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鴻門宴》教案

鴻門宴

教學目標:

一、了解作者司馬遷及《史記》。

二、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歸納人物性格特徵。

三、掌握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知識。

預習思考:

1、「鴻門宴」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年代?它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它在整個楚漢鬥爭中起著什麼作用?

2、課文節選部分以什麼開始,以什麼告終?

3、你覺得最能吸引你的是哪些段落?最難懂的是哪些段落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霸王是一個饒不過去的人,無論是膜拜,還是詆毀,無論是敬為天人,還是目為下塵,霸王都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內心。李清照說:「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毛澤東則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那麼,霸王究竟是失敗的英雄,還是多情的烈士,是玉碎宮傾的帝王,還是鹵莽無知的情人?我們究竟如何看待霸王?希望通過《鴻門宴》的學習,我們能夠逐漸靠近歷史的真相,並作出自己的判斷。

二、簡介作者及《史記》:

司馬遷(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父司馬談,漢武帝建元、元封之間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養的學者,對司馬遷後來所從事的事業都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司馬遷的童年是在家鄉黃河邊上的龍門山下度過的。10歲時,隨父親司馬談到長安,開始了對古代文獻的研讀,並直接受學於當時著名儒學大師董仲舒、孔安國。20歲,南遊江淮,據《史記·太史公自序》,他這次「上會稽,探禹穴,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以後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書令時,或奉旨出使,或陪駕巡幸,遊歷了更多的地方。這些經歷,使他有機會親身領略祖國壯闊的自然風貌,調查了解許多歷史故實,訂正和補充文獻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觸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增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了解。42歲時正式動筆寫他的不朽巨著《史記》。這期間,司馬遷因李陵事件受了宮刑,之後,他更加發奮寫作《史記》,到55歲時終於完成了《史記》的著述。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歷史著作。它記述了中國上自軒轅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三千多年的歷史,共計五十餘萬言,分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司馬遷從少年學習就接受儒家思想,但並不承認儒家的「獨尊」地位。他兼融各家思想,特別是受到黃老之學的影響,加之廣泛接觸社會實際,以及自己不幸的遭遇,故思想上頗具唯物主義因素及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在《史記》中,高度評價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功績,歌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許多愛國的英雄人物,斥責暴君、酷吏,揭露和諷刺了當朝的開國之君和在位的皇帝。連頑固堅持儒家正統思想的班固,也稱讚司馬遷「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匪,其事賅,不虛美,不隱惡。」

《史記》不但是一部偉大的歷史巨著,而且是一部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司馬遷在實錄的基礎上,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選取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反映事件特徵的重要細節,生動地塑造各種類型的歷史人物,使他們具有鮮明的個性。通過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廣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複雜的社會生活的本質特徵。其中《項羽本紀》《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賈生列傳》《李將軍列傳》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史記》敘事飽含感情色彩,字裡行間往往注入作者的憤懣之情。《史記》的語言簡潔通俗,生動形象,大量吸收民間口語諺語、歌謠等,既整齊嚴密,又疏朗自然。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極準確地概括出了《史記》在歷史學和文學方面的偉大成就。

三、背景介紹

「鴻門宴」發生在公元前206年,即陳勝起義後的第三年,是項羽、劉邦在滅秦之後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針鋒相對的鬥爭。秦元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各地紛紛響應。楚國的舊貴族項梁與其侄項羽在會稽起義,劉邦在沛縣起義,投到項梁部下。當時劉邦48歲,項羽24歲。不久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世世楚將」的項梁,採納了范增「復立楚之後」的建議,趁機擁立老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懷王」作為反秦的首領。後項梁與秦軍章邯作戰陣亡於定陶,秦將章邯得勝後移師圍趙。公元前208年9月,楚懷王熊心兵分兩路,令將軍宋義、次將項羽率軍北上救趙,命劉邦率軍攻秦,並與諸將有約:「先入關者王之」。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統帥南路軍先於項羽入關破咸陽,但為了「待諸侯至而定約束」,退軍霸上;然而大恐失掉關中,於是派兵把守,令「無納諸侯」。再說項羽這一路,宋義在救趙途中停止前進,安兵不動,被項羽所殺。項羽率軍繼續北上,渡過黃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糧,與秦軍九次交戰,終於在鉅鹿大破秦軍。不久,秦將章邯投降。項羽因懼怕章邯部下的將士不附生變,在新安將章邯部下的二十萬將士坑殺。當項羽率軍軍隊行進到函谷關時,有劉邦發軍隊把守,項羽的軍隊不能入關。項羽大怒,命當陽君攻打函谷關,項羽的軍隊才得以入關,屯兵新豐鴻門,沛公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把劉邦欲在關中稱王的消息報告給項羽,項羽大怒,揚言馬上要同劉邦開戰。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於是發生了本課介紹的劉、項雙方「鴻門宴」上的鬥爭。

四、疏通文意。

五、口述情節梗概。

六、討論分析本文的情節結構,並列出詳細的情節提綱。(見課件)

1、無傷告密、范增進言項伯夜訪、張良獻策、會見項伯、說服項羽

2、劉邦謝罪,項王留飲;范增舉玦,「默然不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樊噲闖帳,「死且不避」。

3、沛公出逃「脫身獨騎」;張良入謝「不勝杯杓」;項王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斗「撞而破之」。

七、小結情節安排的特色:

情節結構:第一部分(1—2)宴前,劉項雙方的矛盾及活動。第二部分(3—4)宴上,劉項雙方的鬥爭。第三部分(5—7)宴後餘事。

情節完整,有張有弛,跌宕起伏。第1段為開端,「曹無傷告密,欲王關中」形勢驟然緊張,范增說項羽「急擊勿失」,火上交油,為鴻門宴伏了殺機。第2段是發展,「項伯夜訪,『毋從俱死』」,透露了機密;張良獻計「不敢倍德」,劉邦會見項伯,巧於逢迎;項伯夜歸,說服項羽。一下子戰雲消散,局勢緩和。第3、4段是情節的高潮,「殺」與不「殺」的矛盾貫串始終,整個「鴻門宴上」的情節,大體可概括為三起五落。

