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荒看大陸金融改革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信貸緊縮引起金融市場嚴重的錢荒,在中國人民銀行鬆手後,終於稍為紓解,但是這個現象卻帶來許多方面的思考,經過這麼多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大陸的金融體系產生了甚麼樣的問題,未來究竟何去何從?

錢荒的背景是貨幣發行量過多,但是地下金融猖獗,經由財務槓桿擴大效應,形成尾大不掉的情況,一旦貨幣緊縮立即出現結構性失衡。其間,直接金融市場如信託、券商,經由證券市場、融資平台等管道推出高報酬的各式理財商品,風行一時,取代了傳統銀行存款的地位。在這種灰色空間中,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 控制力道削弱,官方的銀行利率漸漸不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交易風險轉由客戶承受。

糟糕的是在央行控制的範圍外,影子銀行出現不少脫序的金融交易,以致各種腐敗、詐欺、騙局層出不窮。例如隨著溫州中小企業的倒閉,有部分地下錢莊跟著出狀況,牽連甚廣;而在網路上建立假融資平台詐取資金的案例也有多起,用高報酬的理財商品騙取錢財者更多;甚至於出現了老鼠會式的騙局。除此之外,在人民幣升 值預期下,不法企業用假出口方式引入外來熱錢,導致出口數字虛增,而套利熱錢為患。

為了整頓地下金融,央行過度的強力緊縮,銀行隔夜拆借利率最高時曾飆升到30%,股市因動能不足而下跌,不少企業周轉借貸都出了問題。在金融市場正常發展的前提下,央行要撥亂反正,建立一個有效率、又有秩序的市場,頗為不易,而利率自由化也刻不容緩。這次錢荒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不過,對佔整體金融比重 近50%的地下金融,人民銀行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其實,中國大陸面臨的金融改革問題不只是地下金融,從2004年起,人民幣國際化就是人民銀行的主要政策方向,先是在香港成立人民幣離岸中心,讓人民幣走到境外,再在大陸內部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並與周邊鄰國推動貨幣清算協議,促進人民幣計價的貿易,以取代原有美元的地位,同時與各國央行從事貨幣 互換,讓人民幣成為他國央行的儲備貨幣等。如台灣與大陸簽訂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也將使得台灣成為另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

在人民幣不斷國際化的過程中,大陸的資本帳國際化就成為一個主要關鍵所在。資本帳管制是一個閉鎖經濟國家隔絕外來影響的主要圍牆,外來資金經過管控,多少可以避免國際金融市場的亂流,也可以讓央行的貨幣政策能有效的執行。可是在貿易自由化、外匯存底巨大積累,金融過熱、經濟失衡的情形下,資本帳開放已經不 可避免,問題是大陸央行一方面要開放,一方面又希望做適度管控,頗難拿捏。

除此之外,中國大陸正在討論大部制改革,將金融管理從多元體制,走向金融管理一元化的方向。目前人民銀行與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形成的一行三會之外,利率政策事實上是與多部門協商決定的,而匯率要與商務部協調,其它如發改委、財政部對金融政策與管理都有不同的影響力。而金融商品跨越單一市場存在,條條框 框的架構已經不切實際。因此,如何不至於政出多門,如何提高管理效率,都是金融組織再造必須進行的主要原因。

當然,以中國大陸目前的金融環境來看,金融機構落後的管理方式,人員的素質與對現代金融業務的訓練,現代金融會計處理的規則、金融管理的法規,甚至於管理官員們的管理方式與心態,都有待加強。

總而言之,中國大陸當前面臨的是一個除舊布新,金融體制全面性的結構改革的關鍵時刻,未來二、三年將是轉型的關鍵期,值得拭目以待。

2013/07/09 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吳敬璉:改革順序以何為先
詩韻改革新動向:新韻取代舊韻
多地罷運凸顯計程車改革緊迫性
中國住房改革的幾大理念誤區
為什麼好多知名度極高的品牌竟會逐漸沒落?

TAG:金融 | 改革 | 大陸 | 金融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