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大都」拜見趙孟頫和鮮於樞

之前已經說了故宮裡的王羲之、杜牧和蘇軾,這次把京津之行看到的幾件元明書法精品說一下。

在我看來,晉唐是書法的巔峰,到宋因為太講個人風格,蘇東坡米芾的字我都不懂欣賞,好在元代復古風起,回到了晉唐正道,明代書法沒什麼大發展,最後被董其昌帶歪了,之後的王鐸傅山他們的草書在我看來就是胡鬧了。(以上都是外行話,見笑)

這是元代鮮於樞的《韓愈進學解》,在首都博物館「大元三都」特展看到的,這個展不是書畫展,書法展品也就兩件。鮮於樞的字在我看來始終遜趙孟頫一點點,不過這幅行書很好,其行雲流水簡直可以跟趙的《二贊二詩》媲美了。

展覽中的另一件作品是趙孟頫的小楷《妙法蓮華經》,非常長的一個卷,因為是抄經,用的是端莊的正楷,個人風格並不明顯。「大元三都」這個展還是不錯的,從華北多個省的博物館借了一批反映元代的文物,要是書畫多些就好了。

唐寅的《行書七律四首》,天津博物館的藏品。錯落有致,瀟洒。

文徵明《行書春曉春夜二曲》,天津博物館藏品。也是學黃庭堅的大字,跟廣東省博物館在展的《行書自書詞》很像。

祝允明《草書杜甫山水障歌》。明代人的草書還是講筆法的。

陳淳《書畫卷》的草書部分,大開大合,跟祝枝山又有不同。

董其昌的《別賦》,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藏品。董其昌的字扭得很有自己特色,乾隆學的就是董字,結果學不到家,成了「蚯蚓體」。

●《大元三都特展》

時間:到12月9日

地點:北京首都博物館

推薦閱讀:

《三希堂法帖第二十一冊趙孟頫法帖》,拓工精湛,書法精妙,相得益彰
逸態飛騰的趙孟頫鞍馬
趙孟頫第一碑楷,果真精湛!
行雲流水、氣韻飄逸,賞王羲之《秋月帖》
《三希堂法帖第22冊趙孟頫法帖》,拓工精妙,書法精絕,熠熠生輝

TAG:趙孟頫 | 元大都 |