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分析:曾蔭權和梁家傑以後的路

不論是當選還是落選,梁家傑和曾蔭權都要繼續在政途上路。

曾蔭權曾經說過,行政長官極可能是他最後的一份工了。這個說法應該沒有錯,到了2012年,曾蔭權快70歲,也是時候退休了。

而且根據香港行政長官條例,每一名行政長官只可以做兩屆。當然,他可能會如前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般突然 「腳痛下台」,但這些都是不可預知的事。

和管治一個國家相比起來,管治香港或者根本不算甚麼一回事,但因為歷史背景的關係,香港頗為複雜,香港在金融方面極具地位,但在政治方面,往往是卑微得可憐。

努力學習

這十年來,香港人努力地在學習回歸中國,這些人包括曾蔭權。

曾蔭權當選後到街上答謝市民支持。

曾蔭權的選舉造勢晚會,由親北京政黨民建聯主力安排,明星們拿著稿紙宣讀 「支持曾蔭權」、在點票大堂內有人說 「小圈子選舉可恥」時,一群人立即大喊 「曾蔭權當選」,並發出強烈的噓聲。

這些格局,不一定是港英政府出身的曾蔭權所要求的。

為曾蔭權唱歌、站台、揮動支持捧的政黨中,曾經有人公開或私底下對曾蔭權嗤之以鼻,認為這個 「一介殖民地港官」,何以有資格去領導香港,他夠愛國嗎?的確,曾蔭權在主權移交之前後,也不會主動和 「這群人」往來。

但在800人的選舉委員會中,「這群人」可算是大多數。某程度上,曾蔭權拿的票數越多,他要還的政治債便更多。這是 「小圈子」的選舉的特色,就像是一個利益交換場。

曾蔭權不同意這個說法, 他在當選後的記者會上說自己欠的債是對市民的承諾,他的支持者是同意他的政策而不是彼此私商授受。

政治制度的弔詭

這也是中央政府為香港政治體制所設計的弔詭之處,特首人選不可以有政黨背景。因此過去十年來,香港的行政立法的關係都在拖拉,政府要和立法會各政黨 「事事講價」,政府要向政黨求票支持政策,政黨又批評政府不分權。

有學者形容曾蔭權是 「有權無人」,這些政黨是 「有人無權」。結果,今次選舉後,他們聯成一線了。

曾蔭權要做的,是如何和這群朋友在未來五年好好合作以配合施政。

曾蔭權也要做的,是如何面對被他叫作 「老闆」的七百萬名市民。曾蔭權在2005年上任後,十分緊張民望,雖然真正的選舉 「老闆」只有八百人,但他都不斷強調自己面對的是全香港的市民。

民調非全部

事實上,在只可選支持或不支持的民調當中,被訪者往往傾向由在位者續任特首,曾蔭權的民望也一直拋離對手梁家傑,曾可算是在雙高: 即 「高民望、高票數」的情況下當選。

但問題是這些民望並沒有反映社會的全部,那可能只是受訪的一千人的感受。民調量度不了香港市民對選舉制度的反醒,民調也量不了今次選舉所凝聚的社會力量。

爭取2012年普選的訴求連繫著梁家傑的政治前途。

梁家傑參選的最大貢獻,一方面是迫曾蔭權更積極面對群眾,但他的參選其實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功能,便是把社會上對政府施政不滿的聲音都聚集起來。

這些聲音都利用了梁家傑的競選工程作平台。

如梁家傑在周四(3月22日)舉行的 「假如我有一票」選舉活動,不少上台發言者,都是第一句便說 「佩服梁家傑的勇氣」,然後就力陳政府在各種施政的種種不善。

這群人都是專業人士,他們對建築、環保、教育、社區重建等題目的認識,都是嚴肅而認真的。這些議題或不會像爭取2012年普選般那樣叫人激動和吸引傳媒的注意力, 但對香港政府的施政影響更大。

因為政制發展不會只是香港政府的問題,中央政府更能控制一切。

但如果曾蔭權在無法在上述範疇回應這些專業人士的要求,他沒有任何籍口,因為中央政府不會插手。

這些力量對香港社會起著重要的影響,如早前拆卸天星碼頭鐘樓事件在香港惹起的風波便可見一班。對於一個管治系統而言, 無法預計的力量是最難處理的,像2003年7月1日的遊行的50萬人。

你對香港特區政府有什麼期待?

專業力量

這些力量目前正在香港社會不斷發展,也隨著今次的特首選舉升溫。梁家傑和他的民主派盟友都知道,如果可以在這次選舉後,繼續把這些來自四方八面的人凝聚起來,便可以對曾蔭權政府起著監察的力量。

所以梁家傑在落選後的記者會上說, 「要把力量發揮,否則是浪費。」

如果這股監察的力量越見強大,甚至可以組織影子內閣,他們可以和政府議價的能力會更大,爭取普選不再只是空喊口號。

香港的主流民主政黨民主黨和梁家傑所屬的公民黨,已積極準備各種合作。

梁家傑在今次的選舉工程後,會否再是鎂光燈的焦點,他本人可能不介意.

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他能成功將社會對他的聚焦力轉移到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上,不論他在2012是否再度參選,他在政壇上的地位,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推薦閱讀:

分析一個女人是否易成為第三者
狗年12生肖的財富分析3
八字算命全批實例分析 命主反饋!
分析 | 四中全會《決定》堅持什麼、反對什麼?
八字精確全面分析你的另一半

TAG: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