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之三: 「道」之創世紀
宇宙中有不同層次的物質,各層次的物質,可以獨立存在,又可以互相轉化,也可以彼此滲透。
《易·繫辭》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物質的層次分為有形的「器」和無形的「道」。
《道德經》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把物質層次分為五個:道,一,二,三和萬物。
一、 有歸於無
《莊子·天下篇》有云:「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然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物質不是無限可分的,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
高能物理知識可以把物質經過有限次的「切割」,可以分到夸克層面上,實驗發現1/3夸克和1/2夸克等,但夸克一定是有限可分的,已經探明,夸克沒有什麼內部結構。
不能再細分的粒子,沒有內部結構的粒子,如果進一步被「打破」,表面是得到了「無」,其實是能轉化為了能量。此所謂,有歸於無。
基於「有形」的物質轉化為「無形」的能量,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給出了物質質量與其包含的能量之間的數學公式E=mc^2。
二、 道生一
「道」是沒有任何內容沒有任何規定也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大」,但「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易經》),絕對的空必然產生無限的能量,即太和元氣,或稱元氣,即所謂的「一」,在儒家稱為「太極」。「一」在宇宙中是怎樣的物質呢?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 (《周易正義》)
「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起造天地,天地之始也。」 (《公羊傳》)
「夫物,始於元氣」 ;「元氣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氣而生。」(《太平經》)
「一」這個物質層次是「道」直接生髮出來的,是距離「道」最近的物質層次,在《道德經》里,老子經常以「一」來代稱「道」。
「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道德經》22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道德經》39章)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道德經》14章)
一,是無邊無際的太和元氣,《太平經》說,「元氣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天地萬物都是由元氣生成的,元氣賦予萬物生機,生養萬物,這是遵從了道的規律。
一與道對萬物來說,都是「母親」,但「一」是從道衍化而來,其體性較之道更具體,它是發生某一具體事物的根本動力。
唐朝盛世鴻儒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三、一生二
一,元氣,陰陽未判,一氣混元,其實裡面有著兩種不同性質的「氣」,屬陽的氣,其性「動而流行」,屬陰的氣,其性「靜而凝聚」。由此,元氣衍化為陰陽二氣,兩者不僅互為依附,而且互相轉化。此所謂「一生二」,是按照道的規律在變化發展。
一,若用圓圈來示意,那麼,二,就可以用陰陽魚來示意。當「一」開始衍化,而「二」尚未形成的一剎那,可以用陰陽魚的圓心來示意,這是「一生二」的肇基,兼含陰陽特性, 「一生二」的過程中的呈現,當然也可以是「二合一」過程的呈現。
注一: 「二」,陰陽二氣是無形無聲的物態,不同於平時所指的陰陽,俗稱的陰陽是指同一有形物質所內含的兩種相對的屬性。
注二: 「二」中,陰陽二氣只有性質上的區別,沒有量上的區別。
四、二生三
當「一生二」,元氣化為陰陽二氣之後,按照「道」的規律,陰陽二氣會各自的特性繼續運行,進一步分化,陰中分出陰陽,陽中也分出陰陽。於是,形成了陰中之陰即「太陰」、陰中之陽即「少陰」、陽中之陰即「少陽」與陽中之陽即「太陽」四種形態。此即「《易·繫辭》中說的:「兩儀生四象」。
在道家學說里,其實,少陰和少陽是陰陽二氣的和合,統稱為「和氣」。「和氣」與「太陽」、「太陰」就是「三」。 此所謂「二生三」。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42章)
「三」仍屬無形無相無聲的「形而上」的範疇,是一個特定的物質層次,是「道」衍化為「形而下」的「器」的最後一個階層。
五、三生萬物
「二生三」之後,陰陽二氣不僅有了原來的性質分別,而且還產生了量的差別,這正是由無形向有形轉化的開始。
陽中之陽的「太陽」集中了陽動的特性與規律,此即有形之物的「質之始」。陰中之陰的「太陰」的靜斂特性使陰氣更加凝聚,此即有形之物的「形之始」。陰中之陽的「少陰」與陽中之陰的「少陽」兼有陰陽特性,兩者結合成為「太陽」與「太陰」的連結樞紐,此即有形之物的「氣之始」。
「質之始」、「形之始」與「氣之始」混在一起仍是無形無相的氣態,但卻包含了有形之物的全部特質。當具體的有形之物生成後,這些特質就會聚集於該物質的中以體現其整體特性,同時也會彌散在該物質周圍以便與客觀世界聯為一體。
「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交錯,而變由生也。」《內經·運氣類注》
「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無元紀大論》)
當「萬物」這個物質層次形成後,就產生了萬物自行繁衍的體系,即《易·繫辭》中說的「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此所謂「三生萬物」。
六、上文設疑解答
1. 「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經》第2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經》第25章)
「道」既是「空」,是「無」,為什麼「道之唯物」?而且「有物混成」?
------本文討論了《道德經》中涉及的五個物質層次,「一」是「道」直接生髮出來的,是距離「道」最近的物質層次,在《道德經》里,老子經常以「一」來代稱「道」。我認為,老子說的「道之唯物」與「有物混成」等,其實就是「一」。
「有物混成」,用以說明「道」是渾樸狀態的,它是圓滿和諧的整體,並非由不同因素組合而成的。
2.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37章)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德經》第25章)
「道」既然「無為」,「寂兮」,為何還要「無不為」?「周行而不殆」?
A.道常無為,意味著大道常寂寥,是道的狀態。無不為,是大道的運行規律,「道法自然」,天地萬物都是大道演化出來的,可謂無不為啊。
B.「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 形容「道」的獨立性和永恆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絕對性。「周行而不殆」則是大道周行的生生不息特性。
附註一:五個層次的物質,可依次衍化,也可依次化合,它們都是宇宙中固有的物態。不僅四種無形物態可以互相兼容,而且與有形之器世界亦呈現兼容,也就說,器世界中都包含著「道」、「一」、「二」和「三」,只是我們通常感覺不到而已。
附註二:儒家《易?繫辭》中說的是「易有太極(後儒稱為無極生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裡的「道」與「易」(或無極)是一個層次;「一」與「太極」是一個層次;「二」與「兩儀」(或陰陽)是一個層次;「三」與「四象」是一個層次;「萬物」與「八卦」是一個層次。
附註三:本文引用了很多龐鶴鳴先生的思想。
推薦閱讀: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象元」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十七章)
※道德經重讀第二十五章 最大的信
※道德經第五章
※《道德經》王弼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