(三起:宴會開始後,「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氣氛始趨緊張,一起;項羽因為沒有察覺項伯徇私通敵,完全相信了項伯的勸告及劉邦的表白,「默然不應」。而主張「急擊勿失」的范增不肯罷休,離席叫項莊進來以舞劍為名,企圖「因擊沛公於坐,殺之」於是宴會頓時充滿殺機:讀者眼前,項降和項伯拔劍對舞,一攻一守,心照個宣,氣氛更趨嚴峻,二起;張良如坐針氈,離宴找樊噲告急,樊噲撞倒守門衛士,闖宴怒視項羽,項羽「按劍而跽」,此時故事發展到最高潮,緊張的氣氛達於極點,伴隨刀光劍影而發生的血肉橫飛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

五落:可是,事情卻出乎讀者意料之外。緊張的氣氛竟逐步緩和下來。項羽對於貿然闖宴的樊噲不但不怒,反而贊樊噲為「壯士」,讀者的心弦稍寬鬆動,一落。接著,樊噲又鋒芒畢露地指斥項羽,頌揚劉邦,其調子雖然是劉邦語言的翻版,卻比劉邦要尖銳得多。但「項王未有以應」,並賜「坐」。劉邦與樊噲配合之默契,使項羽更加相信劉邦無意做共中王。讀者的心弦又進一步鬆弛,二落。但是,殺機仍未徹底消除,身處「魚肉」地位的劉邦坐不安席,機警地託詞離宴,樊噲、張良會意隨出,宴庭內外一片動亂。司馬遷描述卻有條不紊,使讀者的視線在宴庭內外不斷移動變化:庭外,「賓客」劉邦與群臣緊急策劃脫身之計;庭內「主人」項羽與左右還不知道,於是「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氣氛張中有弛,三落。情節繼續發展:庭外,劉邦輕騎簡從,抄小路脫身回營;庭內,張良獻禮,項羽「受壁」,四落。此時范增的全盤計劃被打亂,因此,范增受玉斗後,「拔劍撞而破之」,滿腹怨恨地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這一很有見地的預言,完全為後來事態的發展所證實。「宴會」至此結束,劉、項衝突暫時轉為平緩,五落。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以項羽欲擊劉邦始,以曹無傷被誅殺終;以范增勸說項羽始,以范增怒罵項羽終。矛盾複雜,波瀾起伏。雖為節選,而結構十分嚴謹,前後呼應,情節完整。)

八、討論分析人物形象:

1、張良、范增是兩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們在「鴻門宴」中處於什麼地位?

[點撥]:張良是劉邦的主要謀士,他多謀善斷,精通韜略,臨變不驚,處事有方。是他為劉邦定下了「韜晦之計」,以「不敢倍德」、無意於稱王蒙蔽項伯,欺騙楚王,終於化險為夷。是他為劉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準備,從而贏得了鬥爭的勝利。

項莊舞劍,張良出,樊噲急問:「今日之事何如?」可見事先有所商量。樊噲責項羽,口徑一致,由辯解進而反詰,則更可以看出事前經過周密的策劃。一方有備,一方無備,結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良不像范增那樣妄自尊大。他認為劉邦稱王不是時候,很不策略,但並不明確否定,只是問了一句:「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他認為不可以武力與項羽相鬥,也只是委婉地探詢:「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劉邦遠不像項羽那樣自信,張良卻仍然處處留心,始終把自己放在謀臣的位置上。這是劉邦對他絕對信任的關鍵。可以說張良是「鴻門宴」這一事件的總導演。

范增是項羽的主要謀士,項羽稱為「亞父」,可見其地位不同尋常。他的政治觀察力,他的才智謀略絕不遜於張良。但他對項羽尤其是對項羽的妄自尊大,並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項羽攻打劉邦:「急擊勿失」,他在席上「數目項王,舉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項羽「按既定方辦」。他擅自布置項莊舞劍,已經造成欲取項羽而代之的客觀影響,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這是范增的致命弱點。他與張良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鴻門宴」這場鬥爭可以說是張良與范增的鬥智。對整個事件的演變,兩人舉足輕重,可謂關鍵人物。但是,兩人畢竟只是謀臣,唱主角的是雙方的決策者,是項羽和劉邦。

2、項羽和劉邦各有怎樣的性格特徵?(投影:《史記》載: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點撥]:倆人覬覦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語言一個率真無忌,一個含而不露。項、劉性格之差異,由此可見一斑。現在我們所學的《鴻門宴》一文中,劉邦和項羽的性格差別也表現得相當清楚。項羽說「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氣概不可一世;面對自己的政治對手,他卻不加思索地說出「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的秘密。在整場鬥爭中,項羽由優勢變為劣勢,又攻勢轉為守勢,是必然的趨勢。劉邦的表現與項羽大相徑庭,他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危險當頭,他虛心聽取張良的意見,還忙裡偷「閑」,了解張良與項伯的關係,年齡的少長,然後與項伯「約為婚姻」,使項伯成為自己的保護傘。當項羽說出曹無傷後,他不動聲色,一俟回營則立即誅殺。項羽因粗率而顯忠厚誠信,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頭腦了。而劉邦則正相反。在用人問題上,項羽驕傲自大,不肯聽取不同意見,而劉邦則深諳用人之道,手下人才濟濟。項羽自以為「力拔山兮氣蓋世」,憑一己之力便可橫掃天下,致使韓信、陳平等人都離他而投了劉邦。只有范增謀略過人,而且對他忠心耿耿,然而卻不得重用。鴻門宴上,范增多次舉玉玦向他示意,他都「默然不應」,而錯過了殺劉邦的好機會。劉邦則與之相反,鴻門宴前他那樣認真地聽取張良的見解,而且對手下的人真是用得其所。

朗讀項羽的《垓下歌》及劉邦的《大風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九、歸納刻畫人物的藝術特色:

1.以典型細節和個性鮮明的對話來描寫人物。

2.善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特徵更為鮮明、突出。

十、請說說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對他應作如何評價?[點撥]: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也」,雖然語言尖銳,他卻「未有以應」。可見他雖然武力上是絕對優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正是如此,給了劉邦以爭天下的機會。

①司馬遷對項羽的評價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史記項羽本紀》)

