工資除了負擔一家五口生活,還要給老家的爺爺奶奶寄錢。為了省錢,三姐妹從不吃學校1.5元一餐的早飯、午飯,每天中午步行回家吃飯。但即使這樣,小美家裡一直拒絕任何援助。

童金秀記得,她起碼有三次想把愛心資助機會給小美姐妹,但她們的父母都婉言謝絕。小美的媽媽說:「我們雖然過得苦一點,但不想接受資助,學校里還有更困難的孩子,我們夫妻健健康康,可以憑自己的能力來養活孩子。」父母很硬氣,小美姐妹也很爭氣。小美在學校就讀九年了,學習成績從來沒有跌出過全校前五名,去年還受到全市性的表彰。

小濤去年剛從東升學校畢業。他參加中考的成績,超過了華師一附中分數線兩分。他的大姐小敏,也是從東升畢業,當年中考成績超過華師一附中十多分。但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姐弟倆都選擇就讀洪山中學。

童金秀記得,一次去家訪,進門看到小敏在做飯、拖地,二妹小婕在帶著小濤做作業。一個多小時後,小濤父母才回家,說:「菜場生意忙,實在不能多照顧孩子,幸虧孩子們懂事、爭氣。」童金秀提出學校進行幫扶,他們說:「不用了,我們已經堅持了這麼多年,再咬咬牙一定能把孩子們培養出來。」

心疼媽媽打兩份工太辛苦

12歲女孩掃了3年樓道

陳焰艷是東升學校七年級學生。提起胡林家欣,小姑娘說:「我要向她學習,她一次能幫媽媽干3小時,我才只干1小時。」事實上,這個12歲小姑娘從四年級開始,就幫媽媽當保潔員。

陳焰艷媽媽在武漢大學打兩份工。每天上午8點到11點、下午2點到4點,在楓園三舍做保潔員;11點到下午1點半,下午4點50分到晚上7點,在食堂廚房幫工。

陳焰艷9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到學校幹活,媽媽清掃樓道,她就幫媽媽收寢室門口的垃圾袋。後來她學會幫著清掃、拖地,放假時早上就來幫媽媽幹上一個多小時。

她給記者算了筆賬:爸爸在深圳打零工,只有過年回家一次,才會帶錢回來,平時家裡都要靠媽媽。媽媽打兩份工,每月收入1000多元,但每天要給她和弟弟15元當飯錢,還要負擔家裡房租、水電、買菜。所以她希望多幫媽媽一些,讓媽媽不要那麼苦。

在武大「上班」,陳焰艷最喜歡櫻花盛開的時候。她說:「那時候有好多空瓶子,最多時候一天能撿100多個,可以換成錢。」

吃苦讓女兒更懂事了

專家力挺吃苦正能量

胡林家欣孝行經本報報道後,很多愛心人士和組織紛紛提供幫助。但出名之後,胡林家欣仍堅持幫媽媽掃大街。她的爸爸胡吉良對記者說:「家境不好,女兒吃苦了,沒有想到這讓她更懂事了,更曉得爸爸媽媽的艱辛。」

胡吉良回憶,胡林家欣剛提出替媽媽掃大街時,他和愛人汪麗群內心很掙扎。孩子長大了,懂得體貼大人,這讓父母欣慰。但讓一個小孩掃大街,又怕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但他們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相反,孩子幫著做事越發主動了。以前,家裡都是媽媽汪麗群做飯,有一天晚上回家,胡林家欣卻給她端上了一盤番茄炒蛋。汪麗群笑著說:「做得蠻好,比我做的強多了。」做功課時,胡林家欣也不用父母督促。

省社科院教授馮桂林認為,從胡林家欣個體到東升學校群體的感恩、孝順現象,在少年兒童教育中非常典型。現在的「95後」、「00後」一代物質條件優越,嬌生慣養成為全社會都需要注意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胡林家欣和東升學校自強、自立、勤奮、勤勞之風,是一股值得在全社會大力推廣的正能量。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小小年紀的孩子們在感恩與孝行上為何如此早熟?東升學校副校長童金秀認為,第一要素是家庭。東升學校的孩子們家庭條件普遍不好,家長忙於生計不能很好照顧孩子,甚至不能避免讓孩子替大人幹活。但這些家長儘管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卻有一個共同認識,要改變孩子命運必須要讀好書。他們自己辛苦打拚的同時,時刻不忘叮囑孩子。

一些剛進城的孩子起初還羨慕城裡孩子,抱怨父母。但融入這種大環境後,也變得更體貼家長。馮桂林表示,少年兒童階段是引導兒童好奇心與模仿天性,讓他們學習正面榜樣的好時機。


推薦閱讀:

阿花的味噌湯,日本5歲小女孩感動千萬人
插畫心語:能夠隨著時間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動 
感動
父母在世,兄弟姊妹一家人,父母離世,兄弟姊妹是親戚,看的感動
綰綰|相視一笑,剎那間就有一種感動

TAG:感動 | 女孩 | 意外 | 全國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