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AA最善於經商的人告訴你:孩子要從小接觸錢

沒有人會否認,孩子需要一個單純的童年,然而,儘早接觸認識金錢,形成健康的金錢觀,並不會讓他變得世俗,反而會讓他受益一生。財商教育,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來源 |諾亞財富 ID:NoahGroup

作者|品牌市場中心 賈雅楠

在很多中國父母看來,小孩子把錢看得太重並不好,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變得世俗。殊不知,這種思想會從小抹殺孩子金錢觀的培養。當孩子開始接觸金錢,卻又缺乏正確財商理念的時候,危險就來了。

金錢觀是孩子財商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全的財商不僅讓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創造金錢,也會讓他的內心更加豐盈和滿足。

關於財商

你之前的理解可能都錯了

已經被廣為傳播,甚至提到與智商和情商並列地位的「財商」,究竟是什麼來頭?

其實,財商的原文為Financial Quotien,本意是金融智商,出自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

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創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隨著這本書全球暢銷近3000萬冊,以及經濟在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財商也晉陞為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能力。

但是對於財商,大多數人卻存在誤區。

「我從小就教孩子自己用壓歲錢理財」「我炒股總虧錢,要是從小能學會如何投資,現在肯定發大財了。」將財商簡單等同理財或賺錢的能力,不僅是一些家長的誤區,甚至成為這個時代的通識。

財商,不僅僅是理財或賺錢的能力,而是對待財富的態度、創造財富的能力和支配財富方式。

最善於經商的民族

原來勝在財商教育

全世界都知道猶太人最善於經商,最廣為流傳的就是「一個加油站的生意很好,中國人會在旁邊開個加油站,而猶太人會開一個餐廳」了。

有人說,猶太人與生俱來的基因和高智商,讓他們對金錢極其敏感。但是研究表明,猶太人的大腦組織跟其他人並沒有不同,他們善於經商的很大原因,是他們從小接受財商教育。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能像猶太人一樣教育孩子,你的孩子以後也可以成為商業奇才。和一些中國家長不同,猶太家長很少在金錢上滿足孩子,更不會窮了自己,富了孩子。

有些人會覺得這太殘忍,但正是這種「殘忍」,讓猶太民族商業奇才輩出。

那麼,他們的財商教育是怎麼做的?

1.接觸金錢越早越好

當我們的家長習慣於給孩子包紅包、送禮物時,猶太家長送給孩子的第一份周歲禮物,卻是股票,因為這會讓孩子從懵懂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金錢、認識金錢,並保持對它的持續關注。

孩子再大一點,猶太人會帶他去超市,告訴他商品的價格,在預算內進行購物,讓孩子對數字和金錢有個大致了解。

慢慢地,孩子會知道一個玩具飛機可以換兩輛小汽車,一輛小汽車可以換成五根棒棒糖,這樣孩子開始對價格和消費,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不是看到心儀的玩具,不論價格都要買。

2.金錢不分貴賤,自食其力最可貴

如果很小的孩子,看到撿垃圾的老人就捂著鼻子走開,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猶太人認為,錢沒有等級之分,只要是憑自己能力賺來的錢,都是平等且有價值的。只要合理合法,任何生意都可以做,任何錢都可以賺,不能把撿垃圾所賺的錢看成是低賤的,把那些大佬的錢就看成是高貴的。

猶太人告訴孩子,錢沒有新舊、貴賤之分,只要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得來,都是可貴的。他們通過對勞動的尊重、對人的尊重,讓孩子知道金錢要通過自食其力來取得,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3.值得尊敬的是智慧,而不是錢

賺錢是智慧的體現,花錢更需要智慧,所以值得尊敬的不是錢,而是智慧。

每個猶太父母都會問孩子一個問題:「如果家裡失火,你先救什麼?」當孩子給出各種各樣答案的時候,爸媽會告訴他:「你要帶走的只有智慧,如果智慧在,其他的東西都可以重新擁有。」

猶太人會鼓勵孩子們多閱讀,告訴孩子書籍是取得智慧的最好途徑。而金錢,只是智慧的一種表象存在。

4.幫助別人,一定要獲得應有的回報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為別人付出是美德,不要要求回報。這種理念在中國尤其盛行。這真的是美德嗎?

猶太人認為,幫助別人應該是一種有償服務,一旦付出了勞動與時間,就必須為自己爭取應得的報酬,這對於接受者也是一種尊重。而且,這種回報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該收穫多少就是多少。

「有償服務」讓孩子更好學會尊重別人,也讓孩子明白,必須有付出才有收穫。此外,因為幫助他人是有償的,所以更容易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只有圓滿完成任務,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

5.換位思考,學會雙贏

換位思考,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猶太人教育孩子,賺錢的時候,要多為對方著想,思考什麼是對方需要的,怎樣才能滿足對方要求時又讓自己獲利,雙贏的經商理念很重要,各取所需,才是真正的勝利。

正是這樣的長期培養,讓每個猶太小孩都是換位思考的高手。

反思自己

你灌輸的這些金錢觀很可怕

反思下自己,我們很多人的財商教育錯在哪裡?

1. 我的錢就是你的錢

曾經有一個很熱的話題——孩子問「我們家有錢嗎?」,美國的富爸爸和中國富爸爸給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美國的富爸爸這樣回答:

我有錢,你沒有。

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來的。

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

中國的富爸爸這樣回答:

我家有很多錢,將來都是你的。

美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會獲得以下幾方面的信息:

? 自己的爸爸很有錢,但爸爸的錢是爸爸的;

? 爸爸的錢是通過努力得來的;

? 我如果想有錢,也得通過努力獲得。

中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獲得的信息是:

? 我爸是有錢人,我們家有的是錢;

? 我爸的錢就是我的錢;

? 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很多錢了。

於是,當孩子長大接手父親的財富以後,便不會知道珍惜和努力,應了古語的「富不過三代」。

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累積越來越多,財富傳承也變成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而這種思維模式,正是財富傳承的巨大殺手。培養孩子良好的財商和正確的金錢觀,遠遠比給他一大筆錢更重要。

2.用金錢債綁架孩子,金錢變成孩子的負擔

很多媽媽會傳遞這種想法給孩子:我為你花了這麼多錢,你怎麼還不好好學習?

這種媽媽就像一個「大債主」,讓孩子一出生就背負了一身債,而且這些債都是父母強加給他的。這讓原本自然流動在母子間的親情鏈接,硬生生變成了「投資-回報」的交易。

3.永遠在哭窮,讓孩子覺得努力也無法擺脫貧困

當孩子要玩具時,很多家長會用哭窮的方法來回應:「家裡沒錢,買不了了」。

勤儉節約是好事,但是,哭窮過度,孩子的內心合理需求會被壓抑,給孩子造成金錢方面的不安全感,也會讓孩子在今後一旦接觸到更多的錢,也很難有正確的金錢觀去對待。

不如讓孩子了解家庭的預算,讓孩子凡事都有預算意識,也能逐步培養起健康的金錢觀。

作者:孫莉

推薦閱讀:

孩子哭著不上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多動不宜多選興趣班
真正的教養是這樣的,別讓你的孩子沒有教養
伊能靜:有點矯情?不過她絕對是教孩子的高手
孩子,你為什麼必須刻苦學習(四十九)

TAG:孩子 | 經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