(教師講解:《史記》中本紀是給在一定歷史時期以內掌握最高統治權者寫的。而項羽從起兵反秦勝利到他被漢軍所敗而自殺烏江(前209~前202),終生未完成帝業,司馬遷為什麼把項羽傳記列入「本紀」,而且放在《高祖本紀》之前呢?這並不是司馬遷「求名責實,再三乖謬」,而正是表現了司馬遷從歷史的實際出發的客觀態度。因為在秦亡以後,漢興以前的過渡階段,項羽實際支配著當時的政局,代表著當時的政權。正如司馬遷在「論贊」中所說的「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司馬遷把項羽看得同帝王一樣。但司馬遷認為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由此可見,司馬遷並不完全是以成敗論英雄,而是遵從歷史,從實際出發,基本客觀地評價了歷史人物。)

②劉邦對項羽的評價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

翻譯: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信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劉邦從用人的角度評價項羽,指出項羽不善用人。范增謀略過人,而且對他忠心耿耿,然而卻得不到重用。從側面反映出項羽剛愎自用。這是項羽失敗的原因之一。

③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

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李清照《詠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④毛澤東對項羽的看法《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4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請學生說說四人分別從哪個角度評價項羽的?[點撥]:杜詩認為真正的男兒應當能屈能伸,捲土重來或許可以東山再起,在雄渾的歷史畫卷中抒寫屬於自己的一頁。王詩在客觀分析項羽兵敗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大膽地設想,即便江東才俊如今還在,他們是不願與項羽從頭再來的。認為項羽軍民離心,敗勢難回。李詩洋溢著對項羽的讚美與敬仰,褒讚其為「人傑」「鬼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毛詩通過對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徹底革命精神。頸聯運用項羽這一典故,勉勵全黨全軍要抓住戰機從勝利走向勝利,不能學習楚霸王項羽沽名釣譽的做法。

十一、複習重點字詞及句式。(見課件)

十二、作業:

1、完成練習第四題。

2、以「《鴻門宴》中的XX」為題,寫一篇人物評論(題目可另擬)。

王立群讀史記之《鴻門宴》

劉邦巧妙地利用和項伯訂立的兒女親家關係,欺騙項伯,並且通過項伯初步欺騙了項羽,讓項羽取消了第二天用軍事手段消滅劉邦集團的決定。這對劉邦集團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勝利。但是,項羽對劉邦的疑慮和惱怒並沒有完全解除。而且,項伯也明確告訴劉邦,要他第二天一早到鴻門拜見項羽。那麼,在這場不可避免的會見中,在鴻門宴上,劉邦又會怎樣與項羽集團進行周旋呢?劉邦的這種巧妙周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巧言令色暗藏玄機

解釋而非謝罪

  第二天一早,劉邦帶領一百多位隨從來到鴻門,面見項羽。鴻門,是古地名,在今臨潼市東五公里的鴻門堡村,是當時通往新豐的大道。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許多解讀《項羽本紀》的人都認為這個「謝曰」的「謝」,是「謝罪」的意思。

  我認為:這個「謝」絕對不能講成「謝罪」。「謝罪」是承認自己有罪,劉邦此時無論如何都不能承認自己有罪。這個「謝」就是「解釋」。劉邦對項羽的一番說辭,主要是對項羽進行解釋;他要通過解釋,將項羽對他的敵意說成是項羽對他的誤會。

  劉邦的鴻門說辭非常高明,非常值得認真品味: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我與項王共同攻打秦軍,您在河北作戰,我在河南作戰。我都沒有料到我能先入關破秦,又在此處見到將軍。如今有小人挑撥離間,導致你我之間產生誤解。

 要害細細品味

  劉邦這段話的要害有三條:

  第一,敘舊。

  劉邦這番講話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要極力模糊項羽的政治警覺,使項羽的政治認識仍然停留在共同反秦的歷史階段之中。因此,敘舊就成為劉邦最重要的手段。通過敘舊,劉邦想使項羽顧念當年並肩作戰的友情,不去思考秦王朝滅亡之後劉、項兩大集團關係的歷史性變化。結果證明,這種策略極為有效。

  項羽本來在政治上就十分糊塗,劉邦這番話的目的就是使糊塗的項羽更加糊塗,以便利用項羽政治上的糊塗,避免與項羽在此時攤牌。

  第二,逢迎。

  經過張良的開導,劉邦已經完全了解引發項羽大怒的原因,是自己的行為刺傷了項羽的自尊與虛榮,關鍵又是自己比項羽先入關。因此,在鴻門見到項羽後,劉邦極力淡化自己首先入關滅秦的功勞,把自己費盡心機攻入關中,說成是「不自意」,是自己都沒想到,言外之意是我劉邦心中也認為是將軍您應該先入關。

  這一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項羽的自尊與虛榮。劉邦這一手其實就是拍馬屁,只是劉邦拍得非常高明,拍得項羽渾然不覺。這在拍馬屁之中應當是最高境界。

  第三,化必然為偶然。

  劉、項兩大集團的矛盾,是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必然性衝突,不是一般的偶然性衝突。

  劉邦有意要淡化這種衝突的必然性,因此,他說是有小人挑撥離間,導致劉、項誤會。這明顯是化必然為偶然,化大為小,避重就輕。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劉邦的這番鴻門說辭非常厲害。

而且,這段話出自劉邦之口,更是不容易。劉邦平時怎麼說話?那是張口「罵曰」,閉口「乃翁」(你老子)。《史記》中記述劉邦語言,最典型最常見的就是一個「罵」,似乎劉邦不罵人就不說話,說話就要罵人。《史記》中劉邦有三種身份,一是沛公,二是漢王,三是高祖;因此,《史記》寫劉邦說話,最多的是「沛公罵曰」「漢王罵曰」「高祖罵曰」。

  但是,這個動輒「罵曰」的劉邦,此時對項羽卻是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句罵人話都沒有。可以說,對劉邦一生來說,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當然,這也說明劉邦說話完全可以不罵人。

劉邦權謀善變,項羽粗魯直爽,項羽自然不是劉邦的對手。

愧然生悔傲然顯威

項羽心生懺悔

項羽又是如何理解劉邦的鴻門說辭的呢?

