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養 從零歲開始

情緒教養 從零歲開始

謝曉雲(2011-05-10)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體";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一歲以前的嬰兒雖然無法說話,但已經能藉由各種聲音、表情及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專家說,孩子的情緒教養從零歲就開始!幼教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孩子的情緒發展,即使是在嬰兒期,大人和孩子互動的方法,就已經能夠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

  一歲以前的嬰兒雖然無法說話,但已經能藉由各種聲音(如哭、大叫、咯咯笑)、表情(如嘴角上揚、皺眉、癟嘴)及肢體動作(如擺動手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哭是孩子來到世界上運用的第一種情緒語言。

  嬰兒用哭聲來表達各種需求,比如想吃東西、渴望陪伴、身體不舒服……而哭聲也最能引起父母(主要照顧者)的關注,當寶寶放聲大哭時,爸媽總會急著想知道孩子為什麼哭了?

嬰兒用哭聲傳達信息

  研究發現,嬰兒會以不同的哭聲向大人傳達信息:

  ●肚子餓時,寶寶的哭聲通常是重複、有節奏性,並且拳打腳踢。

  ●大小便引起不舒服時,哭聲一般並不劇烈,而且在換好乾凈的尿布之後,哭聲也就停止了。

  ●有些寶寶想睡覺時,也會發出哭叫聲,同時他們可能用手揉眼睛、抓耳朵,這時候輕輕拍一拍他,或將他抱入懷裡安撫,他會慢慢安靜下來,然後進入夢鄉。

  ●當寶寶無聊,想找人陪伴(尋求安全感)時,哭聲有時會伴隨「哼哼、啊啊」的叫聲,一開始音量小而低,但如果一直無法引起大人的注意,他可能漸漸提高聲量,哭叫地愈來愈大聲,不過,當爸媽出現在他面前,哭聲很快會停止,甚至破涕為笑。

  然而,有一種哭最令父母擔心,就是因為身體病痛不適,通常寶寶會突然大哭起來,而且哭聲高而尖銳,持續很久,可能一哭就超過半小時。如果排除了生理需求,如肚子餓、尿布濕、太冷或太熱,以及環境吵雜等原因,安撫也不見效果,或者平時不太哭的孩子,卻突然變得不停哭鬧的話,爸媽就要提高警覺,最好趕快就醫找出寶寶哭不停的原因。

孩子哭鬧該不該抱?

  嬰兒哭鬧時,父母本能地會想去擁抱、安撫他,但老一輩卻告誡說,不要常去抱小孩,不然他被抱習慣,以後長大太依賴人,無法獨立,其實這樣的觀念不見得正確。

  許多兒童心理專家都認為,給小嬰兒足夠的擁抱、安撫,對他未來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以及穩定的情緒有正面幫助。

  不過,父母照顧孩子也不需要時時刻刻無微不至、過度緊張,偶爾稍微偷懶,讓寶寶小哭一下(如5至10分鐘)反而是好的。

  有研究發現,最體貼細心的媽媽,寶寶才輕輕哼一聲就立刻回應、緊張地跑去查看他,未來孩子表現出的安全感,竟然不如那些稍微有一點鬆懈的媽媽所照顧的寶寶,「換言之,嬰兒對於令人窒息的體貼反應不良,毫不放鬆的照顧會抑制孩子追求自主的衝動,也會妨害孩子發展自我節制情緒的能力,」美國富蘭克林大學醫學與科學學院神經科學助理教授麗絲·艾略特(Lise Eliot)表示。因此,有時候父母要讓寶寶有機會學習自我安撫情緒,像是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撫摸小毛巾、小玩具,幫助他們從焦躁的情緒中平靜下來。

6個月之後是關鍵期

本文摘自台灣康健雜誌149期。

  相較於哭令大人擔心煩惱,嬰兒的笑容則讓人感到愉悅且著迷。

  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就會「面露笑容」,尤其是在睡夢中,不過,這一種笑只是反射性的笑,是一種嘴部的肌肉運動,與情緒無關,也就是並非因為開心愉快或看到他喜歡的人而笑。

  到兩個月大左右,嬰兒會發展出社會性的笑容,展開與別人的人際互動。當別人對著他笑時,他也會回以微笑,甚至更大一點,寶寶會主動對人笑,並發出「咿咿唔唔」的聲音,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吸引人來陪伴關心他。

  到了6至8個月大時,寶寶的情緒發展更向前邁進一步,並且是一個關鍵期,他們這個時候會對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產生強烈的依附情感,當他們看到媽媽時,會興奮地擺動手腳,身體向前傾,想要靠近媽媽,並發出聲音、綻露燦爛的笑容,以此引起媽媽的注意;如果媽媽離開他身邊,或者沒有即時回應他,他就顯得焦躁不安,皺起眉頭、扁嘴,甚至用大叫、哭泣等方法來告訴媽媽「我希望你能陪我」。

不要用否定的方式來教養孩子

  心理學家認為,嬰兒依附照顧者是情緒發展的重要一步,是孩子發展安全感、自尊心、自制力等能力的起源,如果嬰兒和主要照顧者的情感是緊密相連,能夠從照顧者那裡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那孩子將來可能比較獨立、樂觀、有自信,也勇於接受各種挑戰。

  台灣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說,嬰幼兒時期和他人互動的模式也會決定孩子日後情緒表達的方法,例如寶寶經常從父母那裡得到正面的回應如陪伴、安撫、鼓勵、讚美等,那他長大以後,也比較會用這些正向的方法表達情緒;反之,如果父母從小給孩子的多數是負面的斥責,如你為什麼一直哭,真不乖、你不可以碰那個、你真笨,吃個飯掉滿地等,那小孩長大後多半會發展成低自尊(否定自己)、對別人不信任,並且也用負面的方式來與人互動。

  因此,幼教專家都提醒,不要忽視孩子的情緒發展,甚至從嬰兒開始,大人和孩子互動的方法,就已經能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從小關注孩子發出的情緒訊號,不論是哭、笑、喊叫、躁動等,能即時且適度給予回應,滿足他們不論生理或情感的需求,讓他們感覺自己是被父母接納、重視、珍愛的,更有助他們未來成就幸福、成功的人生。

《聯合早報》(編輯:魏曉亮


推薦閱讀:

你又開始跑操了嗎?
女人學佛從什麼地方開始
開始再讀《詩經》,以十三經註疏為本
「人的一生,至少要被排擠 1次」──脫離舒適圈,才是學習的開始!
菲娜開始挑衣服了

TAG:情緒 | 教養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