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便利店才是永遠不會被馬雲打敗的商業模式?

?

文/慕容隨風

圖/來自網路

這個冬天很冷,甚至是格外的冷,這個冷不僅在於霧霾籠罩著的天氣,極度嚴寒的氣溫,更是實體店揮之不去的寒潮。2015年開始,大量的快速消費產業面臨著倒閉的大潮,百貨商場、超市賣場、品牌專賣店,都在2015年掀起了「關店潮」,至今沒有減退的跡象。僅主要超市和百貨就已經關店138家(除華潤萬家),而華潤萬家一家超市關店達到727家。對2015年關閉的43家大型超市與31家百貨店的統計顯示,這些店鋪的平均存續時間還不到5年,僅為4.89年,而且百貨比超市還短暫。

去年的11月11日,雙十一的盛典創造了中國消費的一個奇蹟,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全天交易額1207億元,幾乎等於中國最頂尖的20個購物中心一年的銷售額。此外,我們看到的是電商的銷售額是中國所有購物中心銷售額的2.5倍。在這鮮明對比的背後,凸顯的是中國實體商業的鬱悶,如此的寒冬,到底怎麼才能生存下去?

一、實體商業的困局

曾幾何時,實體商業是世界經濟中的奇蹟,無論是消費分期付款的超前消費方式,還是沃爾瑪的超級大賣場模式,實體商業都在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實體商業的成功,我們看到了海上馬車夫荷蘭的強勢崛起,而偉大的拿破崙大帝更是稱呼海峽對岸的英國是小店主的國家,但是正是小店主的商業顛覆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帝國。

因此,實體商業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可謂是不容忽視,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一個被實體商業引動的市場變革,最早的超級市場在中國出現的時候,正式顛覆了中國百貨公司的歷史,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以美國沃爾瑪模式的大賣場開始了在中國的瘋狂擴張,在城郊建立起大賣場,從而吸引大量的顧客來採購商品,形成了美國式的中國賣場模式。

在中國零售業中,一直流傳著location法則,也就是區位法則,誰先得到了最好的地塊,佔據最好的市口,擁有最多的門店,就一定能夠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在這個法則的影響下,中國的實體商業曾經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快速增長,甚至在最近的十年範圍之內,一二線城市大量的shopping mall出現,這些購物商場成為了中國實體商業崛起的最好代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實體商業的建設也出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據筆者的觀察,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二線市場的市場飽和。中國雖然是世界少見的龐大市場,但是只要是市場就不可能是無限的,市場的邊界一直會存在著,舉例來說,早在90年代,或者2000年初的時間內,一般一座城市也就幾個商業中心,這些商業中心門庭若市,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但是現在,基本上是五六公里範圍內就有一個不弱於當年的商業中心,裡面有著超市,商店,電影院,飯館,可謂是吃喝住行娛應有盡有,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這個市場人的購買力是有限的,在初期,面對著幾乎無限的需求,極為有限的市場供給,開大型商場就等於開印鈔機,真可謂大門一開黃金萬兩,但是隨著大型商場越來越多,每個商場所分擔的消費者卻在逐漸減少,最終的結果就是商超的產能過剩。

二是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成本過高。與一二線城市的大型商超集中爆發不同,三四線城市的商超卻呈現出發展良莠不齊的現象,筆者曾經去過一些欠發達的地級市,那裡的商超數量非常有限,既然市場如此龐大,商超卻為什麼這麼稀少呢?究其根源,還是渠道成本過高,經濟學上產業集聚的根源就是通過集聚的規模效益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由於三四線城市的渠道成本過高,商超的聚集也就變得稀少。

三是互聯網的顛覆。在2000年初的時候,最有名的電子商務實驗,將一群互聯網高手關在一家賓館裡,給他們一筆現金和一張銀行卡讓他們在裡面不出來利用互聯網生存三天,然而所有人都出局了,但是今天別說三天,有些宅男宅女甚至三個月不出房門都很正常。這就是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消費品流通領域的大量應用,讓淘寶、京東、美團、餓了么等電子商務企業強勢崛起,通過更加有效率的流通和交易,大大地降低了流通成本,自然促進了電子商務的大發展。但是,我們再反觀實體商業,由於高昂的房租、水電、物管、人力等實際成本,最終導致其在成本上的無法下降,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一敗塗地,近日大量關店退出市場的瑪莎百貨、太平洋百貨,嚴重虧損的蘇寧、國美其實都是這樣的原因。

在上述三個原因的衝擊下,實體商業已經形成了困局,而這個困局一時間尚無法破解。

二、一枝獨秀的24小時便利店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物流速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大件商品的購買都不再通過複雜昂貴的傳統商業,網上商城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最近,中國第300億件快遞出現了,據統計,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6年每年增長超過50%,現已位居世界第一;年快遞業務量從100億件到200億件用了432天,從200億件到300億件僅用了361天。

在快遞的高速發展情況下,像京東都不少企業,上午下訂單下午就能夠到達,那麼我還有什麼需求要去大的購物中心呢?但是,需求還是有的,這個需求就是2小時需求。

筆者認為,凡是消費者8小時之外的需求都極其容易被電商行業所替代,唯一的問題就是,電商速度再快也需要從配貨到物流流轉的一整套過程,這個時間一定會超過2個小時,那麼比如說燒菜缺袋鹽,跑步缺瓶水,這些2小時內的及時性需求電商就沒辦法處理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另一種商業形式來滿足,這個形式在大多數人的小時候是雜貨鋪,是街邊小店,在現在這個時代就是24小時便利店,不在於價格而是在於便利,及時。

根據尼爾森《2016年度中國賣場超市購物者趨勢報告》顯示,便利店的滲透率從2015年的32%上升到38%,比網購高3個百分點。有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便利店市場規模可能達到創紀錄的1000億元,在日本,便利店和超市的市場份額比例約為54%:46%,中國這一比例目前大致是8%:92%。

於是,大量2小時消費圈內的需求開始增長,筆者認為便利店是從電子商務到消費者家庭的最後一公里,而實體商業寒冬中的便利店一枝獨秀,則正是解決消費者痛點的優秀表現。

作者: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烽火台資本特約經濟學家、金融研究員、經濟觀察員,從事互聯網金融與產業經濟研究多年,兼任《理財》雜誌、《中國經營報》、《金融界》、《和訊》、《LinkedIn》專欄作家,簡書籤約作者,十餘家財經媒體特約評論員與撰稿人。

作者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推薦閱讀:

智能商業時代,傳統實體門店升級進化的方向
投融界:常用投融資模式的介紹
從健身房升級而來的健身工作室,會是一門好生意么?
為何雷軍看中了愛空間並投了5000萬? | 商業模式創新的6大關鍵要素
佔領「金字塔底端」的人,才能登上消費市場的巔峰

TAG:商業 | 商業模式 | 便利店 | 馬雲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