聽到劉邦這一番甜言蜜語、謙恭卑微的說辭,項羽暈頭轉向了,簡直摸不著北了,因為他的自尊和虛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了。

此時他真心實意地感到對不起自己當年並肩作戰的戰友,真心實意地為自己差一點毀滅掉劉邦集團感到內心懺悔。

我們這樣講有根據嗎?

有!

我們只要看看項羽聽了劉邦的鴻門說辭後的回答,就能明白項羽是怎麼想的: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否則,我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推出曹無傷作為替罪羊,為自己開脫「罪責」,這不是內心懺悔是什麼?項羽對劉邦的內心懺悔是項羽徹底受騙的標誌。

一句話斷送了曹無傷之命!

一句話也道盡了項羽的政治幼稚!

當然,這個「罪責」是項羽自己認為的「罪責」,並不是項羽真正的罪責。消滅劉邦集團,對項羽集團來說,何罪之有?

有人認為:為了辯白和洗刷自己,項羽將歸附和投靠自己的人說出來,是項羽的粗豪少謀。

這話並不錯,但是,這種看法並沒有看清項羽。項羽是因為內心深感懺悔才說出曹無傷為自己開脫的,根本原因不是「粗豪少謀」,而是不知道劉邦在演戲,在有意掩蓋自己和項羽主動爭天下的真相。也就是說,項羽不知道劉邦是和他爭奪天下的真正對手。

在自責、懺悔之中,項羽以諸侯上將軍和東道主的雙重身份,設宴招待劉邦,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鴻門宴。整個鴻門宴上,項羽一方面因為自尊得到滿足而非常自傲,另一方面因為內心懺悔而感到自慚。

  不失驕傲本色

 我們怎麼知道鴻門宴上項羽的自傲呢?

 看看鴻門宴上的座次便可知曉。

戰國秦漢時習俗,堂上的座位,對堂下而言,面向南是最尊貴的;不對堂下而言,面向東的座位最尊貴,其次是面向南,再次是面向北,最後是面向西。

鴻門宴上,項羽面向東坐,是最尊貴的位次;范增面向南坐,是次尊貴的位次;劉邦面向北坐,是第三的位次;張良面向西坐,是最下一等的位次。

項羽坐在最為尊貴的面向東的位置,表現了項羽以諸侯總盟主自詡的心情;劉邦坐在位次第三的面向北的位置,讓項羽、范增坐上位,從行動上有意表現對項羽的尊崇。劉邦的做秀謙恭,項羽的自負自得,在位次的安排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這表明項羽已經完全被劉邦所哄騙!

我總覺得項羽這個人非常好哄。

後來楚漢相爭時,劉邦手下一個重要謀士陳平獻反間計,要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因為項羽手下僅有這一位謀士,如果離間了他們兩人的關係,項羽自然更容易對付。陳平是怎麼施行離間計的呢?說起來都讓人好笑。

原來項羽的使者來到劉邦的大營,陳平讓人先端上上等的酒菜。等項羽的使者說明自己是代表項羽出使,陳平馬上對項羽的使者說,我還以為是范增的使者呢。命人將上等的酒菜撤下去,再換上劣等酒菜。項羽的使者很氣憤,回去如實彙報,項羽聽了,懷疑范增和劉邦暗中勾通,馬上奪了范增的權,范增氣得離開了項羽。這樣,項羽手下連一位謀士都沒有了。

這種低級把戲都能騙住項羽,項羽實在太好哄騙。

陰謀血腥席間較量

項羽的徹底受騙是否意味著劉邦在鴻門宴上已經轉危為安了呢?

不一定。

我們今天仍然用「鴻門宴」來代表險象環生、難於應對的場面,特別是酒宴;因為,在項羽懺悔之後,鴻門宴仍然不太平。宴會上接連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范增舉玦,二是項莊舞劍。

范增舉玦默然不應

  我們先說第一件事。項羽決定的專斷和隨意,使他唯一的謀士范增都不了解此時項羽的懺悔之情。所以,項羽不殺劉邦並不代表范增不想謀殺劉邦。范增的第一個舉動是「數目項王」,屢屢向項羽使眼色。范增使眼色,當然是示意項羽在宴席上誅殺劉邦。但是,范增完全不了解此時項羽心中已經非常懊悔不該起興兵滅劉的念頭,怎麼可能再在宴會上殺掉劉邦呢?范增看見使眼色不見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舉玦(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玦」是一種有缺口的環形佩玉,范增舉「玦」,是以「玉玦」的「玦」諧音「決心」的「決」,要求項羽下決心殺掉劉邦。但是,「項王默然不應」。

 范增並不知道此時的項羽已經不是入關之後兩次「大怒」的項羽了,項羽當時「大怒」的前提——自尊和虛榮受到傷害——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項羽充滿了對劉邦的懺悔之情,因此,他絕不可能再在鴻門宴上殺劉邦。面對范增的頻頻舉「玦」,項羽必然是默然不應。

  項莊舞劍渾然不知

  再說項莊舞劍。

  范增看見項羽對自己舉「玦」不作任何反應,他終於明白項羽是不願意在宴會上除掉劉邦。於是,范增採取了另一措施:召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舞劍,計劃在舞劍中刺殺劉邦。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句成語即出於此。

  大家也許會感到很奇怪:項羽已經深感對不起劉邦了,為什麼還會同意項莊舞劍行刺劉邦呢?

  我們不妨對鴻門宴上的全部參加者作一分析。鴻門宴開始時,只有四個人參加宴會:項羽、劉邦、范增、張良。范增自作主張,召來了項莊,讓他進入宴會,以舞劍助興為名(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尋機刺殺劉邦。這樣,鴻門宴就有了五個人。可是,項莊還沒有舞劍,又殺出來一個人——項伯。項伯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夜見張良,泄露重要軍事情報即是明證。但是,此時的項伯表現得非常清醒:他知道項莊舞劍是要行刺劉邦,因此,便主動要求與項莊對舞。項伯此時如此清醒,原因只有一個:劉邦是自己的親家,萬萬不能讓自己的親家在鴻門宴上遇刺。可見,劉邦前一天晚上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發揮了多麼大的作用。我們不得不佩服劉邦真行!

  對於此時的鴻門宴來說,范增是主謀,項莊是刺客,他倆心中自然明白為什麼要舞劍;劉邦是被刺殺的對象,又是精明強幹之人,他心中也十分明白情況的兇險;張良就更不用說了,他對這一切都洞若觀火;連我們前面講過的那位將個人之「義」置於集團根本利益之上的政治糊塗蟲項伯,這會兒也變得非常機靈,項莊剛剛拔劍起舞,他也立即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保護著劉邦(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擊」。  

項羽此時對劉邦深感懺悔,范增使眼色,他不應;范增舉玉玦暗示,他不理睬;要是知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豈能同意?項羽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同意項莊舞劍,恰恰證明他並不知道項莊舞劍的真實目的,當然也不知道項伯為什麼也拔劍起舞。整個舞劍的真正目的他是一無所知,只對場上的表演看得津津有味。

  參與鴻門宴的六個人,五個心如明鏡,唯獨項羽完全不了解真相,項羽政治上的糊塗還用再說嗎? 

 鴻門宴其實是五位明白人陪著一個糊塗人的宴會!

警告威懾武夫陳詞

樊噲闖帳

  張良看到,雖然有項伯在保護著劉邦,但是,宴會廳里劍光閃爍,很難說不會出什麼意外。於是,趁項伯保護劉邦之際,張良立即出營門急召樊噲。

  樊噲的妻子叫呂媭,劉邦的妻子叫呂雉,呂雉與呂媭是親姐妹。因此,樊噲和劉邦是連襟關係,而且,樊噲本人還是劉邦手下的一員猛將。

  樊噲得知劉邦在鴻門宴上的危險後,立即闖入大帳。樊噲入帳,「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的威猛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終止了項莊的舞劍,化解了一場危機。眥,是眼眶。連麻木到極點的項羽對樊噲的闖帳都立即戒備起來:「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跽,是古人由坐到站的過渡階段,相當於今天的跪姿。政治上極其麻木的項羽「按劍而跽」,說明樊噲的闖帳一下子引起了項羽的警覺。張良馬上向項羽解釋:這是沛公的侍從。

  慷慨陳詞

  樊噲闖帳後,借題發揮,慷慨陳詞,與劉邦前後呼應。

  樊噲的說辭十分有力:

  一是以亡秦作比。

  樊噲開場即以「亡秦」作比,說「亡秦」殺人如麻,導致天下叛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如果項羽要殺劉邦,「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這實際上是以「亡秦」警告項羽,不要走「亡秦」的老路,隨便殺人。當然,樊噲警告項羽不要隨便「殺人」並不是泛指,而是指劉邦。

  此番說辭最後說,如果要殺了像劉邦這樣有功的人,那簡直就是繼續走「亡秦」的道路。

  樊噲拈出「亡秦」作比,明顯含有對項羽的告誡。用現代的話來講,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一是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二是要防止重蹈歷史覆轍。在暴秦剛剛滅亡之時,人們普遍認為秦亡的原因是過於暴虐,因此,樊噲的話具有很大的威懾力。

  二是拈出懷王之約。  

劉邦對項伯、項羽的說辭,都沒有敢提到當年懷王「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先滅秦進入秦國都城咸陽的人封關中王)這句話,為的是怕項羽認為自己有當關中王的野心。但是,樊噲此時卻毫不忌諱地講出來。樊噲以第三者的身份說出這件事,使項羽不能怪罪劉邦,同時又告誡了項羽——劉邦是功臣,是理所當然的關中王。這就在道義上公開搶佔了制高點。  

三是與劉邦前後呼應。

  劉邦在鴻門宴前一天面見項伯時,曾說過封閉倉庫、登記官吏百姓是為了等待項羽,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應付非常事件。樊噲將這層意思加以強調,使劉邦的謊言更令人相信。更為重要的是,樊噲講,沛公有如此大的功勞,不但沒有封侯之賞,項羽反而聽信挑撥離間的話,想殺有功之人(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這是劉邦不敢說也不便說的話,但是,出自樊噲之口,就非常自然了。

  四是出自武夫之口。

  樊噲是一介武夫,給人的印象是粗魯豪爽,上述三點借樊噲之口說出來,更容易使人相信。

  項羽面對樊噲一番說辭竟然無話可答,只是非常尷尬地說了一個字:坐(項王未有以應,曰:坐)。

  明明是滿口謊言,樊噲卻說得振振有詞,煞有介事;

  明明是被人欺騙,項羽卻似乎真的感到自己是一個有過之人!

  劉邦集團的團結一心,項羽本人的政治幼稚,昭然若揭。

  我頗疑樊噲之言是張良所教,否則,一介武夫何以有如此睿智!

懼為魚肉避禍逃亡

果斷逃席  

劉邦利用樊噲闖帳的機會,立即借口「如廁」——就是上廁所,召樊噲出了項羽的大帳,安排逃席。

  劉邦再也經不起范增的屢生事端了。

  劉邦離席之後,一連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究逃席。

  劉邦深知鴻門宴凶多吉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因此,逃席開溜是上上之選。但是,精明老到的劉邦即使是逃席,也希望安排得有條不紊。

  劉邦首先問:「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劉邦對是否告別一事心中猶豫不決,所以向部下徵求意見。樊噲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這一次他的判斷卻很好:不辭行。因為,辦大事不拘小節,行大禮不顧細節。如今,項羽集團人多氣壯,比如砧板與刀;我們只是砧板與刀之間的魚肉,何必要告辭(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劉邦立即採納了他的意見。

  冷靜善後

  第二,安排善後。

  首先是選定善後人。張良的精明強幹已經被劉邦所了解,所以,劉邦特地選張良作為善後人,留下來善後。所謂善後,一是辭行,二是獻禮。張良獻的禮是劉邦帶來的白璧、玉斗,這可以從反面證明劉邦的「籍吏民,封府庫」未必完全可信——如果真是封了府庫,劉邦的白璧、玉斗從何而來?他這麼造反的沛公從哪裡弄來的白璧、玉斗?  

其次是交代辭行時間。劉邦脫逃之時,極其緊張,但是,他仍然不忘向張良交代了一個重要細節:「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項羽與劉邦的駐地相距四十里,但是,劉邦逃席走的是小道,只有二十里。即使如此,他仍然仔細交代張良,務必等到他回到大營,才能進帳辭行,以免范增再生事端。

  劉邦的精細、老到,項羽怎麼能比得上?

  第三,處理隨從。  

劉邦來鴻門赴宴時帶來了一百多位騎從,劉邦逃席時將他們全部拋下,只帶了四員大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而且只有他自己一人騎馬,四員大將全部步行。

  這樣安排,明裡說是避免大隊人馬出走的動靜太大,引發范增的追殺;暗裡說四員大將無馬步行,一旦遇到不測,便只有拚死格鬥,組成一道防火牆,方便劉邦自己脫身。當然,此中真意劉邦不便明言,司馬遷也不便明寫。

  四員大將中的紀信,在後來的滎陽之戰中裝扮做劉邦,帶領兩千女子,開東門出降,吸引了項羽軍隊的注意力;劉邦趁機帶了十幾位隨從,從西門脫身。紀信冒充劉邦,幫助劉邦逃跑,最終被項羽所殺。  

劉邦的這種安排雖然很周密,但是,他寧可犧牲部下也要保全自己的用心,也讓人看到了劉邦自私陰刻的一面。

  劉邦逃回了自己軍中,張良入席善後,項羽竟然還問:「沛公安在?」並且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張良代劉邦獻給他的一雙白璧。項羽政治上糊塗到了何種程度啊!

  范增氣得拔劍撞破了張良送給他的玉斗,氣急敗壞地說: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范增斷定,將來奪項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

  劉邦回到軍中,立即誅殺了曹無傷。

渾然應答道盡糊塗

糊塗六言  

整個鴻門宴,項羽一共說了六句話:

  1.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2.壯士,賜之卮酒;

  3.賜之彘肩;

  4.壯士,能復飲乎;

  5.坐;

  6.沛公安在。

  第一句話,斷送了曹無傷的性命;

  第二句話,表明項羽完全不理解樊噲闖帳的真實目的,反倒欣賞起了樊噲的勇武;

  第三句話,樊噲的闖帳壞了范增的大事,項羽竟然渾然不知;

  第四句話,繼續欣賞樊噲的勇武;

  第五句話,一個「坐」寫盡了項羽的政治幼稚;

  第六句話,一句「沛公安在」,道盡項羽糊塗。

  可以說,直至鴻門宴結束,項羽始終未能認識到劉邦是秦朝滅亡之後與他爭奪天下的真正對手。因此,宴前、宴中都錯失了消滅劉邦集團的大好時機。

  以上我們討論了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一個表現,就是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知道劉邦是他真正的政治對手。鴻門宴是第一個例證。

  總被忽悠

  下面我們補充論證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二個例證。

  鴻門宴結束了。劉邦忽悠住了項羽,躲過了鴻門宴前的軍事打擊,也避開了鴻門宴中的行刺,在接下來由項羽主持的大分封中,劉邦又分到了巴郡、蜀郡、漢中郡,號為漢王。

  項羽完成了大分封之後,回到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沒有得到分封的田榮率先驅逐、殺死項羽分封的三位齊王,自立為齊王。劉邦重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佔關中。此時,項羽面臨東西兩方面的叛亂,東面是田榮,西面是劉邦。項羽何去何從?應當先剿滅誰?

 劉邦為了迷惑項羽,給項羽傳達了兩條信息:一是向項羽保證,自己該當關中王而沒有當上,因此想得到關中,達到這一目的就會立即罷手,絕不敢向東侵佔項王的地盤(乃遺項王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二是把「齊梁反書」送給項羽,向項羽告發齊、梁想要與趙國聯手起來滅楚(又以齊梁反書遺項羽曰:齊欲與趙並滅楚)。齊是自立為齊王的田榮,梁指彭越。這封信應當是田榮、彭越想聯合劉邦一塊兒反叛項羽的一封信。此時劉邦已經攻佔了三秦之地,佔據了關中,還要表明自己沒有非分之想。項羽相信了劉邦確實是只想得到關中的謊言,於是放棄了攻打關中的想法,將兵鋒指向了齊地的田榮(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項羽到此時還不知道劉邦的目的是整個天下,還誤以為齊地田榮是主要敵人。

  項羽聞漢王皆已並關中,且東;齊趙叛之,大怒。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令蕭公角等擊彭越。彭越敗蕭公角等。

  在關中,另外兩個被封的秦王早已歸降了劉邦,只有章邯堅守了十個月,他在等項羽,等項羽殺回關中時做內應,但是,他始終沒有等來項羽。項羽誤以為成不了大氣候的齊地田榮是最大威脅,於是出兵齊地,而沒有及時出兵關中,將劉邦逐出關中或加以消滅,致使劉邦在關中坐大坐穩,將關中變為他與項羽對決四年的大本營。

  直至劉邦站穩關中,又揮師東進,佔領了西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這時才意識到劉邦這老小子是自己真正的敵人,但是,此時離鴻門宴已達半年之久了。

  可見,項羽不僅在鴻門宴上認識不到劉邦是自己真正的敵人,而且,在劉邦佔了關中之後還認識不到劉邦的危害之大。等劉邦攻佔了自己西楚國的國都,他才認識到劉邦非同小可,是真正的敵人;但是,為時太晚了。

  從上述分析可知,項羽在政治上實在是幼稚得可笑。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都認識不清,還談什麼取天下呢?

  鴻門宴是項羽一生事業成敗的轉折點,在此之前,項羽節節勝利,走上了當時政治舞台的中心;鴻門宴之後,項羽一錯再錯,苦戰四年,兵敗烏江。劉邦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住項羽,是因為項羽在政治上太幼稚,是因為劉邦看透了項羽的政治幼稚。

所以,整個鴻門宴只說明了一點,就是項羽的政治幼稚。

  項羽的政治幼稚,不僅僅表現在認識不到誰是自己的敵人,在其他問題上也同樣表現出來。

  誅殺義帝

  誅殺義帝是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二個表現。

  義帝的「義」就是「假」,就像「義父」「義子」的「義」一樣。

  立義帝是范增的意見,這個意見本身就存有重大缺陷——授人以柄。  項梁起兵反秦之後,主動權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范增錯誤地總結了陳勝失敗的教訓,認為其失敗的原因是不立楚國君王之後,要求項梁立楚王的後代為王。項梁誤信了范增的意見,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仍號稱懷王。當時熊心正在為人牧羊,稀里糊塗地就成為新的懷王。

  懷王在反秦之初尚有一定的號召力,但是,在項梁戰死之後,他對項羽的掣肘便相當明顯了:奪項羽兵權,派劉邦入秦,任命宋義為統帥救趙,而任命項羽為宋義的副將。這些措施限制了項羽在反秦鬥爭中發揮作用。在項羽取得巨鹿之戰的重大勝利之後,曾派人向懷王彙報了巨鹿之戰及入關的情況(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意在向懷王表功,希望懷王能收回「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的成命。但是,懷王雖然是項氏所立的傀儡,卻並不甘心僅僅做一個傀儡。所以,他利用手中暫時擁有的權力,重申先入關者為關中王的約定(懷王曰:如約),使後入關的項羽陷入政治上非常被動的局面。  

項羽在入關之後怎樣處理義帝的問題,成為考量項羽政治成熟與政治幼稚的一個標尺。

  項羽先將懷王心尊為義帝,然後將義帝排除在大分封之外,最後派人殺死了他(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項羽殺死義帝,給了劉邦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劉邦打著為義帝復仇的旗號,討伐項羽,使項羽在政治上陷於被動。其實,劉邦要做皇帝,即使項羽不殺義帝,他也一定會除掉義帝。項羽殺義帝等於為劉邦登基掃清了一個障礙,同時又成為劉邦討伐項羽的借口。項羽的政治幼稚於此表現得也相當充分。  

宋人王安石曾經寫過題為《范增二首》的詩,其一寫道:  

中原秦鹿待新羈,力戰紛紛此一時。 

有道弔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

  這首詩說:秦朝末年,天下英雄逐鹿中原,一時間戰爭一場接一場。本來得民心者就可以得天下,不知道為什麼要用一個放羊娃做義帝!

  可見,王安石對項梁立義帝頗不以為然。

  項羽對義帝可以說既有舊恨,又有新仇。  

先說舊恨。

  當年項梁由於輕敵戰死,楚懷王心立即趕到彭城,將項羽與呂臣軍合併起來,歸自己掌管(懷王恐,從盱台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奪了項羽的兵權。但是,對同樣是項梁部下的劉邦,仍然讓他獨掌兵權,封劉邦為武安侯,任命為碭郡長(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項羽同時也受封為魯公,但是沒有兵權(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此時項羽雖為項梁余部的首領,但畢竟項梁戰敗,軍力受損,自己在楚軍中的地位尚不突出,所以只好咽了這口氣,但心中肯定極為不滿。

  項梁戰敗之時,秦兵在章邯的率領下連破陳勝與項梁兩支勁旅,整個楚地反秦武裝都處於低谷之中,沒有人再敢侈談西入函谷關(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只有項羽與劉邦願意率軍西進。項羽願意西行入關,直接的原因是項梁被秦軍所殺(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他要為項梁報仇。

  但是,楚王心身邊的人卻極力反對,理由是項羽太殘暴(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僄悍猾賊),他曾殺死了整個襄城中的成年男子(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所以,最好選派一個忠厚長者,「扶義而西」。秦地的父老鄉親,受秦暴政之害的時間太長了,如果能有一位忠厚長者前往秦地,行仁義之政,一定可以得到秦地父老的擁戴,拿下關中(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結果,項羽就被剝奪了西行入關的權力。

懷王心手下這批官員,都是靠項梁立懷王心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自然知道項氏家族勢力之大。現在項梁戰死,項梁這把懸在所有官員頭上的利劍剛剛解除,誰願意再讓項梁的接班人項羽再立奇功,重新騎在自己頭上呢?所以,他們抨擊項羽殘虐,讚賞劉邦是忠厚長者,其真實的意圖是想藉機打壓項羽,不讓項氏集團恢複壯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劉邦集團恰恰充當了打壓項羽集團的一張王牌。

 既然是牆倒眾人推,項羽也只有忍氣吞聲,放棄西行入關的機會,作為「次將」,由宋義率領,北上救趙。

 當時秦軍兩大主力軍團包圍了趙國,北上救趙的風險極大。項羽北上之路,要打硬仗,註定要比劉邦直接向西入秦艱難得多,而且也不如劉邦勝算大。這一安排明顯偏袒劉邦,項羽心中豈能無恨?

  再說新仇。

  一個人懷才就像女人懷孕一樣,終究不可能不讓世人知曉。項羽北上救趙,建立奇功,殲滅秦軍兩大主力軍團,成為諸侯的總盟主,並以諸侯總盟主的身份向懷王報告了消滅秦軍主力之事,但是,懷王仍然堅持按照入關前的約定(先入關破秦者為關中王)辦理,絲毫沒有考慮項羽在滅秦鬥爭中的巨大貢獻,這肯定讓舊恨在心的項羽更加惱怒。項羽並不是沒有能力西行入關滅秦,而是楚懷王心不讓他西行入秦。這豈不是將項羽逼上了梁山?不反就沒有出頭之日。所以,項羽殺懷王,也是懷王一逼再逼的必然結果。

  項羽召集眾將,告訴他們:懷王是我家項梁所立。三年反秦,懷王沒有任何功勞,他怎麼能夠主持盟約(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真正打江山的是你們大家和我(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乃佯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項羽講的是實話,但是在操作上不夠謹慎,因為懷王是殺不得的。殺了懷王,就是以臣弒君,就給了政治對手一面正義的旗幟,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極大的被動。

 劉邦的目的是做大漢皇帝,他與項羽一樣不能容忍懷王凌駕於自己之上。所以,項羽不殺懷王,劉邦將來也必然會除掉懷王。項羽率先除掉懷王,做了劉邦未來要做的事,又給了劉邦一個討伐項羽的最好借口,這是項羽在政治上的重大失誤!

 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第一次出關到達洛陽,新城(今河南偃師)三老董公(負責教育的鄉官)建議劉邦為義帝發喪,公開討伐項羽。劉邦接受了這個建議,為義帝發喪,還脫掉衣袖放聲大哭(漢王聞之,袒而大哭)。

 劉邦不但為義帝發喪,還整整為義帝哭祭了三天,並派使者遍告天下諸侯:義帝是天下的共主,如今項羽先則流放義帝,繼則將義帝殺害,這是大逆無道之舉(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發使者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希望天下的諸侯能夠與我一道討伐誅殺義帝的逆賊(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誅殺義帝,成為項羽在政治上陷於被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成為劉邦在政治上打擊項羽的一面正義的旗幟。

迷信武力

迷信武力是項羽政治幼稚的第三個表現。

項羽迷信武力有其客觀基礎,就是項羽個人的勇猛善戰。項羽在垓下被圍之時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力能拔山,豪氣蓋世,但是,戰局對我如此不利,連一生追隨我轉戰的寶馬也不願再跑了。寶馬不願再跑了怎麼辦?虞啊虞啊,我怎麼安排你?  

這首歌充滿了英雄末路的萬緒悲涼,與劉邦的《大風歌》同樣有名。其中,「力拔山兮氣蓋世」七個字表達了項羽對自己武力的肯定,這是項羽迷信武力的基礎。

項羽迷信武力,不懂得軍事是實現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軍事並非目的。因此,不講政治策略,暴虐濫殺,絕對不可取。

項羽起兵不久,攻打襄城(今河南襄城),久攻不下,攻下來之後,將襄城的成年男子全部活埋(已拔,皆阬之)。  

這件屠城之事成了項羽殘暴的第一項指控。

當懷王召集大家商議進兵攻秦之事時,懷王身邊近臣列舉項羽暴虐的案例,即是曾經屠殺了襄城的百姓。

漢元年(前206)四月,項羽分封諸侯歸國,其中齊地分封了三位諸侯王。沒有得到分封的田榮率先在齊地叛亂,拒絕項羽分封的齊王入境,並且殺死膠東王,指示彭越殺濟北王,然後田榮自己獨佔了整個三齊之地,也就是整個的山東。

項羽率部平定田榮,田榮敗走平原,平原的百姓殺死了田榮。按理說,如果項羽在田榮死後再對齊地進行一些政治安撫,齊地的叛亂便可徹底平定。但是,項羽卻到處焚燒房屋,殺戮田榮降卒(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阬田榮降卒),逼得齊地百姓紛紛反叛項羽(齊人相聚而叛之),田榮的弟弟田橫乘機起兵反楚(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

當時,劉邦在關中已經得逞,項羽需要的是迅速平定齊地,抽身對付劉邦。但是由於他迷信武力,一味屠殺,結果身陷齊地戰場,無從抽身(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劉邦趁機坐大坐強,佔領整個關中,進而出兵東進,一直打到彭城。

再比如外黃(今河南民權縣)事件。

漢四年,劉邦第二次在項羽猛攻下失守成皋,僅和滕公逃出城,到達韓信所在的河北。劉邦奪走了韓信手下的精兵,並接受了郎中鄭忠的建議,命令劉賈率兵兩萬,幫助彭越在梁地燒楚軍糧。

  這一年,項羽面臨起兵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危機。先是韓信攻齊地,接著是龍且軍團被韓信全部殲滅,彭越又南下切斷項羽軍糧道。項羽被迫第二次從成皋前線回來平定彭越之亂。彭越這次出兵,佔了十七座城(越攻下睢陽、外黃十七城)。項羽費了好大力氣才攻下外黃。由於攻佔外黃傷亡頗多,項羽佔領外黃後,曾下令殺戮城中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乃東行擊陳留、外黃,外黃不下,數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阬之)。但是,這件事卻被外黃縣令一位幕僚的十三歲小孩子制止了。此事說來真怪,這位十三歲的小娃娃,對項羽說:彭越勢力大,外黃抗不住,只能暫時投降彭越,等待大王。現在大王來了,又要將滿城的男人殺光。如果這樣干,整個外黃以東的這十幾座城,都不敢降項王了(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

項羽聽了這位十三歲小孩子的話,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就把原來準備屠殺的外黃男人全放了(項王然其言,乃赦外黃當阬者)。

這事一傳開,從外黃到睢陽(今河南商丘)的十幾座城立即都歸順了項羽,項羽迅速平定了彭越佔領的梁地(東至睢陽,聞之,皆爭下項王)。  王安石《范增二首》的第二首說:

鄛人七十漫多奇,為漢驅民了不知。

誰合軍中稱亞父,直須推讓外黃兒。

鄛,居鄛,即今安徽桐城。范增是居鄛人,故稱其為「鄛人」。

這首詩說:范增七十多歲,號稱多奇計,實際上他是在為漢王劉邦驅趕百姓。誰說他可以在項羽的軍隊中稱為「亞父」?真應當把遠遠勝過范增的外黃縣令門客的孩子當做項羽的謀士。  

這首詩諷刺范增自稱多奇計,實際上並沒有為項羽提過什麼好建議。這位十三歲的外黃少年,就勝過范增。

  可見項羽的暴虐雖出自本性,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沒有遇到一個能夠用正確的策略來引導他的人。范增雖然是項羽的謀士,但是,並沒有完成規勸項羽的任務。所以,王安石寫詩諷刺范增不如一個十幾歲的孩子。

但是,此時已是漢四年的冬十月,離項羽最後敗亡已為期不遠。如果項羽能夠早一點認識到迷信武力是一大過失,可能不會失敗得那麼慘。

綜上所述,項羽的政治幼稚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政治對手缺乏認識;  

二是錯殺義帝,使自己陷於政治上的被動;  

三是迷信武力,不講政治。  

但是,上述三點只是項羽政治幼稚的三個方面,此外,其政治幼稚還有其他的表現;上面所講只是項羽政治上失敗的部分原因,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正是這一原因給項羽帶來了一系列的厄運,直接導致了項羽的失敗。那麼,這一原因是什麼呢?


推薦閱讀:

千古誰識鴻門宴
從鴻門宴到彭城之戰 劉邦的時運決定了其成功(2)
鴻門宴中項伯為何要向劉邦通風報信?
鴻門宴練習題及答案

TAG:鴻門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